导读:本文包含了合成染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金丸,合成染料,染色部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合成染料论文文献综述
何轶,张聿梅,鲁静,于建东,戴忠[1](2019)在《女金丸中合成染料的检测及其染色部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女金丸中的合成染料进行检测,分析其染色部位,并推断可能的染色原因。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对女金丸样品中的合成染料进行测定,并采用液相色谱分别对丸剂外层和内层的合成染料进行测定,以判断其染色部位。结果:样品中可检出苋菜红、亮蓝和日落黄3种合成染料;上述染料主要集中于丸剂外层,丸剂内层未检出或仅可检出微量上述染料。结论:在制剂过程中使用了苋菜红、亮蓝和日落黄对丸剂外层进行染色,以改善制剂外观性状,应规范制剂工艺流程。(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9年03期)
张杰儒,朱兴华,王浩权,崔岱宗[2](2019)在《nZVI@SiO_2-NH_2对合成染料脱色效果及其对大肠杆菌生物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相还原法并使用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合成包覆型的纳米零价铁(nZVI@SiO_2-NH_2),同时,采用XRD、FT-IR及TEM等多种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TEM表征结果表明,nZVI@SiO_2-NH_2粒径分布在10~50 nm之间,壳层厚度为15 nm.XRD和FTIR分析表明,复合颗粒具有Fe~0晶型结构的内核,表面SiO_2壳层存在氨基化修饰.使用nZVI@SiO_2-NH_2和nZVI对各类染料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nZVI@SiO_2-NH_2对上述染料的脱色效果都优于nZVI,且nZVI@SiO_2-NH_2具有对染料进行连续脱色的能力.大肠杆菌的存活情况和细胞内酶LDH和SOD的活性变化表明,nZVI@SiO_2-NH_2对生物的毒性更小.(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沈[3](2018)在《合成染料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的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生活享受和生活便利,同时带来巨大环境问题,比如最普遍的纺织印染,带来巨大废水处理问题。纺织印染需要耗费大量水源,且其中九成水变成污水排出。这些合成燃料废水包含的污染物中,有机化合物最多,所以有机物的处理成为废水处理的关键点。本文简单探讨合成燃料废水处理困难及对应的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24期)
王圣开,熊有明,姜登军,阎睿,谭美龄[4](2018)在《LC-MS/MS测定蜜饯中4种人工合成染料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超高效液质联用法(LC-MS/MS)快速测定蜜饯中4种人工合成染料的方法。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质谱检测,得到试验结果为:4种人工合成染料线性范围为1.0~100.0μ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碱性嫩黄O、碱性橙2和酸性嫩黄G的方法检出限均为2.0μg/kg,罗丹明B的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4种人工合成染料的加标回收率在72.4%~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4%~4.3%。(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8年12期)
章美忠,阮静波[5](2018)在《合成染料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的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染料大多为人工合成染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化合物且成分复杂,未经处理的染料废水一旦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关于合成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处理技术的开发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结合当下合成染料废水有机物处理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对常见的合成染料废水有机物处理技术如:物理吸附,高级氧化,微生物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对他们各自的处理效率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13期)
孟丽,李玉[6](2017)在《野生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Y2746对合成染料脱色性能的评价(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印染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工合成染料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急需开发一种成本低廉、脱色效果显着的方法治理水污染问题。本研究发现糙皮侧耳的胞外粗酶液对5种合成染料均具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其中对结晶紫、酸性品红和考马斯亮蓝G-250(浓度为40mg/L)的最高脱色率可分别达到100%、98.67%和92.5%。糙皮侧耳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主要产生3种酶类,即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他们分别在第12天,第7天和第8天酶活达到最高,并且第12天产生的粗酶液对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根据酶活高峰形成时间与脱色率之间的关系,推测糙皮侧耳分泌的漆酶对染料起主要降解作用,而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起辅助作用。本研究发现发酵粗酶液较纯化的酶类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此糙皮侧耳发酵液中提取的粗酶液在染料废水脱色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刘莉,黄冬群,鹿毅[7](2017)在《固定化漆酶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对合成染料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温和无损固定化漆酶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对合成染料的降解行为。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乙二胺四乙酸(EDTA)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并以Cu2+为桥基,通过螯合作用将漆酶固载于EDTA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表面。通过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对磁性固定化漆酶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固定化漆酶磁性纳米材料尺寸在15 nm左右,具有良好的磁响应能力,漆酶固定化率可达223 mg/g;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其对孔雀石绿和碱性品红均表现出良好的降解能力;同时固定化漆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便于回收利用。(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何轶,雷银瓶,鲁静,王瑞忠,何风艳[8](2016)在《HPLC-DAD-MS/MS法结合谱库筛查5种中药中21种合成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质谱(HPLC-DAD-MS/MS)法结合谱库筛查龙血竭、红花、跌打丸、二十五味珊瑚丸、跌打活血散中21种合成染料(金胺O、金橙Ⅱ、胭脂红等)。方法 7批阳性样品甲醇或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on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400~700 nm。MS分析采用ESI电离源;干燥气温度350℃,体积流量10 L/min;雾化气压力241.3 k Pa;源电压4 k V。结果所有样品均检测出合成染料,谱库匹配度均大于99.8。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中药中合成染料筛查。(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6年12期)
刘莉,黄冬群,丁春瑞,鹿毅[9](2016)在《漆酶/酸性绿1介体体系对合成染料的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漆酶/酸性绿1介体体系降解孔雀石绿染料,分别考察了温度、pH、漆酶浓度、染料和酸性绿1浓度等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温度为70℃,最适pH为4.5,漆酶和酸性绿1浓度的提高可促进孔雀石绿染料降解,但过高浓度的酸性绿1会抑制其降解。将该介体体系应用于叁苯甲烷类染料碱性品红、考马斯亮蓝G-250,双偶氮染料氨基黑10B、酸性红73,单偶氮染料甲基橙和杂环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发现漆酶/酸性绿1介体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均有降解效果,但对叁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效果尤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6年11期)
张建微[10](2016)在《均相与多相Fenton氧化法对合成染料降解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含铁类固体催化剂多相催化在降解染料中发展备受关注。阐述了均相Fenton氧化法对合成染料的降解原理及所存在的问题,均相Fenton氧化法与多相Fenton氧化工艺的异同及多相Fenton氧化法在处理染料废水的未来前景应用。多相Fenton氧化工艺最近已获得了巨大的认可。虽然早期研究在该领域也卓有成效,但是最近五年,主要讨论的是多相Fenton氧化法对合成染料废水的降解,试验结果已经得到讨论。(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08期)
合成染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液相还原法并使用氨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合成包覆型的纳米零价铁(nZVI@SiO_2-NH_2),同时,采用XRD、FT-IR及TEM等多种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TEM表征结果表明,nZVI@SiO_2-NH_2粒径分布在10~50 nm之间,壳层厚度为15 nm.XRD和FTIR分析表明,复合颗粒具有Fe~0晶型结构的内核,表面SiO_2壳层存在氨基化修饰.使用nZVI@SiO_2-NH_2和nZVI对各类染料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nZVI@SiO_2-NH_2对上述染料的脱色效果都优于nZVI,且nZVI@SiO_2-NH_2具有对染料进行连续脱色的能力.大肠杆菌的存活情况和细胞内酶LDH和SOD的活性变化表明,nZVI@SiO_2-NH_2对生物的毒性更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成染料论文参考文献
[1].何轶,张聿梅,鲁静,于建东,戴忠.女金丸中合成染料的检测及其染色部位分析[J].中国药事.2019
[2].张杰儒,朱兴华,王浩权,崔岱宗.nZVI@SiO_2-NH_2对合成染料脱色效果及其对大肠杆菌生物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3].陈沈.合成染料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的研究分析[J].化工管理.2018
[4].王圣开,熊有明,姜登军,阎睿,谭美龄.LC-MS/MS测定蜜饯中4种人工合成染料的方法研究[J].现代食品.2018
[5].章美忠,阮静波.合成染料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的研究分析[J].化工管理.2018
[6].孟丽,李玉.野生型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JY2746对合成染料脱色性能的评价(英文)[J].菌物学报.2017
[7].刘莉,黄冬群,鹿毅.固定化漆酶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对合成染料的降解[J].环境工程.2017
[8].何轶,雷银瓶,鲁静,王瑞忠,何风艳.HPLC-DAD-MS/MS法结合谱库筛查5种中药中21种合成染料[J].中成药.2016
[9].刘莉,黄冬群,丁春瑞,鹿毅.漆酶/酸性绿1介体体系对合成染料的降解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
[10].张建微.均相与多相Fenton氧化法对合成染料降解的对比[J].化工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