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氏菌论文-朱海华,谭静,平洋,周莉,胡桂芳

李斯特氏菌论文-朱海华,谭静,平洋,周莉,胡桂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李斯特氏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与乳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富集,快速检测

李斯特氏菌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华,谭静,平洋,周莉,胡桂芳[1](2019)在《一种快速检测乳与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一种可以快速富集乳与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方法,用于缩短乳与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时间,提高方法检出限。通过对样品缓冲液种类及浓度的选择,微孔滤膜材质和孔径的选择,样品中大分子干扰物质方式的去除方法选择,洗脱液种类及浓度的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确定乳与乳制品快速富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条件,并将该方法与国标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确定其准确性和灵敏性。结果表明,用5 mL洗脱液(7 mL 0.02 mol/L PBS+3 mL李氏增菌肉汤LB_3),得到样品富集待测液,用于乳与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效果最佳。建立了最佳的乳与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时间从4~7 d缩短至60 min,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汪舒颖,丁承超,马俊飞,李杰,董庆利[2](2019)在《减毒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疫苗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是当今肿瘤治疗的新希望。将细菌疫苗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已经历了多方面的探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因其能够趋向肿瘤病灶,在肿瘤微环境保护下激起肿瘤浸润细胞的免疫反应,削弱免疫抑制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其在乳腺癌、肝癌、黑素瘤、胰腺癌等癌症中都已具有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免疫应答方式、作为肿瘤载体的优势、减毒策略以及在多种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鸣秋,黄茜,马弋,刘艳,朱必婷[3](2019)在《基于MALDI-TOF MS技术对李斯特氏菌属两种细菌的快速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在李斯特氏菌属鉴定中的分辨能力,建立快速准确鉴定单增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质谱学方法。通过采集79株单增和57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指纹图谱,利用Clin Pro tool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数学判别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峰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峰强度差异显着的特征峰有16个,推测出单增李斯特氏菌生物标志物6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10个,发现在单增李斯特氏菌中质量峰3985/7970 u和3972/7942 u是独立且连锁存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判别模型交叉验证率和检测识别能力最强,分别为99.44%和100.00%,经验证准确率达到96%以上,可实现对单增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快速准确鉴定。同时,利用Bruker Biotyper软件将以上菌株建库形成了实验室内部李斯特氏菌谱库,对8株未测李斯特氏菌进行搜库鉴定,匹配分数均高于商品化数据库,提升了MALDI-TOF MS对李斯特菌属的自动鉴定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冯苏敏,贺添艳,李晓[4](2019)在《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实验室微生物检测能力,实验室参加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能力验证计划。按照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对样品进行处理、培养,并对可疑菌落进行初筛及生化鉴定。样品18-X650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5 m L,样品18-Y493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5 m L。结果表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对该次试验结果评价为满意,对第叁方人员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判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17期)

罗超,李妍,赵珂珂,李智玮,刘刚[5](2019)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冻干保存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灭菌方式以及冻干样品的复水方式对样品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设计保护剂种类和含量的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保护剂灭菌方式和冻干样品复水方式,以及最优的保护剂成分组合。通过研究选择冻干程序和真空压盖,可以保证细菌冻干后保护率在30%以上。此外,针对不同菌体密度的样品储存环境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冻干菌粉的保护率发现高密度菌体在-20℃储存30 d稳定。研究制备的活菌在冷链运输(加冰袋)条件下一周内稳定,满足标准物质的发放运输要求,满足实验室质控和方法验证的基本需求。文章所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物质研究结果将为其他微生物标准物质的冻干保护方法和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上海计量测试》期刊2019年04期)

杜伟静,黄露[6](2019)在《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市售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风险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市售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初步确定该菌的高危食品,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标法进行检测,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菌株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 265件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7株,全年检出率为6. 42%,污染最严重的是肉与肉制品,为15. 56%,餐饮食品为4. 76%,节日食品为2. 63%,其他食品中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销售地点中检出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农贸市场为(22. 22%)、超市(5. 41%)、餐饮服务单位(4. 3%)、医院周边快餐店及水果摊位(4. 17%)。结论东城区市售食品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监管部门应对高风险食品及销售地点进行监测及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本文来源于《首都公共卫生》期刊2019年04期)

张弓,周露,马蓉[7](2019)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结果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实验室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增强实验室竞争力,实验室参加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利用BAX System Q7全自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快速筛查了此次能力验证中的2个样品,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的国家检测标准中的鉴定方法对筛选出的疑似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编号样品18-C660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顺利完成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孙羽菡[8](2019)在《单增李斯特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适配体的结合机制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配体是功能性的单链非编码DNA、RNA及其衍生物,可通过形成包括茎环、发夹和G-四链体在内的多种二级结构,以高亲和力和特异性识别、结合靶标,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保质期长和易于修饰等独特优势。本研究拟在国内外有关寡核苷酸适配体的研究基础上,以本课题组筛选得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适配体为原始序列,通过剪裁、修饰等手段对序列进行优化,以期得到亲和力、特异性和稳定性得到改良的适配体序列。并探讨适配体构象与其亲和力的内在关系,对其与靶标的结合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利用适配体特异性识别模式,结合叁价DNA过氧化物模拟酶(DNAzyme)构建一种方便、新颖、灵敏度高的副溶血性弧菌可视化检测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以本课题组筛选得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原始适配体序列为基础,以亲和力、特异性和稳定性为评价指标,借助剪裁、锁核酸(LNA)取代和定点突变等优化手段,获得了两条优化后的适配体。其中单增李斯特氏菌优化适配体A15-8仅含24个碱基,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得出其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解离常数(K_d)值为32.84±1.33nmol/L,且特异性良好。在其优化过程中,通过破坏序列部分二级结构,确定其序列中两个环区联合参与靶标的识别与结合,是该适配体靶结合构象不可或缺的关键功能区。而优化后的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适配体A4仅含21个碱基,其与副溶血性弧菌结合的K_d值为28.65±3.05 nmol/L。随后使用LNA取代序列A4末端的寡核苷酸,发现末端寡核苷酸被LNA连续取代的序列的核酸酶抗性显着提高。另外在保持序列二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在序列A4的环部区域引入单碱基定点突变,确定了其环部区域中连续的6个寡核苷酸(5′-~9CAGTGA~(14)-3′)对靶标识别至关重要。其次,合成了适配体功能化磁珠(MNP),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对其在溶液和实际样品中的靶标捕获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溶液中,两种适配体功能化MNP对其特异性结合靶标分别能获得71.64%和77.13%的平均捕获效率;对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捕获效率均不超过20%,特异性良好。且皆可有效捕获分离复杂食品样品中的特异性靶标,为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后续实验中奠定了基础。再次,使用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分别破坏单增李斯特氏菌的表面蛋白和副溶血性弧菌的膜蛋白,再将处理后的细菌与5-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适配体孵育后测其荧光强度,发现蛋白酶处理后的单增李斯特氏菌与适配体的结合荧光强度较未处理细菌并未下降,排除了该适配体的细菌表面结合位点为表面蛋白的可能性,并依据该细菌细胞壁组成猜测结合位点为特异性磷壁酸。而蛋白酶处理后的副溶血性弧菌与适配体的结合荧光强度显着降低,初步确定该适配体在副溶血性弧菌表面的结合位点位于膜蛋白上。进一步使用适配体功能化MNP,对副溶血性弧菌细胞破碎液和膜蛋白提取液进行分子下拉实验,使用SDS-PAGE电泳进行表征,实验组在31.0~43.0 kDa范围内均有一条明显较深的条带,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比对后,确定该适配体的结合位点为副溶血性弧菌表面的极性鞭毛蛋白。最后,利用适配体功能化MNP的高分离效率、优化后适配体对靶标的高亲和力和特异性以及叁价DNAzyme的优异催化活性,构建了一种新颖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在10~2~10~7 cfu/mL范围内与655 nm处的吸光值信号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1929x-0.0957(R~2=0.9941),检测限低至10 cfu/mL。使用该适配体传感器对叁文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传统平板计数法所获得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替代传统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手段的潜能。(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宁厚齐[9](2019)在《大豆球蛋白抗菌多肽对单增李斯特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球蛋白抗菌多肽(Glycinin antimicrobial peptide,GAP)是从大豆球蛋白中提取的天然抗菌成分。本课题研究了GAP对单增李斯特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特性和抗菌机制。并评价了GAP对蓝点马鲛鱼鱼糜(Scomberomorus niphonius surimi,SNS)在4°C贮藏24天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1)GAP能够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0 mg/mL。(2)GAP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细胞形态和生理代谢具有显着的破坏作用。首先,GAP的正电荷可以中和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胞膜表面上的负电荷,引起细菌细胞膜的去极化。然后GAP能引起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导致胞内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流出。GAP处理还导致了单增李斯特氏菌DNA损伤,引起了DNA的降解。GAP还降低了单增李斯特氏菌呼吸链脱氢酶和ATP酶的活性,抑制了细菌呼吸代谢中的的EMP途径。(3)GA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GAP严重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菌膜的渗漏和破坏。同时,在GAP处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变形、细胞质聚集和细胞壁裂解现象,表明GAP破坏了细菌的细胞结构。此外,GAP降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非特异性酯酶和ATP酶的活性,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GA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与GA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GAP处理可产生应激环境条件,诱导细菌活性氧的产生,且呈剂量依赖性。然后产生的活性氧导致细菌氧化应激反应。低剂量活性氧可减轻细胞损伤,高剂量活性氧可降解和变形细胞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DNA),破坏细胞结构和细胞内介导的功能,从而导致活性氧介导的细胞凋亡。(4)GAP对SNS的应用效果表明,GAP显着(P<0.05)提高了SNS的硬度、弹性、粘性和咀嚼性,对SNS的内聚性和回复性影响不大,这些质构参数在贮藏期间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和0.2%GAP处理组相比,0.4和0.6%GAP处理能有效保持SNS在贮藏12天后的白度。GAP处理组中的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pH、总活菌数(Total viable count,TVC)、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明显低于对照组。GAP处理的SNS的总体可接受度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GAP改善了SNS的质构特性,延缓了SNS的理化性质的变化,提高了SNS的质量,从而延长了SNS的货架期。(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8)

瞿洪仁,骆海朋,申静云,崔生辉[10](2019)在《食品检测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食品检测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研制均匀稳定的标准物质。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103 CFU/样品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 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抽取20件样品,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置于-20、25、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5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使用30种即食熟肉制品作为基质,并按照国标法检验标物物质的适用性。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匀性检验, F=0.922,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标准物质在-20℃保藏28 d, 25、37℃保藏7 d,样品仍然稳定。经5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含量均在103 CFU/样品的水平;标准物质加入到30种即食熟肉制品中,均可以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可用于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的评价。(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斯特氏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是当今肿瘤治疗的新希望。将细菌疫苗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已经历了多方面的探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因其能够趋向肿瘤病灶,在肿瘤微环境保护下激起肿瘤浸润细胞的免疫反应,削弱免疫抑制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其在乳腺癌、肝癌、黑素瘤、胰腺癌等癌症中都已具有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免疫应答方式、作为肿瘤载体的优势、减毒策略以及在多种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斯特氏菌论文参考文献

[1].朱海华,谭静,平洋,周莉,胡桂芳.一种快速检测乳与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方法[J].中国乳品工业.2019

[2].汪舒颖,丁承超,马俊飞,李杰,董庆利.减毒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疫苗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19

[3].王鸣秋,黄茜,马弋,刘艳,朱必婷.基于MALDI-TOFMS技术对李斯特氏菌属两种细菌的快速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9

[4].冯苏敏,贺添艳,李晓.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J].农产品加工.2019

[5].罗超,李妍,赵珂珂,李智玮,刘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冻干保存方法[J].上海计量测试.2019

[6].杜伟静,黄露.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市售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风险监测[J].首都公共卫生.2019

[7].张弓,周露,马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结果讨论[J].绿色科技.2019

[8].孙羽菡.单增李斯特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适配体的结合机制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9

[9].宁厚齐.大豆球蛋白抗菌多肽对单增李斯特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9

[10].瞿洪仁,骆海朋,申静云,崔生辉.食品检测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研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标签:;  ;  ;  ;  

李斯特氏菌论文-朱海华,谭静,平洋,周莉,胡桂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