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_左益平,金石,张胜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蜂窝,基站,移动通信,网络,信道,密集,航空。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左益平,金石,张胜利[1](2019)在《区块链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数据库,无需第叁方中介机构即可安全更新状态。将区块链技术引入6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以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减少资源分配和通信服务成本,支持不同分布式应用,从而实现移动通信和区块链技术的有机结合,被预测为6G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区块链结合物联网(IoT)、边缘计算、频谱分配、干扰管理方面展开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该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6G蜂窝移动通信中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顾颢,刘飞,姚登凯,吴亚荣,杨源[2](2018)在《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低空空域空管空防一体化系统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空空域作为国家宝贵的空域资源,因为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提出一种以现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低空空域航空器管制网络。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定位技术,提供航空器的位置信息,以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功能代替航空数据链,能够有效为航空器提供管制和数传服务,为低空空域的开放提供重要的基础网络设施保证。同时分析了手机信号的外辐射源低空监视技术的可行性,说明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同时可以作为低空预警网络探测低空航空器和巡航导弹,弥补现有雷达预警系统对低空监控能力的不足。(本文来源于《第一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9)

李加敏[3](2018)在《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同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应具有高的性能以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同步性能保障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然而,在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增加可用频谱而引入的独立模式的免许可频段的长期演进系统(以下简称LTE-U独立系统)中,同步会因信道的时间非连续而难以可靠地实现。此外,同步性能与系统的其它性能是相互影响的。在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增加频谱复用而引入的密集微蜂窝系统中,小区之间上下行切换时间同步会影响系统的干扰抑制能力和支持上下行非对称业务的灵活性,进而影响其它性能。本学位论文针对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同步性能、同步方案及它们对系统其它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LTE-U独立系统,研究系统内采用的信道接入方式和共存系统的参数对同步性能的影响。定义了 LTE-U独立系统的两种同步,即初始同步和保持同步。对基于帧的(Frame-Based-Equipment,FBE)信道接入方式和基于负载的(Load/-Based-Equipment,LBE)信道接入方式的系统,分别提出其同步性能分析框架。推导了两种信道接入方式下系统的初始同步成功率及平均能耗和保持同步成功率及平均能耗。依据同步成功率和能耗,考察FBE和LBE的适用性,从而为系统设计和参数设置提供了依据。此外,设计了 LTE-U独立系统的帧结构。应用该帧结构,不仅兼容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且能灵活地支持非对称业务,并满足免许可频段法规关于基站和用户均先侦听后接入信道的要求。其特殊子帧的位置设计使得同步等重要过程在接入信道后尽早开始,其下行子帧可用于增加同步信号的发送频度,这两者均能提高同步成功率。针对采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技术的密集微蜂窝系统,研究其小区间上下行切换时间同步对系统干扰抑制能力和非对称业务支持灵活性的影响,进而分析同步方案对系统平均包吞吐量性能的影响。通过将微蜂窝接入点和用户的位置分别建模为独立的泊松点过程(Poission Point Process,PPP),将数据包的到达建模为离散时间排队系统,建立了采用小区分簇和簇内上下行切换时间同步(简称分簇TDD)的密集微蜂窝系统的平均包吞吐量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不仅刻画了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随机性,且考虑了非饱和业务,更具有普适意义。利用该分析框架,推导了系统稳定条件以及饱和业务下密集微蜂窝系统的平均包吞吐量。还推导了在采用分簇TDD的两个特例,即簇尺寸为无穷的静态时分双工(Static Time-division Duplex,S-TDD)时和簇尺寸为1的动态时分双工(Dynamic Time-division Duplex,D-TDD)时的密集徽蜂窝系统的平均包吞吐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多种网络参数和服务参数对平均包吞吐量的影响,可为密集微蜂窝系统中分簇设计和系统配置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杨志雄[4](2017)在《LTE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共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LTE和移动通信系统,并对LET移动通信的干扰共存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7年35期)

李静雪[5](2017)在《密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协作传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和无线接入终端数目的大幅增加促进了第五代(5G,5th Genera-tion)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巨大的数据传输量与能源消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用户对通信网络性能不断增长的要求,由宏基站组成的传统蜂窝网络拓扑逐渐向在宏基站基础上配备一系列低接入距离、低发射功率节点的网络结构转变,这种网络结构通常被称为超密集网络(UDN,Ultra-Dense Network),或异构网络(HetNet,Heterogeneous Network)。本文从多小区协作的角度考虑密集网络中的下行容量和能量效率的提高。多小区系统中基站和用户拥有多根天线,可以通过线性预编码和接收滤波器消除小区间干扰、提高容量。在小规模的通信系统中,信道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数量适中,可以联合优化所有小区的预编码向量和接收滤波器向量。然而在大规模的通信系统中,信道相干时间和获取全部CSI所需的时间相比较小,因此需要将全部基站划分为若干较小的集合即协作簇。在异构网络中,传统的用户连接方法会导致蜂窝网损耗增大、能量效率降低,因此适应异构网络的高效用户连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密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协作传输,分布式算法因低复杂度和鲁棒性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密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叁个问题:基站分簇、协作预编码和用户连接。首先论文介绍了无线信道的特性和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的统计模型,为本文的信道建模做准备。并描述了 MIMO技术的理论基础,介绍了 MIMO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公式。还介绍了干扰对齐方法的定义和可行性条件,为后续的消除干扰做准备。此外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预编码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作为本文相关算法的基础。接着论文研究了密集网络中的动态基站分簇问题。基站分簇是指将全部基站分成若干不重迭的集合即协作簇,降低小区间协作的CSI开销等通信开销。根据是否通过共享全局CSI进行分簇将算法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该部分讨论了两种集中式分簇算法和一种分布式分簇算法。两种集中式算法分别从最大化簇内干扰和最大化系统和速率的角度考虑,能够充分利用全局信息进行决策,尤其适合中等规模的通信系统。分布式算法引入博弈论的思想,基站作为博弈方,协作簇作为联盟,博弈方根据偏好函数决定是否加入联盟,该方法适合大规模的通信系统。然后论文研究了密集网络中的协作预编码问题。基站分簇后,CSI只需在协作簇内共享,协作簇内基站协作,协作簇间基站有限协作。建立以最大化加权平均和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平均和速率是指对未知的簇外CSI取平均。逐步将包含期望函数的非凸问题转化为加权最小均方误差凸问题,然后采用块坐标下降法求解,得到叁个变量交替迭代的分布式算法。最后论文研究了异构网络中的高效用户连接问题。传统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连接方法用在异构网络中会导致宏基站超载、负载失衡,使得蜂窝网的能量效率降低,因此需要考虑适合异构网络的用户连接算法。建立以最大化和速率为目标联合优化用户连接和资源分配的问题,逐步转化为可解的凸问题。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将原问题解耦为两个子问题,然后采用梯度下降法得到一种分布式算法,该算法将计算分解到用户端和基站端,只要交换少量信息,两端依次独立地进行几个简单计算即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4-07)

闫仲舒[6](2016)在《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工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照明工程采用了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和系统管理。本文分析以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为基础,进行数据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李昶,安静[7](2015)在《用于混合自组织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群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下一代无线蜂窝网的吞吐量和系统性能,针对混合自组织蜂窝网络提出了分群算法。具体实现方式为:首先将用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超级用户,位于小区的中心区域;另一部分为普通用户,位于小区的边缘。超级用户由基站直接提供服务,普通用户必须通过所在群的群首转发信息才能和基站进行通信,而群首通过分群算法从普通用户组中选出。从仿真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改善用户的信噪比分布,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和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本文来源于《广东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张公正[8](2015)在《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时延性能分析与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应具备满足多样化业务的各种性能要求的能力。时延性能保障将成为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能力之一。然而,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提升容量而引入的认知无线电和异构蜂窝网络等技术,会导致信道数目频繁变化和网络拓扑非常随机,这对系统的时延性能造成复杂的影响。而且,时延性能常常与系统的其它性能相互矛盾,例如为改善时延性能往往要增加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代价。本学位论文针对采用新技术的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时延性能、时延与其它性能的折衷关系以及支持时延敏感业务的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多信道认知无线系统,研究支持时延敏感业务的信道接入技术,进行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两阶段信道接入方案,包括分布式信道协商阶段和跳频式信道接入阶段。设计了一种用于跳频式信道接入的公共跳频序列生成算法。对于分布式信道协商阶段,将次用户的协商过程建模为一个二维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再转化为一个一维马尔可夫链,最终转化为一个吸收马尔可夫过程,推导出次用户用于信道协商的平均最大等待时间的表达式。对于跳频式信道接入阶段,分析了次用户的服务过程的等效信道的有效容量(effective capacity),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最大有效容量和平均每信道能够支持的次用户数。这两个指标为认知无线系统的呼叫准入控制和系统频谱效率的评估提供了依据。针对由传统宏蜂窝和密集小蜂窝组成的异构蜂窝网络,研究其时延性能及与系统其它性能的折衷关系。通过把多层基站和用户的位置建模为相互独立的泊松点过程(Poisson point process,PPP),建立了异构蜂窝网络时延性能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囊括了系统关键参数和外部环境因素,如基站密度、用户密度、基站关联参数、基站负载、用户移动性以及传输的时间相关性等。利用该框架,推导得到异构蜂窝网络在静止和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本地时延(local delay,传输可靠性为100%时的时延性能)、用户和网络的及时吞吐量(timely throughput,给定时延限制下成功传输数据包的个数)的闭合表达式,得到若干有意义的发现。这些表达式清晰地揭示出环境条件和系统主要参数对时延性能及其与可靠性的折衷关系的影响。建立了密集同构蜂窝网络中寻找时延性能与网络能耗最佳折衷关系的优化问题,推导得到两者达到最优折衷时的基站密度的表达式。上述理论工作可为异构蜂窝网络中基站关联参数设置和基站密度设计提供指导。针对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多种回程(backhaul)技术混合配置的特点,研究回程链路的时延性能和代价。对光纤、xDSL、低于6GHz频段的无线传输(sub-6 GHz)和毫米波这四种最具潜力的回程技术,分别建模其时延和代价。基于时延模型,推导得到回程链路包传输的平均时延和限定时延下的传输成功概率。基于代价模型。推导得到平均每个基站的回程代价和代价最小时的网关(gateway)密度。作为模型的应用,针对由宏基站和小基站构成的两层异构蜂窝网络,建立了使包传输的平均时延最小的基站关联优化问题,推导得出最优基站关联偏置参数的表达式。上述理论研究和验证结果还揭示了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 RAN)和回程网络联合设计对性能提升/保障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6-01)

周桥梁[9](2015)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围绕着蜂窝思想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来展开,对从第一代移动通信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括。(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徐晖,孙韶辉[10](2015)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对GSM、UMTS和LTE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安全目标、安全机制和安全缺陷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未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是多种接入网络融合的通信网络,是开放的、弹性的、可编程的网络,其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网络架构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兴通讯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空空域作为国家宝贵的空域资源,因为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提出一种以现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低空空域航空器管制网络。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定位技术,提供航空器的位置信息,以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功能代替航空数据链,能够有效为航空器提供管制和数传服务,为低空空域的开放提供重要的基础网络设施保证。同时分析了手机信号的外辐射源低空监视技术的可行性,说明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同时可以作为低空预警网络探测低空航空器和巡航导弹,弥补现有雷达预警系统对低空监控能力的不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左益平,金石,张胜利.区块链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信科学.2019

[2].赵顾颢,刘飞,姚登凯,吴亚荣,杨源.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低空空域空管空防一体化系统构想[C].第一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李加敏.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同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杨志雄.LTE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共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

[5].李静雪.密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

[6].闫仲舒.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工程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7].李昶,安静.用于混合自组织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群算法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15

[8].张公正.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时延性能分析与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5

[9].周桥梁.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史[J].山东工业技术.2015

[10].徐晖,孙韶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架构[J].中兴通讯技术.2015

论文知识图

丁_R管拥和油的舰能一l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2.1 新一代通信网络中自组织网络与蜂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路由选择示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及主...一1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网...

标签:;  ;  ;  ;  ;  ;  ;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论文_左益平,金石,张胜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