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无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矿业权,虚无,奥古斯丁,尼采,矿业,不定冠词,贝尔。
虚无之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江芮[1](2019)在《论商事优先承租权的虚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商事租赁实践中,承租人约定优先承租权的目的屡屡落空。优先承租权行使要件包括续租意愿和"同等条件",前者易隐藏且可变动,后者易扩张且难公度。优先承租权的司法救济又面临诉讼周期过长、诉求事项有限、赔偿范围不足等问题。商事优先承租权的上述内生缺陷及救济困境导致其在实践中呈现虚无性。当前我国民法典合同编正在编纂,应将商事优先承租权上升为法定权利并在立法中明确其适用条件。(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S1期)
时健,张京鱼[2](2018)在《不完全语法化视角下英语零冠词的虚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英语名词短语前冠词缺省现象学界有"不用冠词说"、"冠词省略说"、"零冠词说"和"零位冠词说"。本文在Berezoski提出的不完全语法化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零冠词的无源性、零冠词语义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冠词语法化的阶段、生成语法DP规则、构式语法的基本信条和英语冠词二语习得波动假说来证实两个有形英语冠词仍处在语法化进程中,不适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语境具有多样性,并非零冠词能涵盖其所有意义;零冠词无源可考,不是一个实体存在的限定词。(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佩琼[3](2018)在《逝者如斯夫 生生不息——关于时间的能动虚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何为时间?至今未有公认的表述。沿着巴门尼德存在问题的客体求解方向,传统西方哲学将时间看作是外在于主体的、无限绵延着的客观存在者。这种时间观的困难在于,时间客体无法像其他客体一样为主体所直观,而且,客观事物性质的多样性与时间的匀一性之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康德的时间观均是如此。康德关于时间的二律悖反实际上宣告了客观时间的破产。以胡塞尔为开端,将时间问题的求解方向由客体转向主体,认为时间是人的内意识。其他哲学家探讨了主体的性质,将时间的求解引向虚无。本文明确地将时间定义为主体人能动的虚无状态。这种虚无状态不是僵死的、静止的虚无,而是能动的、不断充实自己的虚无状态。这种能动的虚无状态是人类创造性的前提条件,是主体绵延感的起源。死亡是能动性的消失,是时间的终止。牛顿绝对时间观是亚里士多德、康德时间观的继承,之间存在着共有的、不可调和的逻辑矛盾。钟表时间则是主体对于时间的客观建构,潜在地指向虚无。能动虚无时间观具有时间问题求解的终极性,其价值在于可以解释所有关于时间的日常表述,并终结所有关于客观时间的无谓探索。(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8年01期)
武文韬[4](2017)在《二战后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虚无性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艺术自达达主义开始,越来越多的流派、风格、个人、艺术作品中都显露出一股虚无主义态度的端倪,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发展的趋势更为盛行。这种在艺术家态度中乃至艺术作品的呈现上裹挟着虚无主义的表现,笔者将之以独特的视角命名为“虚无性”,并认为这是一种具有一定内在起因与普遍规律性的现象来进行初步的收集与研究。笔者在进行一定的搜集阅读后,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所导致的人文精神发展上的危机,这种危机体现在艺术领域中就频频呈现为艺术家与作品的虚无性表现上。而虚无性作为本文的一个学术研究的概念,源自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对于价值批判所产生的“虚无主义”含义,并结合其他相关研究者的理论引申出“虚无性”这一雏形概念,以一种相对独特化的视角看待二战后频繁在艺术家心理与艺术作品中的“虚无”现象。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分布于第二章和第叁章两个大块,在第一章绪论中简略交代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来源、背景、内容、目的等方面,第二章中主要举例分析了艺术作品结构层次中受到虚无主义背景影响的的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叁章则主要分析了叁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精神虚无性产生的根源,之后具体到时代背景下富有虚无性代表的艺术家个人生平、文化背景、心理状态、艺术理念中阐释其虚无性的表现,试图从艺术作品的可视化角度分析虚无精神影响下的艺术作品表达共性与精神上的个性,并从最高价值的缺失与重建的视角来看待现代艺术之后审美的分化问题,浅略的交代了新的背景下艺术家及相关艺术作品所对应的不同美学观念,第四章主要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虚无性表现的一些创作实践,以及在这期间所产生的些许感悟。第五章阐释了笔者研究后的一些结论,以及在研究该课题中所产生的对于个人艺术理念、创作的相关启示。(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谢燕红[5](2015)在《“九十年代”的浪荡子与虚无性反讽——《美元硬过人民币》的时代征象与叙述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英雄"消失于"大街"《美元硬过人民币》(以下简称《美元》)的末尾,标注着小说创作时间——"1999.12.23—2000.5.13"。这是韩东的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者和研究者或可依据作者的时间"提示",窥察其创作的内在隐踪,甚或据此追究文本的某些隐秘蕴涵,创作时间标识提供了文本理解的某种通幽曲径。创作于20世纪末的《美元》,它的叙述表陈着"九十年代"的现实征象与特性,仿佛立意为"九十年代"(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5年12期)
冯志强[6](2015)在《张爱玲的荒芜世界——从叙述视角看《色戒》的虚无性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以其特殊的叙述视角展现了对世界的虚无性的感受。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小说的第叁人称有限视角的本身特点彰显了第叁人称有限视角的虚无性;第二部分是在与其他叙述视角的对比中进行分析。第叁人称和视角的有限是其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是第叁人称与有限视角的有机结合。在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与第叁人称有限视角的对比中展现了第叁人称有限视角所蕴含的虚无意味,了解了张爱玲对世界荒芜性的感受。(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07期)
康纪田[7](2015)在《透视矿业权的虚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矿业领域使用最多的"矿业权",是一个多变而不确定的权利体。矿业权,是由明确矿产归属的物权、可以开发的特许授权、实际开发的企业产权虚拟出来的"叁面一体"的权利集合;在法律属性上,矿业权多元化地表现为用益物权、准物权以及自物权等;在法律制度上,矿业权的公权属性与私权属性、流转之自由与限制、所属探矿权与采矿权等无不冲突。将各方面综合起来分析,便可以发现矿业权却是虚无的、根本不存在的权利。根据国外经验和矿业的特点,应果断地撤销矿业权,重构为矿产物权、特许权以及开发行为权等矿业的权利体系,以此建立"叁权分列"的现代矿业制度。(本文来源于《海峡法学》期刊2015年02期)
彭一伶,康纪田[8](2012)在《论矿业权价款的虚无性——兼与王希凯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产资源相对有偿使用的现行制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社会分配不公。理论界提出区别矿业权有偿取得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完善矿业权价款制度,防止矿产资源价值转移到矿业权价款之内。然而,矿业权是一个虚拟的多面体,本身不存在价款;国家出资勘探所构成的"矿业权价款",具有历史局限性,应当退出而不是完善。保障国有矿产资源绝对有偿,就必须取消矿业权及其价款制度;按照《物权法》规定,给予国有矿产资源普通的物权地位而平等地到市场上交易产权。(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期刊2012年10期)
王其勇[9](2012)在《虚无性与公开性:奥古斯丁和贝尔考韦尔罪-责思想中“意念”问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恶念问题在奥古斯丁的罪一责伦理学中得到特别的关注之后,在现代荷兰改革宗着名神学家贝尔考韦尔的着作《罪》中重新得到了审视。奥古斯丁侧重强调恶念在罪行中的地位,而贝尔考韦尔则同等地强调恶念与恶行在犯罪中的作用。根据贝尔考韦尔的思想,罪的虚无性从反面表明反叛行动本身的无意义和无动机,心理学意义上的"恶念"既无法说明罪的根源,也无法单独判明罪的严重性与人的罪责。而罪的公然性则从正面表明,恶念总是与外在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的。贝尔考韦尔认为,恶念和恶行共同显明了人类的罪,恶念与恶行需要得到同等的揭露和谴责。因此,在判定罪的严重性和人的罪责的过程中不存在意念与行动的两难。作者的结论是,贝尔考韦尔在意念问题上的立场与奥古斯丁的立场之间存在表面上的差异和内在的一致性;而严肃地思考《罪》这部着作的整体思想与奥古斯丁所开启的罪一责伦理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之前,这种一致性无法得到充分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五辑》期刊2012-08-01)
杨剑[10](2011)在《约翰·邓恩《歌与短歌集》中的虚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邓恩是十七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玄学派作家之一。他的诗常常是抒情与思辨融为一体,热情与矛盾错综复杂。诗如其人,邓恩表面上是一位风流不羁、及时行乐的诗人。可是在色情、暴力和矛盾的背后展现了他迷茫、困惑、充满怀疑与幻灭感的内心世界。十七世纪英国社会宗教纷争不断,时代造就了邓恩,使他的诗歌蒙上了色情、颓废和虚无主义色彩。本文主要探讨邓恩《歌与短歌集》中强烈的怀疑与虚无主义气息,以及他在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探索,对所生存世界的怀疑,展示了邓恩对自身价值的思考以及充满幻灭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了诗歌的主题。本文共分为叁章,分别从意象、主题以及邓恩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叁方面分析《歌与短歌集》中所体现的虚无性。第一章从诗歌意象角度分析意象的虚无性。这体现在叁个方面,首先是多次出现的死亡意象,再次是虚幻的“第叁者”意象,最后是虚无还表现在事物的主体或中心消失。第二章分别从灵与肉、生与死、强势与弱势这叁方面主题作为切入点,分析邓恩诗歌中虚与实的对比,探寻诗歌中存在的强烈的死亡气息与幻灭感的原因。第叁章虚无是邓恩对自身价值的一种思考。一方面从邓恩的爱情诗入手联系其生活背景,阐述他为什么对爱有一种怀疑倾向,另一方面,运用弗洛伊德“人格叁结构说”分析邓恩在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探索。由是观之,死亡是邓恩诗歌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他一方面极力追求一个完美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冷酷,从而造成内心的矛盾冲突。对邓恩诗歌虚无性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邓恩的个人创作准则,打开人们看待世界的另一个视角。(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12-01)
虚无之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英语名词短语前冠词缺省现象学界有"不用冠词说"、"冠词省略说"、"零冠词说"和"零位冠词说"。本文在Berezoski提出的不完全语法化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零冠词的无源性、零冠词语义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冠词语法化的阶段、生成语法DP规则、构式语法的基本信条和英语冠词二语习得波动假说来证实两个有形英语冠词仍处在语法化进程中,不适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语境具有多样性,并非零冠词能涵盖其所有意义;零冠词无源可考,不是一个实体存在的限定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无之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江芮.论商事优先承租权的虚无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时健,张京鱼.不完全语法化视角下英语零冠词的虚无性[J].外语教学.2018
[3].王佩琼.逝者如斯夫生生不息——关于时间的能动虚无性[J].理论导刊.2018
[4].武文韬.二战后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虚无性表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7
[5].谢燕红.“九十年代”的浪荡子与虚无性反讽——《美元硬过人民币》的时代征象与叙述立场[J].文艺争鸣.2015
[6].冯志强.张爱玲的荒芜世界——从叙述视角看《色戒》的虚无性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
[7].康纪田.透视矿业权的虚无性[J].海峡法学.2015
[8].彭一伶,康纪田.论矿业权价款的虚无性——兼与王希凯先生商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
[9].王其勇.虚无性与公开性:奥古斯丁和贝尔考韦尔罪-责思想中“意念”问题的关系[C].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五辑.2012
[10].杨剑.约翰·邓恩《歌与短歌集》中的虚无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