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弱智儿童论文_方燕红,林琳,尹观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轻度弱智儿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弱智,儿童,记忆,工作,加工,速度,个案。

轻度弱智儿童论文文献综述

方燕红,林琳,尹观海[1](2013)在《轻度弱智儿童元认知监控的发展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拼图任务,以注视次数、悔步次数、停顿次数、完成时间和正确率为指标,本研究考查了6-17岁轻度弱智儿童元认知监控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儿童在认知操作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及任务难度的加大,注视次数、悔步次数、正确个数均显着增多,操作时间显着减少,表明儿童对活动的监控意识越来越强,监控水平越来越高。研究显示弱智儿童具有一定的元认知监控能力;12-14岁是轻度弱智儿童元认知监控发展的一个飞跃期。(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3年02期)

郑子健,张靖,任静,龚平原,何刚[2](2010)在《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特点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能力损害的特点及其心理机制。方法采用仿制Smith的工作记忆软件,对秦巴山区部分已确诊轻度弱智儿童及正常儿童做工作记忆测验。结果两类儿童各种信息加工材料的工作记忆结果差异极显着。提示轻度弱智儿童普遍存在着工作记忆力的损害,在一般工作记忆能量与特殊工作记忆资源方面,可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工作记忆测验可作为区分轻度弱智儿童有效的智力筛查工具。(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陈国鹏,姜月,骆大森[3](2007)在《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轻度弱智、一般智力以及智力优秀叁组共288名小学生作为被试,每个被试接受叁种测验,即工作记忆测验、加工速度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版,以考察轻度弱智儿童群体在与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相关的认知任务上的反应特征,以及轻度弱智儿童与一般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轻度弱智儿童和智力一般儿童在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上有显着差异。2.轻度弱智儿童群体在各基本认知能力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不平衡,工作记忆较稳定地反映了该群体在智力上的缺陷,但存在一部分在加工速度上体现为正常水平的亚类群体。(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7年03期)

张翅[4](2007)在《轻度弱智儿童基本认知加工过程的纵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这两种基本认知加工元素与个体在智力测验分数上的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本研究的对象为轻度弱智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试图验证轻度弱智的病源学观点,即轻度弱智儿童在基本认知能力上存在缺陷和不足。本研究在盐城和上海地区选取了696名非轻度弱智儿童(韦氏智商分数在75以上)和149名轻度弱智儿童。所有被试在第一年接受叁种测验,即基本认知加工过程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版测验、语文和数学学业成就测验,以考察不同智力水平群体在基本认知加工过程上的差异,基本认知加工元素对儿童学业成绩的预测性,以及对于是否为轻度弱智的诊断能力等问题。所有被试在第二年再次接受叁种测验,以考察基本认知加工过程测验的信度,轻度弱智儿童的基本认知加工元素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智力水平群体的基本认知加工元素的发展差异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大部分轻度弱智儿童在基本认知加工过程上存在严重的缺陷;(2)基本认知加工元素可以解释一定程度的学习成绩的变异;(3)基本认知加工过程测验可以有效地诊断轻度弱智儿童;(4)轻度弱智儿童的基本认知加工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显着的发展;(5)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在不同基本认知加工过程上随着年龄的发展不平衡;(6)基本认知加工过程的测验集合体是一个具有较高信效度的诊断工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徐胤,刘春玲[5](2006)在《轻度弱智儿童语言能力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一名5岁的轻度弱智儿童在自然情境中的自发性语言,从词类、语法结构、句子的平均长度、句法结构以及语用等方面分析其语言发展状况,探讨造成被试语言能力不足的原因。结果发现:被试使用的词汇中,大量为实词;被试的平均句子长度为2.07,仅相当于2岁左右正常儿童的水平;被试的交流、沟通技能明显不足;被试语用能力尚未形成,仍停留在自我中心的语言阶段。被试本身的认知水平不高和给予个案的语言刺激不够是造成其语言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个案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对于其语言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06年07期)

姜月[6](2006)在《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是两种最基本的认知加工元素,也是认知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对这两种认知成分在智力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轻度弱智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加工层面的差异,因而关于轻度弱智儿童在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方面特征的研究极有意义。 本研究中选取了来自上海和盐城的288名小学生作为被试,并根据这些被试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中的得分,将他们分为轻度弱智儿童、智力一般儿童以及智力优秀儿童叁组。其中,对轻度弱智儿童的筛选过程如下:在经过先期诊断为弱智的群体中,继续采用韦氏量表的中国修订版进行检测,综合考虑其年龄,所在年级,学业成绩和日常表现报告,参考茅于燕教授(1990)对轻度弱智的界定,剔除IQ分数高于75的正常被试,和低于50的中重度弱智群体,从而获得轻度弱智儿童的样本。 最新测量基本认知加工元素的能力测验包括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测验。本研究中从Detterman(Detterman,1987)设计的修订版的认知能力测验(cognitive ability test,CAT)中选用了其工作记忆测验和加工速度测验在计算机上实施。 所有被试都接受叁种测验,包括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版测验、语文和数学学业成就测验,以考察工作记忆任务与加工速度任务对儿童学业成绩的预测性,轻度弱智群体在工作记忆与加工速度相关的认知任务上的反应特征,以及轻度弱智儿童与一般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差异。 本研究通过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到以下结果: 1.轻度弱智儿童和智力一般儿童在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上有显着差异。 2.轻度弱智群体在各基本认知能力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不平衡,工作记忆较稳定地反映了该群体在智力上的缺陷,但存在一部分在加工速度上体现为正常水平的亚类群体。 3.工作记忆任务相对于加工速度任务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有更好的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姜月,陈国鹏,骆大森,蒋晓鸣[7](2005)在《轻度弱智儿童的认知缺陷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研究发现,把基本信息加工元素(BIPC)组成变量聚集体,在一般人群中能更好地解释智力的个体差异。BIPC代表了信息加工过程的系列阶段,能用实验将加工的初始阶段,如速度加工,从后续的加工阶段,如工作记忆加工(或长时记忆加工)中分离出来,因此就可以用系列信息加工阶段来评估轻度弱智儿童。这种基于阶段的评估方式可以用来探索轻度弱智儿童中是否存在业群体。本研究选取上海市叁、四年级随班就读小学生120名。经韦氏智力测验,其中智商在70~55之间的轻度弱智学生(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10-01)

江琴娣[8](2003)在《轻度弱智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30年代起至今,许多学者对于心理健康赋予了很多定义,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还产生了各种测验量表。自20世纪50、60年代起,学者们把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引深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方法和途径。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大都是智力正常的人群,对于智力障碍人群的心理健康及其调适的研究很显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残障人群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作为残障人群之一的智力障碍儿童,他们需要通过教育能成为适应社会、独立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给予他们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调适好心态,接受社会的磨练。本研究主要对象是10—16岁轻度弱智儿童,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调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正常学生与轻度弱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五个方面,而且在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两个方面有着极其显着性差异,轻度弱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智力正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处于不同的教育安置形式的轻度弱智学生而言,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辅读学校的轻度弱智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素方面的表现都要优于随班就读的轻度弱智学生,随班就读的轻度弱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最低的。 产生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随班就读的轻度弱智学生的教育支持系统还不够完善,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整合教育的力量,培养轻度弱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周念丽,金秋虹[9](2003)在《一位轻度弱智儿童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幼儿1999年9月入团。入园时4岁,身高110.3厘米。从年龄和身高测量结果看,该幼儿患重度肥胖症;IQ(智商)为63,PPVT为16,属轻度弱智儿。表一是该幼儿入园时所测得的有关心理发展水平的描述性记录。(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03年03期)

张文英[10](2002)在《阈下情感启动效应的机制及轻度弱智儿童在阈下情感启动中的归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前人阈下情感启动实验的基础上加入指导语,看是否能引发被试的归因操作,探讨了阈下情感启动的机制,以及轻度弱智儿童在阈下情感启动中的归因,结果表明:(1)阈下情感启动的机制,正如感受信息等价说假设的,是当缺乏足够的信息时,人们在判断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先前存在的感受(feeling)误以为是对目标刺激的感受,因此情感(affect)状态对判断的影响依赖于被试对感受的归因。(2)在加入指导语的阈下情感启动实验中,轻度弱智儿童群体显示出与正常儿童相似的趋势,一部分轻度弱智儿童能够把情感状态正确归因为启动图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7-01)

轻度弱智儿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能力损害的特点及其心理机制。方法采用仿制Smith的工作记忆软件,对秦巴山区部分已确诊轻度弱智儿童及正常儿童做工作记忆测验。结果两类儿童各种信息加工材料的工作记忆结果差异极显着。提示轻度弱智儿童普遍存在着工作记忆力的损害,在一般工作记忆能量与特殊工作记忆资源方面,可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工作记忆测验可作为区分轻度弱智儿童有效的智力筛查工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轻度弱智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1].方燕红,林琳,尹观海.轻度弱智儿童元认知监控的发展特点[J].教育学术月刊.2013

[2].郑子健,张靖,任静,龚平原,何刚.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特点的初步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陈国鹏,姜月,骆大森.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7

[4].张翅.轻度弱智儿童基本认知加工过程的纵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徐胤,刘春玲.轻度弱智儿童语言能力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

[6].姜月.轻度弱智儿童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7].姜月,陈国鹏,骆大森,蒋晓鸣.轻度弱智儿童的认知缺陷探讨[C].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

[8].江琴娣.轻度弱智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9].周念丽,金秋虹.一位轻度弱智儿童的个案研究[J].幼儿教育.2003

[10].张文英.阈下情感启动效应的机制及轻度弱智儿童在阈下情感启动中的归因[D].华南师范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附件 全日制弱智学校...弱智儿童的康复-帮助弱智儿童康复弱智教育的创办与发展-南京市福利院的弱智...弱智教育的创办与发展-弱智教育 刘全聚摄一2图形辨别测验实验界面范例图形辨别测验实验界面范例

标签:;  ;  ;  ;  ;  ;  ;  

轻度弱智儿童论文_方燕红,林琳,尹观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