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额部入路与经颞部入路两种方式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间神经内镜下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经额部入路组(38例)与经颞部入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1周颅内压,术后2周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csale,GCS)、ICU天数、住院天数和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s(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的差异。测量两种入路经过皮层深度、脑室镜需调整角度、医源性脑损伤范围。结果经额部入路组与经颞部入路组在性别比例、入院GCS评分、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1周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颅内压,术后2周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csale,GCS)、ICU天数、住院天数和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s(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再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测量的经过皮层深度、最远操作距离、脑室镜需调整角度、医源性脑损伤范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额部入路与经颞部入路两种方式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最终效果对比上无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蔡珂,张鹏,宋建荣,吕新文,周小龙
关键词: 神经内镜,基底节区脑出血
来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外科学
单位: 陕西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分类号: R651.1
页码: 352-356+365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638K
下载量: 17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时间点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09(11)
- [2].经颅神经内镜额部入路在基底节出血中的应用[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05)
- [3].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额部入路微创锥颅术后颅内压监测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8)
- [4].脑压表在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液化引流术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4(18)
- [5].经额部入路注射自体动脉血法构建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03)
- [6].1例新生儿经额部入路行脑室内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 护理学杂志 2010(18)
- [7].后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J]. 临床荟萃 2012(15)
- [8].经颞部和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对比[J]. 中国临床研究 2017(06)
- [9].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0(27)
- [10].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临床研究[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