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卫东:网络主权否定论批判论文

程卫东:网络主权否定论批判论文

从主权原则的内涵及网络发展的历史与实践来看,国家对网络拥有主权既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又具有实践价值;否定网络主权在理论上站不住脚,也不符合各国对网络治理的具体实践。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与方法,对网络主权否定论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分析,以认清其本质,从批判的角度为网络主权论提供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指出关键区感热通量对长江以南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还分析了偏弱和偏强年份长江以南地区的温度场和高度场(图8),其中图8a、8b分别表示850 hPa偏弱和偏强年份的高度场和温度场。从高度场看,长江以南地区均处于深槽的槽前,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在偏弱年份,槽前等压线光滑(图8a),在偏强年份的,槽前等压线上出现一些小波动,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处于小波的槽后(图8b)。此外,图8a中,高度场槽线与温度场脊线有一定的夹角,等温线滞后于等压线,这说明偏弱年期间,长江以南区域上空有一定的斜压性。图8b中,高度场与温度场的等值线槽脊线夹角很小,表明偏强年份长江以南区域斜压性很小。

引言:网络主权否定论及其立论依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基于技术论与空间独立说,也存在着否定网络主权的观点,但关于网络主权争议真正趋向对立的是不同国家对于网络主权的不同主张。因不同国家的社会状况、在网络领域的地位、网络发展水平、国家实践与偏好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对网络治理的理念不尽相同。网络主权之争始于中俄等于2011年发表的“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该准则明确提出网络主权概念,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坚决反对、否定网络主权的理念与实践。

对网络主权的争议,既涉及到对网络的不同认识,也涉及到不同群体、不同国家关于网络及其应用的价值观。对网络主权的否定也涉及到这两个方面,大体上可以归为三类。

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却见前方的江面突然出现了一个急弯,他暗叫不好,猛地向左一推操纵杆,身体右倾,翼面随之大幅度地向右倾斜,于电光石火间,将那急弯转了过去。

从上述实践来看,否定网络主权的国家对网络治理方式实际上都采取了现实主义立场,在实践中都在行使国家主权,都未将之视为是国际公域。网络主权否定论在实践上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不具备指导实践的理论价值。

以上三类观点虽然否定网络主权的具体理由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基于对网络与网络空间及国家与主权的错误认识。

GLONASS L1OC信号采用短时相关结合FFT算法实现捕获,捕获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捕获结构采用N个短时相关支路来实现时域的并行,图中虚线所示。

第三,基于网络空间自由秩序论否定网络主权。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对于网络空间而言,网络自由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空间内应是一种自由秩序。他们反对对网络空间内信息自由流动施加任何限制,将国家对网络的规制(特别是对信息合法性的审查)视为是对网络自由的压制,是利用网络主权压制政治上的异议者,因而反对网络主权的概念与原则。

第二,基于网络空间是一种全球公域否定网络主权。这种观点认为,网络与外层空间、国际水域、空间一起,构成全球系统的基础设施,是全球公域(global commons),国家对之不享有主权。

网络主权否定论忽视了网络的本质特征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可以发现,网络主权否定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看到了网络所表现出来的表象性特征,而未能深入把握网络的本质特征。它们在网络本质特征认识上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网络主权否定论看待网络的立场是局部的、孤立的

从不同角度看,网络具有多方面的特征。网络,如同任何事务一样,都是一个整体,具有多面性、多重性与普遍联系的特征,根据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应从整体的、普遍联系的立场来分析,才能认识网络的全貌与本质,而网络主权否定论只是从局部的、孤立的立场来分析网络的特征。

从本体上说,网络空间并不是一个自然存在的空间,而是由人与人、人与设备之间通过技术互动而形成的一个虚拟空间,离开了人、设备与技术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完整地认识网络。网络本身不仅是一个复合的空间,而且它与现实空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空间不是超脱于现实空间的一个特殊的独立空间,不是现实生活的替代,本质上它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于网络,不仅要关注网络及网络内容、网络主体的特殊性,更要关注网络与现实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只有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网络,才不至于只关注网络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也才能从整体的、联系的观点出发探讨网络治理的方式与方法。

网络主权否定论通常仅强调网络的某一方面,如网络的技术特征、网络中存储与流动的信息、个体在网络中的权利等,或者只从孤立的观点分析网络特殊性,如网络技术,这显然不能反映网络的全貌与整体性。因而,在网络主权问题上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网络主权否定论看待网络立场是静止的

如果要认定网络空间是全球公域,必须从网络的客观实际出发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全球公域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从全球公域的概念出发来确定网络应该具有什么特征。目前公认的国际公域,都是传统上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范围之内,但同时人类逐步具备了探索与利用能力的资源域,如公海、太空、两极等。而网络空间则不同。首先,网络空间只在全球性与互联意义上具有公共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并非是网络空间的自然特征,而是依赖于基础设施所有者的选择与决定。网络空间具有不确定性与人造性特征,不是一个自然的公共池资源。其次,网络空间虽然从虚拟意义上讲是一个独立空间,但是,在地理分布上,它与地球的地理空间是重叠的,不符合全球公域不在任何成员国管辖之内的特征。最后,网络空间对于国家具有直接的后果,直接产生各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而国际公域内,一方的使用会间接影响其他方对资源的利用,但是不会产生直接的消极后果。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网络空间不具有公域的特征,更不具备国家不拥有或不能有效行使管辖权的特征。

(三)网络主权否定论未能抓住网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网络主权否定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网络的全球性与即时性特征,认为这种特征使得网络不具有边界性,国家无从行使主权。但是,网络作为一个新型现象、一个人类的创造物,它本身具有很多新型特征是很自然的事,但新型特征不等于本质特征,事物的本质要根据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分析。网络主权否定论强调网络的全球互联性与信息流动的即时性,这是网络发展以来呈现出的两个重要特征。但是,网络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性特征(如全球互联性、即时性等),并不是网络必要的、必然的特征,而是人类对网络技术与网络架构选择的结果,如果网络技术与网络架构发生改变,这两个特征都有可能改变,这其中的关键是人类的选择。网络技术性特征并不是网络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在。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考察、论证,广惠高速公路首次引入就地热再生工艺应用到桥面沥青路面道路养护中,对萝峰寺高架桥和西福河高架桥桥面进行维修处治。且经过综合考量施工效率、环保及新技术应用等因素,本次引入了行业内著名的“公路医生”为道路进行诊疗。

从这几个方面看,网络空间的主要矛盾不是网络的全球性、无边界性与国家主权(国家治理必要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而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而网络的现实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国家仍然存在、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构成单元的世界中,国家对其领土的人、物和活动行使主权是必然的结果,在网络领域也是如此。

网络主权否定论不具备网络领域的实践基础

网络主权否定论者在网络本质特征上存在着认知错误,对网络空间的定性也不是从实际出发,不符合网络实践,因而在网络空间定性上是错误的,依据错误的定性否定国家的网络主权是站不住脚的。

(一)将网络空间定性为全球公域是从概念到概念,而不是基于实践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的丰富的、合乎实际的认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将网络定性为公球公域则正好相反。这种定性只是根据网络的局部的、静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就认定网络空间是一个全球公域,从而利用全球公域的相关规则来否定网络主权,实质上是先念地确定了网络的性质,再从中推导出网络与主权的关系,这在网络认识上是本末倒置了。

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准确的认识。从治理角度看,网络也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网络在保持某些基本特征的同时,也不断呈现出新特征。网络主权否定论未能看到网络发展与变化导致的网络特征、网络影响、网络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重大变化,而仍然将视野局限于网络发展初期的网络自由、网络自治、网络互联的技术特征。实际上,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空间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网络的社会影响、网络与社会的关系是决定网络需要什么样的治理的关键所在。网络技术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将根据社会的需要发展,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

网络主权否定论的观点是否正确不在于人们的主观认识,而是取决于这种观点是否能经受实践的检验。从现实情况来看,网络主权否定论与各国网络治理实践显然是不相符的。虽然不同国家在网络主权的理念上存在着争议,但各国实际上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都在对网络行使着主权,网络从来都不是在政府规制之外自发形成与发展的,各国也从未将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国际公域来开发利用或进行治理。国家对网络行使主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国家安全领域,各国普遍行使主权;(2)在立法领域,不论是欧美还是其他国家,都在陆续出台针对网络及由网络带来的新问题的立法;(3)在司法上,欧美国家审理了很多起与网络活动相关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虽然对具体问题及其法律适用存在很多争议,但法院的司法管辖权都被接受了,这表明国家对网络拥有无可争辩的司法管辖权;(4)在网络运行的监督与管理方面,国家对于网络也不是放任不管的,在必要的时候都会要求网络公司采取政府所要求的行动。

(二)网络空间全球公域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各地降水量年变化不尽相同,茶卡、天峻1961~1967年年降水量增加,到1967年累积距平达到最大值;1968~1985年降水量以减小为主,累积距平曲线呈波动式下降状态,1985年累积距平值达到最小;天峻1986年以后降水量逐年增加,累积距平呈波动状态,而茶卡年降水量自1986年以来先升后降,1993年累积距平达到次大值。共和降水量总体变化呈先降后升,再降最后升的趋势,刚察年降水量经历了“升—降—升—降—升”的过程(图3)。

第一,基于网络特征否定网络主权。网络最为基本、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网络的全球互联性与大容量性,网络因而也具有了无处不在的即时性、大众性与信息性特征。如未采取特殊措施,任何一个地点的网络信息可以即时流动到任何一个国家,据此有人认为,网络空间是没有边界的,没有哪一部分能够从其他部分中分离出来,受主权国家治理,因此,从网络本身的性质来说,网络是非主权的。

网络主权否定论本质上反映了主张者的特殊利益

网络主权否定论者除了在认识本身上的模糊性与错误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否定网络主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主张者自身特殊利益的考虑,在主观上不愿意承认网络主权的现实合理性与必要性。要认清网络主权否定论的本质,还须从利益角度进行分析。

(一)网络特征技术论与网络空间全球公域论的实质是维护网络强国,特别是美国在网络领域的强势地位

网络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只关涉经济与安全问题,实际上它是关系到整个国际秩序的问题。在网络领域,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发达国家是网络主要基础设施和应用技术的提供者,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网络用户,二者在网络领域的地位、权力与影响力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实际上,如果否定网络主权,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发展、应用与规则上只能听命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则可以利用技术与信息优势对网络实施监控,并从中获利。

(二)网络自由秩序论实质是西方试图利用网络传播、维护西方价值观

网络自由秩序论以西方的自由作为网络的核心价值,似乎是在维护、促进全球的自由。但是,以网络自由秩序否定国家主权理由并不充分,原因有二。

分析网络的社会属性特别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是在一定的网络技术基础上,通过人(网络空间活动的主体)与人及人与物(网络基础设施及其他网络设备)互动而形成的;(2)网络虚拟空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网络空间活动的后果并不只局限于网络空间,实质上影响到的是现实空间,因此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具有直接的关联性;(3)由于网络空间本身不存在治理的必要权威,网络空间的安全无法只通过网络空间自身提供保障;(4)网络主体的权利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网络特殊性,但是,本质上还是各类主体在现实中的主体权利在网络空间的投射与表现。

其一,网络自由与人在现实中的自由一样,都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由,另一方面,自由只是人类追求的价值之一,人类还追求其他的价值,如安全、效率等。在某些情况下,自由有可能与其他价值相冲突,在这些情况下,自由必须与其他价值进行平衡。价值平衡需要宪政意义上的权威,而当今社会中,具有此等权威、能够承担该任务的,只有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秩序与国家主权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网络自由也是如此。自由秩序论强调绝对的网络自由,这放大了自由在网络中的价值,实质上是西方国家借助网络这一新的平台,试图实现在传统平台上未能实现的传播西方价值观的目的。

其二,在表面的自由之下,有时体现的是特权。西方国家主张网络自由秩序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个人自由来淡化网络领域国家与国家之间可能的利益冲突。将人们对于网络秩序关注的重点引向个人自由与国家规制之间的矛盾,动员各种力量反对国家对网络的规制与控制权,从而淡化了国家之间在网络权力与利益上的不对称。这种局面将有利于网络强国利用网络攫取更多利益,在网络领域占有并维持更有利的地位。

对于接受大手术的高危患者,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仍然是推荐的液体管理方案。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高危患者术后死亡率[37]。在另一项荟萃分析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减少了高危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38]。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研究所采用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目前也没有公认的最好目标,临床实践中仍需个体化处理。

实际上,在网络空间,没有国家保护与保证的个人自由是一种虚假的自由,对于网络用户而言尤其如此。对网络这样一个复杂的结构以及网络使用的复杂技术和网络行为的复杂后果,绝大多数网络用户并不熟悉,就网络对自身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个人认知和应对的手段也极其有限。在没有第三方力量介入的情况下,用户只能寄希望于网络公司及其他网络力量,寻求这些力量给予的救济。但是,不受国家规制的网络空间将是一个“利维坦”,而不是一个洛克式的公民社会。如同在现实空间一样,个人的自由只有在国家保护之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装设RCD时,不同回路不应共用一根N线;在电气施工中,为节约线路投资,往往将几回线路共用一根N线.如图7所示,将装有RCD的回路与其它回路共用一根N线.这将使RCD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出现不平衡电流而使 RCD误动,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

结束语

网络主权争议的实质实际上是谁对网络拥有控制权的问题。表面上看,网络主权论与网络主权否定论之争的核心在于国家在网络治理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但实质上涉及的是各国对网络拥有平等的主权,还是主要网络大国对网络实行控制、掌控话语权的问题。认真考察各国在网络领域的治理实践可以发现,各国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都在对网络行使着主权,网络从来都不是在政府规制之外自发形成与发展的。网络主权否定论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实际上也与各国的实践不相符。

虽然网络主权具有坚实的法理与实践基础,是不容否认的,但同时也应看到,网络领域、网络空间确实具有很多新的特点,使得人类的行为与行为后果具有很多新的特征。这些新特点、新特征虽然没有达到否定网络主权、否定国家法律适用于网络空间的程度,但是在网络空间适用国家主权时还是应考虑其独特性。在坚持网络主权的前提下,对网络提出的治理新问题,应本着开放的精神,探索行使网络主权的有效方式与方法,探讨在网络治理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亲自探究知识的生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水平,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摘自《欧洲研究》2018年第5期)

标签:;  ;  ;  ;  ;  ;  ;  ;  ;  ;  

程卫东:网络主权否定论批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