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鲶论文_刘匆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方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苗种,血液学,鱼种,性腺,组织学,库区,超氧化物。

南方鲶论文文献综述

刘匆[1](2013)在《南方鲶和鲶的蛋白质、脂肪营养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鲇catfish (Silurus aso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摄食生长实验,分别对南方鲇和鲇的蛋白和脂肪需求、菜粕替代鱼粉蛋白和不同脂肪源对两种鲇鱼成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计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初重约9.2g的南方鲇为研究对象,采用4×3双因素实验设计,配制4个蛋白水平(46%、43%、40%、37%)和3个脂肪水平(13%、10%、7%)共12种实用膨化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对南方鲇的蛋白和脂肪营养生理进行研究。结果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脂肪水平对南方鲇的增重率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蛋白水平对南方鲇的增重率影响显着(P<0.05),且蛋白和脂肪对南方鲇增重率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时,南方鲇增重率随着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蛋白含量最大时(46%)增重率达到最大值,显着大于其他各组;在脂肪水平为10%时,南方鲇增重率先升高后降低,在蛋白为43%时达到最大值;而在13%高脂肪组,南方鲇增重率同样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蛋白含量为4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逐渐增加,南方鲇饲料中最适蛋白水平相应下降,表现出脂肪对蛋白的节约效应,蛋白质的节约效率为62.5%。各组间摄食率1.79-2.12,饲料效率在1.35-1.63,蛋白质效率在3.32-3.78之间(见表2)。膨化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显着影响了南方鲇的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不同脂肪水平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蛋白和脂肪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着交互作用(P>0.05)。在各个脂肪水平下,摄食率有随蛋白水平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两者的相关系数r为-0.811。低蛋白(37%)饲料处理组摄食率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而其他蛋白处理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摄食率相反,与饲料中蛋白含量正相关(r=0.820,p=0.000),即在各个脂肪水平下,饲料效率均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蛋白质效率与蛋白水平负相关(r=-0.693,p=0.000)。高蛋白高脂肪P46/L13处理组蛋白质效率最低,显着低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各组空壳率、肥满度、肝体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蛋白对脏体比无显着影响(P>0.05),但不同脂肪水平显着影响了脏体比(P<0.05),且蛋白和脂肪具有显着交互作用(P<0.05)。当膨化饲料中蛋白水平在37%~43%之间时,不同脂肪处理水平组脏体比差异不显着(P>0.05),当蛋白水平达到46%时,脏体比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13%脂肪添加组显着大于7%处理组(P<0.05)。综合考虑南方鲇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以及饲料成本和膨化饲料加工的可行性,本实验条件下,南方鲇膨化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3%,相应的脂肪添加水平为7%-10%。2、以初重约9.1g的鲇为研究对象,采用4×3双因素实验设计,配制4个蛋白水平(46%、43%、40%、37%)和3个脂肪水平(13%、10%、7%)共12种实用膨化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对鲇的蛋白和脂肪营养生理进行研究。鲇各组间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无显着差异,饲料蛋白和脂肪对成活和生长没有显着交互作用(P>0.05)。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显着影响了鲇的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1)。不同脂肪水平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饲料蛋白和脂肪对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着交互作用(P>0.05)。摄食率与饲料蛋白水平显着负相关(r=-0.622, P=0.000)。在13%和7%脂肪水平处理下,鲇的摄食率均随蛋白水平降低而增加,并在37%蛋白处理组显着高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在10%脂肪处理下,尽管差异不显着,37%蛋白处理组的摄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鲇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摄食率相反(r=-0.980, P=0.000),与饲料中蛋白含量正相关(r=0.630,P=0.000),即在各个脂肪水平下,饲料效率均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鲇蛋白质效率与饲料中蛋白水平负相关(r=-0.488,P=0.003)。P46/L10处理组蛋白质效率最低,显着低于P40/L7和P43/L7(P<0.05)。各组间鲇鱼的生长虽没有显着差异,但37%蛋白处理组饲料效率较低,而46%蛋白处理组蛋白质效率较低。综合考虑饲料中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认为本实验条件下,鲇膨化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0%~43%,相应的脂肪水平为7%-13%。3、以南方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和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设计7种实验料,对照组菜粕为0,鱼粉为33%,设置6个菜粕水平(3%、6%、9%、12%、15%、18%),分别替代4.55%、9.09%、13.64%、18.18%、22.73%、27.27%的鱼粉,补充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能量和磷的差异;替代后总量超出100%,减少面粉用量来平衡。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重约11.4g的南方鲇8周,探讨不同鱼粉替代水平对南方鲇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及代谢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的特定生长率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肌肉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空壳率、肥满度、肝体比无显着差异(P>0.05)。但当替代水平达到27.27%时,脏体比显着增加(P<0.01)。南方鲇各组间血清胆固醇、血清尿素氮、肝脏谷丙转氨酶、肝脏谷草转氨酶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胃蛋白酶、肠蛋白酶、胃淀粉酶、肠淀粉酶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以33%鱼粉组为对照组,菜粕以2:1比例替代鱼粉,除当替代水平达到22.73%时,脏体比显着增加,各组的生长、成活、饲料利用效率等都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在南方鲇膨化饲料中,按2:1比例以菜粕替代鱼粉,替代水平可达到27.27%以上。由于膨化饲料生产工艺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得出菜粕可替代鱼粉的更高水平及出现显着差异的水平。4、以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和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设计7种实验料,对照组菜粕为0,鱼粉为33%,设置6个菜粕水平(3%、6%、9%、12%、15%、18%),分别替代4.55%、9.09%、13.64%、18.18%、22.73%、27.27%的鱼粉,补充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能量和磷的差异;替代后总量超出100%的部分,减少面粉用量来平衡。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重约12.3g的鲇8周,探讨不同鱼粉替代水平对鲇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和代谢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菜粕替代鱼粉,只要加入菜粕,即显着降低了鲇的特定生长率(P<0.01),两者呈负相关(r=-0.815,p=0.000),但各替代水平之间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着(P>0.05)。鲇各组间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鲇各组间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P>0.05)。鲇各组间肌肉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着差异(P>0.05)。鲇各组间空壳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无显着差异(P>0.05)。鲇各组间血清胆固醇、血清尿素氮无明显差异(P>0.05)。肝脏谷丙转氨酶随菜粕水平的升高而显着降低,与菜粕替代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949(p=0.000),在鱼粉被替代9.09%时显着降低,9.09%-18.18%的替代水平间无显着差异,22.73%的替代水平比9.09%的替代水平显着降低,13.64%-22.73%的替代水平间无显着差异,27.27%的替代水平比13.64%和18.18%替代水平显着降低。肝脏谷草转氨酶在鱼粉被替代18.18%时仍无显着差异(P>0.05),鱼粉被替代22.73%时,肝谷草转氨酶出现显着下降(,P<0.01),22.73%和27.27%的替代水平之间则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胃蛋白酶活性水平呈下降趋势,替代水平与胃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r=-0.766, p=0.000),并在鱼粉被替代22.73%、27.27%时分别显着降低。肠蛋白酶活性随替代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替代水平与肠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r=-0.885; p=0.000),并在替代水平达到18.18%时显着下降,替代水平27.27%时又进一步显着降低。结果表明:鲇膨化饲料中,只要使用菜粕替代,即可降低特定生长率;菜粕替代鱼粉从4.55%-27.27%,各替代水平之间的成活、生长和饲料效率没有显着差异;由于膨化饲料生产工艺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得出菜粕可替代鱼粉的更高水平及出现显着差异的水平。5、以南方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共设置4个组,分别添加4.5%的豆油、鱼油、菜油、牛油作为脂肪源。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重约11.5g的南方鲇8周,探讨不同脂肪源膨化饲料养殖南方鲇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和代谢反应的差异。结果如下: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从高到低为菜油组、鱼油组、豆油组、牛油组,其中,菜油组显着高于牛油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着差异。各组间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肌肉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空壳率、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牛油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菜油组的血清尿素氮低于其他叁组,显着低于牛油组和豆油组(P<0.01)。各组间肝脏谷丙转氨酶、肝脏谷草转氨酶无显着差异(P>0.05)。南方鲇各组间胃蛋白酶、肠蛋白酶、胃淀粉酶、肠淀粉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几种脂肪源的添加量为4.5%,占到饲料总脂肪含量的一半以上,南方鲇各组间成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着差异。因此,在生产南方鲇膨化饲料时,添加豆油、鱼油、菜油、牛油均可,不影响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6、以鲇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和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面粉提供主要碳水化合物,共设置4个组,分别添加4.5%的豆油、鱼油、菜油、牛油作为脂肪源。在流水系统中养殖初重约12.3g的鲇8周,探讨不同脂肪源膨化饲料间鲇成活、生长和饲料利用和代谢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鲇各组间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鲇的特定生长率无显着影响(P>0.05)。鲇各组间摄食率从高到低为鱼油>牛油>豆油>菜油,鱼油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1),牛油次之,显着高于菜油(P<0.01),植物性油脂间差异不显着(P>0.05)。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从高到低均为菜油>豆油>牛油>鱼油,其中菜油与豆油、牛油差异不显着(P>0.05),而鱼油显着低于菜油(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0(P=0.000),两者均与摄食率呈负相关。其中,饲料效率与摄食率相关系数为r=-0.839(P=0.001),蛋白质效率与摄食率相关系数为r=-0.801(P=0.002)。各组间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P>0.05)。鲇各组间肌肉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着差异(P>0.05)。鲇各组间空壳率、肥满度、肝体比无显着差异(P>0.05)。脏体比从高到低为鱼油>牛油>豆油>菜油,与摄食率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01(P=0.002),其中鱼油显着高于豆油和菜油(P<0.01),菜油显着低于鱼油和牛油(P<0.01)。血清胆固醇从高到低为鱼油、菜油、牛油、豆油,鱼油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1),血清尿素氮趋势与血清胆固醇相同,从高到低为鱼油、菜油、牛油、豆油,鱼油组与菜油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牛油和豆油组(P<0.05)。鲇各组间胃蛋白酶、肠蛋白酶、胃淀粉酶、肠淀粉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鲇膨化饲料添加豆油、鱼油、菜油或牛油均可。(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4)

蒲开阳,徐锦,李明元[2](2013)在《南方鲶休闲调味鱼干加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方鲶为原料进行休闲鱼干加工工艺研究,探讨了鲶鱼片腌制去腥配方、油炸条件和调味配方对鱼干风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片最佳腌制配方为食盐1.1%,白砂糖4.0%,白酒0.5%,白胡椒0.2%;最佳油炸温度为160℃下油炸90s;最佳调味料配方为五香粉0.15%,味精0.3%,白砂糖2.0%,熟制辣椒油7%。按最佳工艺生产的休闲调味鱼干具有特殊的口感与风味。(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3年03期)

李艳利[3](2012)在《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Peptide YY cRNA的克隆及mRNA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eptide YY (PYY)是一种多功能的脑肠肽,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因其氨基端为酪氨酸残基,羧基端为酪氨酸酰胺结构而命名。在哺乳动物中,PYY主要在胃肠道表达,主要是由肠(回肠和结肠)粘膜层的内分泌细胞产生。而在鱼类中,在多种软骨和硬骨鱼中鉴定了PYY的存在,与哺乳动物相似,鱼类的PYY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都表达。PYY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是一种厌食肽,能使机体产生饱感、降低食欲,此外,它还具有收缩血管,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腺和肠分泌,抑制胃肠蠕动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以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为研究对象,运用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RACE)技术克隆了南方鲶PYY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以及预测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另外,本文还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南方鲶多种组织(脑、肠、胃、鳃、肾脏、心脏和肝脏)和发育阶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和出膜后第一次摄食前期)中PYY mRNA的表达水平,为后面研究南方鲶中PYY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我们对多种鱼类的PYY基因进行多重比对分析,设计了简并引物,扩增得到106bp PYY基因的核心片段。又通过RACE技术,扩增得到南方鲶PYY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南方鲶PYY cDNA全长是675bp,包含114bp的5’非翻译区(5'-UTR),270bp的3’非翻译区(3’-UTR)和291bp的开放阅读框(ORF)能够编码97个氨基酸的PYY前体。PYY前体包含2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36个氨基酸的成熟肽,一个甘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加工位点和30个氨基酸的C末端肽(CPOP)组成。同源分析显示,南方鲶与斑马鱼(Danio rerio)和金鱼(Carassius auratus)的遗传距离最小,分别为0.277和0.286,与鳗鱼(Anguilla japonica)和鲑鱼(Salmo salar)的遗传距离都为0.291,与中华鲟和鲨鱼遗传距离较大。系统发育树显示,南方鲶与金鱼和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近,与鲑鱼(Salmo salar)、鳗色(Anguilla japonica)、中华鲟(Acipenser sinesis)和鲨鱼(Callorhinchus milii)亲缘关系较远。本实验还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南方鲶多种组织(脑、肠、胃、鳃、肾脏、心脏和肝脏)和胚胎发育阶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和出膜后第一次摄食前期)PYY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YY mRNA在南方鲶脑中高度表达,在心脏中表达水平适中,而在其它组织肠、胃、鳃、肾脏和肝脏中表达较低。这说明,PYY在南方鲶脑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胚胎发育阶段,从囊胚、原肠胚到神经胚期PYY表达量逐渐降低,而在出膜后第一次摄食前期PYY的表达量显着增高,这种变化体现了在南方鲶胚胎发育期的食性转换进程中,南方鲶胚胎机体自身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生态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5-10)

李成伟,耿毅,袁旦一[4](2011)在《南方鲶鱼种烂尾、断须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俗称河鲶、大河鲶,南方鲶成鱼抗病能力强,疾病较少,其疾病主要发生在鱼苗和鱼种期。2011年4月,四川乐山一南方鲶苗种繁育基地的南方鲶鱼种发生了大规模的死亡,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诊断,并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一、发病鱼的临床症状池塘水温26~28℃,疾病暴发的鱼种大小为(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1年10期)

杨凯,樊启学,周华,李波,方巍[5](2010)在《饵料密度对南方鲶仔稚鱼生长、成活、残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枝角类为饵料,分两阶段研究了饵料密度对2~30日龄(Days after-hatching,DAH)南方鲶仔稚鱼生长、成活、残食的影响.前期阶段:2~6DAH仔鱼,分为未投饵组和投饵组,投饵组的饵料密度设为250、500、1000、2000个/L;后期阶段:7~30DAH稚鱼,饵料密度设为250、500、1000、2000、4000个/L.结果表明:前期阶段,250个/L饵料密度组仔鱼生长最快,终体重为0.055g;未投饵组的仔鱼残食十分严重,残食率高达60%;500个/L饵料密度组的仔鱼成活率最高,达95.56%.后期阶段,2000个/L饵料密度组稚鱼生长最快,终体重为1.57g;250、500个/L饵料密度组稚鱼的残食较为严重,当饵料密度增加至2000个/L时,残食率下降至10.00%,成活率达到83.33%.随饵料密度的增加,两试验阶段仔稚鱼的特定生长率(Special growth rate,SGR)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全长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综合生长和成活两项指标,2~6DAH仔鱼的适宜饵料密度为500个/L,7~30DAH稚鱼的适宜饵料密度为2000个/L.饵料不足引发的严重残食,是南方鲶苗种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适宜的饵料密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残食.图2表2参27(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郜赵伟,王松,付伟丽,唐靓婷,朱鸿[6](2009)在《南方鲶肝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热变性,丙酮分级沉淀,DEAE-琼脂糖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层析,从南方鲶肝中分离纯化获得超氧化物岐化酶.该酶的比活为806.84U/mg,提纯倍数为336.18,分子量为46.0kD,亚基分子量为15.2kD.该酶在20~60℃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好,在pH4~8范围内活性稳定,对H2O2敏感,对KCN不敏感.Mg2+,Fe2+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Zn2+,Pb2+,Ca2+,Cd+离子对该酶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8期)

单红[7](2006)在《叁峡水库内外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鲶科(Siluridae),鲶属(Silur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具有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等特点,受到人们普遍青睐,其人工养殖产业也迅猛发展。当前对南方鲶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物学特性、营养学、能量学、繁殖生物学等方面,对其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状况的研究相当薄弱。近年来,长江主要干支流已经或正在兴建的各种大型水电枢纽工程(葛洲坝,叁峡大坝工程等)造成的南方鲶生活环境改变、产卵场破坏和生殖隔离(坝上的南方鲶无法通过生殖与坝下的南方鲶进行基因交流)等是否会对该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产生影响倍受关注;同时,叁峡大坝兴建之初该鱼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将是今后进一步追踪监测叁峡水库内南方鲶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改变的本底资料。因此,从DNA分子水平对南方鲶种群遗传结构及基因多样性状况进行研究极为必要。此外,了解野生状态和人工养殖条件下南方鲶种群各自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对于该鱼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遗传育种亦十分重要。本文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叁峡水库内外合川、木洞、涪陵、彭水、巫山、宜昌、岳阳七个野生地理群体和一个人工养殖群体南方鲶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Gst<0.5,说明南方鲶野生群体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群体内;七个地理群体显示出了较大的遗传相似性,这是由于基因流而造成的;通过计算库区内外七个采样点群体中任何两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发现任何组合的遗传多样性指标都较高,且群体间无论是在多态位点比例还是在基因多样性指数上都高于群体内水平,说明叁峡水库内外南方鲶野生群体间种质资源状况良好,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UPGMA法构建的系统树显示,野生群体和人工群体明显聚为两大类群;野生群体内部以葛洲坝为界,坝上5个取样点的野生群体聚为一支,坝下宜昌和岳阳两个野生群体聚为另一支,这说明葛洲坝建成20多年已明显影响了长江中坝上坝下南方鲶的基因交流,提示尽管正在兴建中的叁峡大坝对南方鲶的遗传多样性影响目前还未表现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逐步显现出来。在7个野生群体中,(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6-05-20)

赵海涛[8](2006)在《氨氮对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血液生理、生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氨氮这一环境因子对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的影响。通过急性氨氮毒性实验得出南方鲶幼鱼在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82mg 1~(-1)TAN(2.8mg 1~(-1),NH_3-N),171mg 1~(-1)TAN(2.7mg 1~(-1),NH_3-N),151.4mg 1~(-1)TAN(2.4mg 1~(-1),NH_3-N)和123mg 1~(-1)TAN(1.9mg 1~(-1),NH_3-N),安全浓度为46.6mg 1~(-1)TAN(0.7mg 1~(-1),NH_3-N)。半致死浓度随氨氮暴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在慢性毒性实验中,把南方鲶幼鱼随机分成5个氨氮浓度组(150、120、90、60、30mg 1~(-1))和一个对照组。分别在氨氮暴露处理的第4、7、14、21天取样,每个浓度组每次取样4尾,进行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分类计数(DLC)、血红蛋白(Hb)、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抗菌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物酶(PO)等指标的测定。利用统计软件SPSS 11.0和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高浓度氨氮暴露下,南方鲶幼鱼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血清蛋白含量随着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血糖浓度在暴露初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第7天,各个浓度组的血糖含量都出现显着升高(P<0.05),至第21天,各个浓度组都出现了下降,高浓度组出现显着下降(P<0.05)。表明实验对象造血机能受损,机体携氧能力下降,造成机体组织缺氧,这可能是氨氮急性中毒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经过21天的氨氮处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更易受氨氮处理的影响而呈现显着性升高(P<0.05),血清蛋白含量显着下降,表明机体内脏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氨氮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酚氧化物酶、抗菌活力有抑制作用,只有在第4天,30和60mg 1~(-1)浓度组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出现显着性升高(P<0.05)。随着暴露时间延长,酶的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到第21天时,高浓度组(90、120、150mg 1~(-1))呈现显着下降(P<0.05)。氨氮处理也会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在第7天,低浓度组(30、60、90mg 1~(-1))(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6-05-10)

李飞,张其中,赵海涛[9](2005)在《氨氮对南方鲶两种抗氧化酶和抗菌活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人工添加氨氮并检测与南方鲶免疫相关的两种抗氧化酶及抗菌活力的变 化,进行氨氮对南方鲶免疫水平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氨氮在一定浓度时对南方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菌活力均表现出诱导作用;在氨氮浓度高于30 mg/L 时 各组 SOD 及 POD 活力均出现显着高于正常水平(P<0. 05) 的活力值,之后随时间延长活力逐渐下降;高浓 度氨氮水平(150 mg/L与120 mg/L)对抗菌活力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试验表明氨氮对南方鲶存在一定的 “阈值”,只有水体实际氨氮浓度超过这一作用“阈值”(30~60 mg/L 之间)时才会表现出诱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05年06期)

张修月,焦保卫,吴天利,金灿彪,王德寿[10](2005)在《南方鲶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Fadrozole)、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amoxifen)对人工孵化的南方鲶 (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进行雄性化诱导处理 (口服 ) ,获得雄鱼。对孵化后第 5~ 1 3 0d的南方鲶幼鱼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南方鲶性腺分化发生在孵化后 7d左右 ,雌雄性分化过程差异明显。雌鱼卵巢腔在孵化后 1 2d左右形成 ,生殖细胞在孵化后 3 5d左右快速增殖 ,成熟分裂最早发生在孵化后 5 5d左右 ;雄鱼生殖细胞在孵化后 1 3 0d左右快速增殖 ,成熟分裂最早发生在孵化后 1 3 0d左右。雌性性腺分化早于雄性。(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南方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南方鲶为原料进行休闲鱼干加工工艺研究,探讨了鲶鱼片腌制去腥配方、油炸条件和调味配方对鱼干风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片最佳腌制配方为食盐1.1%,白砂糖4.0%,白酒0.5%,白胡椒0.2%;最佳油炸温度为160℃下油炸90s;最佳调味料配方为五香粉0.15%,味精0.3%,白砂糖2.0%,熟制辣椒油7%。按最佳工艺生产的休闲调味鱼干具有特殊的口感与风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方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匆.南方鲶和鲶的蛋白质、脂肪营养生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蒲开阳,徐锦,李明元.南方鲶休闲调味鱼干加工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3

[3].李艳利.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PeptideYYcRNA的克隆及mRNA表达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李成伟,耿毅,袁旦一.南方鲶鱼种烂尾、断须病的诊治[J].科学养鱼.2011

[5].杨凯,樊启学,周华,李波,方巍.饵料密度对南方鲶仔稚鱼生长、成活、残食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

[6].郜赵伟,王松,付伟丽,唐靓婷,朱鸿.南方鲶肝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单红.叁峡水库内外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D].西南大学.2006

[8].赵海涛.氨氮对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幼鱼血液生理、生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

[9].李飞,张其中,赵海涛.氨氮对南方鲶两种抗氧化酶和抗菌活力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5

[10].张修月,焦保卫,吴天利,金灿彪,王德寿.南方鲶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J].动物学杂志.2005

论文知识图

南方鲶SOD DEAE-琼脂糖离子交换...经DEAE-琼脂糖分离的南方鲶SOD南方鲶肝SOD的pH稳定性非洲鲶鱼cfGTH的标准曲线以及南方鲶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人绒毛膜...南方鲶肝SOD的SDS-PAGE电泳图谱

标签:;  ;  ;  ;  ;  ;  ;  

南方鲶论文_刘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