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论文_蒋总,唐芳,马武开,姚晓玲,卢向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受体,抗体,肿瘤,蛋白,关节炎,强直性。

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蒋总,唐芳,马武开,姚晓玲,卢向阳[1](2019)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搜集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强克)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统计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外文数据库Pumbed、Medline、Science Direct,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2月,以益赛普/强克或联合常规抗风湿药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RCT为研究对象。文献提取和验证由2位研究员独立完成,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共纳入10个RCT研究,总样本量为490例,其中治疗组255例,对照组2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赛普/强克治疗或联合常规抗风湿药治疗能提高疗效(RR=3.73,95%CI=[1.99,6.99],P <0.000 1],且ACR30(WMD=3.64,95%CI=[1.74,7.64],P=0.000 6)、ACR50(WMD=6.29,95%CI=[1.37,28.75],P=0.02)、ACR70(WMD=4.73,95%CI=[1.38,16.21],P=0.01)、ESR(WMD=-0.82,95%CI=[-1.47,-0.16],P <0.02)、CRP(WMD=-0.65,95%CI=[-0.93,-0.38],P <0.000 01)、MMP(WMD=-0.82,95%CI=[-1.13,-0.51],P <0.000 01)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7,95%CI=[-0.93,0.39],P=0.42)。纳入的研究有5个提及不良反应,3个提及无不良反应,其余未提及。结论:益赛普/强克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在改善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常规抗风湿药,疗效可靠、用药安全,可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风湿病与关节炎》期刊2019年11期)

吴文胜,温翠英[2](2019)在《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7.5 mg/周)联合硫酸羟氯喹(0.4 g/d)治疗,观察组予甲氨蝶呤(7.5 mg/周)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周)治疗,观察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关节积液评分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关节积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显着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22期)

张翠,李丹,耿玲玲,冯媛,刘昱[3](2019)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JIA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根据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分类标准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n,CRP)、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WBC计数、ESR和CRP、SF水平均显着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RF阳性患儿RF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控制JIA的进展,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10期)

周进,付林,周珍,李秋蓉[4](2019)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递减联合沙利度胺递增治疗方案干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1年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是目前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最佳选择,但此类药物价格昂贵,寻求有效价廉的替代方案势在必行。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递减应用联合沙利度胺递增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1年随访。方法:研究经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86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2组患者均用益赛普皮下注射,均25 mg/次:初始用药,2次/周,连用2个月;当病情达到临床缓解标准后,即将益赛普每隔2个月递减剂量:第3个月初由2次/周减至1次/周;第5个月初减至10 d 1次;第7个月初减至2周1次;第9个月初减至3周1次;第11个月初减至4周1次,此后不再减量,用至12月末。若每次减量使病情加重而达不到临床缓解标准,则将益赛普重新调回前一个剂量。联合组患者同时联用沙利度胺片睡前服用,1次/d。初始剂量25 mg/d,连用2个月,以后每隔2个月剂量递增25 mg/d,直到第7个月初达到100 mg/d时不再增加。2组患者疗程为12个月。结果与结论:①对照组43例,完成12个月疗程38例;联合组43例,完成12个月疗程40例;②从治疗后第4个月末至第12个月末,联合组的基于C-反应蛋白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CRP)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联合组的20%改善程度(ASAS20)达标率和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价ASAS 5/6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④联合组的临床缓解维持率高于对照组(χ~2=8.527,P=0.003);⑤12个月内联合组每位患者益赛普总用药量低于对照组(t=2.932,P=0.004);⑥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χ~2=0.174,P=0.677);⑦结果说明,益赛普递减联合沙利度胺递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2个月,在延长益赛普用药间隔的方案中,可取得较高的疾病缓解率或低疾病活动状态,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并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5期)

邱红霞,张素养,刘焕,刘丹,王利[5](2019)在《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单关节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同等剂量同种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ESR、CRP、PLT、滑膜厚度和积液深度均降低,且试验组滑膜厚度和积液深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液MMP-3含量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显着降低关节滑膜厚度、积液深度、关节液MMP-3含量,是治疗RA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5期)

潘高峰,傅茂英,郜玉峰[6](2019)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肝损伤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我国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竞争性地与TNFα结合,阻碍TNFα与细胞表面TNFα受体结合,从而降低了TNFα的生物学活性~([1-2])。该药物主要被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肿胀、疼痛、瘙痒、红斑等,但也可导致感染、腹痛、咳嗽、眩晕及肝酶升高等少见不良反应~([3])。近期本科收治1例该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具体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2岁,因"发现肝功能异常2个月余,纳差1周"于2018年8月14日入昆山市第一人民院。既往史:强直性脊柱(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吴海华,陈攀峰,边铁群,周慧,全仁夫[7](2019)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质重塑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治疗AS前后血清Dickkopf-1(DKK-1)、硬化素、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变化。方法对本院30例AS患者,rhTNFR:Fc足剂量治疗(27,脱落3例)12周后,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血清DKK-1、OPG、硬化素及RANKL水平,及BASDAI、ESR及CRP等炎症指标水平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依那西谱治疗12周后,BASDAI、ESR、CRP及RANKL分别为[(2.33±0.93)、(27.00±18.11)mm/h、(17.44±7.75)mg/L)及(73.49±11.88)pg/ml]均较治疗前[(5.94±1.06)、(65.11±29.33)mm/h、(50.41±20.36)mg/L及(94.54±12.99)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107.71±17.39)pg/ml,(138.38±15.36)pg/ml]明显上升(P<0.05),而DKK-1[(193.53±22.46)pg/ml,(170.89±22.36)pg/ml]及硬化素[(0.65±0.11)pg/ml,(0.64±0.11)pg/ml]水平无明显改变。相关性分析:DKK-1水平与BASDAI、CRP、ESR、OPG、RANKL均无相关性,与硬化素水平明显相关(P<0.05)。结论 12周治疗后,AS疾病活动度及临床指标明显改善,Wnt信号通路抑制剂水平无明显改变,DKK-1水平与急性时相蛋白等不相关。(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张卫华,王婷婷,王东梅,吴建红[8](2019)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长期足量使用生物制剂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明显不良反应不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通过降低给药剂量解决相关问题值得探讨。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共13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68)和试验组(n=68),分别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常规剂量和优化剂量治疗。比较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症状严重程度指标、影像学指标、实验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评价(ASAS)的ASAS20、ASAS40及ASAS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ASD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SPARCC)MR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X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以上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与常规剂量方案具有相近临床疗效,但更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贾新梅[9](2019)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疱疹伴药物性狼疮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后出现注射部位对侧肌肉疼痛,再次注射后出现背部烧灼样疼痛,皮疹,咽部红肿疼痛、口腔溃疡,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诊断为带状疱疹、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狼疮,停用该药,先后予以利巴韦林片、甲钴胺片口服,利巴韦林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静滴,碳酸氢钠注射液稀释后漱口、氟康唑注射液漱口,复合维生素B片口服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背部疼痛较前缓解,疱疹逐渐干燥结痂,咽痛、咳嗽、口腔溃疡均明显改善出院。(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05期)

陈桃,王天,蔡琪,许家健[10](2019)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MK和Th17/Terg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ecom 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Fc fusion protein,rhTNFR:F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及对血清中期因子(MK)和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er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免疫科收治的52例RA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6例。研究组患者接受rhTNFR:Fc 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7.5~15 mg/次,1周1次,2组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晨僵持续时间(MST)、DAS28-3、CDAI差异,血清MK、Th17/Terg细胞水平的变化,用斯坦福健康评价问卷(HAQ)和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TJC、SJC、MST、DAS28-3、CDAI均显着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JC、SJC、MST、DAS28-3、CDAI低于对照组[(0.52±0.32)VS(0.63±0.49)、(0.41±0.02)VS(0.67±0.09)、(12.93±3.51)min VS(14.72±4.99)min、(1.41±0.69)VS(1.87±0.98)、(2.03±1.15)VS(2.65±1.48),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K、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63.02±12.51)ng/L VS(104.21±23.64)ng/L、(3.14±0.28)%VS(3.97±0.38)%、(1.02±0.24)VS(1.32±0.35),P<0.05],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4.63±0.93)%VS(4.12±0.52)%,P<0.05]。研究组治疗后HAQ低于对照组[(0.98±0.06)分VS(1.36±0.13)分,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52.26±6.01)分VS(45.89±2.21)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5.38%,对照组为23.0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NFR:Fc可显着改善RA临床症状,减轻RA活动度,并可降低血清MK,促进Th17/Treg平衡,提高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7.5 mg/周)联合硫酸羟氯喹(0.4 g/d)治疗,观察组予甲氨蝶呤(7.5 mg/周)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周)治疗,观察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关节积液评分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关节积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显着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蒋总,唐芳,马武开,姚晓玲,卢向阳.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

[2].吴文胜,温翠英.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3].张翠,李丹,耿玲玲,冯媛,刘昱.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4].周进,付林,周珍,李秋蓉.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递减联合沙利度胺递增治疗方案干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1年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5].邱红霞,张素养,刘焕,刘丹,王利.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6].潘高峰,傅茂英,郜玉峰.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肝损伤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7].吴海华,陈攀峰,边铁群,周慧,全仁夫.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质重塑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J].当代医学.2019

[8].张卫华,王婷婷,王东梅,吴建红.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

[9].贾新梅.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疱疹伴药物性狼疮一例[J].中国处方药.2019

[10].陈桃,王天,蔡琪,许家健.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MK和Th17/Terg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治疗1周后红肿范围明显缩小,创面结痂讨...组和治疗组大鼠组织学分级比较抗ATZR与SBP、DBP及MAP的相关分析本刊记者 韩同伟抗人巨噬细胞(CD68)(A)、清道夫受体A...实验组大鼠24小时后部玻璃体和视网膜(...

标签:;  ;  ;  ;  ;  ;  ;  

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论文_蒋总,唐芳,马武开,姚晓玲,卢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