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邓小平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加强文化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维护政权安全;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家的外部环境安全。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为重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将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国家安全;邓小平国家安全观;意识形态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毛泽东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思想,是在深刻分析世情和国情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特征。
一、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渊源
在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上,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充分吸收了毛泽东在维护国家安全上所提出的理论成果,实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的历史性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安全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方法论原则为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国别史、民族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地扩展和蔓延,使资本超越一国的局限,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生产和消费范围不断扩大。世界性的市场在这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页。生产和消费的国际化使得人类的历史由国别史、民族史转向世界历史,各民族间的绝对对立、彼此之间的相互隔绝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而消失。在此基础上,国际格局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马克思指出:“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世界历史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各国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各国间的往来日益频繁,任何一国的发展都脱离不了与其他国家的相互联系。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国家安全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等诸多问题。因此,维护国家安全也就变成了世界性的问题,任何一国的国家安全需要通过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得以实现,而非单凭一己之力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私有制和阶级对立是战争的根源。战争是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在对战争根源这一问题的探究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十分深刻的论述。他们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之所以会发生战争是因为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关系的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分工扩大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为了争夺资源,于是就爆发了战争。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阶级对立以及人剥削人的社会是国家间矛盾冲突、殖民掠夺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实现国际间的和平与稳定,最根本的就要消灭私有制。恩格斯强调:“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页。总之,必须要认清事物的本质,要看到当今之所以战争阴霾并未散尽,持久和平并未实现,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强调的阶级对立并未消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经济优势地位,经常性地对弱小的国家发动战争,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三,坚持用和平手段解决矛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重视革命在社会历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但也十分重视和平手段在解决国家矛盾所起到的积极意义。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各国发生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解决矛盾的方式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4)李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与经济》2005年第5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矛盾,维护本民族安全、实现社会的变革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的。工人在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并非一味地强调革命和战争,而应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在分析考察各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列宁则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他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5)《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7页。对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政权而言,要想改变国家发展落后的境况,切实地增强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必须要加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通过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既使苏维埃俄国在战争中获得喘息时机,又使其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中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本国的生产力水平。
(二)毛泽东的国家安全观
毛泽东的国家安全观为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国家安全观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和确立的。
第一,坚持“和平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段时期,战争与革命成为了时代主题。毛泽东认为,世界战争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战争引起革命;二是革命制止战争。但同革命相比,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为上”。“和平为上”就是要将和平作为各国革命的目标,作为各国共同的价值追求。他认为:“世界上的事就是要商量商量。国内的事要由国内人民自己解决,国际间的事要由大家商量解决,不能由两个大国来决定。”(6)《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邓小平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以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务实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他强调,“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1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避免了使国家陷入战争和混乱之中,保障了国家安全和稳定,保障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国家统一大业得到有力发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以及对中国内政的干预,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道:“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7)《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5页。毛泽东坚定不移地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立场上,坚决反对西方国家的任何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毛泽东坚持在国际合作和交往中必须要保持自身的独立,而不能一味地去追随他国,丧失民族尊严。独立自主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利益的前提条件。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断绝与外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毛泽东说:“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8)《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0页。对于新中国而言,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想维护国家安全,避免因落后被打的情况发生,就需要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这就要求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的发展成果,提高中国竞争力,为保障国家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
(2)概率成像方法不需在常规反演中给出初始模型和正反演迭代拟合过程,过程中也亦无须引入任何先决参数约束,方法简单,易实现,计算结果较稳定,解释准确[34]。
二、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提出并深入地阐发了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国家安全观,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政权安全以及外部环境安全等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坚持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出发,着眼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外部环境”(10)刘建飞:《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第17页。,以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学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做好教学的评价及激励机制。家长应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社会也应转变教育评价体系。期待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边疆贫困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发生质的飞跃。
(一)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主权安全
主权安全是第一位的。邓小平高度重视国家的主权安全,他认为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阴霾并未散尽,仍然威胁着中国和世界的安全。邓小平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1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坚持独立自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前提,要求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的思想,并根据历史条件的新变化提出了“不结盟”政策。他强调:“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1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7页。独立自主内含着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等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因此,要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不能依附别国,更不能受别国的控制,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摆杆角度和小车位移的高精度控制,对倒立摆角度的控制同时要兼顾对小车位移的控制,假定系统的补偿输入是以小车位移为输入通过两个相同的改进型ESO的扰动作用之和来进行补偿,所设计的改进型ADRC结构如图2所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低潮时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国内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国外和国内的严峻形势威胁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邓小平说:“现在国际形势不可测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来越突出。过去两霸争夺世界,现在比那个时候要复杂得多,乱得多。”(2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3页。当时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诸如“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观点,将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人类最终的制度,社会的冲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非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邓小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形势,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中认清世界发展大势。虽然国际矛盾重重,国家安全也受到种种威胁,但他强调指出:“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2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4页。一方面,避免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和矛盾。在发展对外关系中,不当头、不划线、不露锋芒,在世界上少树敌。找准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中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国家安全的维护也要依靠发展,因此,必须要通过不断加快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方面,坚决与各种威胁国家安全的势力进行斗争,在原则性问题上绝不让步。与此同时,中国也将积极履行本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国际共产主义的原则,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0世纪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了“和平演变”,在社会主义国家散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给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抵制错误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邓小平提出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和合主义”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价值追求。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了古圣先贤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鼓舞着人们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道路上,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和合”理念,从未主动采取任何形式的侵略活动,这与近代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以后所走的“殖民主义”道路有着根本的区别。正如著名学者费正清所言:“像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英国或中世纪时代的日本那样,在海上冒险劫掠,使国家靠海外所得而富强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找不出来的。”(9)[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66页。与西方文明强调个体利益和个体意志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民族多元一体的有机统一。在国家治理上崇尚和谐,提出了“和合论”“共生论”“以和为贵”等价值观,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蕴含着辩证思维的重要观念。这些思想都反映了不同事物只有在相互调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我发展的辩证规律。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也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交往理念。邓小平继承了“和合主义”的精髓,并摆脱了古代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成分,围绕和平和发展的世界大趋势,不断探索中国和平发展的新路径。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邓小平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思想。”(1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页离开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则容易将中国的发展引入歧途,不利于中国的和平与稳定。针对中国出现的或“左”或“右”的错误路线,邓小平指出:这些都是“思想路线不对头”(1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0页。。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旗帜,思想路线出现问题,国家和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将受到严重威胁。从根本上来说,思想路线的不对头是因为对中国的国情了解不够,因此,需要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化肥施用上,应以氮、磷为主,其中氮肥占总施肥量的60%、磷肥占80%、钾肥占20%。具体来说,亩施尿素31.4 kg、过磷酸钙96 kg、硫酸钾8.7 kg,或二铵25 kg、尿素21.6 kg,配施生物菌肥 50~60 kg。
和平解决国家争端,是邓小平国家安全观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和辩证法智慧,为和平解决国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
4)定期排出剩余污泥。系统内剩余污泥的累积,不但助长了放线菌的生长和积聚,产生较多泡沫和浮渣,还降低了好氧池内活性污泥的泥龄和浓度,使产水水质变差。每个季度需进行一次污泥排出作业,但不要全部排空,保留一部分泥种。通过控制系统内活性污泥的浓度,可减少产水底物、改善产水水质。
三要时刻警惕西方和平演变政策。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一直是心存芥蒂,企图分化和西化中国。邓小平也多次告诫全党要时刻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他说:“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1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页。和平演变如同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器和原子弹攻击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影响更坏,因此必须要高度警惕西方和平演变思想。邓小平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中国的敌视不是暂时的,而是长久的,“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1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0页。。因而,要将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政策作为一条持之以恒的思想战略,时刻保持警惕。
(三)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维护国家的政权安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因此,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其他什么制度,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因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1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那将是中国的一个“灾难”,是“历史的倒退”(1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8页。。政权的安全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国家的制度安全。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保障中国政权安全核心和根本力量,面对国际和国内的压力与冲突,必须要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邓小平指出:“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2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2页。可以说,坚定党的领导是保障国家政权稳定、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
(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外部环境安全
二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同一个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联,同一个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奋力崛起,关键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如果文化得不到发展,那么人民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也将受到影响,最终将会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邓小平主张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强调要用健康的、积极的精神产品鼓舞人民,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高地,以促进人民思想解放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只有大力发展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使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斗争中占领优势地位,避免人民的思想受到西方错误思想的腐蚀和侵害。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和海洋等相关权益中存在着争端和争议,这些矛盾造成了我国周边环境的动荡不安,直接影响到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进行。邓小平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解决国际争端的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他在谈到中国钓鱼岛和大陆架的问题时说道:“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2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而后,在谈到中印边界的问题时,他进一步指出:“只要双方采取合情合理的方式,边界问题我看是不难解决的。”(2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7页。“合情合理的方式”指的是用一种和平的方式,而非斗争和冲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要求相关方面都应当作出适当的让步,扩大彼此间的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在加强合作基础上,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搁置争议并不意味着一味退让和妥协,前进是坚持国家主权独立,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受损害。
指标含义:负载率达到或超过 70%的 10(20)千伏线路属于重载,线路重载率(%)=重载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式中:σz为轴向应力;σθ为周向应力;σr为径向应力;pi为管道的内压;K为管道内外径之比;Di为管道内径;D0为管道外径;d为管道计算点的径向直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充分说明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在中国目前面临的各种就业问题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最为突出,对就业管理与服务部门而言,其解决也最具挑战性。
三、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当代发展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00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思想科学回答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26)钟国安:《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谱写国家安全新篇章》,《求是》2017年第8期。。这一思想丰富了我国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增添助力。
(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价值追求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中蕴含着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他始终将人民的利益实现和维护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安全本质上就是人民的安全,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2014年习近平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将保障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宗旨。
第一,树立以民为本的价值追求。国家安全政策和战略以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为根本,其出发点和落脚地都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强调:“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01页。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是邓小平和习近平都高度关切的问题,他们在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在确定了国家安全宗旨的基础上,要加强“顶层设计”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制定具体的战略和策略维护人民安全利益。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95页。一是加强法治建设,从制度和法律上确保人民的财产安全不受到侵害;二是注重社会公平发展。人民的安全既包括生存安全也包括发展的安全,因此在维护人民安全的问题上,必须要着重保障社会公平。
(二)以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为国家安全的重点
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要坚决抵制西方的错误思潮,“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由图4可知,插丝率与岩棉板传热系数K之间近似呈一次线性关系,随着插丝率的提高,岩棉保温板的传热系数K呈上升趋势。当插丝率由0提高至0.2%时,岩棉板传热系数由0.045 W/(m2·K)提高至0.134 W/(m2·K)。由于传热系数K表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K值越小,则表示材料的保温性能越优异。因此,提高插丝率会降低岩棉保温板的保温性能,但是当传热系数的最大值也仅为0.134 W/(m2·K),传热系数仍相对较低,插丝对岩棉保温板的保温性能的负面影响程度较低。
第一,要加强思想宣传工作。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必须牢牢地将马克思主义巩固好和发展好,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起着“凝魂聚气、固本强基”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要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各种错误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副喧哗纷乱的思想图谱。这些错误的思潮给我们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解构着人民的信仰。因此,要认清错误思潮的本质,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反对错误思潮,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纠正错误思潮、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厘清错误思潮,巩固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二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革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大力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涤荡错误思潮的冲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文化环境。
Preparation and skin care efficacy of rose essential oil and rose water 11 30
(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进一步维护好国家安全
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需要各国寻找到一条符合各国共同利益、有效解决冲突的路径。邓小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思想对于处理当前国际问题、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思想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奠定了基础。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47页。世界历史发展一再证明,靠武力搞对外侵略,必将是要走向失败的。当今世界“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思想并未烟消云散,仍然在国际上发挥作用,成为一些国家对外战略的思想和依据,严重地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政府提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是通过发展,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珍惜和平、保护和平的国家,可以说,和平的基因已经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通过改革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这既对中国的发展有利,也对世界的发展大有裨益。二是积极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中国始终将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统筹来看,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维护世界的安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积极筹建“亚投行”,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都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主张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得到了世界上的广泛认同。
当今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各种利益关系高度融合,安全问题盘根错节,在实现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应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扩大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是加强国际合作。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合作共赢才是最优方案。通过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并通过对话和平解决矛盾争端,管控国际分歧,化解矛盾,避免以兵戎相见。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坚持发展与安全的统一。安全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世界各国都是平等发展、互相尊重的主体,必须超越单边主义,实现共同发展。”(32)韩庆祥:《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构建路径》,《人民日报》2017年4月4日。要想实现持久和平,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合作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让世界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
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科学判断中得出深刻的结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深刻地阐发了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并将这些思想运用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当中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及国家安全的维护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并将这些思想运用到治国理政中,形成了思想内容更为丰富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5-0024-10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列宁社会主义文化观研究”(18BKS008)
〔作者〕生忠军,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广西南宁 530000
(责任编辑 付国英)
标签:国家安全论文; 中国论文; 人民出版社论文; 和平论文; 北京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研究》2019年第5期论文;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列宁社会主义文化观研究”(18BKS008)论文;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