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论文_记者,黄辛

导读:本文包含了链霉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霉菌,基因,次级,产物,抗病性,菌株,转氨酶。

链霉菌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黄辛[1](2019)在《链霉菌高产菌株实现高效绿色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立新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为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向文胜等合作,在链霉菌胞内叁酰甘油(TAGs)降解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长篇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24)

李立梅,左彤彤,邹建军,勾天兵,刘庆珍[2](2019)在《一株具有杀虫活性链霉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卤虫初筛和花布灯蛾幼虫复筛,从土壤中获得1株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链霉菌,编号为LKY208,为明确该菌株的生防效果及分类地位,采用叶片浸渍法、饲料染毒法、玻片浸渍法及常规浸虫法分别测定了其对花布灯蛾、美国白蛾、小菜蛾、菜青虫、亚洲玉米螟、二斑叶螨、马铃薯瓢虫、桃蚜8种农林害虫的杀虫活性;并对该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8种试虫均有致死作用,杀虫谱广,其中对花布灯蛾的致死作用最强,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72.1%,菌株发酵液对温度耐受性强,在25~50℃杀虫活性稳定;pH 4~7范围内菌株杀虫活性较好,发酵液有较好的光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菌株遗传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LKY208为雷格链霉菌Streptomyces regensis,此乃国内外首次报道将链霉菌应用于花布灯蛾的防治。(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3](2019)在《科学家发现链霉菌、草莓和传粉蜜蜂的互惠互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韩国庆尚国立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 mutual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ptomyces bacteria, strawberry plants and pollinating bees"的文章,利用可控的草莓生态系用发现了链霉菌、草莓和传粉蜜蜂的互惠互作。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和昆虫建立互惠的相互作用。内生菌是指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Zi-yue,LI,Qing-ting,BU,Jue,WANG,Yu,LIU,Xin-ai,CHEN[4](2019)在《恰塔努加链霉菌L10中rpoB基因突变激活蒽塔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核糖体技术激活恰塔努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L10中的隐性基因簇,进一步研究突变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并初步探索其对应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激活机制。创新点:首次分离得到了蒽塔恰霉素,并初步探索了RpoB突变株中蒽塔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激活机制。方法:采用核糖体工程技术,对S.chattanoogensisL10的RpsL和RpoB的高度保守区域定点突变,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突变株的代谢产物。运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1DNMR、2D NMR)解析L10/RpoB (H437Y)的次级代谢产物蒽塔恰霉素的化学结构,通过铁离子还原法(FRAP)和ABTS自由基清除等实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和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探索蒽塔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激活机制。结论:L10/RpoB (H437Y)中蒽塔恰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被激活。q RT-PCR和EMSA结果表明:RNA聚合酶β亚基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全局性调控基因的转录水平,并激活蒽塔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期刊2019年12期)

傅雁辉,赵泽文,徐佳明,李赛英,刘冲[5](2019)在《链霉菌JD211所产活性物质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究链霉菌JD211所产活性物质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效果。【方法】采用链霉菌JD211活性物质涂膜处理采后柑橘,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测定柑橘果实品质、抗性酶活等指标。【结果】链霉菌JD211发酵活性物质对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抑菌圈为20.02、25.95 mm,有强烈抑菌效果;贮藏第20天,β-1,3-葡聚糖酶(GUN)JD211涂膜较对照组高53.35%;第50天,果实过氧化氢酶(CAT)、总糖(TSC)JD211涂膜处理分别较对照组高22.73%、 6.46%;第60天,果实可滴定酸(TA)、几丁质酶(CHT)JD211涂膜处理较对照组高41.41%、94.28%,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脂氧合酶(LOX)对照组较JD211涂膜处理提高416.67%、56.84%、62.34%。【结论】链霉菌JD211活性物质涂膜处理采后柑橘,可以有效降低柑橘的腐烂率,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增强柑橘的抗病性。因此链霉菌JD211活性物质有开发成采后柑橘保鲜剂的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吴果果,宋淑婷,岳荣,张晶,关莹[6](2019)在《反向筛选标记基因upp在杀真菌链霉菌遗传改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简化放线菌的遗传操作流程,缩短重组菌株的筛选周期,在对杀真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ATCC 21013)进行遗传操作的过程中引入了一个反向筛选标记基因——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upp)。并通过原始菌株中upp基因的敲除,以及带有upp基因的自杀型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针对杀真菌链霉菌的无痕敲除系统。通过载体的整合、二次交换及反向筛选实现了杀真菌链霉菌基因组中StrR基因的快速无痕敲除。upp反向筛选标记基因的引入使得链霉菌重组菌株的平均筛选周期缩短了2周左右,并进一步减少了假阳性重组菌株出现的概率,可实现放线菌中目的基因的连续无痕敲除,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冯涛,苗瑞春,李雄,王雁,杨波[7](2019)在《棒状链霉菌产克拉维酸发酵培养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克拉维酸生产菌株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 K6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氮源对克拉维酸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二水平析因实验、快速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碳源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氮源为大豆蛋白,最佳发酵培养基碳、氮源配方为:甘油18.19 g·L~(-1)、糊精11.22 g·L~(-1)、叁油酸甘油酯30.80 g·L~(-1)、大豆蛋白粉40 g·L~(-1)。在此发酵培养基配方下,克拉维酸产量可达5 220 mg·L~(-1),较出发配方提高58.1%。(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Zhang-qing,SONG,Zhi-jun,LIAO,Ye-feng,HU,Zheng,MA,Andreas,BECHTHOLD[8](2019)在《龟裂链霉菌M527接合转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以及启动子的活性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优化适用于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M527的属间接合转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四个启动子的表达活性。创新点:有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和合适的启动子是链霉菌基因表达和基因工程的必要前提。由于链霉菌的遗传背景复杂,接合转移实验参数对菌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因此,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一套适用于S. rimosus M527的属间接合转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四个启动子的表达活性。这将为进一步遗传修饰S. rimosus M527奠定基础。方法:以S. rimosus M527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接合转移体系中的一些重要的实验参数(如接合转移培养基、供受体比例、热激温度和混合培养时长等)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以gus A为报告基因的质粒,通过直观显色反应以及GUS酶活的定量检测,分析比较了四个启动子的表达活性。结论:建立了一种有效的适用于S. rimosus M527接合转移体系,优化后的接合效率最高达3.05×10-5。分析测试的四个启动子中,合成启动子SPL-21表现出最高表达活性,比常用强组成型启动子perm E*活性高出2.2倍,合成启动子SPL-57与perm E*的活性无显着差异,内源启动子potr B的活性比permE*降低了50%。(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期刊2019年11期)

薛慧,付玲,李洪波,王淑梅,刘宁[9](2019)在《茂原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合成与菌体形态分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茂原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合成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与菌体分化之间的关系,以及TGase的生理功能。方法:以S. mobaraensis为出发菌株,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抑制TGase激活关键蛋白酶的活性从而调控成熟TGase的合成,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酵过程中菌体的活力和形态变化。结果:对照组随着TGase产量的升高,菌体生存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菌体表现出复杂的形态变化;实验组自加入EDTA后TGase产量不再升高,菌体生存活力也逐渐减弱,菌体形态分化滞后。结论:TGase的合成会影响茂原链霉菌生存活力及其形态分化。(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刘洋,王晓政,黄婷婷,周子画,林双君[10](2019)在《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NRRL 8167中Naphthgeranine 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是小分子药物或药物先导物的重要来源。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NRRL 8167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其包含多个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产生多种新化合物的潜力。【目的】对链霉菌S. antibioticus NRRL 8167中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以期发现结构新颖或生物活性独特的化合物,并对相应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和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解析。【方法】利用HPLC图谱结合特征性紫外吸收和LC-MS方法,排除S. antibioticus NRRL 8167产生的已知化合物,确定具有特殊紫外吸收的化合物作为挖掘对象,然后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化合物。利用质谱及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提取链霉菌S. antibioticus NRRL 8167基因组DNA,利用PacBio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并对合成该化合物的基因簇进行定位分析,推导其生物合成途径。【结果】确定这个化合物是NaphthgeranineA,属于聚酮类化合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S.antibioticusNRRL8167基因组含有28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基因簇20可能负责Naphthgeranine A的生物合成,并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推导。【结论】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特征,从S. antibioticus NRRL 8167菌株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聚酮类化合物Naphthgeranine A。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为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鉴定提供了前提,对Naphthgeranine A生物合成基因簇和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为进一步研究这个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链霉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卤虫初筛和花布灯蛾幼虫复筛,从土壤中获得1株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链霉菌,编号为LKY208,为明确该菌株的生防效果及分类地位,采用叶片浸渍法、饲料染毒法、玻片浸渍法及常规浸虫法分别测定了其对花布灯蛾、美国白蛾、小菜蛾、菜青虫、亚洲玉米螟、二斑叶螨、马铃薯瓢虫、桃蚜8种农林害虫的杀虫活性;并对该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8种试虫均有致死作用,杀虫谱广,其中对花布灯蛾的致死作用最强,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72.1%,菌株发酵液对温度耐受性强,在25~50℃杀虫活性稳定;pH 4~7范围内菌株杀虫活性较好,发酵液有较好的光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菌株遗传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LKY208为雷格链霉菌Streptomyces regensis,此乃国内外首次报道将链霉菌应用于花布灯蛾的防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链霉菌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黄辛.链霉菌高产菌株实现高效绿色构建[N].中国科学报.2019

[2].李立梅,左彤彤,邹建军,勾天兵,刘庆珍.一株具有杀虫活性链霉菌的研究[J].植物保护.2019

[3]..科学家发现链霉菌、草莓和传粉蜜蜂的互惠互作[J].中国食品学报.2019

[4].Zi-yue,LI,Qing-ting,BU,Jue,WANG,Yu,LIU,Xin-ai,CHEN.恰塔努加链霉菌L10中rpoB基因突变激活蒽塔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cine&Biotechnology).2019

[5].傅雁辉,赵泽文,徐佳明,李赛英,刘冲.链霉菌JD211所产活性物质对采后柑橘贮藏保鲜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6].吴果果,宋淑婷,岳荣,张晶,关莹.反向筛选标记基因upp在杀真菌链霉菌遗传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

[7].冯涛,苗瑞春,李雄,王雁,杨波.棒状链霉菌产克拉维酸发酵培养基优化[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

[8].Zhang-qing,SONG,Zhi-jun,LIAO,Ye-feng,HU,Zheng,MA,Andreas,BECHTHOLD.龟裂链霉菌M527接合转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以及启动子的活性分析(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cine&Biotechnology).2019

[9].薛慧,付玲,李洪波,王淑梅,刘宁.茂原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合成与菌体形态分化的关系[J].食品科学.2019

[10].刘洋,王晓政,黄婷婷,周子画,林双君.链霉菌StreptomycesantibioticusNRRL8167中Naphthgeranine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外排蛋白的作用机制酶切验证图谱红霉素A结构及其产生菌红色糖多孢菌染...原核生物中的氮同化家族蛋白结构[120]基因的克隆和抗性基因中断结构...

标签:;  ;  ;  ;  ;  ;  ;  

链霉菌论文_记者,黄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