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弯制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营运客车,转弯制动稳定性,试验方法,附着系数
转弯制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钱,李德海,尤凯城,赵勤,陈为煜[1](2018)在《营运客车转弯制动稳定性试验和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JT/T 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对营运客车转弯制动稳定性的试验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在规定试验车辆、场地、环境、设备的同时提出了低附路面构建、附着系数及试验车道确定的具体方法,最后制订了具体的试验步骤和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苏楠[2](2017)在《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些年来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弯道是公路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其自身线性较复杂,因此在此路段上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对弯道上的危险事故进行分析,发现在弯道上车辆往往会因为车速过高,在转弯时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而发生侧翻等一系列危险事故,而因为制动系统对制动力的分配不合理,而使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不足而导致车辆发生侧滑等一系列危险事故。在车辆中,半挂汽车列车因为其不同于普通单体运载汽车的结构,导致其在转弯过程中受力更加复杂。所以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迫在眉睫,但是对其进行实车试验时,又存在较大局限性,且外界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实现较精确的分析,因此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利用Trucksim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针对该条件下的制动力控制策略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对目标车辆使用性能的研究中,首先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工况进行分析,研究半挂汽车列车各项参数对转弯制动性能的影响,为之后建立一个具有更稳定的转向特性的车辆提供参考。本文以实际横摆角速度与理想横摆角速度的偏差代表半挂汽车列车转弯的稳定性,结合模糊PID控制对转弯制动时的制动轮压力进行调节,同时为了避免系统过于敏感,在控制系统中加入了逻辑门限值,当横摆角速度差达到门限值时才实施制动策略。最后建立基于Trucksim与Simulink的整车模型,对普通半挂汽车列车和具有转弯制动策略的半挂汽车列车,分别在高附着系数路面和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进行仿真试验。最后通过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该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普通半挂汽车列车在通过弯道时较容易发生侧翻,而具有制动力调节的车辆则避免了危险状态的发生,安全通过弯道,转弯效果较理想。该转弯制动策略提高了转弯时车辆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4-27)
高红博,方啸,许洪国[3](2016)在《基于MATLAB/Simulink的营运车辆转弯制动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真实反映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的运动特性,考虑载荷转移、鞍座、悬架和非线性轮胎等相关因素对车辆运动状态的影响,建立了适用MATLAB/Simulink的18自由度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半挂汽车列车鞍座位置、承载量、制动力分配和内外轮制动力差对车辆转弯制动时横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6)
李臣,李兴虎,张红卫,周炜[4](2015)在《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弯制动性能对半挂汽车列车的制动安全有重大影响,针对我国目前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试验标准缺失,传统的单车试验设备不适用于半挂汽车列车等问题,本文中从试验系统搭建、系统安装方式和试验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试验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过程中侧向加速度、制动减速度、横摆角速度和牵引车的俯仰角随车速的升高而增加。建议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试验中车速不超过30km/h,转弯半径不小于25m。(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5年07期)
石志潇[5](2015)在《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转弯稳定性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推动了电动汽车迅速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相比传统汽车的制动系统,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可以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而基于EHB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具有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高、制动力实时可控、良好的制动效能、制动感觉一致性好等特点。复合制动中两种制动力的协调控制是实现电动汽车良好制动效能、制动稳定性和较高能量回收效率的关键。本文针对基于EHB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前驱纯电动汽车进行了转弯稳定性控制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转弯制动工况下的整车动力学建模选用carsim软件建立整车模型,通过simulink建立基于轮胎载荷和路面附着系数的Magic公式作为轮胎模型,建立永磁无刷电机模型,采用基于试验的方法进行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建模,主要通过试验数据进行制动系统的参数辨识,建立不同PWM占空比下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模型。2)电动汽车转弯制动稳定性控制研究分析转弯制动这一复合工况下的载荷转移情况,并根据载荷变化情况确定了制动器所能施加的最大制动力。设计基于横摆角速度控制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通过差动制动的方式实现电动汽车转弯时的稳定性控制。完成了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通过横摆角速度控制器和基于动态载荷的制动力分配实现了转弯制动时的稳定性控制,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完成了复合制动中不同制动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分析,采用电机制动力补偿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3)电动汽车转弯制动稳定性控制时的压力控制试验研究为了实现控制策略中对制动力响应的要求以及制动力精确的控制,设计了电液复合制动系统中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试验方案,并依此编写了试验所需要的控制程序。对高速开关阀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单个PWM周期的稳态压力变化值随占空比及轮缸初始压力变化的MAP图,并依据此MAP图编写闭环液压制动调节程序,实现了轮缸压力对制动踏板信号的有效跟随。通过试验得出的轮缸压力响应速度满足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速度的要求,轮缸压力的实时精确调节满足了差动制动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5-03-01)
李臣,李兴虎,晋杰[6](2014)在《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稳定性模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时易发生折迭等危险工况的现象,采用Truck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实车道路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稳定性的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策略,并选择高、中、低叁种附着系数路面对模糊控制策略和传统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挂汽车列车在叁种附着系数路面上转弯制动时,模糊控制比逻辑门限控制在车辆制动稳定性能上有所改善,可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和预防折迭现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4年11期)
高红博[7](2014)在《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甩挂运输的大范围推广,半挂汽车列车已经成为了公路运输车辆的主体,但由于汽车列车自身结构的复杂性、车辆安全性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牵引车和半挂车匹配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由半挂汽车列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一直居高不下。车辆制动稳定性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作为高效运输工具的半挂汽车列车在制动时,由于特殊的车辆结构和行驶环境,比单体车辆更容易发生失稳,尤其是在弯道制动,极易发生甩尾、折迭甚至侧翻等危险工况,从而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因此,开展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的方向稳定性研究,分析车辆转弯制动的失稳机理,提出改善车辆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的控制策略,对保障公路货物运输的安全、顺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包括制动系、转向系、非线性轮胎、悬架和鞍座组成的半挂汽车列车底盘系统模型,其中利用相关数据完成了轮胎模型的特性仿真。在此基础上根据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包含载荷转移在内的半挂汽车列车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完成了仿真模型的构建。其次依据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特点,搭建了由VBOX Ⅲ、陀螺仪、汽车操纵力角测量仪、制动踏板计和制动触发条组成的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检测系统。制定了半挂汽车列车稳态圆周运动和定半径转弯制动的试验方案,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所建仿真模型,针对半挂汽车列车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对车辆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意见。同时,理论分析了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引起失稳的机理原因,并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为提高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设计了控制策略,即在控制轮胎最佳滑移率的基础上,以差动制动作为主要执行方式,侧向加速度、牵引车横摆角速度、铰接角和铰接角速度为控制参数的多目标LQR最优控制。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动控制策略可显着提高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的横摆稳定性和侧倾稳定性,为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李臣,李兴虎,周炜,张红卫[8](2014)在《载荷转移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信度。通过模型仿真,分析了转弯制动过程中同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载荷变化对车轮抱死顺序和制动稳定性的影响与提高制动气室压力对转弯制动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制动气压最大值为0.62MPa时,转弯制动过程中牵引车转向轴右侧车轮的垂直载荷由12.00kN增加到23.00kN,左侧车轮由12.00kN减小为0.66kN,载荷转移明显;制动气压最大值提高后,载荷转移具有相同的规律,影响了同轴左、右车轮的抱死趋势和ABS起作用的时间;当制动气压最大值从0.62MPa增加到1.50MPa时,牵引车与半挂车的折迭角由0.73rad减小为0.67rad,制动稳定性提高。(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余烽,徐中明,张志飞,贺岩松[9](2010)在《车辆转弯制动ABS模糊控制及稳定性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atlab/Simlink下建立了八自由度车辆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滑移率的ABS控制算法。针对车辆转弯制动工况,对15m/s、20 m/s、25 m/s叁种车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BS控制器能有效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以及中低车速下的稳定性,但定性分析表明车辆在高速工况下出现不稳定现象。为此利用稳定性判定式,对车辆转弯制动ABS控制下的稳定性做了定量判定。判定结果表明,高速时车辆仅有ABS控制并不能达到稳定性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0年06期)
李明剑,段绪斌,高立鑫[10](2012)在《港口大型车辆制动和转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货车自身的尺寸及载重比小汽车大得多,存在很多与小汽车不同的特性,也容易出现交通事故,针对港区道路上大货车比较多的情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研究了大型车辆的制动性能和转弯性能及相关数据指标,并提出相应推荐指标,可为港区交通安全设计和管理提供政策依据。(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2年10期)
转弯制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近些年来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弯道是公路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其自身线性较复杂,因此在此路段上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对弯道上的危险事故进行分析,发现在弯道上车辆往往会因为车速过高,在转弯时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而发生侧翻等一系列危险事故,而因为制动系统对制动力的分配不合理,而使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不足而导致车辆发生侧滑等一系列危险事故。在车辆中,半挂汽车列车因为其不同于普通单体运载汽车的结构,导致其在转弯过程中受力更加复杂。所以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迫在眉睫,但是对其进行实车试验时,又存在较大局限性,且外界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实现较精确的分析,因此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利用Trucksim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针对该条件下的制动力控制策略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对目标车辆使用性能的研究中,首先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工况进行分析,研究半挂汽车列车各项参数对转弯制动性能的影响,为之后建立一个具有更稳定的转向特性的车辆提供参考。本文以实际横摆角速度与理想横摆角速度的偏差代表半挂汽车列车转弯的稳定性,结合模糊PID控制对转弯制动时的制动轮压力进行调节,同时为了避免系统过于敏感,在控制系统中加入了逻辑门限值,当横摆角速度差达到门限值时才实施制动策略。最后建立基于Trucksim与Simulink的整车模型,对普通半挂汽车列车和具有转弯制动策略的半挂汽车列车,分别在高附着系数路面和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进行仿真试验。最后通过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该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普通半挂汽车列车在通过弯道时较容易发生侧翻,而具有制动力调节的车辆则避免了危险状态的发生,安全通过弯道,转弯效果较理想。该转弯制动策略提高了转弯时车辆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弯制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李钱,李德海,尤凯城,赵勤,陈为煜.营运客车转弯制动稳定性试验和评价方法[J].客车技术.2018
[2].苏楠.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7
[3].高红博,方啸,许洪国.基于MATLAB/Simulink的营运车辆转弯制动稳定性研究[C].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6
[4].李臣,李兴虎,张红卫,周炜.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试验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2015
[5].石志潇.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转弯稳定性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6].李臣,李兴虎,晋杰.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稳定性模糊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4
[7].高红博.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
[8].李臣,李兴虎,周炜,张红卫.载荷转移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稳定性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
[9].余烽,徐中明,张志飞,贺岩松.车辆转弯制动ABS模糊控制及稳定性仿真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
[10].李明剑,段绪斌,高立鑫.港口大型车辆制动和转弯特性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