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近惯性振荡季节性变化研究

南海近惯性振荡季节性变化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南海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风场再分析资料和slab混合层模式,研究了风场向南海输入近惯性能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南海近惯性能通量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并且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4月和5月近惯性能通量为全年最小,6-10月近惯性能通量南北分布大体相等,11月近惯性能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中部。11月到翌年3月,近惯性能通量整体较高,其能通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西南部。近惯性能通量年平均值为0.32mW·m-2,风向海洋输入的总能量为1.13GW。南海深层近惯性能量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明显大于南部,最大值区位于菲律宾以西南海中北部,其次是吕宋海峡和南海西南部海域。南海近惯性能通量基本特征为南多北少,冬季大于夏季。需着重指出的是,由于南海是热带气旋最为活跃的海区之一。自2000至2017年,共有47个台风过程激发了近惯性振荡,诱导产生近惯性振荡的台风数量逐月呈线性增加。由于不同台风之间所激发的近惯性能通量存在较大差异,对研究南海近惯性能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增加了更多的随机性。总体而言,热带气旋向海洋输入的总能量为0.14GW,占总能量的12%,其中有0.027GW可以下传到海洋深层,约占热带气旋向海洋输入近惯性能量的19%。台风过程对南海近惯性振荡季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南海台风对近惯性能量的贡献,本文基于西沙潜标流速资料,对过境西沙海域的两个连续台风Nesat(1117)和Nalgae(1119)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台风过境都产生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且台风路径右侧的近惯性流速明显大于左侧.Nesat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平均垂向相速度为0.25cm·s-1,垂向群速度为0.85m·h-1,垂向波长为350m.Nalgae所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垂向相速度和群速度均小于Nesat,垂向波长仅为Nesat的1/2.两个台风引起的近惯性能量下传深度存在明显差异,Nalgae约为200m,而Nesat可下传至300m.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Nesat引起的近惯性能量不易耗散,同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向深海传播.此外,两个台风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都存在明显的蓝移现象.Nesat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在100~150m深度受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明显增大;然而Nalgae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却在100~150m深度显著减小,这是由于两个台风过境期间,西沙海域背景场涡度差异所致.台风引起的近惯性内波能量有19%可以传播到深层海水,秋季的近惯性能量明显大于其他季节,春季、夏季、和冬季的近惯性能量大体相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为秋季台风Nesat和Nalgae 过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内波
  •     1.2.2 风应力驱动
  •     1.2.3 近惯性振荡季节性变化与时空分布
  •     1.2.4 传播与混合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
  •   2.2 方法
  •     2.2.1 Butterworth滤波器
  •     2.2.2 小波转换
  •     2.2.3 经验模态分解
  •     2.2.4 最优降噪光滑模型
  •     2.2.5 slab模式
  •     2.2.6 WKB近似
  • 3 近惯性振荡季节性变化
  •   3.1 近惯性能通量时空分布和季节性变化
  •   3.2 台风引起的近惯性能通量
  •   3.3 小结
  • 4 连续台风过境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响应
  •   4.1 台风与流速功率谱分析
  •   4.2 近惯性内波的基本特征
  •   4.3 近惯性能量垂向传播
  •   4.4 频移
  •   4.5 小结
  • 5 热带气旋对近惯性振荡季节性变化和垂向传播的影响
  •   5.1 近惯性振荡季节性变化——潜标
  •   5.2 近惯性振荡垂向传播
  •     5.2.1 近惯性动能垂向传播——潜标
  •     5.2.2 南海近惯性能量垂向传播估算
  •   5.3 热带气旋对近惯性能通量时空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   5.4 小结
  • 6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马永贵

    导师: 张书文

    关键词: 近惯性振荡,台风,近惯性能通量,季节性变化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海洋学

    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分类号: P732.6

    DOI: 10.27788/d.cnki.ggdhy.2019.000158

    总页数: 48

    文件大小: 4458K

    下载量: 66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海北部深层近惯性振荡信号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9(05)
    • [2].南海西边界急流影响下的近惯性振荡特征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3)
    • [3].基于实测资料的南海北部台风“海鸥”致近惯性振荡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06)
    • [4].热带气旋过程中的近惯性振荡解及频散关系[J]. 海洋科学进展 2013(01)
    • [5].基于观测的南海西沙海域深层近惯性振荡特征分析[J]. 海洋通报 2019(05)
    • [6].南海西北部上层海洋对连续台风的近惯性响应[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4)
    • [7].南海北部台风和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振荡的影响[J]. 海洋学报 2020(01)
    • [8].南海冬季风潮背景下热带气旋诱导的近惯性振荡:Mirinae(0921)个例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5(06)
    • [9].象山港海洋监测浮标在强台风“海葵”影响期间的可靠性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5(02)
    • [10].2010~2011年吕宋海峡西侧潜标观测的初步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1)
    • [11].海洋运动对大尺度风场响应的解析研究[J]. 海洋科学进展 2012(03)
    • [12].2008年8—9月份吕宋海峡西南侧锚定ADCP的斜压海流观测[J]. 热带海洋学报 2009(04)
    • [13].《海洋科学进展》第31卷(2013年)总目次[J]. 海洋科学进展 2013(04)
    • [14].南海北部海域对台风尼格的响应特征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5].边界层低空急流导致北京PM_(2.5)迅速下降及其形成机制的个例分析[J]. 环境科学 2016(01)
    • [16].南海西北部上层海洋对台风“杜苏芮”的响应分析[J]. 海洋学报 2019(07)

    标签:;  ;  ;  ;  

    南海近惯性振荡季节性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