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君: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考量论文

蔡若君: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考量论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内容。产业振兴是根本,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而人才振兴却是关键。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带着如何实施人才振兴的问题,2018年5月份以来,笔者会同湖北省汉川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思考,立足汉川、放眼全国,初步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结构类型以及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对振兴乡村人才队伍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各类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二十个字的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至少要抓好以下五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乡村干部人才——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建优势才能有效转化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抓住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乡村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担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组织实施和引领带动群众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当前,既要抓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更要高度重视农村支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精准培育一支“带头人”队伍,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不少受访者者认为指南覆盖面不够广,发布渠道单一。除了传统的发布渠道,可以考虑在新媒体上进行宣传,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开发相关专业性软件等。鼓励医院职能部门在这些新媒体上定期发送指南内容,使其可以多渠道广覆盖,让临床医师或相关人员更加简易、快速地获取。其次,针对不同级别医院面临的不同病情的患者,医师应用临床指南时,应对指南进行适用性评价,思考该指南是否能应用于当前的患者、医院或社区。本研究中,40.0%的医师“不了解”临床指南的评价原则;而医院级别与最高学历影响指南认知与应用(P<0.001)。

(二)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兴旺的示范者和推动者

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的要求,重点就是要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培育壮大职业种地人队伍。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育专业大户,积极培训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经营者,把他们作为重点人才进行教育管理和精心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兴旺和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示范、推动以及服务、协调作用。

(三)农村文化人才——文明乡风的铸魂者和传播者

乡贤是指乡村中有文化、有贤德、有威望,热心乡村公益的贤达人士、民间精英。原任村干部,退休返乡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荣归故里的老板等是乡贤人才的主体。乡贤人才植根于乡土,既有较高的素质和开阔的视野,又有当地的文化情结,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教化乡民、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基层格局等大有裨益。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要重视和发现乡贤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农村服务人才——融合发展的联系者和服务者

农村服务人才是指为“三农”工作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既包括农村金融服务人才、农村中介服务和经营人才、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也包括乡村教师、医疗卫生人员、文化工作人员、协会组织负责人等。他们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着联系沟通、服务协调、推动促进等作用,对提升农村农业工作水平必将作出重要贡献。

(五)乡贤人才——乡村治理的教化者和主导者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6亿人口居住在农村,构建和谐农村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通过接地气、喜闻乐见的艺术创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潜移默化的农村文化中,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设美丽乡村。增强农民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二、当前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实行绿色生产:推广生物肥料,施用农家肥;使用治标又治本的植物农药;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减轻对化肥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一)人才资源的稀缺性

4.论文应属未公开发表,字数在8000字以内(含注释),并附300字左右内容提要和100字左右作者简介,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

一是行业分布失衡。传统生产类人才比例偏大,大多集中在种植、养殖、初加工方面,技能型、经营型、科技型人才比重相对较小,尤其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旅、电商、营销、物流等农村新兴产业方面人才最为欠缺。二是区域分布不均。农村人才相对集中在经济较强、交通便利的乡镇,边远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明显落后于发达乡镇。如汉川城区周边的城隍、新河、刁东因产业结构调整快、交通便利,各类生产经营人才包括乡贤人才相对较多,而里潭、韩集、垌冢等偏远地区,各类人才相对缺乏。三是年龄结构失调。农村人才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青年人才对农业生产缺乏兴趣,人才队伍中基本上是传统农业人才,思想保守,难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人才老龄化问题突出,后备队伍青黄不接。

(二)人才流动的偏向性

由于城乡发展客观存在的差异,城市在公共资源、就业机会、学习教育等方面有更多优势,农村人才向城市流动的这一态势在一定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虽然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鼓舞下,多数农村致富能手包括一些涉农企业对农村发展抱有信心,但在目前农村较差的生产经营条件、较松散的农民组织、效率较低的生产模式以及农业面临的风险面前,一些农村能手和服务人才并没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农业经营上。有的能人在农村创业有成后转型到城市发展;有的虽然在农村有产业,但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投入其他非农产业上,一旦遭遇风险,可能就会脱离农村农业。

(三)人才结构的失衡性

道数p为100,道间距Δp=0.000 03 m/s,起始范围为(pmin,pmax)=(200×10-5,500×10-5),截距τ道数为1 000,截距间隔Δτ=0.2 ms, (τmin,τmax)=(0,199.8)。

(四)人才思维的局限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人才的引领和推动。目前农村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对比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按照“统筹规划、动态管理、门类齐全、素质较高、发挥作用”的要求,加快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并对6个乡镇进行调研和两次座谈研讨,结合汉川实际,笔者认为当前农村队伍建设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

一些地方领导没有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认为农村人才就是村干部人才和会种地、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在抓村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是对农村文化人才、服务人才、乡贤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视不够,缺乏“五类人才齐抓”“人人皆可成才”的总体人才观,在人才规划、经费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工作思路和同频联动的统一行动。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批中青年农民进城打工,农村精英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农村人力资本严重短缺,不仅各类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甚至连种田能手和青壮年劳动力都非常缺乏。2017年中组部会同人社部、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显示,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75亿人,农村实用人才1692.3万人,占人才资源总量的9.67%,总量严重不足。从汉川的实际情况看,农村人才资源稀缺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目前,全市村干部队伍平均年龄为52.7岁,78.4%的村干部学历为初中及以下,而且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不足;职业农民人才、农村文化人才整体数量偏少、素质偏低;农村服务人才、乡贤人才活力不足,发挥作用不充分。

(一)建立领导和协调机构,统筹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都应重视的工作。当前,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构。建议由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组织、宣传、人社、经信、农业、文体、金融、教育、卫计等部门联合主抓,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抓好统筹协调工作。县(市)委要制订农村人才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逐级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乡镇。各乡镇尤其是传统的农业乡镇,要设立人才工作站,落实责任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抓好人才的选择、跟踪、服务、培训和管理工作。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建立健全县(市)级人才网络,完善城乡人才资源库,推介重点人才,引导二三产业人才投身农村农业,扩大农村人才来源和视野。

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赵明学,卢敏(2-232)

(二)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大力提高农村人才总体素质

一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思想守旧的客观事实,必须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配培养长效机制,实施“雏雁储能”工程,培育“好支书”“好搭档”“好苗子”。引导农村党员当好强村富民“排头兵”,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严把党员发展素质关,把更多职业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二要突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和完善以各级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为主体,农业高等学院、科研院所为拓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搭建新型职业农民网络学习平台,探索由农业专家教授线上统一授课、基层农民培训机构线下实训辅导的培训模式。三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采取县(市)部门对口帮扶、巡回指导等形式,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大力培养培训农村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四要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以项目、基地为载体,探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通过柔性引智,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选派农业科技人员到规模种养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培训服务,挖掘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三)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积极性

一要注重政策激励。制定有利于农村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因势利导,从政治、荣誉、待遇等多个层面进行激励。对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或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头发展生产、带领群众致富做出贡献的农村人才给予经济奖励,并保护其合法收入。二要加大评比表彰力度。以县(市)为单位,每年对农村各类人才进行专项评比表彰。对具有一技之长且做出一定业绩的实用人才每年进行集中表彰奖励,授予“乡土专家”“农村掌勺人”“科技示范户”等荣誉称号。“百佳乡贤”“百佳三农服务标兵”等评比活动也要在县(市)统筹开展。三要坚持城乡党组织联动。乡镇党委与县(市)部门党组织要加强联动合作,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共同激励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四)加大保障力度,为农村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一要解决农村人才的后顾之忧。积极围绕农村人才的市场配置、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联合相关部门研究、探索和建立农村乡土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机制,保护各类农村人才的合法权益,为农村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要健全各类经济性、互助性、自治性、文化性群众组织。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金融互助组织和乡村“红白理事会”“议事会”“村务监督会”等群众性组织建设,抓好乡村诗词楹联协会、广场舞队伍等文化组织建设,引导能人在这些组织中担纲,通过开展活动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人才。三要加大投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以此吸引并留住各类农村人才。要在资金和技术上积极引导、支持、帮助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努力解决各类人才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上施展才华。

(作者单位 湖北省汉川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楚 朴)

标签:;  ;  ;  ;  ;  ;  ;  ;  ;  ;  

蔡若君: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考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