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梅汤璐(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249-02
【摘要】通过对150例肝硬化病人的情感障碍的调查,焦虑、恐惧、严重情绪不安被歧视心理占多数,采取了对病人病情给予符合实际的分析,最大限度地给病人以安全感,给病人积极的心理暗示,挖掘病人的潜力,使病人积极地配合药物治疗。肝硬化不是生命的终结,他们需要心理上的情感支持。
【关键词】肝硬化情感障碍心理疗法
肝硬化是肝炎病慢性进行性肝病的最后阶段,肝硬化早期如能消除致病因素,及时积极治疗,不仅肝功能有所改善,增生的结缔组织也可能吸收[1],到中晚期,形态结构上不易完全恢复正常,但只要坚持治疗,肝脏有强大的代谢能力可使疾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肝硬化病人患病后,通常因知识缺乏,疾病痛苦及精神压力,产生害怕、焦虑、严重情绪不安等情感障碍。肝硬化病人产生情感障碍后容易丧失抗病能力,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自2000年4月来,将收治肝硬化病人中的150例病人通过问卷调查其情感障碍的情况,给予疏导,取得良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0例肝硬化病人中,男104例,女46例,年龄25~66岁;其中:工人、司机、农民居多;文化程度:大学5例,其余均为大专以下学历;诊断肝硬化早期有32例,中晚期者118例,均由B超结果证实。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病人情感障碍分轻、中、重、严重,由调查者评定,其发出150例调查问卷全部收回,疏导后调查其疏导结果。
2情感障碍状况分析
2.1诱因调查本组病人调查中发现,情感障碍诱发的精神因素中70%与“婚”字有关,20%与饮酒有关,其他因素有:工作狂、疲劳过度、意外的精神打击占10%,多数常在外边吃饭,其中:15%的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不在乎,缺乏必要的保健知识及自护能力。
2.2主要的情感障碍表现
2.2.1焦虑恐惧150例中,青年人32例,占21.3%,他们感到生命即将结束,未婚青年觉得自己新的生活还没开始,整个人生是不完整的,一种焦虑恐惧占据整个冰冷的心。中年人82例,占54.7%,患肝硬化后,会感到害怕,好像死亡就在眼前,心中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老年人36例,占24%,患肝硬化后,感到无力与疾病抗争,自暴自弃,但也有少数病人表现得无所谓。4组病人还倍受隔离之苦,在健康知识缺乏的状态中,往往会对本组病人避而远之,生怕自己被传染上,病人除要忍受疾病痛苦外,还要处处遇到歧视的目光,自尊心受损,自卑、孤独感明显,情绪低落。
2.2.2情绪不安当证实自己患了肝硬化后,有侥幸心理,认为B超出了毛病,在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后,表现为严重的情绪不安。
3疏导目标
根据心理理论,通过护理人员与本组病人的互动过程,利用专业知识,语言能力,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解除病人焦虑、恐惧、自卑及严重情绪不安状态,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状态的一项带有科学性和技术性的措施,也是一种互动过程,最终将病人的情感纠正到正常的心理范围。
4疏导方法
解除病人的焦虑、恐惧状态:焦虑与恐惧的程度均与疾病的危重程度呈正相关,焦虑、恐惧是一种情绪,是对预感到和潜在的危机的一种心理反应,150例病人中中度以上焦虑145例,需要认真对待,其具体做法是:
对病人病情的分析,最大限度地给病人以安全感:交流前,熟悉病人病历,加之专业知识及护士特有的观察能力,对病人所关心的问题,认真分析回答。在交流中,我们通过列举同种病情恢复良好的例子,激发病人最大的潜在力量战胜疾病。
人的情感是可以互相感染的,这也叫替代性情绪反映,护理人员情绪高涨,病人也会受到感染,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不论你上班前多么不愉快,但在病人面前要用你的良好情绪感染他们。指导和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有关肝硬化的一般知识,做好自我护理,以使病情稳定和好转,防止劳累,保持生活规律,身心愉快,肝硬化病人不论属代偿期或非代偿期均应戒酒以免加重肝脏损害,失代偿期病人由于水钠潴留或腹水应酌情控制钠盐摄入。饮食宜低盐、高蛋白、高糖、易消化,忌暴饮暴食。
5结果
通过以上疏导,150例中,情感障碍得以缓解,除2名因病情危重死亡外,均获得良好的效果,肝硬化病人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也同时需要耐心的心理疏导,肝硬化不是生命的终结,在与疾病斗争中,他们需要情感支持。
护理先驱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木头、石块或纸片,而是有热血的生命的人类[2]”;弗洛伊德也说过:“没有一个人能守住秘密,即使默默不语,他的手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秘密”。面对肝硬化病人,你若坐在他身边,摸摸他的额头,为他擦擦汗,即使你默默不语,他心里也会腾起一股力量,捧着你的心和病人交流,病人从不让你失望,情绪与肝硬化转归密切相关,我们的工作减轻了病人的压抑情绪,使病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继周,干高峰编著.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0.
[2]李天心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