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框架一芯筒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框架,塑性,结构,性能,建筑结构,高层建筑,高层。
框架一芯筒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宗[1](2018)在《加强层布置对框架核芯筒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以飞快的速度建设着。而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数次较大的地震灾害,如何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工程界的一道永恒的难题。在超高层的各种提高抗震性能的方案中,在结构中设置加强层是提高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加强层的设置虽然增加了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小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的变形,但同时因为其设置引起的结构的刚度突变及应力集中,又在一些方面增大了地震作用下对结构的危害。同时不同的加强层设置数目、结构中加强层设置的位置及加强层不同的设置形式都对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目的下探究加强层在结构中的最佳设置方案尤为重要。本文以一栋现有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太原市某写字楼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MidasGen软件,通过在软件中对工程实例进行建模,并与实际工程动力测试的结果相对比,利用所得对比数据验证了工程实例模型的准确性。再通过研究对加强层不同数目、不同布置位置及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对比模型,利用软件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及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功能,对不同加强层设置方案的结构模型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分析得出不同加强层布置方案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及内力分布情况,以及结构本身薄弱层分布和塑性铰出现位置的规律。通过对比不同加强层设置方案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各项数据,详细研究分析了不同加强层设置方案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太原市某综合项目写字楼中加强层的最优设置方案,得到了同类工程问题中具有参考性与实用性的研究结论。(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傅大宝[2](2018)在《基于性能的框架-支撑芯筒结构抗震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框架一支撑芯筒结构是指采用支撑框架核心筒代替框筒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一种结构体系。以闽投营运中心为例,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采用叁维弹塑性模型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重点研究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性能状态和塑性发展状况,寻找结构抗震的抗震薄弱部位。结果表明,闽投营运中心能够满足各项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此外,为保证薄弱层具备足够的变形能力且不转移,可将钢支撑替换成防屈曲约束支撑。该成果对框架一支撑芯筒结构体系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8年02期)
刘丽[3](2014)在《关于超高层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方案和混合结构方案展开了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总结出了可行性和效益等方面的优劣性,供同行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4年11期)
欧阳涛[4](2014)在《基于加固后的现有框架—核芯筒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复苏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业领域不断进步;高楼大厦日益增多、琳琅满目。同时由于我国处于地震频发地带,且相当一部分现有建筑的抗震性能已不能满足现有功能的使用要求;为了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现有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更为突出。对现有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也就是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可由于现行的抗震鉴定标准不能适用于所有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本文针对鉴定标准暂不能适用,也就是加层改造后的框架-核芯筒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为该类建筑制定分两级的特殊鉴定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完整的鉴定分析,得出其不满足鉴定要求。比较常用加固方法的加固性能,采用综合抗震加固方法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设计。论文中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地震作用理论计算方法,对各方法的理论公式进行推导,综合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及优劣性,最后确定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实例加固前后的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将RHITG035人工波、TH3TG035天然波、VAH-2天然波输入计算软件,对工程实例加固前后的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在各地震波作用下相应的动力响应。经过时程分析后,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承载力、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楼层水平速度及加速度等作出比对分析。得出,通过对某百货大楼采取文章中设计的综合加固法加固后,结构各方面抗震性能均有所改善,满足抗震鉴定要求;通过该项研究,对同类工程的抗震鉴定及加固处理后抗震性能分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8)
刘喜平[5](2012)在《加强层的设置对高层框架-核芯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对设置水平加强层的框架-核芯筒高层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加强层设在不同位置的多个模型,进行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加强层的设置能有效的控制结构的侧向位移,但随之也使得部分构件的内力值突然增大的结论;最后总结出了该类高层结构在设置加强层时结构内力的一些变化规律及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相关依据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卢志锋[6](2011)在《空腹桁架加强层对框架—核芯筒结构受力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高层、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芯筒结构中,加强层大都采用实腹梁,对于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式加强层应用较少,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分析。本文以一个39层典型的框架-核芯筒结构模型为例,分别在14、27、39层(顶层)各布置一道钢筋混凝土伸臂空腹桁架加强层,应用叁维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模型进行了水平作用下的分析(风荷载下静力分析和多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探究伸臂空腹桁架加强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1、分析了伸臂空腹桁架加强层腹杆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腹杆不同布置方式对空腹桁架加强层自身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空腹桁架加强层腹杆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顶点位移、底部剪力及弯矩的影响较小,但对于桁架自身杆件的受力影响较大,当采用中间间距大,两边等间距的腹杆布置方式时伸臂空腹桁架自身受力比较均匀。2、分析了伸臂空腹桁架加强层腹杆、弦杆刚度变化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空腹桁架腹杆、弦杆刚度的变化对框架-核芯筒底部剪力及弯矩影响不大,但对结构顶点位移的影响明显,且空腹桁架弦杆刚度变化对结构顶点位移影响效果要大于腹杆刚度变化。3、分析了伸臂空腹桁架加强层弦杆截面的高度变化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叁个加强层弦杆截面高度同时改变时的影响,结果表明,弦杆截面高度变化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顶点位移、底部剪力及弯矩影响较大;其次,分析了叁个加强层弦杆截面高度分别改变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的加强层弦杆截面高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不同,当最底层加强层(即14层)的弦杆截面高度改变时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1-06-01)
李宇[7](2010)在《带刚臂的框架-芯筒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SAP2000程序对带刚臂框架-芯筒结构模型进行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并对多种不同结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加强层的合理布置以及该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受力特性。(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0年14期)
唐志雨,陆洲导[8](2008)在《钢框架—混凝土芯筒结构竖向变形差分析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高层钢框架—混凝土芯筒(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点和竖向变形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竖向变形差的分析方法,并从结构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施工下料和施工顺序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减小竖向变形差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29期)
孙俊[9](2006)在《带加强层的框架—核芯筒结构的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侧向力作用的影响相对增大,侧向变形变得越来越大。在高层结构设计中如何寻求最佳方案,以控制结构在风荷载或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变形,成为高层建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提出采用水平加强层结构以加强内简体这样的抗侧结构与外围柱子之间的共同工作,控制其侧向变形。即在该楼层的核心筒与外围框架之间设置刚度较大的水平伸臂构件或沿该层的外围框架设置刚度较大的周边环带。这就是高层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带水平加强层的框架-核芯筒结构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设置水平加强层是减少结构侧移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设置水平加强层会引起结构刚度、内力的突变,容易形成薄弱层,使结构的损坏机制难以呈现延性屈服机制。 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叁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在动力作用下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响应规律,找出可能发生应力集中和塑性变形集中的部位,以及其他薄弱环节,以便加强薄弱环节的约束构造配筋,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本文对带水平加强层的框架-核芯筒结构的叁维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针对不同的加强层设置方案,得出在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响应,找出加强层对整体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加强层的最佳位置、数量及最佳刚度的建议,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6-03-01)
覃晓东,马心俐,苏杏[10](2005)在《带水平加强层的框架——芯筒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框架-芯筒结构的侧移,进行结构设计时可以在适当的层数设置水平加强层.本文引入连续介质力学中有关旋转自由度的概念来解决外框架梁、柱单元和剪力墙单元的连接问题,在普通平面八节点单元的基础上构造带旋转自由度的平面八节点单元.计算结果表明,设置加强层后能大大地减少结构侧移,而且计算结果精度满足要求,是一种高精度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S1期)
框架一芯筒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框架一支撑芯筒结构是指采用支撑框架核心筒代替框筒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一种结构体系。以闽投营运中心为例,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采用叁维弹塑性模型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重点研究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性能状态和塑性发展状况,寻找结构抗震的抗震薄弱部位。结果表明,闽投营运中心能够满足各项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此外,为保证薄弱层具备足够的变形能力且不转移,可将钢支撑替换成防屈曲约束支撑。该成果对框架一支撑芯筒结构体系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框架一芯筒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宗.加强层布置对框架核芯筒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2].傅大宝.基于性能的框架-支撑芯筒结构抗震评估[J].特种结构.2018
[3].刘丽.关于超高层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J].福建建材.2014
[4].欧阳涛.基于加固后的现有框架—核芯筒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
[5].刘喜平.加强层的设置对高层框架-核芯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
[6].卢志锋.空腹桁架加强层对框架—核芯筒结构受力性能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
[7].李宇.带刚臂的框架-芯筒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甘肃科技.2010
[8].唐志雨,陆洲导.钢框架—混凝土芯筒结构竖向变形差分析解决[J].山西建筑.2008
[9].孙俊.带加强层的框架—核芯筒结构的弹塑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
[10].覃晓东,马心俐,苏杏.带水平加强层的框架——芯筒结构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