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地铁控制网技术设计与精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佳楠[1](2021)在《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控制测量复测技术存在误差大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论文提出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通过设计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布设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控制网;通过确定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高程贯通测量误差精度指标和平面贯通测量误差精度指标,确定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贯通测量误差,并结合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流程设计,实现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复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控制测量复测精度。
贾志才[2](2020)在《地铁盾构施工变形安全监测及预测分析 ——以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穿越常州站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地面交通阻塞,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此,人们把目光投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铁以其方便、快捷等独特优势受到青睐。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地铁隧道施工一般采用盾构法,该方法虽然便捷但易产生地表沉降、破坏地表建(构)筑物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盾构施工对上覆地表的影响成为该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为了分析常州地铁一号线常州火车站站~博爱路站区间在国铁常州火车站附近前后下穿沪宁城际铁路与京沪普速铁路这一较为特殊工程盾构施工对地表的影响,论文展开安全监测和变形预测等系列分析。首先,分析盾构施工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机理,隧道施工过程中将对铁路线路及其出站地道、站房等设施影响,重点是使铁路轨道发生沉降和水平位移以及降低建构筑物地基承载力、损害基础和结构等影响。其次,基于铁路目前处于运营阶段,常规的变形监测技术难以实施,经过比选对不便于开展常规变形监测的既有线变形提出了测量机器人法自动化监测;设计了依托项目的监测方案,确定建构筑物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站台限界以及路基、轨枕变形是重点监测对象,并制定了信息化自动反馈机制,实现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盾构施工。再次,通过监测统计出盾构施工阶段各监测项目的最大累计变化量,形成的时程变化曲线图,可以直观了解各监测项目变化规律和趋势。最后,利用小波去噪优化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BP模型进行结构变形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过程中有轨枕累计变形值报警的情况,可能会危及地表建筑和行车安全,必须展开有效的安全监测和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工后三个月监测点变形速率在0.01~0.04mm/d之间,总体而言各监测点累计变形量均在变形控制值内。两种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对结构变形预测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贫信息情况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相对较差,但增加已知有效数据,其效果有较大幅度提升,基本可以达到GM(1,1)灰色模型一样的效果甚至更佳。
梁昭阳,陈煌[3](2019)在《福州市地铁6号线首级三维控制网建立与精度分析》文中提出以福州地铁6号线为例,介绍福州地铁6号线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施测及数据处理等环节,并分别对平面和高程控制进行精度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测量成果能够满足项目和规范的要求,可作为福州市后续地铁建设的控制。
杨吉明[4](2019)在《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虽然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但是城市交通也在日益拥堵,所以缓解城市居民的出行拥堵问题,保障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很大的优势,如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节能环保且安全舒适功能,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将地铁项目提上了日程。地铁控制测量是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做好合理布设地铁控制网、严格控制好质量精度、保证施测进度顺利进行、合理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获得高精度的轨道施测数据,显得尤为重要,是做好地铁控制测量的关键工作,是当前轨道交通测量研究中的研究重点。论文阐述了地铁项目中的地面控制测量工作,着重讨论了地面控制测量中的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精密导线网控制测量、地面高程控制测量。首先叙述了控制测量在地铁项目中的意义与研究现状及地铁控制测量中的主要工作,包括地面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等。然后对平面控制测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控制网的选点与埋石、控制网的布设、外也观测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卫星定位控制测量进行了说明;从导线网的布设、选点与埋设、外业观测及最终的数据部分对精密导线测量进行了深入说明,对地面控制测量有了详细的叙述。接着对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流程进行了阐述。论文最后结合济南轨道交通R1线对上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论文通过对实际测量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评定,测量结果满足要求,得到了以后需要注意及改进的宝贵经验和工作方法。
谢煜,高源[5](2014)在《南京地铁四号线首级控制网复测与分析》文中认为以南京地铁四号线首级控制网为例,介绍卫星定位及精密数字水准测量等技术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流程,保证控制网复测时精度指标、控制网网形、施测方法、施测路线与首次测量保持一致,对复测成果与原成果精度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控制点的稳定性,从而满足首级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刘冠兰[6](2013)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关键技术与分析预报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的大规模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均在建设高效的地下轨道交通网以解决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阻塞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网大规模发展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线路之间交叉、换乘等问题,存在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的相互穿越等工程;同时,地铁的开通带来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地铁沿线区间隧道上方、侧方的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临近地铁隧道的地下工程打破了既有地铁隧道的受力平衡,从而引起地铁隧道的变形,如果这些变形得不到控制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像北京、天津等城市,早期的地铁线路已建设近50年,需要对地铁线路进行全线整体监测,了解隧道的整体状况。因此研究地铁隧道的长期实时监测方法以及变形数据的分析处理理论对于保障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线网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地铁隧道监测主要都是针对受到预期荷载变化的局部区间的监测,很少涉及整体隧道的长期监测;现有的监测方法是以单一监测点的点位变化来反映隧道变形,不能准确反映隧道断面整体变形;同时在大范围、曲线路段变形监测区域无法保证稳定的基准点。因此论文首先提出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地铁隧道全线监测解决方案,以满足地铁隧道整体线路的长期监测以及局部区域重点监测的需要。针对地铁隧道监测方法、隧道统一坐标基准的建立、断面变形特征的提取以及变形数据的分析、预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了解现有地铁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针对其在地铁隧道这一特殊环境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铁隧道相对变形长期监测的可行方案。并将其与局部区域重点监测的自动变形监测和周期性的地铁隧道基准网监测、轨道监测相结合,共同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地铁隧道监测、管理系统。2.研究建立隧道统一坐标基准的方法,对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在地铁隧道的布网、观测方式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平面网和三角高程网。分析了基准网平面数据的预处理、网平差以及结果精度。针对地铁隧道的大气环境特点提出了自由设站边角交会高程网的构建标准,构建高程控制网并研究其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本文方法对某高速铁路建设期间建立的边角交会网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对其平面网和高程网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得到的测站平面点位精度、相邻点位精度以及各测点的平面点位精度均与分析结果一致,能够满足地铁变形监测的需求。同时比较了三角高程网的解算结果与精密几何水准测量平差结果,验证了三角高程基准网的精度和有效性。3.顾及已知控制点的误差和各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自由设站的模拟计算,分析了测站精度。针对自由设站的情况,研究了基于基准点坐标变化的基准网稳定性分析方法。4.分析了不均匀B样条曲线的节点矢量确定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基于主点的节点矢量确定方法以及非断面信息的自动剔除算法。研究了利用扫描断面点拟合断面特征信息来代替少量单点位移分析断面变形的方法。5.分析比较了自由曲线之间的距离度量算法,详细介绍了自由曲线之间的Hausdorff距离的计算方法,确定了以Hausdorff距离作为隧道断面变形特征的距离度量。6.提出了顾及施工分析结果的卡尔曼滤波、预报模型。对现有的变形监测数据动态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主要研究了卡尔曼滤波和时间序列分析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采用Midas软件的施工模拟分析功能计算基坑开挖的数值分析模拟结果,并将其作为已知信息加入数据处理中。
杨光[7](2012)在《广州市轨道交通首级精密控制网测量》文中认为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2015年建设线路的布局要求以及技术难点,研究项目技术路线的制定以及GPS平面控制网和二等水准控制网的建设实施。项目充分利用一系列新技术手段,解决新旧控制网的整合协调以及精度一致性等技术难题,建设统一覆盖原有线路和新规划线路的精密控制网。
陈占[8](2012)在《计算机辅助测量控制网设计的研究》文中指出控制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基础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控制测量的工作流程一般分为三步:控制网设计、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目前,在外业工作方面,各种测绘技术的应用已十分成熟(如GPS定位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等);各种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的出现,也使得内业工作实现了数字化。然而,作为测量工作流程重要环节之一的控制网设计与优化,目前的方法还停留在主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实地踏勘和经验设计上,这己不能适应测绘新技术新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迫切需要改进与完善。传统的测量控制网设计,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量大,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必须临时查阅规范和文献,这就导致设计时间长,效率低,缺乏灵动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测量控制网设计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基于数字地面模型(DTM)机助优化设计;21世纪初,又有学者提出在电子地图背景下,应用各种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人机交互式辅助设计等等。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和高效的辅助设计方法,以应对不同的测量项目。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SuperMap.Deskpro.NET6R (2012)软件来实现测量控制网人机交互式的辅助设计,以期达到快速、高效、实用的效果。本文在查阅、搜集了大量学术专着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测量控制网设计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控制网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以SuperMap.Deskpro.NET6R (2012)为软件平台,利用VS2008C#语言编写程序辅助控制网设计。在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整理出GPS网、水准网和导线网等三种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书范本;通过界面配置和功能定制,搭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业务平台;最后采用VS2008C#语言进行I/O操作来完成文档组装,将编写好的程序导入软件平台中,实现了技术设计书的编辑输出功能。由此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并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徐顺明[9](2012)在《广州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逐步成为特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骨干,因其便捷、环保、节能、安全和运量大等特点,在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盾构法与传统地铁隧道施工(明挖法、矿山法)方法相比较,具有地面作业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随着长距离、大直径、大埋深、复杂断面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成熟,盾构施工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已成为地铁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本文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测量为对象,在对盾构知识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盾构隧道工程各阶段的测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应用总结与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盾构隧道GPS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布设、数据处理等;总结和研究轨道交通新旧线路交叉处控制点平差解算、精度分析,各条线路控制点进行的联测与检核,为盾构施工按正确姿态掘进、隧道高精度贯通解决平面测量基准。(2)研究了盾构隧道水准网及水准路线的设计,水准网平差计算的原则、跨河水准的实测方法,高程控制统一布网,统一数据处理,使不同时期建设的不同线路有统一的高精度的高程基准。(3)研究了GPS、精密导线控制测量引起横向贯通误差精度估算、高程测量引起的纵向贯通误差估算和洞外、内精密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提出了提高盾构隧道控制测量贯通精度的措施与建议。(4)总结研究了盾构贯通误差的来源;按测量误差理论,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在各个工作阶段的测量方法;在充分考虑地下工程的实际经验以及各测量阶段误差影响大小,结合广州轨道交通盾构施工实例,采取不同测量方法分别对地面控制网、竖井联系测量、地下导线测量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测方法,并对各方案的可操作性、可靠性等进行了细致研究。(5)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线路长度不断增加,盾构施工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日益增加,结合实例总结探讨了盾构下穿既有隧道自动监测的点位布设、实施方法,数据传输与处理,成果分析等,取得初步成果,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为隧道施工与运营提供实时沉降数据,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保证。
彭定波[10](2009)在《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GPS控制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轨道交通11号线是上海市轨道网络中构成线网主要骨架的4条市域线之一。北段二期工程线路规划起点为长宁区华山路站终点位于浦东新区罗山路站。GPS定位技术一经应用于测量工程,就以其灵活性,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的显着优势使其成为控制测量中的主要技术。该文通过对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GPS控制网的研究,系统地介绍了GPS控制网运用于轨道交通项目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措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GPS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具体布测实施和GPS控制网成果的精度分析及检验。
二、南京地铁控制网技术设计与精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地铁控制网技术设计与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设计 |
2.1 布设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控制网 |
2.2 确定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贯通测量误差 |
2.3 设计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流程 |
3 实验对比分析 |
4 结语 |
(2)地铁盾构施工变形安全监测及预测分析 ——以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穿越常州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建构筑物变形研究现状 |
1.2.2 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建构筑物变形预测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施工周边建构筑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
2.1 地铁盾构施工对周边结构变形影响分析 |
2.1.1 盾构施工对土体的扰动程度分析 |
2.1.2 盾构施工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机理 |
2.1.3 盾构施工对上部建构筑物的影响 |
2.1.4 建构筑物抵抗开挖变形及破坏模式 |
2.1.5 盾构施工对建筑建构影响范围 |
2.2 盾构施工安全监测必要性分析 |
2.2.1 地铁施工监测目的 |
2.2.2 地铁盾构施工应重点监测对象 |
2.3 运营铁路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 |
2.3.1 静力水准法自动化监测 |
2.3.2 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 |
2.3.3 自动化监测系统成果反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的周边结构安全监测 |
3.1 工程概况 |
3.1.1 常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概况 |
3.1.2 铁路及常州火车站概况 |
3.1.3 工程影响线路构筑物概况 |
3.2 针对风险信息化安全监测方案设计 |
3.2.1 监测内容 |
3.2.2 监测技术依据 |
3.2.3 监测人员设备 |
3.2.4 监测精度要求 |
3.2.5 监测点位布置总体要求 |
3.2.6 监测周期与频率 |
3.2.7 监测工作量 |
3.3 建构筑安全监测的实施 |
3.3.1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
3.3.2 建(构)筑物位移监测 |
3.4 依托工程的自动化安全监测 |
3.4.1 变形监测网分区设计 |
3.4.2 监测区域横剖面布置 |
3.4.3 基准点布置 |
3.4.4 设站点布置 |
3.4.5 轨枕水平位移监测点位布置 |
3.4.6 全站仪自动观测的要求 |
3.4.7 监测点外业观测 |
3.5 站台限界测量 |
3.5.1 监测断面的布设 |
3.5.2 限界数据采集 |
3.6 监测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 |
3.6.1 成立完善系统的技术管理机构 |
3.6.2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
3.6.3 强化监测质量控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测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1 监测数据处理 |
4.1.1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2 建构筑物位移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3 既有线自动化监测数据处理分析 |
4.1.4 限界数据处理 |
4.2 监测预警报警的评判标准 |
4.3 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监测数据分析 |
4.3.1 监测成果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 |
4.3.2 监测数据最终累计变形最大值统计 |
4.3.3 根据监测数据形成的变形曲线图 |
4.3.4 变形监测总体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M(1,1)模型与BP模型的变形预测 |
5.1 结构变形灰色预测技术分析 |
5.1.1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 |
5.1.2 灰色预测GM(1,1)模型 |
5.1.3 GM(1,1)模型建立步骤 |
5.1.4 GM(1,1)模型检验 |
5.1.5 GM(1,1)残差模型修正 |
5.2 基于小波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 |
5.3 BP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分析 |
5.3.1 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概述 |
5.3.2 BP神经网络结构模型 |
5.3.3 结构变形BP网络模型预测应用 |
5.4 基于GM(1,1)预测模型的结构变形预测分析 |
5.4.1 基于监测数据进行变形预测 |
5.4.2 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5.5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变形预测分析 |
5.5.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变形预测过程 |
5.5.2 GM(1,1)模型与BP模型预测效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福州市地铁6号线首级三维控制网建立与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2 GNSS首级平面控制网 |
2.1 布网与观测 |
2.1.1 卫星定位控制网布设 |
2.1.2 卫星定位控制网观测 |
2.2 基线处理与解算 |
2.3 平差与精度分析 |
3 高程控制网 |
3.1 水准网的布设 |
3.2 水准网的观测 |
3.3 水准网的平差与精度分析 |
3.3.1 起算点稳定性分析 |
3.3.2 水准网平差与精度分析 |
4 结语 |
(4)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地铁控制测量概述 |
2.1 引言 |
2.2 地面控制测量 |
2.3 联系测量 |
2.4 地下控制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引言 |
3.2 卫星定位控制测量 |
3.3 精密导线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
4.2 水准标石类型与埋设 |
4.3 外业观测 |
4.4 数据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济南地铁R1线控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设计方案 |
5.3 外业测量 |
5.4 数据处理 |
5.5 控制复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关键技术与分析预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铁隧道变形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
2.1 地铁隧道变形产生原因、监测内容和控制标准 |
2.1.1 地铁隧道变形产生原因、监测内容 |
2.1.2 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标准 |
2.2 现有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方法 |
2.2.1 轨道结构变形监测方法 |
2.2.2 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方法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长期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采集 |
2.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和特点 |
2.3.2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 |
2.3.3 地铁隧道长期实时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 |
2.4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隧道监测整体基准的建立 |
3.1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介绍 |
3.2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平面网平差及精度分析 |
3.2.1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平面网数据预处理、粗差检验 |
3.2.2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平面网平差 |
3.2.3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平面精度分析 |
3.3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高程网平差及精度分析 |
3.3.1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三角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
3.3.2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三角高程控制网网平差 |
3.3.3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三角高程高程控制网精度分析 |
3.4 计算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形监测精度分析和控制网的稳定性分析 |
4.1 自由设站精度分析 |
4.1.1 自由设站精度分析理论基础 |
4.1.2 地铁隧道内自由设站精度模拟分析 |
4.2 极坐标法变形监测定位精度分析 |
4.3 控制基准的稳定性分析 |
4.3.1 基准点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 |
4.3.2 基于自由设站基准点坐标变化的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隧道断面整体变形分析 |
5.1 B样条曲线拟合 |
5.1.1 B样条曲线基本理论 |
5.1.2 B样条曲线拟合的参数化方法 |
5.1.3 节点矢量的确定 |
5.1.4 最优化曲线拟合 |
5.2 隧道断面的B样条曲线拟合 |
5.2.1 非断面信息点的剔除 |
5.2.2 断面曲线拟合 |
5.3 断面曲线之间的距离度量 |
5.3.1 几何图形间的距离度量 |
5.3.2 计算曲线间的Hausdorff距离 |
5.4 实例分析 |
5.4.1 隧道断面变形分析 |
5.4.2 隧道断面形状检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铁隧道变形预报方法 |
6.1 变形动态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 |
6.1.1 卡尔曼滤波算法 |
6.1.2 时间序列分析算法 |
6.1.3 时间序列分析与卡尔曼滤波间的转换 |
6.2 隧道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 |
6.3 顾及施工模拟数值分析的卡尔曼滤波模型 |
6.4 实例分析 |
6.4.1 工程概况 |
6.4.2 侧方基坑开挖卸载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影响的数值分析 |
6.4.3 顾及施工模拟分析结果的监测数据滤波和预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7)广州市轨道交通首级精密控制网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内容与技术难点 |
1.1 实施内容 |
1.2 技术难点 |
2 项目技术路线与实施 |
2.1 总体技术路线 |
2.2 GPS平面控制网建设 |
2.3 二等水准控制网建设 |
3 项目技术特色与新技术应用 |
3.1 GZCORS和大地水准面等新技术手段应用 |
3.2 新旧控制网的大规模精密衔接 |
3.2.1 GPS成果与历史控制网重合点坐标检核 |
3.2.2 水准成果与历史控制网重合点检核 |
3.2.3 基岩钻探埋设水准点 |
3.2.4 采用其它外部手段进行高精度检核 |
4 结束语 |
(8)计算机辅助测量控制网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测量控制网基础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控制网的分类 |
2.2.1 平面控制网 |
2.2.2 高程控制网 |
2.3 控制网布设原则和形式 |
2.3.1 控制网布设原则 |
2.3.2 控制网布设形式 |
2.4 控制网测量平差 |
2.4.1 经典测量平差 |
2.4.2 秩亏自由网平差 |
2.4.3 广义测量平差 |
2.5 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网的设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技术设计 |
3.3 质量评价指标 |
3.4 优化设计的分类和方法 |
3.4.1 优化设计的分类 |
3.4.2 优化设计的方法 |
3.5 技术设计书的编制 |
3.6 小结 |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控制网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SuperMap.Deskpro.NET的平台建设 |
4.2.1 SuperMap.Deskpro.NET介绍 |
4.2.2 选择工作环境 |
4.2.3 界面配置与功能定制 |
4.3 功能的应用分析 |
4.3.1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
4.3.2 功能的应用分析 |
4.4 文档组装技术思路 |
4.4.1 技术思路 |
4.4.2 路线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设计与实现 |
5.1 模块结构设计 |
5.1.1 信息数据模块 |
5.1.2 分析应用模块 |
5.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5.3 功能的应用实现 |
5.3.1 量算功能实现 |
5.3.2 通视分析功能实现 |
5.3.3 缓冲区分析功能实现 |
5.4 文档组装功能实现 |
5.4.1 文档组装程序编写 |
5.4.2 插件配置文件编写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部分关键代码) |
(9)广州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地铁发展状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盾构知识介绍 |
2.1 盾构法概述 |
2.2 盾构施工的条件与特点 |
2.3 盾构法施工工序 |
2.4 盾构法隧道的发展概况 |
2.5 我国盾构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三章 盾构隧道 GPS 控制布网及数据处理 |
3.1 测量依据和精度要求 |
3.2 方案设计及选点 |
3.3 外业观测 |
3.4 数据处理 |
3.5 平差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盾构隧道高程测量布网与数据处理 |
4.1 概况 |
4.2 测量准备工作 |
4.3 外业观测 |
4.4 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盾构隧道控制网精度设计 |
5.1 概述 |
5.2 隧道贯通误差 |
5.3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盾构(掘进)施工控制测量 |
6.1 盾构掘进前控制测量 |
6.2 盾构 (掘进)施工控制测量 |
6.3 盾构掘进(贯通)后控制测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实时监测及控制 |
7.1 引言 |
7.2 工程概况及其风险控制 |
7.3 自动监测系统及其布设 |
7.4 自动监测实施 |
7.5 监测成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加项目 |
三、获奖情况 |
致谢 |
(10)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GPS控制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概况 |
1.2 GP S概论 |
1.3 GP S控制测量概论 |
2 GP 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
2.1 技术设计 |
2.1.1 技术依据 |
2.1.2 技术要求 |
2.1.2.1 坐标系统 |
2.1.2.2 GP S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
2.2 GP S网的图形设计 |
2.3 GP 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
2.3.1 GP S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
2.3.2 GP S加密网的布设 |
2.4 仪器设备 |
3 GP S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
3.1 选点 |
3.2 造标 |
3.3 绘制点之记 |
3.4 GP S观测准备 |
3.5 GP S观测计划 |
3.6 GP S野外观测及记录 |
4 GP S平面控制网的数据处理 |
4.1 数据传输 |
4.2 基线解算及网平差 |
5 GP S成果的精度分析及精度检验 |
5.1 GP S成果的精度分析 |
5.1.1 GP S首级网 |
5.1.2 GP S加密网 |
5.2 GP S成果的精度检验 |
5.2.1 距离检测 |
5.2.1.1 光电测距检测技术指标 |
5.2.1.2 数据分析及结论 |
5.2.2 控制点的坐标比较 |
5.2.2.1 与现有城市控制点的坐标比较 |
5.2.2.2 与北段一期衔接点的坐标比较 |
6 结语 |
四、南京地铁控制网技术设计与精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J]. 赵佳楠.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08)
- [2]地铁盾构施工变形安全监测及预测分析 ——以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穿越常州站为例[D]. 贾志才. 长安大学, 2020(06)
- [3]福州市地铁6号线首级三维控制网建立与精度分析[J]. 梁昭阳,陈煌.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4]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D]. 杨吉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6)
- [5]南京地铁四号线首级控制网复测与分析[A]. 谢煜,高源.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
- [6]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关键技术与分析预报方法研究[D]. 刘冠兰. 武汉大学, 2013(12)
- [7]广州市轨道交通首级精密控制网测量[J]. 杨光. 测绘工程, 2012(04)
- [8]计算机辅助测量控制网设计的研究[D]. 陈占.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9]广州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研究[D]. 徐顺明. 武汉大学, 2012(03)
- [10]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GPS控制网的研究[J]. 彭定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