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智能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甄祎明[1](2021)在《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是重要的教学场域,教育目标的落实则需要依托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交流方式,对高中生的数学概念学习至关重要,并且概念同化是高年级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主要学习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高中数学概念课中的师生互动提供指导价值,并有助量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水平,辅助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因而,确定研究问题为:(1)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模型是什么?为构建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首先,基于文献分析法整合梳理相关研究及理论,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德尔菲法,基于专家意见,修订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其次,利用视频分析法,借助人工智能,依托于Python软件对优秀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视频样本进行分析,通过视频编码辅助验证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利用德尔菲法,基于权重问卷征询专家意见,根据专家的重要性排序数据,利用yaahp10.1软件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从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最后,利用统计描述法,对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检验,根据不同主体对师生互动样本的评价结果,利用SPSS18软件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研究结论为:(1)《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共设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概念辨认阶段的师生互动、概念加工阶段的师生互动、概念强化阶段的师生互动以及概念应用阶段的师生互动。二级指标分为行为方面与氛围方面两个维度,其中,概念辨认阶段的师生互动下的二级指标为:对话交流,调动感染;概念加工阶段的师生互动下的二级指标为:讲解探索,启发专注;概念强化阶段的师生互动下的二级指标为:例证分析,激励思考;概念应用阶段的师生互动下的二级指标为:任务解决,鼓励反馈。经检验,指标体系的信度与内容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能够作为高中数学概念同化学习中师生互动的科学评价工具。(2)基于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得到相应的评价模型为:I=0.105T1+0.093T2+0.183T3+0.154T4+0.126T5+0.088T6+0.138T7+0.113T8(其中,I代表师生互动的总分值,T1~T8依次代表各二级指标的分值)。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建议:在概念辨认阶段,师生持续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在概念加工阶段,深入讲解探索,启发专注思考;在概念强化阶段,通过例证分析,不断激励探索;在概念应用阶段,共同解决任务,形成鼓励反馈。
杨凡[2](2021)在《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智能测评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成长的动力因素,其水平的提升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与素质的提升起着推动作用。根据目前有关教学反思的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文献关注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鲜有聚焦于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少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中还缺乏具体学段、学科的划分,而以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支持,构建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故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可以提供合理的教学反思测评工具,另一方面也能够为高中学段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提供方向,故以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作为突破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由此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以下三方面:(1)合理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合理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是什么?(3)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智能测评?基于以上研究问题,为编制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进而确定理论基础,初步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对数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意见咨询,修订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的特点,运用质性文本分析法对反思文本内容进行挖掘,确保指标体系维度与指标的合理性与饱和度,从而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构建出科学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通过对模型的实施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确保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可靠性与有效性,从而完成对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整体构建。为进一步实现高效测评,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相结合,利用基于知网的语义相似度算法,研发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并进行了检验与应用,准确率达到80%以上,初步实现了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内容进行智能测评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应用。基于以上研究过程,得出三点研究结论:(1)构建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两层级的教学反思评价指标,由4个一级指标(教学背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与11个二级指标(课标要求、教材理解、学生情况、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流程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文化、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构成。(2)构建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研究经过层次分析法构造出的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用数学公式加以表示为:s=0.0338B1+0.0291B2+0.0462B3+0.0555B4+0.0433B5+0.0484B6+0.1377B7+0.1631B8+0.0685B9+0.1620B10+0.2124B11(S表示教学反思的总得分,B1-B11依次表示各个二级指标的相应得分),通过评分者信度计算与内容效度的计算,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3)构建并应用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以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为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教学反思文本的智能测评。基于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得到关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启示与建议:(1)以数学教学背景为前提,深刻回顾“三个基础”;(2)以数学教学准备为基础,切实展开教学设计;(3)以数学教学过程为核心,诊断课堂教学问题;(4)以数学教学成效为支撑,督促自身行动改进。
冯轩闻[3](2021)在《面向智能教育的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研究与实现 ——以中学数学学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的教育正面临着从学习规模化向个性化的转变,我国教育生态变革和重构充满机遇和挑战。智能教育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结合,具有个性化、终身化等特征。为此,满足学习者的知识检索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支撑和服务于教师教学工作,贯彻“以学生者为中心”的育人思想和泛在学习理念,开展有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学数学学习的个性化为切入点,探索面向智能教育的教学环境条件的构建,开展基于知识图谱的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化学习服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构建学科知识图谱。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首先利用人工、爬虫和OCR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教材、考纲、百度百科、专题网站等数据源对知识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存储,然后定义中学数学本体,使用BERT-Bi LSTM-CRF模型进行中学数学知识点命名实体识别。针对关系抽取任务中出现的数据噪声和分类模型中出现的梯度消失等问题,研究提出一种远程监督关系抽取模型。设计了知识存储方案,形成学科知识图谱。最后构建数学知识点实验数据集,设置关系抽取和命名实体识别相关实验,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2)设计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自动问答方法和系统,完成了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功能需求等,进而设计了系统整体架构以及主要功能模块。对于自动问答方法,将其分为问题识别与预处理模块、答案检索与问题生成模块。问题识别与预处理模块的主要方法为问题分类、中文分词、词性标注以及语义依存分析等。在答案检索与生成模块中,通过构造查询模板进行答案检索,利用莱文斯坦算法对候选答案排序,最后设计答案嵌套模板完善对于用户的回答。(3)实现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主要采取B/S系统架构,在基于Django、Element UI、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等组成的开发环境上完成代码编写,并进行系统测试以及系统页面展示。
宋欣欣[4](2021)在《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与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一起向前发展.所以数学学科在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中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也越来越普遍,这就对中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进一步探究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提升策略也是了解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总结归纳法来研究了目前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现状以及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寻找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途径.在本文中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数学学科在现代社会以及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确了优秀的数学人才对于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了解到中学数学教师,优秀的教学技能尤其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是培养当代优秀数学人才的基础,在信息化越来越普遍的现在,作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在日常教学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二章通过查阅大量的关于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的书籍、资料,了解了进一步提升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了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要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提出了作为信息化时代中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具有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针对陕西省延安市和宝鸡市的几所中学的数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调查目前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包括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在目前的现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且对于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四章,则对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结果,由此提出一些尽可能提升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措施,包括:首先,要改变中学数学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从而来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接下来,通过总结学科特点来提高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化资源来进一步的提高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技能;然后,学校可以开展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竞赛,进一步的促进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最后,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的机会.来使中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孙小梅[5](2021)在《新时代西藏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 ——以拉萨市数学学科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条件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为热点。跟随时代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针、政策。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新技术为教育信息化创新与进步带来技术支持,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也迎来了崭新的建设前景。本研究就是在新时代条件下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背景,对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进行的研究,从研究中发现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详细地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理论支撑,并且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部分,梳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理清思路,从而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好基础;第三部分为调查部分,包括研究的设计与实施阶段;第四部分为数据分析,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差异性检验、相关性分析;第五部分为建设进展、问题与建议,通过对数据分析找出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对西藏拉萨中学十六个初高中进行问卷发放,搜集数据,结合SPSS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拉萨中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拉萨中学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情况较好;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有待加强;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的联系开始加强;学校为教师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教育资源;数学教师慢慢注重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的运用。在对西藏中学数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中学数学数字化校园生态构建、中学数学教育资源、中学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研究,发现了如下问题: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同;由于教师教龄结构青黄不接,其后续师资力量有待提高;由于信息技术培训滞后,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加强;由于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不足;教师对资源利用率不高;家校协同效果不佳;校本课程的建设效果不佳;数学题库较少;直播课堂效果不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跟紧政策发展方向;不同层次学校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高后续师资力量;提高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健全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家校协同效果;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开发数学题库;增加直播课堂的运用。
刘伟[6](2020)在《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能力成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改革方向。然而,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数学建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仍然困扰着一线教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初中生的数学建模学习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创建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统摄性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理论,提出具体可行的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认识,本研究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探查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又希望通过详细的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全面调查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总结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以期研究并得到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分析和研判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中的困境,透视和了解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最后,为了有针对性地探查和寻找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本研究从提升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和为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提供系统性支持的视角,提出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由此可见,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通过探究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规律,解答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雏形,可以有效改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此项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各部分的理路分别是: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做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为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做了文本分析,讨论了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步分析了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不足;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详细调查了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透视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第五部分分析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存在的局限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以及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意在为探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基础;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怎样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
蒋博[7](2020)在《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而1983年由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这一观点,它把人的智能分为九种。该理论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在传入中国后逐渐地显现出其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该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中,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并没有从理论高度上全面分析。为此,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开展访谈调查和教学质性研究,并以“集合”单元为例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首先,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如何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设计访谈问卷提纲,对K市Y中学的三位数学教师进行了现场访谈实录调查。通过访谈内容分析,获取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在课堂上加以应用的教学观点和建议。其次,基于访谈分析的结果,并且结合集合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将多种智能融入该单元的若干教学案例片断,并且给出了每个片断的设计意图及教师点评。最后,将九种智能合理地渗透到“集合”单元进行教学质性研究,给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这些新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并且引导他们将数学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将数学回归于生活中,以便懂得数学与生活。
段宇宸[8](2020)在《关于高一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无疑是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高考方案出台的大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学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契机。既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又要挖掘个性潜能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发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在未来社会中所必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保证在未来社会的更好发展。基于此,数学科目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除了课堂中作为重点关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数学作业同样也是必须重视的教学手段。教师如何合理设计、布置数学家庭作业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的提升,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建设和学习主动性,而高一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作业观的黄金时期,有必要对该阶段的数学家庭作业现状进行调查并给出相应建议,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笔者首先仔细研读有关资料文献,了解到国内外高一数学家庭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然后在实习期间对所在实习学校的高一年级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高一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以及对部分高一学生家长进行访谈,统计分析出作业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主要是作业的设计过于单一枯燥,仍然沿袭传统的书面习题作业,并且作业的批改工作存在不足等;学生方面:学生有积极学习的意向,但大部分同学也反应作业分层不够全面,有的学生觉得基础题目过多,有的学生认为题量过大缺乏思考时间,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差而题目又太难等,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分层次作业或其他类型的新型作业进行数学的学习,保障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家长方面:表示愿意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但文化程度不同而且能力有限,并且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缺乏教育方法和沟通策略,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针对以上调查出来的现状和现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和参考,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归纳出几点建议:学校要对数学家庭作业实施规范且有效的管理,重质轻量;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做起,配合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从而达到巩固课堂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等目的;在作业的批改上,要“因况制宜”针对不同情况要适当调整批改方式,有助于减轻师生负担,强化作业反馈效果,拉近师生距离,更好的发挥数学家庭作业的作用;建议家长依据家庭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参与方式帮助孩子完成数学家庭作业,以及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自主意识。
林婷[9](2020)在《2017版课标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建模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开始作为一门研究生的课程慢慢发展到中小学课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加强了数学建模的分量,明确提出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学时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素养,因此数学建模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解当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情况;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来支撑高中阶段的数学建模教学,并设计高中数学建模案例;通过实践设计的一个数学建模案例,研究高中阶段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情况,最后通过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了解数学建模课程的情况及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第一,在2017版课标的指导下,数学建模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开展高中数学建模课程仍存在教师缺乏经验、开展难度较大、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缺乏等问题。第二,大多数教师及学生对数学建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愿意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大多学生对于稍微灵活的建模题目无从下手。第三,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大多数高中生的认知,教师要把握好案例的难度,由易到难,让学生可以从了解到理解再到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第四,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还需要进行多次实践,不能只浮于形式。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三个水平,对高中数学建模案例进行设计;对最新版本的高中数学课本的必修一中的数学建模版块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文献分析,研究这两项工作的文献并不多,进一步研究可以促进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更好的发展。
吴丹[10](2020)在《初中数学“部级优课”教学模式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的提出指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变革或优化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既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具有理论探讨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数学“一师一优课”为研究对象,以乔伊斯和韦尔的教学模式研究框架为本文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不同内容领域、不同课型初中数学“一师一优课”教学模式的特征,并探究了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数学教学模式。本研究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初中数学“一师一优课”中共选取了35节数学优课(四个内容主题的数学课:5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5节“菱形的判定”,5节“频率的稳定性”,5节“综合与实践”;三种课型的数学课:5节新授课、5节复习课和5节试卷讲评课)为研究的样本。借鉴布鲁斯.乔伊斯和玛莎.韦尔的教学模式特征分析框架并结合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提出本研究的教学模式特征分析维度:师生互动行为、支撑体系及结构体系三个方面。借助视频案例分析工具,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师生互动行为、支撑体系及结构体系三个方面对35节初中数学优课教学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初中数学优课的教学模式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在师生互动类型方面,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以师班互动为主,师组互动缺乏,师个互动与师班互动交叉进行。在师生语言互动方面,数学课堂从“教师中心”逐渐转向“师生合作型”和“学生中心”的课堂。在支撑系统方面,“部级优课”课堂教学支撑条件多样化:将课堂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与此同时,课堂道具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方面,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多元化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初中数学“部级优课”教学模式特征的分析对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启示:在师生互动方面,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要善于利用多种师生互动类型和师生语言互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支撑体系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使用多种教学道具和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实践体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结构体系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行为多加引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试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智能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智能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数学概念 |
1.2.2 概念同化 |
1.2.3 师生互动 |
1.2.4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 |
1.2.5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模型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德尔菲法 |
1.5.3 视频分析法 |
1.5.4 统计分析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概念同化及其研究现状 |
2.1.2 师生互动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呈现 |
2.1.3 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 |
2.1.4 师生互动的评价工具 |
2.1.5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符号交互理论 |
2.2.2 课堂互动评估系统 |
2.2.3 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 |
2.2.4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步骤及阶段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数据的处理 |
3.2.1 指标体系初建阶段 |
3.2.2 指标体系修订阶段 |
3.2.3 指标体系验证阶段 |
3.2.4 评价模型构建阶段 |
3.2.5 指标体系检验阶段 |
第四章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构 |
4.1 一级指标的设立 |
4.2 二级指标的设立 |
4.2.1 “概念辨认”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 |
4.2.2 “概念加工”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 |
4.2.3 “概念强化”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 |
4.2.4 “概念应用”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 |
4.3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初构 |
第五章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的筛选修订 |
5.1.1 研究方法 |
5.1.2 评价人员 |
5.1.3 专家意见的结果讨论 |
5.2 全国高中数学优秀课师生互动的质性分析 |
5.2.1 视频分析样本的确定 |
5.2.2 质性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
5.2.3 质性分析的结果与反馈 |
5.3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 |
5.4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模型的构建 |
5.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2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4.3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六章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6.1 信度检验 |
6.1.1 评价人员 |
6.1.2 评价方法 |
6.1.3 评价的实施 |
6.1.4 评价结果分析 |
6.2 内容效度检验 |
6.2.1 评价人员 |
6.2.2 评价方法 |
6.2.3 评价的实施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指标体系的检验结果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与以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共性与差异 |
7.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7.2 结论 |
7.3 建议 |
7.3.1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建议 |
7.3.2 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2)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智能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反思 |
1.2.2 教学反思 |
1.2.3 数学教学反思 |
1.2.4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
1.2.5 智能测评系统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论文结构框架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教学反思内涵的研究 |
2.1.2 关于教学反思内容与水平划分的研究 |
2.1.3 关于数学教学反思的研究 |
2.1.4 关于教学反思评价的研究 |
2.1.5 关于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1.6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测评领域的研究 |
2.1.7 对已有文献的小结与评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验学习圈理论 |
2.2.2 CIPP评价模型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构建阶段样本的选取 |
3.1.2 检验阶段样本的选取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3.3.1 研究重点 |
3.3.2 研究难点 |
3.3.3 研究创新点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分析法 |
3.4.2 质性文本分析法 |
3.4.3 德尔菲法 |
3.4.4 层次分析法 |
3.4.5 统计分析法 |
3.5 研究工具的研制 |
3.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5.2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
3.6 研究思路 |
4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构 |
4.1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一级指标的初拟 |
4.2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1 “教学背景”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2 “教学准备”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3 “教学过程”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4 “教学成效”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3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5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5.1 基于德尔菲法修订评价指标体系 |
5.1.1 德尔菲法的应用过程 |
5.1.2 咨询专家结果可靠性分析 |
5.1.3 第一轮征询统计结果分析 |
5.1.4 第二轮征询统计结果分析 |
5.2 基于NVivo编码验证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的工具与方法 |
5.2.2 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的结果与反馈 |
5.3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6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的构建 |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 |
6.1.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过程 |
6.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6.1.3 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6.1.4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的确定 |
6.2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的检验 |
6.2.1 评价模型的信度检验 |
6.2.2 评价模型的效度检验 |
7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7.1 智能测评系统的开发构建流程 |
7.1.1 搭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语料库 |
7.1.2 智能测评系统的结构设计 |
7.2 智能测评系统的应用与结果 |
7.2.1 智能测评系统的应用流程介绍 |
7.2.2 智能测评系统的应用结果分析 |
8 讨论、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讨论 |
8.1.1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智能测评系统构建的讨论 |
8.1.2 关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讨论 |
8.1.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8.2 研究结论 |
8.3 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启示与建议 |
8.3.1 以数学教学背景为前提,深刻回顾“三个基础” |
8.3.2 以数学教学准备为基础,切实展开教学设计 |
8.3.3 以数学教学过程为核心,诊断课堂教学问题 |
8.3.4 以数学教学成效为支撑,督促自身行动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第一轮)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第二轮) |
附录3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4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南》 |
附录5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信度检验问卷 |
附录6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内容效度检验问卷 |
致谢 |
(3)面向智能教育的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研究与实现 ——以中学数学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
1.2.2 基于知识图谱的自动问答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和理论概述 |
2.1 知识图谱与教育知识图谱 |
2.2 强化学习 |
2.3 远程监督关系抽取 |
2.4 基于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图谱构建 |
3.1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图谱构建整体方案设计 |
3.1.1 学科知识图谱构建面临问题和挑战分析 |
3.1.2 学科知识图谱构建方案设计 |
3.2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图谱本体构建 |
3.3 基于BERT-BiLSTM-CRF的中学数学知识命名实体识别 |
3.3.1 中学数学知识实体标签定义 |
3.3.2 基于BERT-BiLSTM-CRF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 |
3.4 结合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中学数学知识关系抽取 |
3.4.1 中学数学知识点关系类型定义 |
3.4.2 结合强化学习和DenseNet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模型 |
3.5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图谱知识存储 |
3.5.1 基于MongoDB数据库的知识点条目存储 |
3.5.2 基于Neo4j图数据库的知识点实体及关系存储 |
3.6 实验设置与分析 |
3.6.1 实验环境说明 |
3.6.2 实验数据集 |
3.6.3 中学数学知识命名实体识别实验与分析 |
3.6.4 中学数学知识关系抽取实验与分析 |
3.6.5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图谱规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
4.1 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自动问答方法设计 |
4.1.1 学科知识自动问答方法流程概述 |
4.1.2 问题识别与预处理模块 |
4.1.3 答案检索与生成模块 |
4.2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
4.2.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4.2.2 系统需求分析 |
4.2.3 系统概要设计 |
4.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3 系统测试与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理论基础 |
2.1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 |
2.2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 |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2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
2.2.3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能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 |
3.2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现状调查分析 |
3.3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提升对策研究 |
4.1 改变教学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意识 |
4.2 总结学科特点,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
4.3 利用信息化资源, 提高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
4.4 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竞赛,提高信息化研究能力 |
4.5 增加教师教育培训的机会,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5)新时代西藏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 ——以拉萨市数学学科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概念界定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实施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4.1 数学教师基本情况 |
4.2 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
4.3 西藏中学数学数字化校园生态构建情况 |
4.4 西藏中学数学教育资源情况 |
4.5 西藏中学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情况 |
4.6 西藏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情况 |
4.7 差异性检验 |
4.8 相关性分析 |
4.9 访谈 |
4.10 数据分析结论 |
第五章 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 |
5.1 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 |
5.2 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
5.3 基于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及论题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 |
一、数学建模的兴起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育人价值 |
第二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数学建模教育的萌芽起步阶段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 |
三、数学建模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问题解决理论 |
二、知识迁移理论 |
三、深度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 |
一、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 |
二、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
三、对课程实施的建议 |
四、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与编排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编排 |
第三节 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总结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课堂考察 |
一、课堂考察与分析 |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一、七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二、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三、九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及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一、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 |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分析 |
一、数学建模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脱节 |
二、教学内容缺少真正意义的数学建模问题 |
三、教学内容与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不适切 |
四、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忽视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分析 |
一、学校和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不够重视 |
二、数学建模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
三、数学建模教育理念不适应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
四、数学建模教学缺乏培训和理论指导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困难分析 |
一、数学建模学习方式需要转变 |
二、尚未掌握数学建模的学习路径 |
三、学习进阶过渡中遇到障碍 |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的依据 |
一、依据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分析 |
二、依据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 |
三、依据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现状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
一、反映数学本质,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贴近学生现实,体现数学建模的真实性 |
三、注重数学建模过程性,体现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
四、注重选择变式问题,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 |
五、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全面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
六、面向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数学建模内容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由平铺直叙转变为创建有利于数学建模的真实问题情境 |
二、由教碎片化知识转变为教完整的建模知识 |
三、由教会做题转变为教会解决问题 |
四、由强调记忆转变为致力于知识迁移 |
五、由重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
六、由单项能力训练转变为数学建模能力综合提升 |
第四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 |
一、学习完整的数学建模知识 |
二、学会条件化地储存知识 |
三、学会深度加工知识 |
四、掌握提取知识的路径 |
五、改善数学建模的程序与方法 |
六、学会类比与联想 |
七、学会知识迁移 |
结语 |
附录一 七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八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九年级数学建模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
1.1.2 “集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3 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集合单元教学中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计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文献的收集途径 |
2.2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概述 |
2.2.1 理论产生的背景 |
2.2.2 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3 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2.3 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3.1 语言智能 |
2.3.2 逻辑数学智能 |
2.3.3 空间智能 |
2.3.4 身体动觉智能 |
2.3.5 音乐智能 |
2.3.6 人际智能 |
2.3.7 内省智能 |
2.3.8 自然探索智能 |
2.3.9 存在智能 |
2.3.10 多种智能综合 |
2.4 集合单元教学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访谈设计 |
3.1 访谈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访谈工具与流程 |
3.3.1 访谈工具 |
3.3.2 访谈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访谈结果分析 |
4.1 整体结果分析 |
4.1.1 整体结果 |
4.1.2 整体结果分析 |
4.2 语言智能 |
4.3 逻辑数学智能 |
4.4 空间智能 |
4.5 身体动觉智能 |
4.6 音乐智能 |
4.7 人际智能 |
4.8 内省智能 |
4.9 自然探索智能 |
4.10 存在智能 |
4.11 多种智能结合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智能理论渗透“集合”的教学片断设计 |
5.1 语言智能 |
5.2 逻辑数学智能 |
5.3 空间智能 |
5.4 身体动觉智能 |
5.5 音乐智能 |
5.6 人际智能 |
5.7 内省智能 |
5.8 自然探索智能 |
5.9 存在智能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集合”的教学设计 |
6.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6.1.1 教学内容 |
6.1.2 教学目标 |
6.1.3 教学重、难点 |
6.1.4 教学用具 |
6.1.5 教学过程 |
6.1.6 板书设计 |
6.1.7 教学反思 |
6.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6.2.1 教学内容 |
6.2.2 教学目标 |
6.2.3 教学重、难点 |
6.2.4 教学用具 |
6.2.5 教学过程 |
6.2.6 板书设计 |
6.2.7 教学反思 |
6.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
6.3.1 教学内容 |
6.3.2 教学目标 |
6.3.3 教学重、难点 |
6.3.4 教学用具 |
6.3.5 教学过程 |
6.3.6 板书设计 |
6.3.7 教学反思 |
6.4 《集合的基本运算(2)》 |
6.4.1 教学内容 |
6.4.2 教学目标 |
6.4.3 教学重、难点 |
6.4.4 教学用具 |
6.4.5 教学过程 |
6.4.6 板书设计 |
6.4.7 教学反思 |
6.5 预期教学效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总结与创新之处 |
7.1.1 总结 |
7.1.2 创新之处 |
7.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7.2.1 学生的智能调查 |
7.2.2 教案的实施与教学效果检验 |
7.2.3 根据实际融入多元智能 |
7.2.4 访谈不够全面 |
7.3 结论及教学建议 |
7.3.1 论文研究结论 |
7.3.2 注重培养学生自然探索智能 |
7.3.3 注重培养学生人际智能 |
7.3.4 注重培养学生内省智能 |
7.3.5 存在智能也需要培养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8)关于高一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阅读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个案访谈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数学作业 |
(二)家庭作业 |
(三)数学家庭作业 |
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关要求 |
三、相关学习理论的研究 |
(一)教育理论基础 |
(二)心理学理论基础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高一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与访谈的设计 |
(四)分析方法 |
三、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家长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问卷与访谈结果对高一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分析 |
一、学校对数学家庭作业的管理现状 |
二、教师布置数学家庭作业的现状 |
(一)对初、高中数学家庭作业的对接处理欠妥 |
(二)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无法满足全面个性发展 |
(三)教师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与本班学生认知水平不符 |
(四)数学家庭作业的批改量大 |
三、家长参与方式对数学家庭作业影响的现状 |
四、高一学生对数学家庭作业反应的现状 |
(一)高一学生有积极学习的意向 |
(二)高一学生对自我认识存在不足 |
(三)高一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 |
(四)学生有较强的通过数学家庭作业与教师交流的意愿 |
第五章 优化高一数学家庭作业的对策和建议 |
一、改善学生的完成数学家庭作业中的不良习惯 |
二、保证设计的数学家庭作业的高效性 |
(一)设计好作业内容 |
(二)设计多种类型作业 |
(三)批阅方式多样化 |
(四)教师及时讲评和反馈 |
(五)建议家长以多种方式参与数学家庭作业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一、结论 |
二、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2017版课标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建模教学的发展历程 |
1.1.2 数学建模在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中的变化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数学模型 |
1.2.2 数学建模 |
1.2.3 高中数学建模 |
1.2.4 教学案例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文献搜集 |
2.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1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发展 |
2.1.2.2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 |
2.1.2.3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
2.1.2.4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问题 |
2.1.3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2.4 人本主义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案例研究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教师问卷的编制 |
3.4.2 学生问卷的编制 |
3.4.3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4.4 调查问卷的统计 |
3.4.5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5 研究伦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调查情况 |
4.1 对教师的调查 |
4.1.1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
4.1.2 对教师的调查分析 |
4.2 对学生的调查 |
4.2.1 对学生的量表题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1.1 学生性别分布情况 |
4.2.1.2 第一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
4.2.1.3 第二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
4.2.1.4 第三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
4.2.1.5 第四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
4.2.2 对学生的简答题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案例设计 |
5.1 案例1:函数模型 |
5.2 案例2:复印纸的相关问题 |
5.3 案例3:中学生的投篮水平和发展潜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实施过程 |
6.1 课前准备 |
6.1.1 关于学生 |
6.1.2 关于教师 |
6.1.3 关于教材 |
6.2 教学过程 |
6.3 课后总结 |
6.3.1 教师对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的反馈 |
6.3.2 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的反馈 |
6.3.3 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反思 |
7.3 研究的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对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对高中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
附录 D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E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初中数学“部级优课”教学模式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需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
1.1.2 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样态需要理性层面的合理辨析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价值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践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部级优课 |
2.1.2 教学模式 |
2.2 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
2.2.1 教学模式研究的历程回顾 |
2.2.2 “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2.3 “一师一优课”的研究进展 |
2.3.1 “一师一优课”活动的介绍 |
2.3.2 “一师一优课”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视频案例分析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过程 |
3.4.1 教学模式特征分析框架 |
3.4.2 研究工具 |
3.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4 预研究:视频录像分析的一致性检验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中数学“部级优课”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
4.1.1 互动行为特征分析 |
4.1.2 支持系统特征分析 |
4.1.3 结构体系特征分析 |
4.2 不同领域数学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
4.2.1 不同领域师生互动特征分析 |
4.2.2 不同领域支持系统特征分析 |
4.2.3 不同领域结构体系特征分析 |
4.3 不同课型数学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
4.3.1 不同课型师生互动特征分析 |
4.3.2 不同课型支持系统特征分析 |
4.3.3 不同课型结构体系特征分析 |
5 结论、启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师班互动是师生互动的主要类型,师组互动比较缺乏 |
5.1.2 数学课堂从“教师中心”向“合作型”、“学生中心”转变 |
5.1.3 教学支撑条件多样化 |
5.1.4 教学环节设计的多元化 |
5.2 研究启示 |
5.2.1 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
5.2.2 多元的支撑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 |
5.2.3 真实的实验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5.2.4 自主性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
5.3 研究展望 |
5.3.1 对样本容量进行扩充研究 |
5.3.2 现实课堂与录像课堂的对比研究 |
5.3.3 完善教学模式特征分析维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智能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概念同化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甄祎明.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智能测评研究[D]. 杨凡.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面向智能教育的学科知识自动问答系统研究与实现 ——以中学数学学科为例[D]. 冯轩闻. 西北大学, 2021(12)
- [4]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D]. 宋欣欣. 延安大学, 2021(11)
- [5]新时代西藏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 ——以拉萨市数学学科为视角[D]. 孙小梅. 西藏大学, 2021
- [6]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D]. 蒋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关于高一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D]. 段宇宸.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9]2017版课标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研究[D]. 林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初中数学“部级优课”教学模式的特征研究[D]. 吴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