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林(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医院810800)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局部痛点阻滞并中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带状疱疹的患者给予痛点阻滞治疗,配合内服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肌注或口服维生素B1及B12,并小剂量口服阿昔洛韦抗病毒。结果96例全部痊愈。70例6个月后随访,5例有皮肤色素沉着偶觉局部皮肤发痒不适,余病例均无异常。结论局部痛点阻滞并中西药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能达到迅速止痛、活血祛瘀、减少后遗症、疱疹痊愈的目的。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痛点阻滞中西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53-02
我们采取局部痛点阻滞并中西药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96例,止痛迅速,疗效满意,后遗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6例患者均符合诊断。诊断时与三叉神经痛、颈椎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1.2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门诊和病房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96例,男性67例,女性29例;年龄16—74岁,其中60岁以上63例;发病时间1—8日;均有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的典型的簇集性丘疹和水疱,明显的疼痛及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其中腰腹部41例,背部37例,头面部7例、肩臂上肢7例、下肢及臀部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或肿瘤患者21例;发病前患感冒或出现疲劳等不适症状64例,余无明显不适。疼痛先于皮损出现62例,或与皮损同时出现32例,疼痛落后于皮损出现2例。(4)临床类型:寻常型88例(91.7%),顿挫型3例(3.1%),疱型3例(3.1%),泛发型2例(2.1%)。
1.3治疗方法:痛点阻滞法:0.8%利多卡因注射液8ml加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皮下注射,扇形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
西药肌注:重患或体质衰弱者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每日1次肌注1-2周;病情轻者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1。阿昔洛韦0.4,每日3次口服,1周。
中药内服法多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若水泡较多或合并有脓疱,加板蓝根、蒲公英、土茯苓。主要是清泻肝胆湿热,渗脾经之湿。
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皮损炎症消退,疱疹干凅、结痂、脱落、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其中2周内痊愈最理想,3周内痊愈较理想。
2.结果
本组96例痛点阻滞后疼痛均消失或明显缓解。治疗后3周内痊愈92例,占95.8%,好转4例,占4.16%。其中治疗后2周内痊愈:85例,占88.5%;好转:11例,占11.45%。4周后痊愈4例(其中头面部2例、肩臂上肢2例,均为老年患者,合并有脓疱或神经痛持续时间较长)。除合并原发慢性病不适外,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明显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及关节疼痛等不适。其中63例患者(其它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复诊或取得联系)随访半年,除5例有皮肤色素沉着、偶觉局部皮肤发痒不适外余无异常。无后遗神经痛。
3.讨论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以胸背、腰肋、上臂等为主要侵犯部位。是一种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緾腰龙、蛇串疮。其特点簇集性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其病因为潜伏的水痘病毒复苏并复制,破坏寄宿患者的神经元、神经纤维以及神经所支配的皮肤。中医《外科正宗》认为:“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发于肌肤”。带状疱疹发病多因肝火妄动,脾失健运,外受毒邪,湿热熏蒸皮肤而循经外溢所致。热毒稽留血分,发为红斑;湿热困于肝脾,遂起水泡;湿热搏结,阻于经络,气血不通,也就是说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诱于外,气血瘀阻为其果[2]。当人免疫力低下时,如过度劳累、老年人以及恶性肿瘤、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接受放化疗等患者易发病。本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及皮肤改变,一般病程2—4周,老年及体弱患者病程可6周以上或持续更久,部分可有严重的疱疹后神经痛,尤其是老年患者,在疱疹消退后半年或更长的时间仍持续神经痛并非罕见,以致患者非常痛苦。目前根据带状疱疹致病原因,西医主要予以抗毒及营养神经治疗[3][4],中医大多以清热、解毒、祛湿、散瘀治疗为主。但治疗过程中因持续剧烈疼痛患者往往非常焦虑痛苦。所以患者就诊后如何尽快解除疼痛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我们在治疗中,神经阻滞治疗不仅迅速镇痛,而且能明显改善局部血运,加快疱疹的消退和缩短疗程。维生素B12与神经亲和力强,具有参与神经修复、抗炎、镇痛之功能,与局麻药合用后可强化局麻药的效力并延长镇痛时间;皮质激素可加速疼痛的缓解、皮疹的愈合;肌肉注射维生素B1及B12可进一步营养神经;考虑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等副作用较大,包括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等[4],予以了小剂量短疗程口服以减少其副作用;中药内服法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着重清泻肝胆湿热,渗脾经之湿,起到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诸症可愈。本组痛点阻滞结合中西药并用,止痛效果确切、迅速,患者症状缓解快,多在2周内痊愈,遗留后遗症少,且减少了大剂量应用抗病毒西药之副作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2]潘朝明,喻清和,黄霖.带状疱疹中医治疗76例报告.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3):136-137.
[3]赵明,汪月强,漆军.针刺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人民军医,2010,53(12):934-935.
[4]王家璧.带状疱疹的诊治及治疗中的误区.中国临床医生,2009,37(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