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茧分拣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松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立式分拣装置,立式分拣装置包括圆形振动筛和蚕茧拨动装置,蚕茧拨动装置设置于圆形振动筛的一侧且位于圆形振动筛的筛板上方,蚕茧拨动装置包括推杆、固定连接于推杆一端的推片和限位块,限位块沿其轮廓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转轴,转轴穿设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上述装置使得蚕茧在初步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完成对蚕茧的多次分拣过程,提高了分拣后蚕茧的质量,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所述传送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上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01)和第二传送装置(102),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和第二传送装置(102)之间设置有立式分拣装置(3),所述立式分拣装置(3)包括振动筛和蚕茧拨动装置(302),所述振动筛设置为圆形振动筛(301),所述圆形振动筛(30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出料口(4),所述蚕茧拨动装置(302)设置于圆形振动筛(301)的一侧且位于圆形振动筛(301)的筛板上方,所述蚕茧拨动装置(30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圆形振动筛(301)的机壳(5),所述蚕茧拨动装置(302)包括推杆(3021)、固定连接于推杆(3021)一端的推片(3022)和限位块(3023),所述限位块(3023)设置为圆板状且切除弧形板的结构,所述限位块(3023)沿其轮廓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远离滑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设机壳(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9),所述电机一(9)固定连接于机壳(5),所述推片(3022)固定连接于推杆(3021)远离限位块(3023)且穿设圆形振动筛(301)的一端,所述推杆(3021)滑动连接于圆形振动筛(301)。

设计方案

1.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所述传送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上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01)和第二传送装置(102),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和第二传送装置(102)之间设置有立式分拣装置(3),所述立式分拣装置(3)包括振动筛和蚕茧拨动装置(302),所述振动筛设置为圆形振动筛(301),所述圆形振动筛(30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出料口(4),所述蚕茧拨动装置(302)设置于圆形振动筛(301)的一侧且位于圆形振动筛(301)的筛板上方,所述蚕茧拨动装置(30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圆形振动筛(301)的机壳(5),所述蚕茧拨动装置(302)包括推杆(3021)、固定连接于推杆(3021)一端的推片(3022)和限位块(3023),所述限位块(3023)设置为圆板状且切除弧形板的结构,所述限位块(3023)沿其轮廓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远离滑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设机壳(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9),所述电机一(9)固定连接于机壳(5),所述推片(3022)固定连接于推杆(3021)远离限位块(3023)且穿设圆形振动筛(301)的一端,所述推杆(3021)滑动连接于圆形振动筛(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正对于第一传送装置(101)设置,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收集袋(201)和推送装置(202),所述收集袋(201)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推送装置(202)设置于收集袋(201)的下方,所述推送装置(202)包括送料板(2021)和电机二(2022),所述送料板(2021)竖直放置且其送料板(2021)竖直放置且其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下方设置有摆杆(12),所述摆杆(12)远离连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3),所述电机二(2022)的电机轴穿设支撑架(10)固定连接于转动板(13)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机二(202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1)设置为带传送,所述第二传送装置(10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传送装置(102)对应设置于出料口(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片(3022)靠近圆形振动筛(3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动装置(14),所述弹动装置(14)包括弹性元件(1401)和抵块(1402),所述推片(3022)的两端沿推片(3022)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条形槽,所述弹性元件(1401)设置于条形槽内且固定连接于推片(3022),所述抵块(1402)设置于条形槽内且固定连接于弹性元件(1401)远离推片(302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振动筛(301)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102)的一侧设置有微程序控制器(16),所述微程序控制器(16)分别电连接于电机一(9)和电机二(202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茧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蚕茧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蚕茧通常指桑蚕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保护层包括茧衣、茧层和蛹衬等部分。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蛹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可用于制药及提取蛹油,并可作鱼和家畜的饲料。据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

蚕茧在缫丝之前需要进行分拣,按蚕茧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级,以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和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统一,所以该步骤是决定产品质量关键的一个步骤,现有的分拣设备只是包含一条简单的输送带,烘干后的蚕茧从进料口进入后,通过输送带以一定速度缓慢输送,完全依靠输送带两侧工人手工拣出不合格的蚕茧,而人工操作往往只能挑拣出色泽不好、外表破损无法连续抽丝,以及蚕衣未剥离完全的蚕茧,无法完全根据茧型大小、茧层厚薄等进行分级,而大小厚薄不一的蚕茧混在一起,对于后续的渗透、抽丝工艺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无法统一工艺要求,出现一部分蚕茧处理程度不够,而另一部分蚕茧则处理过头的情况,增加最终产品质量保证的难度;并且由于之前蚕茧进行过烘干,其所含的杂质以及飞尘较多且易扬,如果不进行相应处理,对于现场工人的健康以及车间环境都有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茧分拣装置,使得蚕茧在初步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完成对蚕茧的多次分拣过程,提高了分拣后蚕茧的质量,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立式分拣装置,所述立式分拣装置包括振动筛和蚕茧拨动装置,所述振动筛设置为圆形振动筛,所述圆形振动筛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出料口,所述蚕茧拨动装置设置于圆形振动筛的一侧且位于圆形振动筛的筛板上方,所述蚕茧拨动装置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圆形振动筛的机壳,所述蚕茧拨动装置包括推杆、固定连接于推杆一端的推片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为圆板状且切除弧形板的结构,所述限位块沿其轮廓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设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固定连接于机壳,所述推片固定连接于推杆远离限位块且穿设圆形振动筛的一端,所述推杆滑动连接于圆形振动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蚕茧分拣装置中设置立式分拣装置且立式分拣装置中利用圆形振动筛实现对蚕茧大小尺寸不同的分拣过程,尺寸较大的蚕茧置于圆形振动筛的筛板上面,而尺寸小于筛板上通孔的尺寸的蚕茧下落到圆形振动筛的下层实现筛分效果,另外,蚕茧拨动装置中利用电机一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滑块在限位块的滑槽内转动,使得推片在推杆的作用下完成对圆形振动筛的筛板上尺寸较大的蚕茧的推动过程,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装置正对于第一传送装置设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收集袋和推送装置,所述收集袋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推送装置设置于收集袋的下方,所述推送装置包括送料板和电机二,所述送料板竖直放置且其送料板竖直放置且其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方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远离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电机二的电机轴穿设支撑架固定连接于转动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于支撑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使得蚕茧在进行传送分拣之前免于人工搬运上料,解放了人力,且上料装置利用电机二带动转动板转动,进而使得摆杆运动,且送料板和连杆在摆杆的作用下实现对收集袋向上前方推进的过程,收集袋在被向前推送的过程中,里面放置的蚕茧被推送出来,进而实现蚕茧的间歇上料过程,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为带传送,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传送装置对应设置于出料口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送装置的设置使得蚕茧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人工完成对蚕茧的初步分拣过程,而第二传送装置的设置是对经过立式分拣装置中分拣出的大小不同的蚕茧实现分别传送收集的过程,此过程免于人工参与收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推片靠近圆形振动筛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动装置,所述弹动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抵块,所述推片的两端沿推片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条形槽,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条形槽内且固定连接于推片,所述抵块设置于条形槽内且固定连接于弹性元件远离推片的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推片的两侧设置弹动装置,使得推片在沿圆形振动筛内壁滑动的过程中可在弹动装置中的弹性元件和抵块的作用下实现与圆形振动筛的紧密贴合,进而实现对圆形振动筛的筛板上的蚕茧更加全面的推送过程,避免边角的蚕茧出现未能及时推送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振动筛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杀菌灯的设置使得蚕茧在圆形振动筛内筛分的过程中实现对蚕茧内的细菌清除的过程,提高了蚕茧在传送分拣后的质量,另外,也对蚕茧内残存的水分起到了一定的烘干作用,防止蚕茧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之前发生霉变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微程序控制器,所述微程序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电机一和电机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微程序控制器的目的在于使得微程序控制器可分别控制电机一和电机二实现定时运动的过程,电机一实现对蚕茧在圆形振动筛的推送过程之后,电机二开始运转,微程序控制器控制电机二在运转的同时电机一停止工作,实现电机一和电机二的间歇运动机理,避免了电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立式分拣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弹动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传送装置;101、第一传送装置;102、第二传送装置;2、上料装置;201、收集袋;202、推送装置;2021、送料板;2022、电机二;3、立式分拣装置;301、圆形振动筛;302、蚕茧拨动装置;3021、推杆;3022、推片;3023、限位块;4、出料口;5、机壳;6、滑槽;7、滑块;8、转动杆;9、电机一;10、支撑架;11、连杆;12、摆杆;13、转动板;14、弹动装置;1401、弹性元件;1402、抵块;15、紫外线杀菌灯;16、微程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图3,一种蚕茧分拣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传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01和第二传送装置102,传送装置1设置为带传送,传送装置1的设置使得蚕茧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人工完成对蚕茧的初步分拣过程,其次,第一传送装置101和第二传送装置102之间设置有立式分拣装置3,立式分拣装置3包括圆形振动筛301和蚕茧拨动装置302,圆形振动筛30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出料口4,第二传送装置10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传送装置102对应设置于出料口4的下方,第二传送装置102的设置是对经过立式分拣装置3中分拣出的大小不同的蚕茧实现分别传送收集的过程,此过程免于人工参与收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其次,蚕茧拨动装置302设置于圆形振动筛301的一侧且位于圆形振动筛301的筛板上方,蚕茧拨动装置30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圆形振动筛301的机壳5,蚕茧拨动装置302包括推杆3021、固定连接于推杆3021一端的推片3022和限位块3023,限位块3023设置为圆板状且切除弧形板的结构,限位块3023沿其轮廓设置有滑槽6,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远离滑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转轴,转轴穿设机壳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9,电机一9固定连接于机壳5,推片3022固定连接于推杆3021远离限位块3023且穿设圆形振动筛301的一端,推杆3021滑动连接于圆形振动筛301,进一步的,推片3022靠近圆形振动筛3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动装置14,弹动装置14包括弹性元件1401和抵块1402,推片3022的两端沿推片3022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条形槽,弹性元件1401设置于条形槽内且固定连接于推片3022,抵块1402设置于条形槽内且固定连接于弹性元件1401远离推片3022的一端,通过在推片3022的两侧设置弹动装置14,使得推片3022在沿圆形振动筛301内壁滑动的过程中可在弹动装置14中的弹性元件1401和抵块1402的作用下实现与圆形振动筛301的紧密贴合,进而实现对圆形振动筛301的筛板上的蚕茧更加全面的推送过程,避免边角的蚕茧出现未能及时推送的情况,上述装置通过在蚕茧分拣装置中设置立式分拣装置3且立式分拣装置3中利用圆形振动筛301实现对蚕茧大小尺寸不同的分拣过程,尺寸较大的蚕茧置于圆形振动筛301的筛板上面,而尺寸小于筛板上通孔的尺寸的蚕茧下落到圆形振动筛301的下层实现筛分效果,另外,蚕茧拨动装置302中利用电机一9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滑块7在限位块3023的滑槽6内转动,使得推片3022在推杆3021的作用下完成对圆形振动筛301的筛板上尺寸较大的蚕茧的推动过程,结构简单。

见图2,圆形振动筛301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5,紫外线杀菌灯15的设置使得蚕茧在圆形振动筛301内筛分的过程中实现对蚕茧内的细菌清除的过程,提高了蚕茧在传送分拣后的质量,另外,也对蚕茧内残存的水分起到了一定的烘干作用,防止蚕茧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之前发生霉变的现象。

见图1,传送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上料装置2,上料装置2正对于第一传送装置101设置,上料装置2包括收集袋201和推送装置202,收集袋201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且收集袋201靠近第一传送装置101的一侧高度低于其他三侧,推送装置202设置于收集袋201的下方,推送装置202包括送料板2021和电机二2022,送料板2021竖直放置且其送料板2021竖直放置且其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的下方设置有摆杆12,摆杆12远离连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3,电机二2022的电机轴穿设支撑架10固定连接于转动板13的中心位置,电机二202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0,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2使得蚕茧在进行传送分拣之前免于人工搬运上料,解放了人力,且上料装置2利用电机二2022带动转动板13转动,进而使得摆杆12运动,且送料板2021和连杆11在摆杆12的作用下实现对收集袋201向上前方推进的过程,收集袋201在被向前推送的过程中,里面放置的蚕茧被推送出来,进而实现蚕茧的间歇上料过程,结构简单,最后,第二传送装置102的一侧设置有微程序控制器16,微程序控制器16分别电连接于电机一9和电机二2022,设置微程序控制器16的目的在于使得微程序控制器16可分别控制电机一9和电机二2022实现定时运动的过程,电机一9实现对蚕茧在圆形振动筛301的推送过程之后,电机二2022开始运转,微程序控制器16控制电机二2022在运转的同时电机一9停止工作,实现电机一9和电机二2022的间歇运动机理,避免了电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设计图

一种蚕茧分拣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096.8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836374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D01B7/02

专利分类号:D01B7/02

范畴分类:24A;

申请人:桐乡市雪松丝绸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桐乡市雪松丝绸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凤鸣街道小羔羊

发明人:王松林;沈春洪

第一发明人:王松林

当前权利人:桐乡市雪松丝绸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蚕茧分拣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松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