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基板,所述基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柱状的气囊袋,所述气囊袋的上下端分别与基板与底板连接,所述基板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托板,所述基板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基板的顶部的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之间水平连接有导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气囊对电动平车进行纵向的减震,防止钢管损伤;设置了沿水平设置的导杆滑动的滑块,导杆上设置了弹簧进行水平方向的减震,防止电动平车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导致钢管脱落碰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包括底板(25),底板(25)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5)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基板(14),所述基板(14)与底板(25)之间设有柱状的气囊袋(13),所述气囊袋(13)的上下端分别与基板(14)与底板(25)连接,所述基板(14)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托板(15),所述基板(14)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基板(14)的顶部的多个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之间水平连接有导杆(17),相邻所述支撑块(3)之间的导杆(17)上套装有沿导杆(17)轴线滑动的滑块(19),所述滑块(19)固定在托板(15)底部,所述滑块(19)与支撑块(3)之间的导杆(17)上均套装有第一弹簧(2)。
设计方案
1.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包括底板(25),底板(25)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5)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基板(14),所述基板(14)与底板(25)之间设有柱状的气囊袋(13),所述气囊袋(13)的上下端分别与基板(14)与底板(25)连接,所述基板(14)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托板(15),所述基板(14)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基板(14)的顶部的多个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之间水平连接有导杆(17),相邻所述支撑块(3)之间的导杆(17)上套装有沿导杆(17)轴线滑动的滑块(19),所述滑块(19)固定在托板(15)底部,所述滑块(19)与支撑块(3)之间的导杆(17)上均套装有第一弹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5)上部设有面板(1),所述面板(1)为橡胶板,所述面板(1)的上表面均布有防滑槽(16),所述防滑槽(16)为圆台状、半球形或者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在底板(25)底部的多对轮架(10),每对所述轮架(10)之间均水平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车轮(12),所述底板(25)的底部固定有安装箱(11),所述安装箱(11)内安装有电机(23)和蓄电池(22),所述电机(23)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2)连接,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驱动齿轮(24),其中一个所述转轴(6)穿过安装箱(11)且位于安装箱(11)的部分同轴设有传动齿轮(21),所述传动齿轮(21)与驱动齿轮(2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13)的侧面等距设有V形槽(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5)的侧面设有多个纵向减震机构,所述纵向减震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底板(25)侧面的第一连接板(8)和水平固定在基板(14)侧面的第二连接板(18),所述第二连接板(18)的底部垂直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贯穿第一连接板(8)延伸到第一连接板(8)的下方且端部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8)与第二连接板(18)之间的连接杆(20)上套装有第二弹簧(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4)的端部连接有牵引座(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
背景技术
在钢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设备的加工,各个设备之间的转运多半依赖于电动平车的运送,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平车结构简单,只具有运送的功能,而减震效果差,导致钢管容易磕碰损伤,特别是缺乏水平方向的减震功能,在加速减速的过程中,钢管存在脱落碰伤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减震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基板,所述基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柱状的气囊袋,所述气囊袋的上下端分别与基板与底板连接,所述基板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托板,所述基板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基板的顶部的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之间水平连接有导杆,相邻所述支撑块之间的导杆上套装有沿导杆轴线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在托板底部,所述滑块与支撑块之间的导杆上均套装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托板上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为橡胶板,所述面板的上表面均布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为圆台状、半球形或者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在底板底部的多对轮架,每对所述轮架之间均水平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车轮,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电机和蓄电池,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驱动齿轮,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穿过安装箱且位于安装箱的部分同轴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气囊袋的侧面等距设有V形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侧面设有多个纵向减震机构,所述纵向减震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底板侧面的第一连接板和水平固定在基板侧面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垂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第一连接板延伸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且端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杆上套装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端部连接有牵引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气囊对电动平车进行纵向的减震,防止钢管损伤;
2、设置了沿水平设置的导杆滑动的滑块,导杆上设置了弹簧进行水平方向的减震,防止电动平车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导致钢管脱落碰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面板1、第一弹簧2、支撑块3、牵引座4、V形槽5、转轴6、第二弹簧7、第一连接板8、限位板9、轮架10、安装箱11、车轮12、气囊袋13、基板14、托板15、防滑槽16、导杆17、第二连接板18、滑块19、连接杆20、传动齿轮21、蓄电池22、电机23、驱动齿轮24、底板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减震式钢管运送电动平车,包括底板25,底板25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底板25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基板14,基板14的端部连接有牵引座4。基板14与底板25之间设有柱状的气囊袋13,气囊袋13的上下端分别与基板14与底板25连接,气囊袋13的侧面等距设有V形槽5。气囊袋13起到纵向减震的作用,设置V形槽5使得气囊袋13更容易在纵向变形,提高减震效果。
底板25的侧面设有多个纵向减震机构,纵向减震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底板25侧面的第一连接板8和水平固定在基板14侧面的第二连接板18,第二连接板18的底部垂直连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贯穿第一连接板8延伸到第一连接板8的下方且端部连接有限位板9,第一连接板8与第二连接板18之间的连接杆20上套装有第二弹簧7。第二弹簧7起到纵向减震的作用,在底板25的侧面设置多个纵向减震机构以提升基板14的稳定性。
基板14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托板15,基板14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水平减震机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基板14的顶部的多个支撑块3,支撑块3之间水平连接有导杆17,相邻支撑块3之间的导杆17上套装有沿导杆17轴线滑动的滑块19,滑块19固定在托板15底部,滑块19与支撑块3之间的导杆17上均套装有第一弹簧2。托板15上部设有面板1,面板1为橡胶板,面板1的上表面均布有防滑槽16,防滑槽16为圆台状、半球形或者圆柱形。第一弹簧2起到水平方向减震的效果,从而在电动平车加速或减速的过程中进行缓冲,防止钢管脱落碰伤。面板1采用橡胶板防止碰伤钢管,防滑槽16增加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
行走机构包括设在底板25底部的多对轮架10,每对轮架10之间均水平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车轮12,底板25的底部固定有安装箱11,安装箱11内安装有电机23和蓄电池22,电机23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2连接,电机2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驱动齿轮24,其中一个转轴6穿过安装箱11且位于安装箱11的部分同轴设有传动齿轮21,传动齿轮21与驱动齿轮24啮合。蓄电池22对电机23提供电能,电机23驱动其中一个转轴6旋转,从而驱动电动平车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8240.X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366146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B61D 15/00
专利分类号:B61D15/00;B60G11/56
范畴分类:32A;
申请人:天津美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美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000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胡连庄村西侧50米
发明人:王玉明
第一发明人:王玉明
当前权利人:天津美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