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面模拟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面,岩心,层流,结构,时域,端面,风洞。
地面模拟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宋光明,李明,龚自正,武强,徐坤博[1](2019)在《8km/s以上毫米级空间碎片地面模拟实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碎片与航天器相对撞击速度高达15km/s, 8km/s以上毫米级空间碎片地面模拟技术是开展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简述了现有的空间碎片地面模拟技术,并分析了运用这些技术开展8km/s以上毫米级球形弹丸发射技术研究的可行性。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在8km/s以上毫米级球形弹丸发射实验技术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能够取得相关进展的关键技术,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空间碎片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樊星星[2](2018)在《空间绳系组合体地面模拟实验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空间组合体目标物体的测量方法已在空间碎片处理、卫星在轨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应用。空间绳系组合体(如绳网机器人的捕获)操控目标物的全过程十分复杂,特别在捕获过程中系统变化大、响应快,为了对这类空间绳系组合体捕获时的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策略进行验证,需要在地面进行相关的模拟仿真实验。为此本文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绳系组合体地面模拟实验测量技术,以及相应的拖曳控制策略和地面仿真实验。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刚体动力学理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改进的目标物多模板匹配算法。利用目标物体表面上的特征标志点进行运动跟踪和速度计算,该方法只需在目标物运动时利用视觉测量技术确定目标物表面上特征点的位置坐标,进而求解出目标的运动速度量等信息。(2)根据空间绳系组合体地面模拟实验的应用要求,对建立的机器视觉测量系统进行了相关测试实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测量系统精度。(3)进行了基于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的防冲击地面实验。建立的视觉测量系统可以实时的测量目标星的运动位姿状态,防冲击地面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控制方法和测量系统的有效性。(4)研究了空间绳系组合体系统在拖曳离轨过程中面内横向摆动抑制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对绳系组合体系绳长度的分段控制方法。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使得面内摆角最终衰减至零,并保持系绳张力始终大于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李琛,孔德仁,商飞,李丽萍,赵传荣[3](2016)在《地面反射压测量传感器安装结构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炸场试验中,强烈的高温场、机械冲击和振动等会使冲击波超压传感器产生寄生输出.本文基于冲击和振动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用于地面反射压测量的传感器安装结构,并开展了相关的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力锤敲击传感器安装平板,同时得到有该安装结构的传感器和无该安装结构的传感器所测量的数据.对测量数据分别进行时域信号和频率信号比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安装结构能有效抑制机械冲击对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影响,适用于爆炸场冲击波超压测量.(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岳盼薇[4](2016)在《地面模拟实验调姿机构的设计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天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地貌的测绘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天文摄像机的尺寸和质量不断增大。大型天文摄像机在轨运行工作时,为了能够保证全方位采集图像信息和提高成像质量,需要在地面建立一个模拟摄像机在轨运行的物理实验环境来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摄像机尺寸和质量的增大对地面模拟实验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模拟实验中最关键的摄像机调姿机构将直接影响大型天文摄像机各项性能的检测。因此,对该环境使用下的调姿机构进行研制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题主要是研制出一台运用于该模拟实验的四自由度调姿机构。模拟实验对调姿机构提出高负载、高精度、高刚度、低质量的要求。由于低温环境下对调姿机构调试的成本较高,所以在调姿机构研制期间,先使其满足常温下的设计指标,然后再对调姿机构进行低温环境适应性分析,使其能够在真空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基于上述设计思路,本课题展开了以下所述的研究工作。首先,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对调姿机构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确定调姿机构关键的尺寸参数和各自由度精度控制方式。分配调姿机构的技术指标,对各组成部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建立调姿机构运动学模型和力学模型,为后续调姿机构各组成部件结构的详细设计提供理论力学基础;其次,根据调姿机构总体的设计方案对其组成部件承载台面、举升机构、导向机构、支撑台面和X向运动机构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建立详细的叁维模型;再次,选择合适的拓扑优化方式分别对重量影响较大的承载台面和支撑台面进行减重优化。获得满足质量和中心下沉量两个技术指标要求的承载台面和支撑台面结构;最后,分析常温下影响调姿机构定位精度的误差因素。建立调姿机构各轴的理论误差模型,为调姿机构常温标定和误差补偿提供理论基础。对调姿机构进行低温环境适应性分析,并给出X向运动机构和举升机构的变形—温度模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7-01)
郑兴宇[5](2016)在《燃气舵烧蚀地面模拟实验设计与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气舵一般安装在发动机喷管的后面,通过舵面的作动使得羽流偏转产生侧向力来达到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的目的。但燃气舵在发动机工作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速燃气流中,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仅要承受很大的热负载,而且还要和燃气发生化学发应,造成舵面的烧蚀,如果燃气流中含有凝相颗粒,舵面还要经受机械冲蚀的考验。本文设计实验首先针对指定燃气舵开展舵面温度场分布、内部温度和热应力分布、体积烧蚀等数值计算,再对燃气舵烧蚀进行实验模拟。根据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对燃气舵烧蚀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并对燃气舵的热结构防护提出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17期)
徐胜利[6](2015)在《M=7~12超燃地面模拟实验的脉冲风洞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M≥7超燃直连式和自由射流地面实验模拟的要求,给出缩尺模型模拟的参数范围,对已完成M≥7超燃直连式和自由射流实验的国外脉冲风洞做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拟开展M=7~12超燃地面试验和测量系统提出建议,并给出重活塞驱动膨胀管风洞、对向压缩风洞、高压/超临界燃烧装置和Ludwieg管风洞的初步调试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任琼英,刘国青,赵华,易忠,郑慧奇[7](2015)在《高超飞行器表面热效应地面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深入分析高超飞行器与临近空间大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过程,激波加热及粒子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的物理机制,并利用磁热屏蔽效应在高超飞行器模拟器与高速定向流间建立磁化等离子体鞘层,大幅降低中性激波气体向飞行器的能流传递,从而为高超飞行器提供有效的热防护作用。通过两次比对实验验证了磁热屏蔽效应的有效性及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为今后研制高韧性、超轻质、可重复使用热防护复合材料提供了实验数据,奠定了技术基础。实验中利用层流等离子体源作为高能流密度热源是热防护实验装备上的创新,层流等离子体源能流截面大、能流密度高,可以针对高超飞行器表面热效应进行全尺寸的模拟实验。(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蒋冬舜,孙友梅,马朋,段敬来,刘杰[8](2014)在《PPAC在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实验中对束流均匀度测量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粒子效应(SEE)加速器地面模拟需要离子束具有较好的均匀度,针对回旋加速器单粒子效应模拟的束流特点,建立了一套以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arallel Plate Avalanche Counter,PPAC)为基础的均匀度探测系统并完成了带束测试,对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均匀度获得方法及带束测试结果进行描述。为验证PPAC测量结果准确性,在带束测试过程中,前方同时放置PET膜测量穿过PPAC探测器的粒子分布,与离子径迹测量结果对比,给出PPAC的均匀度的测量误差在5%之内。探测器具有50 mm×50 mm的灵敏面积和小于1 mm的位置分辨,符合单粒子效应实验对束流均匀度测量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4年04期)
田野,邓宗全,唐德威,姜生元,全齐全[9](2016)在《月球次表层取心钻具功耗特性及地面模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月球次表层取心钻具功耗模型,制备了与真实月壤物理机械参数相近的模拟月壤作为被钻对象,通过钻进取心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得到取心钻具的功耗特性曲线并确定低能耗钻进规程。实验结果表明,取心钻具钻进功耗理论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实验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依据模型对钻具的钻进功耗进行预估。以保证高取心率为前提,在阻力矩允许范围内,适当降低钻具回转转速,可使取心钻具的钻进功耗降低。(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朱平,宋秉忠,赵冬辉,王军华[10](2014)在《稠油井过热蒸汽高温驱油地面模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某油田LZ27井区L32421井Ⅲ6原油,岩心为该井285.5~288.8 m井段的岩心,进行温度为60、160、260℃的水驱及260℃的蒸汽驱和320℃的过热蒸汽驱(过热度为60℃)实验。实验表明:相同温度下,蒸汽驱的驱油效率明显高于同温度的热水驱;由于蒸汽汽的蒸馏作用强,过热蒸汽驱驱油效率好于蒸汽驱。注入PV数小于0.5时,随注入体积增加,驱油效率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幅度较大;当注入PV数大于1.0时,两者变化较小,所以注入流体应控制在1.0 PV以内。(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地面模拟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空间组合体目标物体的测量方法已在空间碎片处理、卫星在轨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应用。空间绳系组合体(如绳网机器人的捕获)操控目标物的全过程十分复杂,特别在捕获过程中系统变化大、响应快,为了对这类空间绳系组合体捕获时的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策略进行验证,需要在地面进行相关的模拟仿真实验。为此本文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绳系组合体地面模拟实验测量技术,以及相应的拖曳控制策略和地面仿真实验。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刚体动力学理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改进的目标物多模板匹配算法。利用目标物体表面上的特征标志点进行运动跟踪和速度计算,该方法只需在目标物运动时利用视觉测量技术确定目标物表面上特征点的位置坐标,进而求解出目标的运动速度量等信息。(2)根据空间绳系组合体地面模拟实验的应用要求,对建立的机器视觉测量系统进行了相关测试实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测量系统精度。(3)进行了基于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的防冲击地面实验。建立的视觉测量系统可以实时的测量目标星的运动位姿状态,防冲击地面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控制方法和测量系统的有效性。(4)研究了空间绳系组合体系统在拖曳离轨过程中面内横向摆动抑制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对绳系组合体系绳长度的分段控制方法。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使得面内摆角最终衰减至零,并保持系绳张力始终大于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面模拟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宋光明,李明,龚自正,武强,徐坤博.8km/s以上毫米级空间碎片地面模拟实验研究进展[J].空间碎片研究.2019
[2].樊星星.空间绳系组合体地面模拟实验测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
[3].李琛,孔德仁,商飞,李丽萍,赵传荣.地面反射压测量传感器安装结构模拟实验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16
[4].岳盼薇.地面模拟实验调姿机构的设计及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5].郑兴宇.燃气舵烧蚀地面模拟实验设计与计算[J].科技视界.2016
[6].徐胜利.M=7~12超燃地面模拟实验的脉冲风洞综述[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7].任琼英,刘国青,赵华,易忠,郑慧奇.高超飞行器表面热效应地面模拟实验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5
[8].蒋冬舜,孙友梅,马朋,段敬来,刘杰.PPAC在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实验中对束流均匀度测量的应用[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4
[9].田野,邓宗全,唐德威,姜生元,全齐全.月球次表层取心钻具功耗特性及地面模拟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
[10].朱平,宋秉忠,赵冬辉,王军华.稠油井过热蒸汽高温驱油地面模拟实验[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