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浅谈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显效者17例(70.83%),有效者7例(29.17%),故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行对症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38-02

溃疡性结肠炎指的是原因不明确的一种结肠或直肠炎性疾病,常累及直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严重患者甚至会累及全结肠。病变位置通常在大肠黏膜与黏膜的下层,发病机制与病因尚未明确,常认为与精神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相关[1]。该疾病在儿童慢性迁延性腹泻病中占据重要意义,临床治疗时常出现漏诊或误诊,故应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对其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共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在2~2岁之间,平均年龄(6.24±1.53),全部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其中轻度患者10例,中度患者8例,重度患者6例,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关节痛等。

1.2方法

1.2.1一般治疗①给于患者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重症患儿则需进食流食或暂时禁食,静脉补充热量与营养。②当患者腹痛或腹泻明显时,应适当予其解痉药与止泻药。③纠正患儿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可输适量的血浆、全血、白蛋白。④纠正患儿水、电解质紊乱[2]。

1.2.2药物治疗①首选药物可选5-氨基水杨酸制剂(5-ASA)、硫氮磺胺吡啶(SASP),前者5-氨基水杨酸制剂具有治疗作用,后者可于结肠内通过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磺胺吡啶。适用于轻、中度的患儿,或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所缓解的重型患儿,口服治疗还可使药物于直肠逐渐释放。②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效果,可增强早期炎症患儿的血管通透性,对白细胞浸润与血管扩张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后期炎症患儿发生血管增生,促进纤维细胞活性与胶原的沉积。但该类药物伴有一定副作用,易引发骨质疏松、低血钾、高血糖等并发症。活动性病变患儿必须采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尤其是急性暴发型,或中、重度活动期的患儿[3]。③免疫抑制剂:6-巯基嘌呤(6-MP)是辅助激素治疗的一类药物,能抑制激素依赖和病情顽固患儿疾病的活动性,从而减少或停用激素。④合并感染的患儿还需使用广谱抗生素。

1.2.3治疗方案①轻型:首先选用SASP,每天0.04~0.06g/kg,最大<4g/d,分次口服;还可使用5-ASA制剂,但5-ASA制剂国内资料应用有限,国外资料中有5岁及5岁以上儿童的用法用量。当患儿为直肠炎时,还可辅以栓剂,如病变位于远段结肠时,可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5-ASA保留灌肠,每日1次[4]。②中型:联合使用水杨酸制剂与激素治疗。③重型:泼尼松龙,每日1~2mg/kg,分次口服,总量<60mg/d;或甲泼尼龙,每日0.5~1mg/kg,静脉滴注。肠外给予患儿广谱抗生素,防治肠道出现继发感染。为补充患儿电解质缺失,防治水电解质平衡出现紊乱,可适当进行输液补充。当患者便血量过多,或持续出血不止、血红蛋白在90g/L以下时,可视情况进行输血。当患儿营养不良且病情过重时,应给予其要素饮食,输注白蛋白,必要时给予患儿肠外营养补充。当患儿静脉注射激素7~10日仍无明显疗效时,3岁及3岁以上儿童可应用6-巯基嘌呤(6-MP)1~1.5mg/kg·d,分次口服;环孢素,2~4mg/kg·d,分次口服。除此之外,止泻药、解痉剂等药物需慎用,钡剂灌肠检查也需慎行,防治引发中毒性巨结肠,需延缓肠镜检查时间,或谨慎操作[5]。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每日大便小于2次,粪便检查时无白、红细胞,结肠镜检查时粘膜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每日大便为2~4次,粪便检查时伴少量白、红细胞,结肠镜检查时粘膜基本恢复,或治愈成功后于随访3个月期间出现复发;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粪便与结肠镜检查均无改善,治疗期间病情反复发作[6]。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本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显效者17例(70.83%),有效者7例(29.17%),故治疗有效率为100%。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病变,好发于儿童,易出现误诊漏诊,应依照患儿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与结肠镜表现结合分析,如肠黏膜粗糙不平、水肿充血、炎性假息肉、多发性浅溃疡,或结肠钡灌时肠腔狭窄、肠管缩短呈现铅管状时,均可作为该疾病的诊断标准[7]。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明确其疾病轻重程度,再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选用合理药物,并根据其年龄等因素调节用药剂量,适当使用止泻药与解痉药,调节患儿饮食习惯,给予其营养补充,以确保其营养均衡[8]。总而言之,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行针对性治疗,给予其对症药物,并适当调节饮食平衡,补充热量与营养,多数患儿可成功治愈且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赵曼,高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6):3160-3165.

[2]于海食,洪缨,王玉蓉.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02):323-325.

[3]樊慧丽,陈玉梅.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02):228-230.

[4]欧阳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04):383-385.

[5]宋璐,夏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其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11):1056-1058.

[6]陈曦,田耀州,夏军权.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03):293-296.

[7]孙芳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45-447.

[8]杨晓平,杜位良.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进展[J].西南军医,2015(1):56-59.

标签:;  ;  ;  

浅谈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