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迈丘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风景园林作为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净化环境、心里放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作用。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生理及心理需求,打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功能性
一、工程概况
某居住小区总用地面积19100m2,整个小区均以小高层,规划设计要求容积率控制在3.5以内,场地地形平缓,无较大高差。所居住的人群分别为60岁以上的人群占总人口数约30%左右,30~60岁人群占总人口数约45%左右,30岁以下人群占总人口数约25%左右。
二、设计主题
设计打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的安逸、恬静式小区,让景观不再是一个特定用地。
三、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升级。能够在家园中亲山近水,能够享受自然是很多人的理想家居模式。小区绿化立意在于“还绿于民”,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效益,与自然相和谐,将草地、灌木、乔木和垂直绿化与微地形结合,形成点、线、面,立体丰富的景观特色,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环境。
四、设计总体构思
(一)设计思路
①根据小区的定位,主要还是考虑实用性、景观性,同时考虑经济性,注重性价比。②景观分为四个区,分主次设计,设置景观轴线,形成景观序列。③注重平面构图,满足俯视景观需求。④空间的变换除表现在平面广场面积变换上,亦应表现在立体景观上。丰富的景观元素设置。
(二)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小区主干道宽度4m,采用环形道行车方式。主干道的布置自然的形成了小区的景观部分。同时,每个分区内都没有机动车穿行,保证了居民游憩时的安全。沿西边入口设置地下停车场,充分地利用了资源。主干道铺装材质为混凝土路面。
小区的步行道设计自成系统,与行车道有序的连接,并通过步行系统将区内的若干个景观节点和中心集散广场串联起来,形成各个景观区及景观带。
(三)景观分区
小区按楼体及道路布置,分为四个区:(1)西侧车行入口:入口景观区;(2)北侧人行入口至中央广场部分:中轴线景观区(主要景观点),主要为居民集会区域;(3)中央广场西侧:休闲娱乐区(次要景观点),提供给居民休闲、游玩区域;(4)中央广场东侧:儿童娱乐区及健身区(次要景观点);(四)景观轴线。景观轴线设置在小区中部,自北向南景观点布置为:入口大门→花池→雕塑→水池。景观点在竖向上也有变化,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轴线;(五)平面布图。本次设计的手法运用为规则式和自由式相搭配,采取多样的几何构图,形成大小空间相结合,避免死板。同时考虑铺装的材质搭配,避免单一。小区考虑居民的使用要求,在设计中,预留大活动空间,满足健身、集会、休闲等使用功能,同时设置了一片相对安静的区域,满足儿童及老年人活动的需求。(六)立面变化。小区中用微地形、树池、绿篱、景观亭、景观门等景观元素,丰富竖向立面变化,起到借景及对景的作用。(七)景观元素。①人口景观区,西侧车行入口是进入小区前,对小区的第一印象。主入口放置气派宏伟的现代风格的小区大门,使居民和路人眼前一亮,提升小区整体形象,展现出小区雍容、自然的大家气派;②中轴线景观区。中轴线景观区的主要设计手法为规则式设计。小区北侧人行人口至环形车道使用大面积铺装,可保证消防安全,紧急时允许车辆通行。铺装样式风格变化,展现大气从容的小区整体形象。中央放置分隔鱼形雕塑和花池,寓意年年有余,分别与广场的水池、两侧的生态型花钵对景的处理,形成有序列的景观通廊,形成了小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景观视线。在两侧的建筑旁预留了1m宽场地。中轴线延伸至广场集散区,引导人流进人集散广场,铺装采用火烧板按色彩掺铺,优点是抗冻性好,经济适用,对于本小区来说性价比最高。广场中央放置水池,是整个小区的水系灵魂。自然流动的水生机勃勃,与植物绿化动静结合,组成完整的视觉景观。广场两侧放置可坐树池,尺寸为2m见方,可坐部分为400mm宽,树池中央种植乔木,为人群提供遮阴休憩的场所。
(四)休闲娱乐区
中央集散广场西侧的休闲娱乐区为自由式景观设计。使用自然式的园路将集散广场、主干路合理的结合,方便居民进入。集散广场向娱乐休闲区的过渡的园路上放置钢结构景观门,与小区内建筑现代风格统一。
休闲娱乐广场上放置石质桌凳,自然的形态与四周微地形及植物搭配,带给人们亲近自然的感受。
广场四周均有起伏的微地形设计,在较高处种植形态好的植物,其他植物造景按自然式景观种植,达到高低错落,四季色彩有变化的效果。
在铺装方面,圆形广场利用简约铺装的不同颜色搭配带来整体的变化感。另一部分广场使用碎拼材质,留有10cm缝隙供野生植物自由生长。夏天时草长莺飞,从俯视角度看是一个圆形的广场。冬天时草绿退去,变化成为两个圆形广场镶嵌,利用季节的变换给高层建筑内居民一个视觉上的新鲜感。广场上放置现代风格的景亭,满足居民遮阳避雨需要,同时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憩的空间。
(五)儿童娱乐区及健身区
园路为自由式的设计。除植物造景外,在设计时考虑一条健康步道,长度约为33m,在道路边石内采取卵石立铺。健康步道两侧巧妙的配合了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及植物的高低错落。北侧布置大面积观赏草坪,孤植一棵形态优美的山杏,当视线置于北侧主干道时,运用借景的手法,将南侧起伏的微地形变成观赏草坪和孤植树的背景,给居民以极美的视觉感受。
儿童活动区中,在广场边设置两处可坐树池,为居民提供遮荫休憩场所。广场上使用塑胶铺装,可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沙坑设计位于广场北侧,面积约为35m2,选用沙子应为细沙,并保证不存在土、石等杂质。场地东侧设置流线型剪形绿篱,有效的分隔区域和车行路,分隔出一片安静活动的区域,能够防止儿童误入车行路受伤。
从居民性质可分析,小区内多有老人与儿童隔代生活及年轻夫妇家有幼儿的情况,故将健身区与儿童娱乐区设置在一片场地,方便监护人看管儿童。健身广场上放置座椅及健身器材,供看护儿童玩耍的父母或老人休息、健身。
(六)灯光设计和公共设置布置
所有灯位均在施工图时考虑,灯具按景观灯、草坪灯套购;公共设置布置:每隔50m左右均设置垃圾箱,使小区有清洁的环境。
(七)植物配置
近年来,景观设计比较注重彩色树种的运用,色变效果显著。本次设计植物配置以点、线、面相结合,相互交织成一个层次丰富的环境空间,规划以金叶榆、紫叶李、金山绣线菊、白桦、花楸、茶条槭、山杏、红皮云杉、山桃稠李、拧筋槭、红瑞木等树种为骨干树种,结合地被,乔灌木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各区域有不同特色。
植物造景特色:生态性结合植物的习性,强调四季特色,杏园早春、多彩盛夏、金叶晚秋、洁雪隆冬。以适地树为原则,考虑景观的需要,进行植物配置。
(八)铺装设计分析
通过对城市周边小区现状分析可得,铺装色彩相对单调。在本次设计时主要以水泥砖、石材为主。纵坡设计考虑道路排水要求,最小纵坡不小于0.3%技术指标如下表。
五、结束语
居住小区作为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其景观设计的安全、便利、美观性及实用性对居民有着直接影响。把景观设计、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设计,才能为人们创造出了一个舒适、温馨、绿色的居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雪铭,刘巍巍.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评价——以大连市为例.地理研究,2006,05(25).
[2]蒲蔚然,刘骏.探索促进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城市规划学刊,1997(04).
[3]韩轶,李吉跃,郭连生等.居住小区生态型绿地模式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102—106.
[4]张浩.生态居住区浅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1,(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