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新进展论文

周伟: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新进展论文

摘 要: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起病急、易复发、病情重,且在老年人中具有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对此类患者行早期护理,将极大改善其预后,减少经济负担,减轻痛苦等。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治疗水平提高,脑梗死患者病死率已降低,但其后遗症还较多,使患者自理能力降低、丧失,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患者功能的恢复十分必要。本研究对脑梗死及康复护理的新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这类患者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训练

0 引言

脑梗死是血液中各种栓子脱落进入脑动脉,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将引起该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1],因此该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2],这类疾病好发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逐年加重,脑梗死的发病率随之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增加患者及社会负担[3]。对患者早期、积极护理评估和干预,结合有效康复治疗措施,可降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改善预后,对患者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5]。本文对脑梗死及康复护理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具体如下。

1 康复护理的时机

如前所述,对脑中卒患者进行极早期康复介入,患者病情的改善及预后致关重要。但国内并无统一时间,不同学者研究的时机不同,如起病后24 h 内、发病3 天内、生命体征稳定后2 天[6-8]。2018 年美国AHA/ASA 急性缺脑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指出:生命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或脑水肿的脑卒中患者,鼓励尽早在发病1 日内开始进行床边活动,可以使患者更能获益。我院临床对于该疾病患者的康复时机多选取于在不影响其正常救治情况下,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功能症状无进行性发展后,综合评估,酌情给予康复训练。极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肢体位置摆放,床上被动活动,床椅转移训练等。

康复护理是指在专业护理及医学治疗的指导下,通过对患者认知、心理、运动等功能的损伤进行改善,加速其病情快速恢复。其目的以促进患者康复为主,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最终改善患者预后[9]。

2 康复护理的内容

传统护理大多从饮食、损伤的功能障碍、心理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10]。近年来,研究重点关注患者康复时间,探寻最佳康复运动时间,同时对原先的康复护理干预做进一步的优化。

2.1 心理的康复护理。脑梗死起病急、发展迅速,患者及其家属常不能迅速适应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状态,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患者极大心理障碍,如发生抑郁,对患者治疗及预后产生影响。因此极早期的、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是脑梗死康复护理成功的关键及基础。在起病初期应根据脑梗死患者进行评估分级,并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病情复或进展做好解释工作;发现不良情绪心理,及时心理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告知患者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并调动及家属辅助护理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完成患者治疗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11]。

2.3 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30%脑梗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症状的失语,运动性失语最常见。语言功能损伤,交流困难将进一步打击患者自信心,加重心理障碍,降低患者主动配合意愿,是造成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恢复最佳时间为起病后10 天内,因此早期进行语言功能康复护理极其重要。语言康复恢复应有计划、有步骤个体化的逐步进行,将听说读写完美结合,多方式刺激大脑皮层,促进语言运动中枢的活性,恢复期说话功能。指导患者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增加其耐心,多与患者交流,增加患者恢复信心,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语言功能。

2.4 吞咽功能的康复护理。吞咽障碍是常见后遗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易造成患者进食困难,发生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是恶化患者生活质量,导致致残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应当重视、加强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工作。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吞咽康复训练——一般在神经功能恢复,症状消失后2 天,主要包括肌肉、发音、咳嗽、冷刺激、声带内收、吞咽、摄食、咀嚼训练等。多种训练综合,循序渐进,不分前后,最大限度避免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促进吞咽反射,建立气管主动排除异物的防御反射能力,防止误吸,预防吸入性肺炎,提高康复护理效果。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吞咽康复护理是一个综合过程,需从健康教育、饮食等非药物及药物两方面治疗患者[13],缩短患者康复病程,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2.2 肢体的康复护理。脑梗死后患者偏瘫肢体的早期功能训练也是极其重要的康复内容,否则易致残。早期的训练包括功能与力量的训练,主动与被动的训练。功能训练有助于损伤神经通路的重建和大脑皮质的重组,力量训练有助于远端肢体伸缩活动的恢复,均能改善肢体的运动能力。被动运动包括被动按摩、定时翻身,避免肌肉萎缩及血栓、疮褥形成。主动运动包括手指运动及坐立行的训练,为患者尽早回归原先工作、社会打下基础。在所有过程中结合针灸综合治疗加速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针灸可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帮助其重组及旁通路重建,改善脑脊液、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血流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减轻脑组织损伤及受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配合中药调理效果更佳。

时间白驹过隙,时代稳步前行。新动能引擎正在打开,传统动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一代代企业家粉墨登场,一个个新行业雨后春笋。

1)交叉模式:如果发射器连接交点,则发生交点模式.发射机将计算所有连接路段的权重,并选择最小权重来传输数据包.考虑计算的距离和连通概率,考虑到多层结构的影响,用RAR中的3-D欧几里德距离来定义距离.

2.5 最佳的运动时间。及时、有效、合理、积极的运动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最新进展中,康复护理人员,伴随血压升高、血小板凝聚力增强(易致血栓发生)的晨6时~8 时,脑梗死患者死亡率极高[12],此时运动过度,则会导致意外发生,基于此,患者的运动时间以晚间最佳,且晚间睡前、晨起后饮用淡盐水(高血压以清水替代)补充水分丢失,预防血液粘稠。适当运动,初始启动运动康复,应在医院进行,调试到最佳方案后,出院持续。注意肢体良姿势的摆放,以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仪器辅助康复数据统计,或通过游戏、影视等虚拟方式,对刺激患者视觉、听觉,协助相关功能恢复。

3 结论

新的康复护理注重综合护理,中西医结合、不同方式结合,力求,最大限度帮助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即使脑梗死后遗症——肢体、语言损伤的患者,如若积极治疗,仍有恢复的可能。脑梗死病情凶险,处理不及时,预后差。护理人员不但要全面掌握疾病的特点,还要再新科技、新技术、新观念、新发现的背景下,充分组合,借助先进技术进行康复护理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预后,帮助患者及早回归社会。但目前对于何种康复护理最佳的问题,仍需更多、更好、更高质量的研究寻找最佳方案,以期建立标准化方案。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不同层次、不同班级的我院在校男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职高专(三年)104人,五年制(五年)104人。平均年龄16~22岁。

参考文献

[1] 庄礼源.脑梗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3C):173-1175.

[2] 刘云平.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920-921.

[3] 陈聪,徐运.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新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65-68.

[4] 罗坚,梁德贞,梁琴.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25-127.

[5] 谢婷婷,由娜,王德楠.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131-132.

[6] 王清,陈湘玉,沈小芳.超早期活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743-1745.

[7] 卢哲.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279-280.

[8] 张书敏,刘晓敏.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116-117.

[9] 乔立平.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医学信息,2016,9(13):244-244.

[10] 昝方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新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19(8):269.

[11] 曾金艳.脑梗死的康复护理进展[J].蛇志,2017,29(2):238-240.

[12] 陈智英,刘晓.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27):27-28.

[13] 刘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干梗死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35.

New progress 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ZHOU Wei
(Rehabilitation Medical Center, the Affiliated Su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Town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53)

ABSTRACT:A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erebral infarction features acute onset, prone to recurrence, and severe illness. Beside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cidence, high disability rate, and high fatality rate in elderly people. Therefore, 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 of the patients once it attacks them. Early nursing for such patient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reduce economic burden, and relieve pa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level, the fa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as been reduc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equelae leading to the decrease and loss of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ctive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the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The new progress on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such kind of patients.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4.016

本文引用格式:周伟,梅娜.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30-31.

标签:;  ;  ;  ;  ;  ;  ;  ;  ;  ;  ;  ;  

周伟: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新进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