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雨诺[1](2021)在《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新时代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中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其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马克思就业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马克思在对就业问题的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形成了深刻的见解。马克思对青年职业的选择提出了科学的意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揭示了失业的产生与根源;对社会主义的畅想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就业形态。研究马克思就业理论有助于为国家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为社会理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遵循。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发现,与男大学生相比,新时代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择业观念不够理性、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导致就业缺乏竞争力;第二基本生育问题增加企业用人成本导致就业性别歧视;第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行率低下导致法律保障略显乏力。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本文充分基于马克思就业理论,客观分析了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以及问题成因,并提出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具体思路。第一加强学校教育,要把文化教育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教育女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与规划,同时提升女大学生整体素质;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要促进中小企业与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重视非正规就业的补充作用;第三推进国家法制建设,促进劳动力合理配置,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合理的就业市场规则,构建更加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总之,马克思就业理论对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问卷调查结果与马克思就业理论结合能够对新时代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作科学归因并最终提出可预期的问题解决思路。
边昱文[2](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体验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底至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企业停工停产,学校停学,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之而来的是,用人单位需求的急剧下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来自5个城市12所高校的17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求职体验。本研究借用马克思·范梅南对于生活体验划分的四个维度,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体验划分为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人际层面及感体层面,以深刻挖掘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求职体验及背后的意义。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体验主要为慌乱与煎熬的时间体验、压抑与不适的空间体验、温暖与困扰的人际体验以及疲倦与收获的感体体验,其总体的体验为在磨难中成长。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体验在时间、空间、人际及感体四个维度下呈现出单一的负向性和复杂的正负双重性相结合的特征。具体而言,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以单一的负向体验为主,而在人际及感体层面则呈现出正向体验与负向体验并存的双重性特征。并且,不同维度的求职体验之间并无明显界限,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求职体验的呈现,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就业问题给予启发与思考。一方面,可以从课程体系和综合能力培养角度,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的核心能力,如增设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相关课程、探索“社会工作+”课程,以提升其在疫情下的求职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常态与非常态两个角度,加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的求职教育,如增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培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意识与能力,以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从时间、空间、人际、感体等维度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
吴雅琴[3](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研究 ——基于1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深度访谈》文中研究说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作为就业群体的一部分,其就业过程必然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同时,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一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专业发展也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就业形势与专业形势的双重影响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就业选择的、产生了哪些就业结果就成为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就业形势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双重背景,选取了 15名2020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进行研究,并运用有限理性选择理论和就业过程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即通过就业过程理论框架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划分为就业准备期、就业筛选期以及职业确定期,并结合有限理性选择理论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各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和个人体验。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是一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共同影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有限理性选择过程。研究最后在对其就业整体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限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力的启示:通过线上焦虑缓解互助小组改善就业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高专业能力;通过个案化的指导服务提高职业规划能力;通过政策倡导缓解群体层面就业竞争、改善就业环境。
欧阳润[4](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鄂义强[5](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周倩[6](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由从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转变成关系到百姓生存生活的民生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概念,并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策略,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表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的就业任务即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全国两会,更是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之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的就业实践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导,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青年职业选择理论等,对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对其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新世纪以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显性问题这一新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以高校扩招制度、金融危机、战“疫”背景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第一阶段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在第二阶段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入伍服兵役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第三阶段提出拓展就业升学渠道、网上就业服务、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等,以引领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政策是党的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转化形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问题表现为就业区域选择差异大、就业观念落后、盲目考研逃避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供与求、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等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就业与相关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均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滞后;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存在就业歧视、过度强调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动力不足、思维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如何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各层面协调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一致、多措并举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层面,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学生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专所长,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朱羚玮[7](2020)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也迈入新的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发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幸福指数是论文的重点。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视角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论文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当代启示进行深入阐述,论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以尊重人们的需求为前提,鼓励人们通过劳动获取幸福,在劳动的过程中收获物质和精神上双重幸福的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幸福理念。其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导向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就业主体,科学的幸福观可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再次,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就业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问题的成因。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以促进大学生用正确的就业观实现幸福就业为宗旨,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个人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幸福感。新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十分迫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探析实现大学生幸福就业的对策,事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闫佳丽[8](2020)在《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积极发挥人力资本边际效益是维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动力。正如萨缪尔森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认为某一要素持续增加至某一值时其单位产量会呈下降趋势,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沿海发达地区已出现“人才贬值”的现象。与此同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层地区即使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却仍有大量岗位空缺,这主要在于大学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影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选择均受场域因素影响,家庭作为个体学习成长的第一场域其文化资本对个体的行为偏好、思维逻辑以及认知观念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因此,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讨家庭场域与新疆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关系,对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测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新疆地区6所高校的1096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家庭中文化资本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更加精准有效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文试图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否存在相关性?2)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有何差异?3)家庭文化资本是怎样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将家庭文化资本划分为具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体制化文化资本,在尽可能涵盖以往文献中关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考察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家庭文化资本发展内涵及研究需要将具体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教养方式和个体性格优势,客观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阅读量和家庭文化产品占有量,体制化文化资本分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类型和父母政治面貌,利用SPSS22.0软件对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差异分析以及OLS回归分析。另外,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案例法和归因分析法对6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并针对上述问题得出以下结果:1)家庭文化资本的三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相关性。2)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3)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基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整体贡献度不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情况具体表现为:1)具体化文化资本是解释个体行为内在逻辑的核心因素。其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言谈举止、行为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体就业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选择融入社会的参考因素,阅读氛围和艺术欣赏能力对其日后职业选择偏好有显着的影响作用。3)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就业过程中强有力的外部解释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政治面貌对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存在相关性,是个体基层就业过程中有力的外部干扰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相互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良好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基层就业的传统印象正在被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并接纳基层就业单位,但仍存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强度不足,真正了解基层就业政策的毕业生占比较低等问题。对此,政府应向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实现整个社会文化资本的平衡分布从而整体提升人力资本的格局意识;高校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就业观,加强对基层地区的宣传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家长要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善于发掘和丰富现有的文化资本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赵晖[9](2020)在《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分析 ——以2016年至2018年人民网新闻为例》文中提出传播技术促使信息接受方式的改变,老百姓参与新闻,讲自己的故事成为新趋势。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能止步于事实的呈现,更为重要的是对事实呈现方式的考虑。从这个意义上看,元叙事、复合叙事等模式的增多,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叙事认真思考的结果,其核心方式有三种,一是人人皆可注入视角、二是新闻事件中的个体皆能被聚焦、三是叙事声音相互碰撞。但同时,叙事的短板仍较明显,一方面,过度强调权威信源,叙事视角与聚焦多围绕政策及权威发言人;另一方面,个体发声机会不平衡,群体事件的个案缺失。为此,此次研究将目光对准大学生就业新闻,原因有三点:一是大学生就业是社会重要事件,媒体如何发声,直接决定老百姓对就业的想法。二是大学生就业议题牵涉方面甚广,媒体如何呈现,将看出媒体如何用事实“说话”。三是大学生就业议题与国家政策关系紧密,媒体如何解读,将影响大学生就业发展。而选择从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切入大学生就业,其最核心的优势围绕三点:一是叙事视角与聚焦是新闻工作者事实呈现能力的表现。二是叙事视角与聚焦能体现事实呈现方式方法的变化。三是叙事视角与聚焦能反映大学生就业议题的社会关系,通过谁去看大学生就业,什么被关注,将直接性的决定大学生就业报道真实性。同时,为保证此次研究的效果,将选择人民网作为研究平台,原因集中三点:权威性、数据海量、政策解读。首先,人民网作为我国信息交互平台,自1997年建立,是国内新闻的第一手发布平台,在老百姓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人民网建立至今近23年,新闻数量为新闻媒体平台之最。最后,人民网的政策解读优先权高于其他媒体平台,换句话说,人民网发声往往代表政府的观点。因此,本次研究将对人民网的大学生就业报道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总结梳理;二是整理大学生就业政策和数据,做大学生就业现实意义、问题的提炼;三是对新闻叙事视角及聚焦相关学科研究做总结,从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角度收集人民网数据;四是对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文本内容作数据统计,在统计加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有关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媒体呈现状况。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核心部分共计三部分,围绕人民网新闻叙事数据,分为新闻叙事视角数据的统计及比对分析、新闻叙事聚焦数据的统计与比对分析、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特征以及对策建议。与传统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研究不同,此次研究将借助何纯《新闻叙事学》的新闻叙事类型分类,做数据组合对比,能更直观的呈现大学生就业议题的视角差异、聚焦差异。具体分为: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组、内视角与外视角组、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组、一元视角与多元视角组。同时,叙事聚焦聚焦部分分为:政策聚焦与就业数据聚焦组、大学生个体聚焦与大学生群体聚焦组、就业问题聚焦及解决方法聚焦组。期望在叙事视角及聚焦的框架下,总结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叙事方式,在阐述优势的基础上,发现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补当下关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短板。
王政[10](2020)在《中小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文中提出中小城市作为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青年群体是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其就业问题与中小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推动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对湖北省鄂州市青年群体展开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鄂州市青年就业存在以下问题:中小城市因自身短板难以吸引广大青年就业;社会各界对青年就业指导不足;青年的就业岗位和专业供需不平衡。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认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小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发展不足严重影响青年群体的就业选择;从微观角度来看,青年个人就业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青年就业选择也有着重要影响。鄂州作为典型的中小城市,既有靠近武汉市的特殊性,也有中国其他中小城市的共性。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中小城市青年就业实际情况的共性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从青年群体正确就业的需求来看,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培养青年的创新创业精神,三是强化和提升中小城市青年群体自身的就业能力。从中小城市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来看,一是要加快中小城市建设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体系,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创造适宜青年人创业就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二是协同社会各方共同指导青年就业,整合家庭与社会共同引导青年群体就业,丰富文化建设以吸引人才流入,从就业教育入手健全人才供给制度;三是发挥中小城市自身优势及时调整政策健全人才引进制度,升级人才政策促进人才流动。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可行性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研究 |
1.4.3 创新与不足 |
2.马克思就业理论与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概述 |
2.1 马克思就业理论概述 |
2.1.1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来源 |
2.1.2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理论特征 |
2.1.4 马克思就业理论在中国的创新与实践 |
2.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概述 |
2.2.1 就业 |
2.2.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
2.2.3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新要求 |
2.3 马克思就业理论对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 |
2.3.1 为国家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
2.3.2 为社会理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
2.3.3 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遵循 |
3.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
3.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取得的成绩 |
3.2.1 就业规模持续增加 |
3.2.2 人员素质显着提高 |
3.2.3 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
3.3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能力欠缺影响职业选择 |
3.3.2 求职过程遭遇性别偏见 |
3.3.3 法律法规保障力度不足 |
3.4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
3.4.1 女大学生就业观念缺乏深入的引导 |
3.4.2 技术进步与资本蓄积加剧就业竞争 |
3.4.3 市场配置环境下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4.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
4.1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女大学生整体素质 |
4.1.1 促进文化教育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 |
4.1.2 指导女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与规划 |
4.1.3 提升女大学生整体素质扩大就业面 |
4.2 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
4.2.1 促进中小企业与农业发展 |
4.2.2 重视非正规就业补充作用 |
4.2.3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
4.3 加强市场法治保障,合理配置劳动力 |
4.3.1 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 |
4.3.2 制定更加合理的就业市场规则 |
4.3.3 构建更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后记)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会工作行业就业问题相关研究 |
1.2.2 公共卫生事件下就业问题相关研究 |
1.2.3 生活体验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理论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4.2 研究资料的收集 |
1.4.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4.4 研究伦理 |
第2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时间体验: 慌乱与煎熬 |
2.1 疫情初始: 不慌不忙 |
2.1.1 放飞: 不考虑工作 |
2.1.2 轻松: 顺带找工作 |
2.2 疫情加剧: 不知所措 |
2.2.1 失落: 稳稳的工作没了 |
2.2.2 紧绷: 备考战线被拉长 |
2.2.3 迷茫: 工作计划被打乱 |
2.3 疫情后期: 忧心如焚 |
2.3.1 不安: 无尽的等待 |
2.3.2 焦灼: 病急乱投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空间体验: 压抑与不适 |
3.1 生活空间中的压抑: 从学校到家庭 |
3.1.1 求职行动: 限制与束缚 |
3.1.2 求职心态: 懒散与消极 |
3.2 求职空间中的不适: 从线下到云端 |
3.2.1 线上沟通: 生硬和没有温度 |
3.2.2 岗位信息: 片面且缺乏深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人际体验: 温暖与困扰 |
4.1 有力支持与温情陪伴 |
4.1.1 家庭: 温馨的港湾 |
4.1.2 老师: 导向的灯塔 |
4.1.3 朋友: 助力的风帆 |
4.2 甜蜜负担与无形压力 |
4.2.1 父母的迫切干涉 |
4.2.2 导师的突然关心 |
4.2.3 同伴的就业压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感体体验:疲倦与收获 |
5.1 身体的体验: 心力交瘁 |
5.1.1 拼命尝试: 网申之疲惫 |
5.1.2 各地奔波: 应试之劳累 |
5.1.3 分身乏术: 毕业之忙碌 |
5.2 体悟的理念: 先难后获 |
5.2.1 学会等待,眼光放宽 |
5.2.2 及早准备,勇敢尝试 |
5.2.3 心态不能着急,行动不能懈怠 |
5.2.4 多学习多积累,提升综合素质 |
5.2.5 提升心理韧性,活着就有希望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总体体验 |
6.1.2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求职体验不同维度间的差异 |
6.1.3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求职体验不同维度间的联系 |
6.2 讨论 |
6.3 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启示 |
6.3.1 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的核心能力 |
6.3.2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的求职教育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新冠肺炎疫情下MSW应届毕业生求职体验研究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3)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研究 ——基于1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深度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不同视角下就业的相关研究 |
1.2.2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相关研究 |
1.2.3 新冠肺炎疫情下就业的相关研究 |
1.2.4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1.3.1 核心概念 |
1.3.2 就业过程理论的应用 |
1.3.3 有限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质性研究取向 |
1.4.2 研究对象选择及情况介绍 |
1.4.3 样本选取与资料获取方法 |
1.4.4 资料分析方法 |
1.4.5 受访对象基本信息 |
第2章 限制与挤压: 疫情下的就业准备 |
2.1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 |
2.1.1 专业受限下的就业信息搜寻 |
2.1.2 疫情引发的招聘信息全面线上化 |
2.1.3 疫情下社会资本的助推作用 |
2.2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就业信息的评价与筛选 |
2.2.1 专业价值伦理影响下的“有所不为” |
2.2.2 社会工作强相关领域的优先选择 |
2.2.3 疫情下行业发展以及企业价值的考量 |
2.3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准备期的特征 |
2.3.1 疫情与专业的双重作用 |
2.3.2 专业的“弃”与“留”并存 |
2.4 小结 |
第3章 调整与抉择: 疫情下的就业筛选与被筛选 |
3.1 疫情下用人单位招聘与筛选方式的调整 |
3.1.1 疫情引发招聘需求的缩减 |
3.1.2疫情导致就业时间的滞后 |
3.1.3 网络媒介在线上测试与筛选中的广泛使用 |
3.2 疫情影响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就业筛选中的行动与变化 |
3.2.1 回归社会工作领域增加就业机会 |
3.2.2 调整就业方向与就业需求 |
3.2.3 价值满足与理性选择矛盾显着 |
3.2.4 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
3.3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筛选期的特征 |
3.3.1 妥协与坚守并存 |
3.3.2 焦虑与迷茫并存 |
3.3.3 利益竞争与资源博弈显着 |
3.4 小结 |
第4章 尘埃落定: 疫情下的职业选择结果 |
4.1 坚定的社会工作者 |
4.1.1 专业认同的驱使 |
4.1.2 专业教育的“不浪费” |
4.1.3 就业与偏好的匹配 |
4.2 回流的社会工作就业者 |
4.2.1 专业领域的优势与拉力 |
4.2.2 专业价值的“非抛弃” |
4.2.3 疫情中非对口岗位竞争激烈 |
4.3 求变的非社工就业者 |
4.3.1 升学与就业的衡量 |
4.3.2 疫情中“求变”与“求稳”的抉择 |
4.4 “过渡性”就业者 |
4.4.1 疫情下先“保底就业”观念的影响 |
4.4.2 目标缺失下的暂时性选择 |
4.5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确定期的特征 |
4.5.1 理性与专业价值共同作用 |
4.5.2 就业流动意向不稳定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力的启示 |
5.2.1 线上焦虑缓解互助小组改善就业心态 |
5.2.2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升专业能力 |
5.2.3 通过个案化的指导服务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
5.2.4 通过政策倡导缓解群体层面就业竞争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访谈提纲 |
(4)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
(三)存在的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架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
(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
(三)青年职业选择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毛泽东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二)邓小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三)江泽民时期的就业理论 |
(四)胡锦涛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五)习近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第二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
一、高校扩招制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0—2008年)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
(三)“三支一扶”计划 |
(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9—2019年) |
(一)就业服务政策 |
(二)入伍服兵役政策 |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
三、战“疫”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20年至今) |
(一)拓展就业升学渠道 |
(二)网上就业服务政策 |
(三)就业管理服务政策 |
第三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归因 |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差异 |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新 |
(三)大学生盲目追求考研逃避就业 |
(四)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 |
(一)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 |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 |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
(四)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 |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
第四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紧握市场脉搏,政府助力发展 |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大学生就业 |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
二、高校完善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导向 |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
三、用人单位明确用人标准,促进公平正义 |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
(二)招聘信息公开化,构建公平竞争机制 |
(三)“校地企”三方合作,实施精准培养计划 |
四、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
(一)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我价值 |
(二)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
(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
2.1.1 需求是追求幸福的内在动力 |
2.1.2 劳动是创造和体验幸福的前提 |
2.1.3 奉献是获得幸福的终极目标 |
2.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特点 |
2.2.1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2.2.2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
2.2.3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
2.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
2.3.1 为追求幸福生活指明方向 |
2.3.2 提高对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
2.3.3 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完善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
3.1 就业观是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1 就业与就业观的含义 |
3.1.2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 |
3.1.3 正确的就业观丰富和完善幸福观 |
3.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
3.2.1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
3.2.2 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 |
3.2.3 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4章 基于幸福观的大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 |
4.1 以沈阳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目标做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数据的分析 |
4.2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
4.2.1 就业意识自主化 |
4.2.2 就业心态理性化 |
4.2.3 就业选择多样化 |
4.3 当代大学生就业领域存在的问题 |
4.3.1 就业形势认知不够明确 |
4.3.2 就业价值呈功利化趋势 |
4.3.3 就业规划理念普遍淡薄 |
4.3.4 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 |
4.3.5 自身定位不够准确清晰 |
4.4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
4.4.1 社会巨变带来的影响 |
4.4.2 社会负面思潮的冲击 |
4.4.3 学校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
4.4.4 传统家庭教育理念滞后 |
4.4.5 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导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
5.1 国家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指导 |
5.1.1 遵循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相统一的职业原则 |
5.1.2 树立通过劳动获取幸福的正确就业观 |
5.1.3 树立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奉献理想 |
5.2 社会层面:多渠道助力大学生就业,增进就业幸福感 |
5.2.1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5.2.2 拓宽多元的就业渠道 |
5.2.3 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 |
5.3 高校层面:内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于高校课程体系 |
5.3.1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5.3.2 融入大学生具体专业课程 |
5.3.3 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
5.4 家庭层面: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
5.4.1 家长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
5.4.2 家长引导子女作好职业规划 |
5.4.3 家长关注子女心理健康 |
5.5 个人层面:客观认知环境,能动幸福就业 |
5.5.1 认知客观就业环境 |
5.5.2 明确自身职业规划 |
5.5.3 提升自身抗压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庭文化资本 |
(二)基层范围界定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形式 |
六、问题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
(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 |
三、文献评述 |
四、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三、研究对象 |
(一)问卷发放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五、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一)相关变量指标的选取 |
(二)相关指标的操作化说明 |
六、信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
(一)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因子分析 |
第三章 家庭文化资本、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现状描述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扫描 |
(一)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的情况描述 |
(二)具体化文化资本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 |
(四)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 |
(五)大学生家庭文化资本差异分析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情况扫描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情况描述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 |
(二)家庭文化资本差异情况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 |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情况 |
第四章 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四、小结与讨论 |
(一)小结 |
(二)讨论 |
第五章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 |
(一)经济需要 |
(二)价值需要 |
二、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态度 |
(一)积极态度 |
(二)消极态度 |
三、小结 |
第六章 引导大学生科学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家庭层面 |
反思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分析 ——以2016年至2018年人民网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
(二)大学生就业报道概况 |
(三)新闻叙事视角分析研究现状 |
(四)新闻叙事的聚焦研究现状 |
(五)大学生就业报道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计框架 |
(一)对象界定 |
(二)样本来源及抽样方法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基本思路 |
(六)研究基本结构 |
第一章 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叙事视角数据及分析 |
一、全知及限知视角 |
(一)概念 |
(二)全知及限知视角数据 |
(三)数据分析 |
二、内视角及外视角 |
(一)概念 |
(二)内、外视角数据 |
(三)数据分析 |
三、第三人称视角及第一人称视角 |
(一)概念 |
(二)第一、第三人称视角数据 |
(三)数据分析 |
四、一元视角及多元视角 |
(一)概念 |
(二)一元、多元视角数据 |
(四)数据分析 |
第二章 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叙事聚焦数据及分析 |
一、政策聚焦及就业数据聚焦研究 |
(一)数据 |
(二)数据分析 |
二、大学生群体及个体聚焦研究 |
(一)数据 |
(二)数据分析 |
三、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法聚焦研究 |
(一)数据 |
(二)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叙事视角与聚焦互相作用下的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研究 |
一、聚焦可信性取决于视角权威 |
二、权威视角制约下的聚焦内容传播有限性 |
三、聚焦是对叙事视角信度的补充 |
四、差异视角下重复聚焦的客观有限性 |
第四章 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新闻叙事特征及问题 |
一、特征 |
二、存在问题 |
第五章 对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报道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10)中小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课题研究思路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课题的创新性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青年就业观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就业”的概念界定 |
2.1.2 “青年”的概念界定 |
2.1.3 “中小城市”的概念界定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就业观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就业观 |
2.2.2 列宁的青年就业观 |
2.3 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的青年就业观 |
2.3.1 毛泽东的青年就业观 |
2.3.2 邓小平的青年就业观 |
2.3.3 江泽民的青年就业观 |
2.3.4 胡锦涛的青年就业观 |
2.3.5 习近平的青年就业观 |
3 中小城市青年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鄂州市为例 |
3.1 中小城市青年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中小城市难吸引青年就业 |
3.1.2 青年就业的社会指导不强 |
3.1.3 青年的岗位与专业不匹配 |
3.2 以鄂州市为例的中小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个人就业观念影响就业选择 |
3.2.2 原生家庭影响青年择业期望 |
3.2.3 高校培育影响青年就业需求 |
3.2.4 经济水平影响就业岗位期望 |
3.2.5 政务环境影响青年就业观念 |
3.2.6 文化宣传力度影响就业导向 |
3.2.7 社会保障体系影响资源分配 |
3.2.8 生态环境影响供给岗位种类 |
4 解决中小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
4.1 从青年自身出发提升就业质量 |
4.1.1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就业观 |
4.1.2 培养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 |
4.1.3 全面增强青年的就业本领 |
4.2 从城市角度出发改善就业环境 |
4.2.1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吸引青年就业 |
4.2.2 社会各方协作共同指导青年就业 |
4.2.3 完善政策不断健全人才引进制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杨雨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体验研究[D]. 边昱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研究 ——基于1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深度访谈[D]. 吴雅琴.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5]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周倩.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7]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朱羚玮.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 闫佳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分析 ——以2016年至2018年人民网新闻为例[D]. 赵晖.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10]中小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D]. 王政.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