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霞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珠江路小学471003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惑,如果家长和教师能捕捉住这些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进行正确引导的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女儿四岁的时候,在幼儿园午休时,顶头床上的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揪女儿的头发,女儿向我哭诉了这件事,并希望我能告诉老师。第一次说时,心想女儿胆子小,就满足了女儿的愿望,我告诉了老师,老师很快把那个小男孩换到了女儿的床下铺的位置。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那个小男孩午休时还要把手从床头上伸上去揪女儿的头发,在女儿第二次哭诉这件事时,就想不能再替她处理了,就对女儿说:“云云这么聪明,能不能自己想办法不让小朋友揪自己的头发?”女儿含泪点了点头,以后女儿没有再告状。过了一段时间,我就试着问女儿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不让小朋友揪自己的头发,女儿说:“我告诉老师;我和他讲理,说他揪我头发是不对的;训他不要揪我的头发。”我就又顺势鼓励女儿做得不错,继续努力。总之,女儿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而且使我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以后女儿很少回家告状,她把在幼儿园遇到的其它麻烦也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
很多父母和老师都感慨说现在的独生子女没有独立性,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不动就搬家长。从引导女儿自己处理问题的这件事上进行反思,孩子的依赖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还是父母自己惯出来的,“越俎代鲍”,什么都包办了,孩子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又哪会有独立性的培养。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要从具体事务中跳出来,悉心扮演一个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让小孩在实际操作中,初步经历、体会独立处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他们的独立性,使他们渐渐摆脱对父母、对教师的依赖,成长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在女儿五岁时,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在带女儿去买菜时,看到有三个盲人在吹唢呐乞讨,他们吹出的曲调优美动听,好多过往行人都往他们端的缸子里投钱,我也拿出了一块钱,让女儿往他们缸子里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却怎么也不愿意投,还说:“这是我们的钱,我不想给他们。”听到这话,我就想:这也难怪,孩子还没有同情心,在这个时候应加以引导,而不是责怪才对。就对女儿说:“云云,他们是盲人,眼睛看不见,他们干什么都很困难,挣钱很不容易,他们现在给我们吹好听的音乐,我们拿钱来帮助他们好吗?”在引导下,女儿终于把钱投到了缸子里。
结合这样一件生活小事,唤起了女儿的同情心,对女儿进行了爱心教育。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同情心,没有爱心,怎么会爱自己的父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呼唤生命教育,对于生命教育存在于每时每刻,应从小抓起,积少成多,聚沙成丘。
同样,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我也要注意捕捉住每一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乱扔废纸的学生面前弯腰捡起一片纸,放进纸篓;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和批改作业的批语要先做到认真书写;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每节课都要提前进教室;要求学生做作业细心,就认真批改每一次、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节约每一度电,就随手关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存在于每时每刻。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教育有时,但无定时。教育存在于每一个生活的角落,只要留心观察,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完全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