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陶瓷论文_朱志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电陶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陶瓷,形貌,基底,多孔,马里兰,空气,微观。

导电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朱志斌[1](2019)在《基于非导电陶瓷的电火花沉积制备自润滑涂层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叁氧化二铝陶瓷的导电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镀技术在叁氧化二铝陶瓷表面制备了铜镀层,使陶瓷基体达到导电要求,再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叁氧化二铝陶瓷表面的铜镀层上沉积制备了Cu/Cu-MoS_2自润滑涂层,研究了自润滑涂层的厚度、涂层表面粗糙度、涂层的微观形貌以及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与自润滑涂层制备过程中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来测取涂层的厚度,结果表明:随着电极旋转速度、放电功率、放电频率的增加,涂层的厚度先变大后减小;采用5挡电极旋转速度,40μF放电功率,70Hz放电频率参数时,自润滑涂层的厚度达到最大值。利用粗糙度测量仪来测量涂层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当电极转速、放电功率以及放电频率不断变大时,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变大;采用5挡电极旋转速度,40μF放电功率,50Hz放电频率参数时,涂层的表面粗糙度最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自润滑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可以看到,自润滑涂层的表面凹凸不平,为非常典型的电火花沉积形貌,涂层局部区域有缝隙或者气孔出现;当采用5挡电极旋转速度,40μF放电功率,50Hz放电频率时,自润滑涂层的表面比较致密,形貌最好。采用HSR-2M型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做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自润滑涂层耐磨性为氧化铝陶瓷耐磨性的2.2倍。随着电极旋转速度、放电功率、放电频率逐渐变大,自润滑涂层的磨损量以及摩擦系数一开始减小,而后又开始变大。当电极的旋转速度为5挡,放电功率为40μF,放电频率为50Hz时,自润滑涂层的磨损量及摩擦系数达到最小值,减磨抗磨性能最佳。利用电子扫面显微镜观察涂层的磨损表面会看到,自润滑涂层的表面发生剪切滑移,主要的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5)

翁晓琳,刘佩佩,张亚鹏,刘江,刘美林[2](2018)在《新型多孔导电陶瓷负载银阴极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空气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及环保等优势,其空气电极的优劣对电池的输出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多孔钙钛矿氧化物La_(0.7)Sr(0.3)CoO_(3-δ)(LSC)作为陶瓷基底,负载银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研究其作为锌空电池空气电极的性能。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造孔剂(淀粉)的含量,优选出性能最佳的Ag-LSC空气电极(阴极),与锌阳极组装成锌空气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LSC基底的孔隙率为~32%且银含量30 mg/cm~2时,制备的多孔陶瓷负载银阴极组装的锌空气电池功率密度最高(141 mW/cm~2)。在Ag-LSC空气电极表面涂一层聚四氟乙烯(PTFE)疏水材料后,锌空气电池的使用寿命得到显着延长。(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方勇,刘兵,刘玉堂[3](2018)在《偶联剂对导电陶瓷粉过电流保护元件的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偶联剂对以陶瓷粉作为导电粒子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室温电阻、R-T特性、耐电流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含量的增加,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室温电阻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过电流保护元件的R-T特性中电阻突变起始温度升高且转变温区变宽;过电流保护元件耐电流冲击后电阻升幅降低。在以陶瓷粉作为导电粒子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中添加偶联剂,提高了过电流保护元件的电阻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江涌,黄新华,吴澜尔,陆有军[4](2018)在《Si_3N_4-TiZrN_2-TiN复合导电陶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制备可用电火花加工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为目的,用Zr N-Ti N作为导电相,以Y_2O_3、La_2O_3、Al N作为烧结助剂,在1750℃无压烧结Si_3N_4-Ti Zr N_2-Ti N复合导电陶瓷。测试了试样的烧结特性、机械性能及导电性能,用XRD和SEM分析表征了试样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其结果为:相对密度接近98%;试样的机械性能良好,抗弯强度可达到960 MPa,显微硬度为14.7 GPa,断裂韧性为7.6 MPa·m~(1/2);试样的电阻率由单相氮化硅陶瓷的10~(13)?·cm降低到复合导电陶瓷的10~(-2)?·cm数量级,可用电火花进行加工。物相分析表明,试样中生成了Ti Zr N_2新物相,形成了Si_3N_4-Ti Zr N_2-Ti N复合导电陶瓷。显微分析表明,试样中的叁种晶粒均在2μm以下,具有相互结合紧密且分布较均匀的显微结构。(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赵秋植[5](2018)在《机械合金化制备Ti_3AlC_2导电陶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i、Al、C单质粉体为实验原料,掺杂适量的Si元素,采用高能球磨机制备Ti_3AlC_2导电陶瓷粉体,研究球磨转速和原料配比对合成Ti_3AlC_2导电陶瓷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球磨转速为550 r/min,球料比5∶1和球磨时间3 h的球磨工艺下,可成功制备出Ti_3AlC_2含量为92.4 wt%的混合粉体,通过增加适量Al元素可以促进Ti_3AlC_2的合成;原料粉体按3Ti/1Al/0.1Si/1.8C的化学计量比进行机械合金化,所得粉体中Ti_3AlC_2的含量高达95.1 wt%,并且Si原子替代部分Al原子而形成Ti_3Al(Si)C_2固溶体。(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8年06期)

陈军军[6](2018)在《SiC基复相导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化硅(SiC)陶瓷以其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已经在众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SiC陶瓷仅次于金刚石的高硬度,使得目前SiC陶瓷的后期加工成型较为困难,而且性能优异的单相SiC陶瓷往往表现出半导体的性质,不利于其在导电领域的应用。通过调控SiC陶瓷的导电性能到100Ω·cm以下时,可以满足电火花加工的要求,从而能够对SiC陶瓷进行快速精确及复杂型面的加工。目前,对SiC陶瓷电学性能调控的研究还不完善,调控机理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开展SiC基复相导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对于SiC陶瓷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制造及拓展其应用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组分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常压固相烧结、常压液相烧结和热压液相烧结等致密化途径制备SiC基复相陶瓷,并对其相对密度、组成成分、微观结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选用2200℃作为烧结温度考察ZrB_2含量对相成分、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电渗流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ZrB_2含量的ZrB_2/SiC复相陶瓷的相对密度都在99%以上,几乎完全致密。随着ZrB_2含量增加,复相陶瓷的断裂韧性逐渐提高。同时,伏安特性曲线的非线性逐渐弱化,电阻率逐渐下降,这主要归因于导电路径中晶界的变化。当ZrB_2含量增加到某一特定值(渗流阈值)附近,电阻率会急速下降,预示着渗流通路的形成。通过渗流模型可计算得出,该渗流阈值为10.8 vol%(19.7wt%),这一数值要比传统的导电颗粒连续连接模式的渗流阈值低很多(33vol%),原因是该渗流通道是由ZrB_2-SiC-ZrB_2连接模式构成,其晶界势垒较SiC-SiC晶界势垒已显着降低而使晶界导通。其后,以SiC-20wt%ZrB_2为原料采用常压固相烧结的方式在氩气环境下调控烧结温度制备出ZrB_2/SiC复相陶瓷,研究发现调控烧结温度可以控制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可以调控陶瓷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对比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得的复相陶瓷发现:在1900℃烧结的样品相对密度较低,气孔相互贯通;提高烧结温度到2000℃时,样品的相对密度增加,气孔相互孤立分布,电阻率由连续气孔控制转变为晶界控制,导致电阻率大幅下降;继续提高烧结温度到2100℃时,相对密度进一步降低,SiC晶粒逐渐长大,晶界相减少,从而导致电阻率的继续下降;当烧结温度为2200℃时,烧结样品中碳的结晶度提高,包裹ZrB_2晶粒的无定型层消失,晶界变清晰干净,SiC晶粒继续增大并长成柱状晶,渗流通道形成导致电阻率再次大幅下降。但烧结温度过高会造成SiC晶粒过度生长,导致材料的弯曲强度降低。因此,为保证较低的电阻率和较高的强度确定最佳的烧结温度为2200℃。随后,探讨氩气环境下常压液相烧结SiC陶瓷的致密化技术途径,考察了分散介质、分散剂、有无埋粉烧结及烧结温度对SiC陶瓷相对密度、组成成分、微观结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作分散介质和加入分散剂均对所分散的粉体有活化作用,降低烧结粉体的烧结活化能;液相烧结过程中,液相烧结助剂由于高温作用会挥发而损失,埋粉烧结方式可补偿这种损失;1950℃-2000℃烧结的样品具有最高的相对密度(>97%),在2000℃烧结的样品的弯曲强度最高;不同温度下烧结的样品的电阻率均较低,约为10~1Ω·cm量级,这是高温烧结过程中Al原子对SiC晶粒进行掺杂引起的。最后,采用热压液相烧结工艺添加氧化石墨烯GO作为第二相制备SiC基复相陶瓷,考察溶剂类型、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对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在无机溶剂水中分散时,由于GO所带的-OH或-COOH等官能团可提供溶剂化力,容易在其表面形成水化膜,可保证GO片良好分散,而在有机溶剂乙醇中不存在溶剂化膜,因此GO在乙醇中容易团聚;GO的加入可提高陶瓷的弯曲强度但降低了陶瓷的断裂韧性;烧结过程中GO片在样品中沿垂直于压力的方向分布,导致陶瓷的电学各向异性增强。为考察晶粒大小对电学性能的影响,对样品进行1800℃退火处理,结果发现无埋粉退火的样品晶粒长大,并引起电阻率的降低和电性能各向异性的削弱。(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期刊2018-06-01)

王文渊[7](2018)在《纳米金属/导电陶瓷新型界面及电解CO_2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文明和工业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成为最受关注的的环境问题之一,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温室效应”。过多的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温室气体。如何利用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含量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利用可再生电力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CO2)可以持续实现这一目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是一种在高温下操作的装置,可以减少极化损失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过程热。该技术主要来源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还不是很完善,在新材料设计与优化方面还需要很多努力,以满足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的应用需求。在许多电化学系统中,通常活性相界面在决定能源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从基底中原位生长纳米颗粒的方法,获得了纳米尺度的活性界面。我们借助于XRD、XPS、TG、SEM和TEM等技术,分别研究了不同基底的阴极材料(金属基电极、金属-陶瓷基电极和萤石基电极)的物相、元素价态、氧空位浓度、纳米尺度的形貌结构特征及电化学性能。通过调控金属基(Ni)上原位生长MnOx的含量,Ni/11%MnOx电极材料表现出最高的电化学性能。800℃,1.4V的施加电压下,去除CO的保护,Ni/11%MnOx电极材料仍表现出良好的长期使用性能。通过调控金属-陶瓷基(Ni-YSZ)上原位生长MnOx的含量,Ni-YSZ/3%MnOx电极材料表现出最高的电化学性能。通过调控萤石基(CeO2)上原位生长的NiCu合金比例,Ce0.9(Cu0.25Ni0.75)0.1O2-δ电极材料表现出最高的电化学性能,连续运行100个小时,电解二氧化碳(CO2)的电流密度几乎没有衰减,展现出良好的长期使用性能。通过实施界面工程,在较宽的阴极材料(从金属基电极到陶瓷基电极)范围内提高了二氧化碳(CO2)的电化学还原性能。这种由功能相和原位生长的纳米颗粒构筑的活性界面促进了二氧化碳(CO2)的吸附活化,这些具有强结合力的限域纳米颗粒的界面结构还增强了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翁晓琳[8](2018)在《锌空气电池的关键部件及其多孔导电陶瓷基底负载银阴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空气电池在所有的金属空气电池中技术相对成熟,具有高的理论比能量(1086Wh·kg~(-1)),平稳的工作电压,又因其锌阳极具有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的优势,锌空气电池商业化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讯、铁路信号和助听器电源等低功率器件市场中(输出功率<10 mW),现已逐步尝试将锌空气电池应用于储能行业、电动车行业、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本文的研究内容围绕锌空气电池的隔膜、阳极以及阴极叁个关键性部件展开;研究不同隔膜对锌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将锌粉压片与锌箔作锌阳极组装锌空气电池,探究放电产物的形貌对锌电极利用率的影响;同时,首次采用新型的多孔钴酸锶镧陶瓷基底La_(0.7)Sr_(0.3)CoO_(3-δ)(LSC),负载银(Ag)氧还原催化剂制备锌空气电池的阴极(Ag-LSC),通过调控LSC基底的孔洞、催化剂负载量以及亲疏水通道,提高了锌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稳定性。玻璃纤维隔膜具有丰富的纤维交叉形成的微孔结构,厚度为0.7 mm,比常用的无纺布聚合物隔膜更厚,对KOH溶液的吸液率是无纺布隔膜的3倍以上。以锌粉压片作阳极、碳纸负载Ag作阴极,与玻璃纤维隔膜组装的锌空气电池开路电压为1.5 V,放电电压平稳,且放电时间比用无纺布隔膜组装的电池更长。但两者锌的利用率比较低,当将不同锌阳极组装成锌空气电池,发现锌箔与锌粉压片的利用率低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锌空气电池放电后,锌箔阳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苔藓形貌氧化物,阻碍了内部锌的进一步氧化,从而降低锌的利用率;而锌粉压片阳极的表面放电产物是小针状物聚集成疏松多孔的结构,内部的锌也被氧化,但由于电极比表面积增大,电极中一部分的锌未经过放电而直接被氧化,最终导致阳极利用率低。除此之外,锌粉压片阳极因直接接触铜箔集流体,加速了锌的自腐蚀,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阳极利用率。在前面电池的两种关键性部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玻璃纤维隔膜、锌粉阳极与一种新型的Ag-LSC多孔功能陶瓷阴极一起组装成锌空气电池,研究发现,当陶瓷LSC基底的孔隙率为32%且Ag含量为30 mg·cm~(-2)时,在空气氛围下,锌空气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可达141 mW·cm~(-2)。并在已优化的Ag-LSC阴极中添加PTFE,改变阴极的亲疏水通道,在同一电流密度5 m A·cm~(-2)下恒流放电,采用等量的阳极锌粉,添加PTFE的阴极制备的锌空气电池放电容量从原来的20 mAh增大到125 m Ah,在锌粉放电结束后更换锌粉,电池还能持续稳定放电。这种新型多孔功能陶瓷LSC基底极大地提高了阴极的电化学反应位点,而且PTFE的加入也使Ag-LSC阴极组装成的锌空气电池寿命得到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4)

[9](2018)在《马里兰大学研发柔性锂离子导电陶瓷织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柔性锂离子导电陶瓷织物(flexible lithium-ion conducting ceramic textile),该材料是一款快速锂离子导体,电化学稳定性强,处理方法可扩展,可被整合到固态锂金属电池中。该材料基于石榴石型导体(garnet-type conductor)打造,拥有诸多理想的化学特性及结构特性,包括:锂离子导电立方结构(lithium-ion conducting cubic structure)、低密度、多尺度孔隙(multi-scale porosity)、表面面积/体积比(本文来源于《纺织装饰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杨爽[10](2017)在《AZO基导电陶瓷的场助烧结及其薄膜的脉冲激光沉积》一文中研究指出铝掺杂氧化锌(AZO)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以及敏感性能,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和能源技术产业。作为继硅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和砷化镓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之后的第叁代宽禁带半导体,其半导体性能被逐步开发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AZO作为典型的电子导体,其导电性能主要由载流子浓度和Hall迁移率决定。由于ZnO对掺杂元素的固溶度很低,仅调控载流子浓度导电性提升空间有限。因而,Hall迁移率的研究对制备高导电的AZO基陶瓷对多功能、低成本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采用真空及氩气气氛,利用场助烧结技术(FAST)制备了高致密的AZO陶瓷,研究了不同烧结环境对AZO陶瓷的致密化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AZO陶瓷的致密度及结构演化过程,并结合ANSYS模拟场助烧结过程中热场与电场的演化,建立场助烧结过程中材料的结构、性能与热场、电场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热-电耦合场的作用机制及AZO陶瓷的场助烧结致密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ZO陶瓷的助烧结致密化分为两个过程:第一过程为样品内部最高温度低于致密化温度,大量孔隙存在,样品导电性差,电流几乎不通过样品,烧结动力来源于石墨模具的热场作用;第二过程为样品内部最高温度高于致密化温度,导电性能提升,电流通过样品,促进热场均匀分布,烧结动力来源于石墨模具及样品的热-电耦合场作用。以此为基础,通过精细设计脉冲电流对AZO陶瓷的作用方式,调控AZO陶瓷的晶粒大小和晶体缺陷,研究了电流对AZO陶瓷晶粒大小及晶体缺陷的影响,以此建立晶粒大小、晶体缺陷对AZO陶瓷的Hall迁移率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制备出最低电阻率为6.7×10~(-4)Ω?cm的AZO陶瓷。此外,通过电场辅助热变形制备高度c轴取向的AZO织构陶瓷,并建立织构度与Hall迁移率、电阻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织构AZO陶瓷Hall迁移率高达100.3 cm~2·V~(-1)·s~(-1),电阻率仅为4.2×10~(-4)Ω?cm的AZO织构陶瓷,与现有文献报道相比,电阻率降低80%。以石墨烯为导电增强相,制备了石墨烯均匀分散的AZO/石墨烯陶瓷,研究了石墨烯对AZO/石墨烯陶瓷的致密度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石墨烯的添加能够降低AZO陶瓷的烧结温度,但是石墨烯含量超过0.05wt.%时,由于石墨烯团聚加剧,AZO/石墨烯陶瓷的致密度急剧降低,AZO/石墨烯陶瓷致密度在石墨烯含量为0.025wt.%、烧结温度为1100℃时获得最大值,为99.1%;石墨烯分散在ZnO晶界和ZnO/ZnAl_2O_4/ZnO叁角界面处,形成ZnO/石墨烯/ZnO界面结构及ZnO/石墨烯/ZnAl_2O_4界面结构,分散在晶界及界面处的石墨烯降低了载流子在晶界处的散射,从而提高AZO/石墨烯陶瓷的Hall迁移率。此外,石墨烯将孔隙两端的晶粒桥连,形成载流子多通道的网结构,为孔隙处的载流子提供更多的迁移通道。AZO/石墨烯陶瓷获得最高Hall迁移率为130.4cm~2V~(-1)s~(-1),最低电阻率为3.1×10~(-4)Ω?cm。以AZO/石墨烯陶瓷为靶材,采用激光脉冲沉积法制备AZ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沉积温度、氧分压及激光能量密度对AZ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其最低电阻率为3.2×10~(-4)?·cm,最高可见光透过率为91.5%。与AZO靶材制备的薄膜相比,AZO/石墨烯靶材制备的薄膜具有更优的结晶性能、导电性能及可见光透过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导电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锌空气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及环保等优势,其空气电极的优劣对电池的输出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多孔钙钛矿氧化物La_(0.7)Sr(0.3)CoO_(3-δ)(LSC)作为陶瓷基底,负载银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研究其作为锌空电池空气电极的性能。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造孔剂(淀粉)的含量,优选出性能最佳的Ag-LSC空气电极(阴极),与锌阳极组装成锌空气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LSC基底的孔隙率为~32%且银含量30 mg/cm~2时,制备的多孔陶瓷负载银阴极组装的锌空气电池功率密度最高(141 mW/cm~2)。在Ag-LSC空气电极表面涂一层聚四氟乙烯(PTFE)疏水材料后,锌空气电池的使用寿命得到显着延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电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1].朱志斌.基于非导电陶瓷的电火花沉积制备自润滑涂层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2].翁晓琳,刘佩佩,张亚鹏,刘江,刘美林.新型多孔导电陶瓷负载银阴极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J].无机材料学报.2018

[3].方勇,刘兵,刘玉堂.偶联剂对导电陶瓷粉过电流保护元件的性能影响[J].仪表技术.2018

[4].江涌,黄新华,吴澜尔,陆有军.Si_3N_4-TiZrN_2-TiN复合导电陶瓷[J].陶瓷学报.2018

[5].赵秋植.机械合金化制备Ti_3AlC_2导电陶瓷[J].中国陶瓷.2018

[6].陈军军.SiC基复相导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

[7].王文渊.纳米金属/导电陶瓷新型界面及电解CO_2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8].翁晓琳.锌空气电池的关键部件及其多孔导电陶瓷基底负载银阴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9]..马里兰大学研发柔性锂离子导电陶瓷织物[J].纺织装饰科技.2018

[10].杨爽.AZO基导电陶瓷的场助烧结及其薄膜的脉冲激光沉积[D].武汉理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水热法合成的Ag纳米线的扫描电镜图(...一14:T泊2一BN复相导电陶瓷白色析...LaCrO3导电陶瓷体生产模具示意图SPS烧结温度对Ti_2SnC导电陶瓷致...一6银/导电陶瓷复合内电极的室温...LaFe1-xNixO3δ-系导电陶瓷室温...

标签:;  ;  ;  ;  ;  ;  ;  

导电陶瓷论文_朱志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