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镀层形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镀层,形貌,硬度,超声波,亚硫酸盐,缓冲剂,半胱氨酸。
镀层形貌论文文献综述
赵岩[1](2018)在《仪器结构件用2A12铝合金表面Ni-P化学镀层的形貌与硬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铝合金的硬度,以仪器结构件用2A12铝合金为基体制备Ni-P化学镀层。采用称重法、螺旋测微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测试方法和仪器,研究了沉积时间对镀层的沉积速率、厚度、形貌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镀层的沉积速率明显降低,厚度逐渐增加,但增厚速率变慢;镀层的结构未发生变化,仍为胞状结构,但表面胞状物的平均直径变大;镀层的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沉积时间为90min时,镀层的硬度达到5.80GPa,是2A12铝合金硬度的4倍以上,说明Ni-P化学镀层能较大幅度地提高2A12铝合金的硬度。(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8年05期)
王磊,张永君[2](2018)在《碱活化对镁合金化学镀Ni-P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碱活化工艺中焦磷酸盐、碳酸钠及活化温度对化学镀Ni-P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典型试样的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分析。最佳的碱活化工艺条件为:焦磷酸盐140~200g/L,碳酸钠15~35g/L,添加剂适量,活化温度80℃,活化时间2min。未经碱活化的镀层粗糙、孔隙明显;而经碱活化的镀层表面较平整、均匀,无明显缺陷,具有典型的胞状或球状形貌。碱活化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38×10~(-6) A/cm~2,仅为未经碱活化镀层的15.5%。(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8年04期)
梁智鹏,王一雍,金辉,周新宇,刘香琳[3](2018)在《Ni-Co/ZrO_2复合镀层的形貌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超声辅助复合电沉积方法在氨基磺酸盐体系中制备了Ni-Co/ZrO_2复合镀层。采用单一变量法探讨了电流密度、ZrO_2粉体质量浓度和超声功率对电沉积Ni-Co/ZrO_2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优化了Ni-Co/ZrO_2复合镀的工艺参数;对镀层进行了纳米压痕测试,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优化后Ni-Co/ZrO_2复合镀层的形貌和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电沉积工艺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5A/dm~2,ZrO_2粉体质量浓度10g/L,超声功率240W。在此条件下,Ni-Co/ZrO_2复合镀层的纳米硬度、弹性模量以及硬模比分别达到6.13GPa、291GPa和0.021,镀层平整致密,ZrO_2纳米粒子较好地复合于金属基质中。(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期刊2018年02期)
吕泽满,常任珂,王兵毅,谭桂珍,郝志峰[4](2018)在《缓冲剂对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化学镀金液稳定性及镀层形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CH_3COOH-CH_3COONa、C_6H_8O_7-Na_3C_6H_8O_7、C_6H_8O_7-Na_2HPO_4和Na_2HPO_4-NaH_2PO_4这4种缓冲体系对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化学镀金液稳定性和镀层性能的影响。镀液的基本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a_3Au(SO_3)_2(以Au~+计)1 g/L,Na_2SO_3 12.6 g/L,Na_2S_2O_3·5H_2O 24.9 g/L,pH 6.5,温度65°C,时间5 min。4种缓冲体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镀液的高温稳定性及其对镍离子和化学镀镍还原剂(次磷酸钠)的耐受度。采用C_6H_8O_7-Na_2HPO_4缓冲体系时,镀金层厚度最均匀,表面最光滑、致密。(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8年04期)
方舒,沈岳军,刘定富[5](2018)在《含硫稳定剂对纳米Ni-P-TiO_2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镀液稳定性、沉积速率、镀层孔隙率、显微硬度和耐蚀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硫代硫酸钠、2-巯基苯并噻唑以及DL-半胱氨酸叁种稳定剂对Ni-P纳米TiO_2复合化学镀的影响,研究所采用的基础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26 g/L六水合硫酸镍,32 g/L次亚磷酸钠,15 g/L乙酸钠,20 g/L一水合柠檬酸,10~30 mg/L表面活性剂,1~2 g/L纳米TiO_2,θ为(88±1)℃,pH为4.8±0.2,反应t为1 h。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对镀层耐蚀性、显微硬度和镀液稳定性的效果都较差,不适合作为本体系的稳定剂;DL-半胱氨酸作为稳定剂时虽然对镀层显微硬度和沉积速率比2-巯基苯并噻唑稍好,但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耐蚀性不佳。实验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更适合作为本体系稳定剂,且作为稳定剂时的最佳用量为6.0 mg/L,在该用量下,镀层的沉积速率可达144.6 g/(m~2·h),镀层孔隙率为1.5个/cm~2,显微硬度可达682.5 HV。(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8年01期)
张伟华,王国胜,赵刚[6](2017)在《超声波功率对Cu-SiO_2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制备Cu-SiO_2复合镀层,借助扫描电镜、粗糙度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超声波功率对复合镀层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功率(0~160 W)超声波起不到改善和提高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效果,较高功率(240~400 W)超声波能够明显改善复合镀层的形貌平整性和致密性,并且提高性能;超声波功率过高,反而使复合镀层形貌变差,性能下降。超声波功率为400 W时,复合镀层呈颗粒状形貌,表面粗糙度仅为0.42μm,显微硬度达到166.8 HV,磨损质量损失率为1.07 mg/min,表现出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7年12期)
谭海林,桂中祥,张宜生[7](2017)在《Al-Si镀层在热冲压成形中的形貌完整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和SEM,观察了Al-Si镀层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形貌完整性的变化,并结合EDS和XRD进行物相分析;采用Talyor Surf-120对奥氏体化前后的镀层板试样表面进行粗糙度测量。结果表明:奥氏体化前后,Al-Si镀层的完整性经历了显着变化,镀层内产生了裂纹和孔洞;裂纹密度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孔洞的尺寸则随之增大;裂纹和孔洞的形成与镀层内部组织演变有关。同热浸镀试样相比,镀层板的表面粗糙度显着提高,但奥氏体化参数对粗糙度的影响并不明显。热弯曲实验表明变形区外侧的镀层在拉应力作用下开裂,裂纹垂直扩展到基体表面;变形区内侧的镀层在压应力作用下,出现层状开裂。(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范晖,赵阳培,王善奎[8](2017)在《射流电沉积工艺优化对铜镀层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射流电沉积技术具有特殊的定域性和材料特性,可用于磨损机械零件的修复,但因为边缘效应,沉积层的分布均匀性和质量需要改善。考察了沉积形貌、微观结构与射流电沉积电解液流速、喷嘴扫描速度及电流密度等关键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喷射流速在1~10 m/s范围,随着流速的增加沉积层表面质量及微观结构逐渐致密;扫描速度在1~15 mm/s范围,随着速度的加快沉积层表面质量及微观结构逐渐致密;电流密度在100~600 A/dm~2范围内,随着电流的增大沉积层表面质量及微观结构逐渐改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7年08期)
俞梁英,杨勇[9](2017)在《基于BP-PID温控系统优化Cu-SiO_2复合镀层的形貌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温度对Cu-SiO_2复合镀层的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以得到的影响规律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基于BP-PID的温控系统。该温控系统由控制器实时采集镀液温度,根据预设值与实测值的偏差,通过BP-PID算法输出控制信号,实现精准调控镀液温度,优化Cu-SiO_2复合镀层的形貌与性能。(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7年04期)
齐春雨,李远鹏,王贺贺,江社明,张启富[10](2017)在《露点对双相钢表面氧化物形貌及镀层界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控气氛露点的方式,采用SEM、EDS、XPS等手段研究了露点对表面氧化物及镀层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露点对表面氧化物形貌和数量的影响较大,对氧化物类型影响较小。在露点为+10/-50℃,表面氧化物数量最少,裸露钢基体变多。氧化物对镀层界面处的Fe-Zn相有较大影响。氧化物越少,Fe-Zn相变得细小而连续,说明氧化物的减少促进了Fe-Zn均匀扩散。(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7年04期)
镀层形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碱活化工艺中焦磷酸盐、碳酸钠及活化温度对化学镀Ni-P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典型试样的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分析。最佳的碱活化工艺条件为:焦磷酸盐140~200g/L,碳酸钠15~35g/L,添加剂适量,活化温度80℃,活化时间2min。未经碱活化的镀层粗糙、孔隙明显;而经碱活化的镀层表面较平整、均匀,无明显缺陷,具有典型的胞状或球状形貌。碱活化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38×10~(-6) A/cm~2,仅为未经碱活化镀层的15.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镀层形貌论文参考文献
[1].赵岩.仪器结构件用2A12铝合金表面Ni-P化学镀层的形貌与硬度[J].电镀与环保.2018
[2].王磊,张永君.碱活化对镁合金化学镀Ni-P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环保.2018
[3].梁智鹏,王一雍,金辉,周新宇,刘香琳.Ni-Co/ZrO_2复合镀层的形貌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8
[4].吕泽满,常任珂,王兵毅,谭桂珍,郝志峰.缓冲剂对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化学镀金液稳定性及镀层形貌的影响[J].电镀与涂饰.2018
[5].方舒,沈岳军,刘定富.含硫稳定剂对纳米Ni-P-TiO_2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8
[6].张伟华,王国胜,赵刚.超声波功率对Cu-SiO_2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7
[7].谭海林,桂中祥,张宜生.Al-Si镀层在热冲压成形中的形貌完整性变化[J].塑性工程学报.2017
[8].范晖,赵阳培,王善奎.射流电沉积工艺优化对铜镀层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7
[9].俞梁英,杨勇.基于BP-PID温控系统优化Cu-SiO_2复合镀层的形貌与性能[J].电镀与环保.2017
[10].齐春雨,李远鹏,王贺贺,江社明,张启富.露点对双相钢表面氧化物形貌及镀层界面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