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通过三个实验分别从心理距离的空间、时间、社会性距离三个维度,探讨是否存在心理距离概念水平上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实验1 的结果显示在相容条件下(即积极词和近空间距离词组合、消极词和远的空间距离词组合)被试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不相容条件(即积极词和远空间距离词的组合、消极词与近空间距离词的组合),说明被试更容易将积极概念与近距离概念相联系,将消极概念与远距离概念相联系,在心理距离空间维度上存在概念水平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实验2 和实验3 分别从心理距离的时间维度和社会性维度进一步探讨该效应,得到了与实验1 相一致的结果。总的结果表明,在心理距离概念水平上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用心理距离的变化可以作为衡量趋避行为的标准。
关键词趋利避害,心理距离,内隐联想测验。
1 引言
在生活中,对那些能引起我们积极情感的事物,如好友、美食等,我们会乐于接近他们;而对让我们厌恶或恐惧的对象,如毒蛇、暴徒等,我们会避之不及,这些趋利避害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最基本的反应,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相比消极刺激人们趋近积极刺激速度更快,相比积极刺激人们回避消极刺激的速度更快(Solarz, 1960; Chen & Bargh, 1999),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趋利避害相容效应(compatibility effect of approaching the positive and avoiding the negative, 郑健, 刘力, 史佳鑫, 赵显, 黄桢炜, 2013)。
关于趋利避害行为及其相容效应,研究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初研究者(Solarz,1960; Chen & Bargh, 1999)通过拉推杆任务发现被试对积极词能更快地进行弯曲手臂的拉杠杆(趋近)行为;而对消极词则更快地进行伸展手臂的推杠杆(回避)行为,在手臂动作上表现出趋利避害相容效应。Chen 和Bargh(1999)认为趋近时手臂会弯曲,回避时手臂会伸展,可以根据手臂的动作来定义趋避行为。然而,这种观点很快受到了质疑。Wentura,Rothermund 和Bak(2000)采用按压释放按钮任务也得到了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即当积极词出现时,被试伸展手臂按压按钮的动作更快;消极词出现时,弯曲手臂释放按钮的动作也更快,而在该实验中,手臂伸展是趋近行为,手臂弯曲是回避行为。
Eder 和Rothermund(2008)从行为标签这一角度对趋利避害行为及其相容效应进行了探讨。在他们的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是根据刺激的情感效价在不同方向上做无关趋避倾向的推拉杆动作,这些物理动作被任意赋予不同的行为标签,如“向上”是积极行为标签,“向下”是消极行为标签。结果发现,积极刺激总是促进被赋予积极标签(“靠近”和“向上”)的反应,消极刺激总是促进被赋予消极标签(“远离”和“向下”)的反应,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他们认为可以用行为的积极/消极标签来定义趋避行为,趋近行为带有积极标签,回避行为带有消极标签。然而,研究发现,趋近行为不一定带有积极标签(Paladino & Castelli, 2008);排除了行为标签的影响,趋利避害相容效应还是可以发生(Krieglmeyer& Deutsch, 2010)。
Krieglmeyer 和Deutsch(2010)采用了改进的“小人”任务范式(manikin task, De Houwer,Crombez, Baeyens, & Hermans, 2001)研究趋利避害行为及其相容效应。在他们的实验中,被试通过按向上键或向下键操纵出现在屏幕上的小人远离或趋近屏幕中间的情绪词(刺激)。结果发现,不管是按“↑”还是按“↓”,在积极词出现时,被试操作小人趋近积极刺激的反应更快,而消极词出现时,操作小人回避消极刺激的反应更快,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存在。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反馈-操纵杆任务(feedback joystick version)对该效应进行了探讨,实验要求被试通过摇杆操纵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积极(消极)图片,当拉杆时会扩大图片产生趋近的感觉,而推杆时则会缩小图片产生远离的感觉,结果发现,当积极图片呈现时,被试能更快执行拉杆动作,消极图片呈现时则更快执行推杆动作,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Krieglmeyer 和Deutsch(2010)认为可以通过被试自身与刺激之间的距离变化来衡量趋避行为,减少二者之间距离的行为是趋近行为,反之则是回避行为,而且这种自身与刺激之间的距离并不一定是实际的、物理上的。“自身”可以脱离物理的身体(Markman & Brend, 2005),刺激的表征也可以脱离实际位置(郑健等, 2013),因而这种距离应该是心理感知上的距离,是主体对自身与刺激之间(空间)距离的一种心理表征,其内涵与心理距离(空间维度)的含义相一致。
心理距离是指感知者自身与刺激之间的距离,是感知者以个体的直接经验(此时、此地、自身)为参照点,对其与刺激之间距离的心理表征(Trope, Liberman, & Wakslak, 2007; Bar-Anan,Liberman, Trope, & Algom, 2007),它包含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性距离等维度,当心理距离的任意维度(如: 空间距离)被激活时,心理距离都会自动激活(Henderson, Fujita, Trope, & Liberman,2006; Trope et al., 2007; Bar-Anan et al., 2007;Liberman & Trope, 2008; Trope & Liberman, 2010)。虽然在趋利避害行为研究中已经有人(郑健等,2013)把自身与刺激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表征距离”,但目前表征距离只是一种理论推断,尚未有人根据此定义开展关于趋利避害的研究。从概念上说,表征距离表达的含义等同于心理距离空间维度的内涵,如果用实验证明在心理距离空间维度上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则说明用心理距离(空间维度)或表征距离的变化来定义趋避行为都是合适的;但是由于心理距离内涵更广(除空间维度外,还包括心理距离的时间维度和社会性维度等),如果通过实验证明在时间维度和社会性维度上也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则说明用表征距离有局限,而用心理距离的变化来定义趋避行为更合适。
依据van Dantzig,Zeelenberg 和Pecher(2009)提出的理论,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可以在不同的抽象水平上被表征,呈层级性;在低层级的水平,根据肌肉激活进行表征;在中间层级,根据物理运动(如: 运动轨迹)进行表征;在高层级水平上则通过反应的目标或结果进行表征;认知加工可能呈类似的层级性。在趋避行为的研究中,有研究者通过手臂动作表征趋避行为(Chen& Bargh, 1999),也有研究者通过被试与刺激之间的距离变化衡量趋避行为(Krieglmeyer & Deutsch,2010),他们在动作水平上和知觉水平上都得到了趋利避害相容效应,是否在更抽象(如, 概念)的水平上也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当没有可见或可知觉的距离,而只有不同的心理距离概念时,如果个体有将近的距离概念与积极概念联结、远的距离概念与消极概念联结的反应倾向,则说明在心理距离概念水平上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否则,则说明在心理距离概念水平上不存在这一效应。
探讨在心理距离的社会性维度上,是否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同时,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认为,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感知觉信息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概念思维由具体的感知觉运动信息的表征所构成,概念加工基于感知觉运动经验并同時激活大脑中相关的感觉运动区域。在人们直接感知外部世界时,储存在人们大脑中的视觉区、听觉区和运动区的感觉运动信息是被激活的;而当人们之后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的时候,这些区域也同样被激活,这一过程是人们在进行概念表征时对相同或相似的环境和活动状态所进行的心理模拟(殷融, 曲方炳, 叶浩生, 2012; 郑皓元, 叶浩生, 苏得权, 2017)。当我们在激活加工某一概念词(如“美食”)时,该词所指代的事物及与感知觉紧密联系的经验也可能被激活。这一原理也为探讨概念水平上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采用内隐联想测验通过3 个实验进行探讨。实验1 探讨空间距离概念水平上是否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如果被试在相容条件下(积极词和近的空间距离词组合、消极词和远的空间距离词组合)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不相容条件(消极词与近的空间距离词组合、积极词和远的空间距离词组合),则说明被试更容易将积极概念与近的空间距离概念相联系,将消极概念与远的空间距离概念相联系,即在空间距离概念水平上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反之,如果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时没差异,则说明不存在这种概念水平上的相容效应。同时,由于空间距离是心理距离的一个维度,如果实验1 结果得到空间维度的相容效应存在,则可以进一步验证在心理距离的时间维度和社会性维度上是否存在同样的效应(见实验2、3)。如果三个维度上都得到了这种效应,则说明在心理距离层面上存在概念水平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2 实验1 心理距离空间维度上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2.1 实验目的
在学习定语从句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简单句和并列复合句。因此,从以上(a)和(b)两句在衔接手段上的对比迁移到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对主从句的衔接功能,学生在理解上应不存在困难:
探讨心理距离的空间维度上,是否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2.2 被试
34 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不参加实验2、3),男生18 名,女生16 名,年龄为20.01±1.67 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为汉语,无阅读障碍,无肢体缺陷,右利手,自愿参加实验并获得一定报酬。
2.3 实验材料
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要求,实验材料中近/远距离词为属性词,积极/消极词为概念词。参照前人关于心理距离的研究,翻译文献中的距离词(Bar-Anan, Liberman, & Trope, 2006; Bar-Anan et al.,2007),并依据心理距离的概念通过《现代汉语词典》查找意思相近的词,挑选出近/远距离词各10 个;同时根据汉语情感词系统(王一牛, 周立明,罗跃嘉, 2008)及《现代汉语词典》,挑选出积极/消极词各10 个。采用7 点量表进行评定,25 名不参加正式实验的大学生分别对词汇所表征的距离远/近、词汇所表征的积极/消极性进行评定。距离和消极程度逐步递增:1 表示距离非常近/很积极,7 表示距离非常远/很消极。依据评定得分将积极词/远距离词按从高到低、消极词/近距离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选取正式实验词语24 个,6 个近的空间距离词(如: 身边的)和6 个远的空间距离词(如: 远方的);6 个积极词(如:温暖)和6 个消极词(如: 悲惨)。远距离词评定的得分在7 点量表上大于5.72(M=6.27, SD=0.41),近距离词得分小于2.38(M=1.83, SD=0.47),近距离词和远距离词在空间距离上得分差异显著(t=12.08, p<0.001);消极词得分大于5.86(M=6.31, SD=0.39),积极词得分小于2.50(M=1.95, SD=0.42),积极词和消极词在词汇效价上得分差异显著(t=22.79, p<0.001)。
2.4 实验设计
上官星雨说:“如果一定要变成一个弯着腰拄着柺杖上摘星居看月亮的老奶奶,我觉得死得稍微早一点也没有关系啊,但我还是希望能看到大唐战乱平息,洛阳城里牡丹重新开放的一天。”
主要分布于乐山市西侧边缘及西南角,分为2块,面积444.19 km2。该地域地势起伏大,多为山脊、山峰地带,地理上为乐山市与雅安市、凉山州的分界地带。山坡陡峭,一般大于50°,海拔在3 500~4 288 m之间,相对高差大于1 000 m。 行政隶属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
表 1 IAT 测验程序示例
反应模块 任务描述左键(F键) 右键(J键)1 辨别18个积极/消极词 积极 消极2 辨别18个近/远距离词 远 近3 辨别18个混合练习项目 积极+远 消极+近4 辨别36个混合实验项目 积极+远 消极+近5 辨别18个近/远距离词 近 远6 辨别18个新混合练习项目 积极+近 消极+远7 辨别36个新混合实验项目 积极+近 消极+远
为控制练习效应,在实验1 中,要求一半的被试按表1 的顺序做按键反应;而另一半被试呈现刺激的顺序则相反,即先呈现1、5、6、7 模块,再呈现模块2、3、4。
2.5 实验程序
实验在安静的房间进行,单独施测,不受干扰,实验刺激呈现于14 英寸的分辨率为1024×768的显示器上,被试与显示器之间的距离为35 cm 左右,使用E-prime1.1 呈现文本,每个步骤开始都有指导语来区分每类项目及其反应键,实验开始时首先会在电脑屏幕中央呈现一个红色的“+”符号(注视点)500 ms,目标刺激随即呈现,刺激以黑色背景的蓝色字体随机呈现,在被试按键反应之后消失,若3000 ms 时被试仍没有做出反应则词语自动消失,计算机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每个刺激间相互独立,在刺激之间呈现一个1000 ms的空白屏作为缓冲。每个模块最开始都有6 个练习,在练习阶段,被试的错误反应有红色的文字反馈,在被试按空格键反应后消失,可以练习到被试觉得掌握了指导语为止。被试每做完一步内隐联想测验会有1 分钟的休息时间。实验流程如图1。
图 1 流程图(以模块1 正式实验阶段的材料为例)
2.6 结果与分析
根据Greenwald 等(2003)提出的IAT 数据剔除和分析的方法,首先剔除反应时大于10000 ms和低于400 ms 的反应,根据研究目的,本实验的反应时限设为3000 ms,超过3000 ms 即视为未做反应而删除,同时剔除在一个模块中有10%以上次数的反应时小于300 ms 或大于3000 ms 的被试4 名。然后用不相容条件与相容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之差除以两种条件下所有反应时的标准差即得到D 值。D 值越大,表明在内隐层面上,被试对相容任务中两类词的联结越认同。一般认为,D 值被认为是小的、中等的、大的划分界点分别是0.2,0.5,0.8(耿晓伟, 郑全全, 2005)。数据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计算IAT 中相容条件和不相容条件的平均反应时以及内隐效应值(不相容条件与相容条件平均反应时之差)和D 值(见表2)。结果表明,不相容条件平均反应时大于相容条件平均反应时,且D 值较大(0.5<D<0.8);t 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t(29)=9.49,p<0.001。
4.马。摄食蕨类或根茎类植物可引起维生素B1缺乏。表现衰弱乏力,食欲降低,体重下降,采食、吞咽困难,知觉过敏,心脏衰弱,脉搏疾速且节律不齐,共济失调,不能站立,严重时发生阵发性惊厥,后期昏迷死亡。
表 2 相容和不相容条件平均反应时及差异检验(n=30,单位ms)
相容条件 不相容条件 内隐效应 D t p M 784 1109 325 0.61 9.49 <0.001 SD 382 656 536
实验1 结果表明,相比不相容条件,被试在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更快,说明积极词与近的空间距离词、消极词与远的空间距离词的组合更符合被试的认知判断,被试更容易将积极概念与近的空间距离概念相联系,将消极概念与远的空间距离概念相联系,在心理距离空间维度上存在概念水平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3 实验2 心理距离时间维度上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3.1 实验目的
探讨在心理距离的时间维度上,是否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3.2 被试
数据分析方法同实验1,剔除在一个模块中有10%以上次数的反应时小于300 ms 或大于3000 ms的被试5 名,计算IAT 中相容条件和不相容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以及内隐效应值和D 值(见表3)。结果表明,不相容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大于相容条件,且D 值大(D>0.8);t 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t(29)=24.15,p<0.001。
假定在双人博弈中,主体甲有策略选择集A,主体乙有策略选择集B,对于博弈中的决策选择,甲和乙不仅有纯粹策略,还可以有混合策略。令S表示甲的混合策略集,即所有纯粹策略A上的概率分布s的集合,T表示乙的混合策略集,即所有纯粹策略B上的概率分布t的集合。如果混合策略组合<s,t>被选择,根据甲和乙的策略选择所满足的效用函数,可以相应获得甲和乙的期望效用。当且仅当甲和乙都不能通过个体地偏离来提高自己的期望效用时,混合策略组合<s,t>是一个纳什均衡;当且仅当甲和乙通过个体偏离都会遭受利益损失时,<s,t>是一个严格纳什均衡。
3.3 实验材料
材料获得流程同实验1,27 名不参加正式实验的大学生对其进行了评定,正式实验取24 个词语,6 个近的时间距离词(如: 现在的)和6 个远的时间距离词(如: 久远的);6 个积极词(如: 安全)和6 个消极词(如: 凶险)。用7 点量表评定,远距离词评定的得分在7 点量表上大于5.55(M=6.14, SD=0.39),近距离词得分小于2.03(M=1.78, SD=0.42),近距离词和远距离词在空间距离上得分差异显著(t=15.71, p<0.001);消极词得分大于5.86(M=6.11, SD=0.58),积极词得分小于2.14(M=1.89, SD=0.56),积极词和消极词在词汇效价上得分差异显著(t=28.76, p<0.001)。
3.4 实验设计和程序
同实验1。
3.5 结果与分析
35 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不参加实验1、3),男生17 名,女生18 名,年龄为21.16±1.91 岁,视力等被试情况同实验1。
表 3 相容和不相容条件平均反应时及差异检验(n=30,单位ms)
相容条件 不相容条件 内隐效应 D t p M 855 1205 350 1.99 24.15 <0.001 SD 114 220 176
实验2 结果表明,被试在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更快,说明积极词与近时间距离词、消极词与远时间距离词的组合更符合被试的认知判断,被试更容易将积极概念与近的时间距离概念相联系,将消极概念与远的时间距离概念相联系,在心理距离时间维度上存在概念水平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4 实验3 心理距离社会维度上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4.1 实验目的
超声弹性成像的概念最早由Ophir等于1991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受压前后回声信号移动幅度的变化转化为实时彩色图像,借其反映组织硬度,红色表示组织受压后位移变化大,蓝色表示组织受压后位移变化小,弹性系数中等的组织受压后显示为绿色。SAT急性期由于大量炎细胞浸润,滤泡破坏,组织水肿,伴肉芽肿形成、异物巨细胞反应(图2C、D),病灶区硬度明显增加,弹性渲染以蓝色为主。本组105个急性期病灶中,32个病灶弹性评分为3分,73个病灶评为4分,与对照组的弹性评分无交集。
而在“细胞通往大脑的捷径”这篇文章中,你会看到免疫系统与大脑连接的证据。长久以来我们一直以为大脑是免疫系统的禁区,因为被血脑屏障层层包围。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证据,发现我们的免疫系统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产生了许多影响,包括大脑受到损伤后的第一反应,必须由免疫系统来完成。因此免疫系统与大脑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已经发现许多老年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等等,都与大脑中的免疫反应失调有关。免疫系统过激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而老年病变过程中产生的神经免疫反应也会继而对大脑的正常功能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对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系统治疗,也许会是重要方向。
4.2 被试
34 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不参加实验1、2),男生16 名,女生18 名,年龄为21.89±2.55 岁,视力等被试情况同实验1。
4.3 实验材料
材料获得流程同实验1,28 名不参加正式实验的大学生对其进行了评定,正式实验取24 个词语,6 个近的社会性距离词(如: 我们的)和6 个远的社会性距离词(如: 他们的);6 个积极词(如: 微笑)和6 个消极词(如: 暴行),用7 点量表评定,远距离词评定的得分在7 点量表上大于5.96(M=6.51, SD=0.43),近距离词得分小于2.23(M=1.85, SD=0.39),近距离词和远距离词在空间距离上得分差异显著(t=28.39, p<0.001);消极词得分大于5.78(M=6.43, SD=0.45),积极词得分小于2.47(M=1.98, SD=0.51),积极词和消极词在词汇效价上得分差异显著(t=31.22, p<0.001)。
4.4 实验设计和程序
同实验1。
联轴器样件制造完成后,需进行相关型式试验,以确认联轴器的实际性能与设计指标是否相符。以该1.65 MW联轴器为例,除了需要进行常规的材料机械性能测试和防腐性能试验外,还需要进行相关型式试验,联轴器的型式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5 结果与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同实验1,剔除在一个模块中有10%以上次数的反应时小于300 ms 或大于3000 ms的被试3 名,计算IAT 中相容条件和不相容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以及内隐效应值和D 值(见表4)。结果表明,不相容条件的平均反应时大于相容条件,且D 值大(D>0.8);t 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t(30)=38.73,p<0.001。
本实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实验分为7 个步骤(即7 个模块, 示例见表1),实验任务是对词语进行归类反应,自变量为两类词的相容性,包括相容(如表1 中的第6、7 模块)和不相容(如表1 中的第3、4 模块)两个水平,因变量是这两种水平下被试的反应时。
实验3 结果表明,相比不相容条件,被试在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更快,说明积极词与近的社会性距离词、消极词与远的社会性距离词的组合更符合被试的认知判断,被试更容易将积极概念与近的社会性距离概念相联系,将消极概念与远的社会性距离概念相联系,在心理距离社会性维度上存在概念水平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表 4 相容和不相容条件平均反应时及差异检验(n=31,单位ms)
相容任务 不相容任务 内隐效应 D t p M 797 1251 454 0.82 38.73 <0.001 SD 351 698 552
5 综合讨论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通过三个实验从心理距离的三个维度(空间、时间、社会性)上探讨概念水平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实验结果一致表明:相比不相容条件,被试在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更短,说明积极词与近距离词、消极词与远距离词的组合更符合被试的认知判断,被试更倾向于将积极概念与近距离概念相联,将消极概念与远距离概念相联,在心理距离概念水平上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本研究得到了趋利避害相容效应,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Chen 和Bargh(1999)通过拉推杆任务发现被试面对积极刺激时手臂伸展(“推”)的动作更快,面对消极刺激时手臂收缩(“拉”)的动作更快;Eder 和Rothermund(2008)发现当行为标签(积极/消极标签)与刺激的效价(积极/消极刺激)相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间更短;还有研究者采用按压释放按钮任务(Wentura et al., 2000)、摇杆-反馈任务范式(Rinck & Becker, 2007; Krieglmeyer & Deutsch,2010)、“小人”任务范式(Krieglmeyer & Deutsch,2010; 马惠霞等, 2015)等方法,均验证了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的存在。
然而,前人主要是从动作水平(Chen & Bargh,1999)和距离知觉水平(Krieglmeyer & Deutsch,2010)上探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本研究则尝试从高抽象水平的距离概念出发,通过内隐联想测验中的归类任务,探讨是否存在概念水平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研究发现,当没有可见或可感知的距离变化,而只有不同的概念时,被试对这些不同概念的加工也会产生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容易将积极概念与近距离概念相联系,将消极概念与远距离概念联系。这些研究结果符合van Dantzig等(2009)的研究观点。他们认为个体的反应可以在不同的水平上被表征,呈层级性,在较低级的水平,反应被表征为手臂肌肉的激活;在中间层次,可以根据运动进行表征;在高水平上,可以根据他们的目标或者结果进行表征;认知加工也可能呈类似的层级性。
同时,依据具身认知理论,概念思维与感知觉信息不是相互独立的。概念思维由具体的感知觉运动信息的表征所构成,概念加工基于感知觉运动经验并同时激活了大脑中相关的感知觉运动区域(殷融等, 2012;郑皓元等, 2017)。人们在进行概念表征时,会在心理上模拟直接经验外部世界时的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和活动状态。如,当我们阅读词汇“冰冷”时,我们会对过去的相同或类似的经验状态进行心理模拟,该词汇会激活大脑皮层中承担词汇表征功能的功能网络,而这个功能网络在过去现实经历某一事物时也可能是被激活的。“冰冷”一词不仅可以激活对于词本身的语音听觉和文字视觉体验,同时也可以激活该词所指代的事物及与其感觉紧密联系的经验,即个体可能激活与“冰冷”一词相联系的身心体验,如:寒冷时的身体或经历某种冷遇后的感觉等。在本实验中,被试在加工抽象的积极/消极词或者近/远距离词时,可能也会模拟相同或相似的具体感知信息或经验,从而表现出与感知觉相似的规律,产生了概念水平上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由图2可知,整个机械臂具有6个转动自由度,其中R1、R2、R3、R4绕z轴方向转动,R5、R6绕x轴方向转动。从表1能得出,我国成年男性手臂的上臂一般要比下臂长80 mm左右,本文所设计的机械臂需适配于身高为1 600~1 780 mm的工人,因此设置的主要设计参数为:
关于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形成原因,前人有不同的理论解释(Hommel, Müsseler, Aschersleben, &Prinz, 2001; Strack & Deutsch, 2004)。动机定向理论(theory of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该理论认为,由积极刺激通过引发趋近动机促进趋近行为,消极刺激引发回避动机促进回避行为。根据知觉到的外部信息,趋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定向会通过自动化的联结激活与其相容的行为模式,快速地做出趋近或回避的反应(Strack & Deutsch, 2004; 张晓雯, 禤宇明, 傅小兰,2012; 马惠霞等, 2015; 侠牧, 2015)。而趋避动机定向既可以促成回避或趋近的外显行为,如伸缩手臂,也可以在认知上影响个体的判断。本研究结果符合动机定向理论,在积极词和近距离词联结时,被试由于有趋近动机从而反应更快,而积极词与远距离词联结时,这与其可能存在的趋近动机相冲突,因而反应变慢;同理,回避动机可能使被试在消极词与远距离词联结时反应更快、消极词与近距离词联结时反应变慢。
在多方共赢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本专业教学水平全方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得到锻炼,近年来连续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行业竞赛一等奖等教学成果;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不断产生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项目;学生就业率与对口率逐渐提高。学院在合作过程中大量减少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精力与经费,同时节约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开支。通过技术工作室外包服务孵化学生创业,产生校园创业项目,与企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过程中提高学院在行业中的知名度,提高相关专业就业情况。
同时,本研究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趋避行为进行了新的界定,认为可以从心理距离变化的角度来衡量趋避行为,减少(增加)自身与刺激之间心理距离的行为是趋近(回避)行为。这一概念相比前人所提定义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不管是被试手臂伸展或收缩,还是行为标签的变化,或者空间距离的变化等,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发生时,被试都存在缩小或扩大自身与刺激之间心理距离的反应倾向;同时,研究通过三个实验都得到了心理距离概念水平上的趋利避害相容效应,因而可知,心理距离的变化可以作为衡量趋避行为的标准。
此外,三个实验探讨了近/远距离词和积极/消极词之间的关系,在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性距离三个维度上得到了类似规律,即被试容易将积极概念与近距离概念相联,将消极概念与远距离概念相联,这是心理距离与情感效价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文中的心理距离这一概念最初源于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该理论认为心理距离可以影响客体的认知建构倾向,远距离对象更倾向于被建构为抽象的,近距离对象更倾向于建构为具体的(Trope et al., 2007);而从本研究的结论来看,心理距离也有可能影响客体的情感效价建构倾向。同时,本研究结果与Meier,Hauser,Robinson,Friesen 和Schjeldahl(2007)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他们发现积极词呈现在电脑屏幕顶部时,被试的反应更快,而消极词呈现在屏幕底部时,被试的反应也会更快,这说明词汇的空间位置和词汇效价之间存在关联。因而可知,心理距离和客体效价之间存在关联是可能的,未来也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6 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在心理距离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性距离三个维度上,被试在相容条件下(即积极词和近距离词的组合、消极词和远距离词的组合)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不相容条件(即积极词和远距离词的组合、消极词与近距离词的组合),在心理距离的概念水平上存在趋利避害相容效应。
参 考 文 献
耿晓伟, 郑全全. (2005). 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心理科学, 28(2), 379-382, doi: 10.3969/j.issn.1671-6981.2005.02.029.
马惠霞, 宋英杰, 刘瑞凝, 朱雅丽, 杨琼, 郝胤庭. (2015). 情绪的动机维度对趋避行为的影响. 心理科学, 39(5), 1026-1032.
王一牛, 周立明, 罗跃嘉. (2008). 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2(8), 608-612, doi: 10.3321/j.issn:1000-6729.2008.08.014.
侠牧. (2015). 表情识别中的效价和动机维度: 趋利避害及效价优先效应(博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
殷融, 曲方炳, 叶浩生. (2012). 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9), 1372-1381.
张晓雯, 禤宇明, 傅小兰. (2012). 情绪效价对趋避反应的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7), 1023-1030.
郑健, 刘力, 史佳鑫, 赵显, 黄桢炜. (2013). 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的定义、理论与研究范式. 心理科学进展, 21(9), 1686-1695.
郑皓元, 叶浩生, 苏得权. (2017). 有关具身认知的三种理论模型. 心理学探新, 37(3), 195-199.
Bar-Anan, Y., Liberman, N., & Trope, Y. (200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construal level: Evidence from a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35(4), 609-622, doi: 10.1037/0096-3445.135.4.609.
Bar-Anan, Y., Liberman, N., Trope, Y., & Algom, D. (2007).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vidence from a Stroop Tas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6(4), 610-622, doi:10.1037/0096-3445.136.4.610.
Chen, M., & Bargh, J. A. (1999). Consequences of automatic evaluation:Immediate behavioral predispositions to approach or avoid the stimulu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2), 215-224,doi: 10.1177/0146167299025002007.
De Houwer, J., Crombez, G., Baeyens, F., & Hermans, D. (2001). On the generality of the affective Simon effect. Cognition and Emotion, 15(2),189-206, doi: 10.1080/02699930125883.
Eder, A. B., & Rothermund, K. (2008). When do motor behaviors(mis)match affective stimuli? An evaluative coding view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137(2), 262-281, doi: 10.1037/0096-3445.137.2.262.
Greenwald, A. G., Nosek, B. A., & Banaji, M. R. (2003).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 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197-216, doi:10.1037/0022-3514.85.2.197.
Henderson, M. D., Fujita, K. F., Trope, Y., & Liberman, N. (2006).Transcending the “here”: The effect of spatial distance on social judg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5),845-856, doi: 10.1037/0022-3514.91.5.845.
Hommel, B., Müsseler, J., Aschersleben, G., & Prinz, W. (2001). The theory of event coding (TEC): A framework for perception and action planning.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4(5), 849-937, doi:10.1017/S0140525X01000103.
Krieglmeyer, R., & Deutsch, R. (2010). Comparing measures of approachavoidance behaviour: The manikin task vs two versions of the joystick task. Cognition and Emotion, 24(5), 810-828.
Liberman, N., & Trope, Y. (2008). The psychology of transcending the here and now. Science, 322(5905), 1201-1205, doi: 10.1126/science.1161958.
Markman, A. B., & Brendl, C. M. (2005). Constraining theori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1), 6-10, doi:10.1111/j.0956-7976.2005.00772.x.
Meier, B. P., Hauser, D. J., Robinson, M. D., Friesen, C. K., & Schjeldahl,K. (2007). What's “up” with God? Vertical space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divin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5),699-710, doi: 10.1037/0022-3514.93.5.699.
Paladino, M. P., & Castelli, L. (2008). On the immediate consequences of intergroup categorization: Activation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or behavior toward ingroup and outgroup memb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 (6), 755-768, doi: 10.1177/0146167208315155.
Rinck, M., & Becker, E. S. (2007). Approach and avoidance in fear of spiders.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38(2), 105-120, doi: 10.1016/j.jbtep.2006.10.001.
Solarz, A. K. (1960). Latency of instrumental responses as a function of compatibility with the meaning of eliciting verbal sig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9(4), 239-245, doi: 10.1037/h0047274.
Strack, F., & Deutsch, R. (2004). Reflective and impulsiv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8(3),220-247, doi: 10.1207/s15327957pspr0803_1.
Trope, Y., Liberman, N., & Wakslak, C. (2007). Construal levels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ffects on representation, prediction,evalua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7(2),83-95, doi: 10.1016/S1057-7408(07)70013-X.
Trope, Y., & Liberman, N. (2010). 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17(2), 440-463, doi: 10.1037/a0018963.
van Dantzig, S., Zeelenberg, R., & Pecher, D. (2009). Unconstraining theori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2), 345-351, doi: 10.1016/j.jesp.2008.11.001.
Wentura, D., Rothermund, K., & Bak, P. (2000). Automatic vigilance: The attention-grabbing power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related soci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6),1024-1037, doi: 10.1037/0022-3514.78.6.1024.
The Compatibility Effect of Approaching the Positive and Avoiding the Negative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WU Sanmei 1,2, WANG Jingxin 1,3,4, HE Xianyou 5, TIAN Liangsu 5, ZHAO Xueru 6, CHEN Guangyao 7
(1 Faculty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 School of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0507; 3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4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Tianjin 300387; 5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6 Research Institute of Basic Education Professions,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120; 7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Abstract Thre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compatibility effect of approaching the positive and avoiding the negative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by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n Experiment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times were shorter in the congruent condition (pairings of positive words with "spatial proximity" words and negative words with "spatial distance" words) than in the incongruent conditions. It suggests that the participants tend to associate positive concept with proximal concepts and negative concept with distant concepts; and the compatibility effect of approaching the positive and avoiding the negative exists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of spatial distance. In Experiment 2 and Experiment 3, we explored the compatibility effect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of temporal distance and social distance.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 1.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argue that the compatibility effect exists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it is sugessted that "psychological distance" change could be used as a criterion to define approach-avoidance behaviors.
Key words approaching the positive and avoiding 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分类号B842
收稿日期:2018-3-23
*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7A030310536)。
通讯作者:王敬欣,E-mail: wjxpsy@126.com。
标签:距离论文; 趋利避害论文; 概念论文; 消极论文; 效应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年第4期论文;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7A030310536)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论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论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论文; 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论文; 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论文;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