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滩水电站尾水管的开挖与支护(论文文献综述)
董志宏,丁秀丽,黄书岭,邬爱清,陈胜宏,周钟[1](2019)在《高地应力区大型洞室锚索时效受力特征及长期承载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深层预应力锚索支护是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控制的主要工程措施。针对高应力区岩体开挖卸荷稳定与锚固支护系统长期承载安全问题,通过对系统锚索安全长期监测成果的深入分析,研究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锚索开挖期和开挖完成后5 a时间的受力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分析锚索预应力随时间演化的时效特征,探讨锚索结构受力影响因素和高应力下长期承载风险,同时辅以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锚固系统长期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洞室表现不同,该地下洞室大部分深层锚索超过设计锁定值,锚索系统负载高,持续增长时间长,时效性十分显着,开挖全部完成后2 a内才逐步趋于收敛,2~5 a基本稳定;锚索长期承载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岩体蠕变、锚索初始张拉应力、锚索施工与应力不均匀等;锚索系统长期承载安全是有保障的。
肖睿胤[2](2016)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动态施工过程中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区洞室密集、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厂房施工期间围岩在断层、高地应力和岩体卸荷等不利因素的组合作用下发生了较大变形,严重影响了水电站地下厂房的施工安全。为此,本文围绕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深入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地下洞室群动态施工过程围岩的变形,以期达到保证洞室围岩稳定、施工安全和经济合理的目的。本文采用二维弱单元有限元法,模拟纵0+31.7断面与纵0+126.8断面的围岩稳定性。采用弱单元可以反映各组裂隙对岩体的切割作用,计算模型更接近岩体中裂隙切割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纵0+31.7断面主厂房开挖过程中,分层开挖对主厂房及主变室下游边墙的影响大于对上游边墙的影响,分层开挖过程对尾调室洞周变形影响较小;(2)在纵0+126.8断面主厂房分层开挖过程中,分层开挖对主厂房上游边墙的的影响与下游边墙的影响几乎是一致的,但对主变室下游边墙的影响就大于对上游边墙的影响,而且主变室下游边墙位移还会继续增长;(3)对比监测结果,本文模拟得到的0+31.7断面主厂房拱座出现的破裂区位置和大小与实际吻合,而且出现的时间也基本一致,此外,本文模拟得到的0+31.7断面主主变室下游拱座及拱腰位置的破裂区比实际的范围略大,但是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与实际基本吻合;(4)对比现场实测结果,本文模拟得到的0+126.8断面主厂房上游边墙破裂区以及主变室下游边墙破裂区与实际吻合;(5)本文和现场实测的结果都表明,地下洞室洞周锚索和锚杆超限严重。其中,长锚索和长锚杆的内力超限情况比短锚杆的超限相对短锚杆要严重。短锚杆对围岩变形约束作用有限,因此,为了约束围岩变形应当增加长锚索和长锚杆的数量。
杨宜文[3](2014)在《尾水调压室布设优化及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西部地区水电开发的深入,水电站地下厂房所处地质环境愈趋复杂,厂房机组稳定运行影响因素繁多。实践表明,关于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方式、结构体形优化和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工程实践。因此,论文以小湾、黄登等大型水电工程地下厂房为依托,围绕地下厂房尾水调压室的布置、结构体形优化以及施工期安全预警等几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在重点考察国内2个典型的已建水电工程地下厂房(大朝山、二滩)布置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水力发电机组的水力过渡过程、围岩稳定性等角度,对洞室群轴线布置和洞室间距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尾水调压井轴线与主厂房、主变室的轴线呈空间直线的布置方式,并成功地应用于小湾水电站工程。实践表明,该布置方式对改善洞室群围岩稳定、水力学条件等有明显的效果。(2)根据地下厂房布置和运行要求,探讨了地下厂房设置尾水调压室的必要性,对长廊简单式、圆筒双室式和圆筒阻抗式等三种主流体形的水力学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从水力学条件、地质条件、洞室围岩稳定、支护措施经济性等方面论证了尾水调压室结构形式选择原则和要求,建立了尾水调压室结构体形选择的方法;将论文建立的选型方法成功应用于小湾水电站工程地下厂房。结果表明,在水力学条件、围岩稳定性方面获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3)针对大型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施工交通、施工期围岩稳定等重要影响因素,结合目前国内实际施工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复杂洞室群的施工程序和支护方案的选择原则;基于上述原则制定了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调压室复杂交叉多洞室的施工方案,分析评价了围岩的稳定性以及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论文提出的复杂洞室施工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4)在考察基于新奥法理论的锚索最佳支护时机的确定难度和适用性的基础上,凝练出了小湾水电站等地下厂房工程实际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据此,提出了锚索支护时机与支护力的选择理念与方法,以及锚索支护的相关参数取值建议。(5)在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中引入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分析提出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系统的技术核心和系统实现的关键;以黄登水电站地下厂房为背景,开展了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BIM模型,研制了安全监测信息模块、三维可视化与辅助分析模块、监测与数值分析成果对比模块、施工期安全写实仿真与反馈分析模块、围岩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块、围岩安全预警及辅助决策模块等功能模块;论文研制的地下工程施工期安全预警系统在黄登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中得到了初步运用,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警、质量控制、工期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综上,论文研究成果不仅指导了小湾水电站、黄登水电站的地下厂房尾水调压室的布置与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决策,同时也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宁华晚,郑治,宋静[4](2010)在《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索风营水电站工程开展了大型地下洞室群设计布置研究、围岩稳定非线性分析、"立体多层次、平面多工序"开挖技术、岩锚梁镜面混凝土及岩锚梁板等结构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成功地解决了Ⅲ、Ⅳ类围岩中修建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建设技术的设计及施工难题,促进了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喀斯特地区Ⅲ、Ⅳ类围岩修建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的设计、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和重要的参考实例。
江权[5](2007)在《高地应力下硬岩弹脆塑性劣化本构模型与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方面,当前的水电开发、战略石油储备、CO2地下隔离、核废料地下处置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性深部工程的建设与规划使得高地应力背景下大型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深部高地应力环境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表现出特殊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使得传统的岩体(石)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满足国家建设需求和推进学科发展需要,本文围绕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硬岩洞室群稳定性这一主题,以黄河上游拉西瓦水电站大型地下发电厂房洞室群和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南侧的深埋辅助洞为工程研究背景,在继承现有大型地下工程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地从硬岩本构模型、围岩变形与破坏模式的评价指标、准确的岩体力学参数辨识方法、数值仿真技术的工程实践步骤共四方面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深部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概括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获得的有益认识如下:1.针对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模拟高地应力下硬岩脆性破损的范围和深度方面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岩体力学参数随围岩塑性应变发生动态变化的硬岩劣化本构模型(Rock Deterioration Model,RDM),从而实现了对高地应力下地下工程中硬脆性围岩破损的准确模拟。同时,深入论述了模型的数值计算实现方法、后继屈服面非定常性、塑性区二次划分、模型可蜕化性等特点。室内花岗岩三轴压缩试验曲线拟合和锦屏二级水电站大水沟厂房探洞松动圈(EDZ)的模拟等工程实例验证分析有力地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刻画高应力下硬岩的脆性破损和EDZ内岩体力学参数劣化的现象。2.考虑到洞室开挖后,岩体中主应力在开挖前后发生了大小变化和方向转动的这一应力重分布过程的矢量变化特点,提出了应力松弛系数用以描述平均主应力大小的改变程度,评价围岩的应力松弛范围;提出了主应力转动消散功用以描述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的程度,评价洞室围岩破损的时间演化过程和易失稳部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岩体内形状改变比能和体积改变比能等指标分析和总结了洞室连续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能量、主应力转动消散功调整较剧烈的时段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锦屏二级引水隧洞辅助洞K14~K15段实际开挖过程中岩爆发生的空间位置、岩爆活跃期、大型岩爆发生部位等多方面统计结果分析表明了上述评价指标具有实用性。3.为解决数值仿真计算时参数给不准的难题,提出了同时结合位移增量和实测松动圈两种量测信息,由参数敏感性分析→参数智能反演→反演结果检验三步构成的集成的参数反演分析方法。该集成分析方法较全面地考虑到了不同参数对围岩变形与屈服的敏感程度的差异性、参数辨识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反演参数的多角度检验等反分析的基本问题。4.鉴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一个渐进式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仿真技术工程应用的PFP(Preparation–Feedback–Prediction, PFP)分析方法,即结合地下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由第一阶段的工程预研究、第二阶段的前期反馈研究、第三阶段的后期预测研究构成。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洞群分期开挖过程中信息量不断增多的特点,结合了数值仿真分析的优势,实现了实践到认识、认识再到实践的转化。5.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系统地从应力场、位移场、弹性应变势能、应力转动消散功和塑性区分布几方面综合分析和揭示了高地应力下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岩体力学行为特点,并在前期反馈分析基础上预测了洞室后续开挖的围岩变形规律和可能的破坏模式与空间部位。同时,其研究成果也较好地应用于该工程的生产建设中。
苏国韶[6](2006)在《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智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高地应力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是当前水电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针对高地应力条件下岩体力学行为的特殊性,以及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方案优化的全局性、快速性要求,本文以高地应力地区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大型洞室群为研究背景,采用新的研究思路,综合应用智能优化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提出了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智能优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新的硬岩本构模型、新的本构模型参数智能辨识方法和新的岩爆预测指标融入洞群开挖支护全过程的三维弹塑性数值仿真计算中,获得较为符合实际的围岩变形破坏结果与潜在岩爆部位,并采用新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围岩的稳定性和施工方案作出评价,通过新的智能全局优化方法在开挖顺序与支护方案的各种组合的全局空间下快速地搜索出最优施工方案,成功地解决了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方案的大规模全局优化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针对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模拟高地应力下硬岩脆性破坏的范围和深度方面不理想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基于粘聚力弱化—摩擦强化脆性破坏机理的反映高地应力下硬脆性岩体变形破坏特点的硬岩本构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硬脆性岩本构模型参数智能辨识方法,实现了高地应力下地下工程硬脆性围岩破坏范围和深度的准确模拟。2.针对地下洞群工程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的常规指标的在高地应力下条件下的局限性,以及传统的基于线弹性理论的能量释放率指标不能直接反映岩体脆性劣化所带来的不足,提出了局部能量释放率的岩爆新指标,该指标能够直接反映高地应力下围岩局部脆性破坏强度并圈定破坏发生的位置与范围,为更合理地定量预测高地应力下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岩爆发生的强度和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3.提出了基于能量释放率、局部能量释放率、破损区、位移和应力的高地应力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标,克服了以往评价指标在综合预测高地应力下洞室群围岩多种破坏模式方面的局限性。4.提出了包括平均能量释放率、弹性释放能、破损区体积、洞室周边关键点位移、支护费用在内的高地应力下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方案的综合优化指标,使高应力下大型地下岩体工程开挖与支护方案全局优化解更具科学合理性。
李文慧[7](2005)在《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监测与动态支护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中如何恰当地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力,是地下工程支护设计中的第一难题。围岩自支撑能力的消失和破坏是围岩变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而这种变形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特定的过程。如果能够把这种变形过程量测记录下来,分析研究变形的发展变化趋势,评判和限制有害变形的发生、发展,无疑对地下工程、尤其是洞室围岩支护设计和施工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奥法的原理与技术,以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例,开展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监测与动态支护设计应用技术研究,探索地下工程安全经济建设的实用技术与方法。本文结合官地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原位模拟洞试验研究成果和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布置、开挖、支护有限元二维或FLAC3D三维数值模拟优化分析及整体稳定性研究成果,对洞室围岩稳定性、成洞条件进行了分析判断。通过对有无支护情况下,洞室围岩变形,最大集中应力、松动区岩体总量等参数的分析比较,对目前支护方案的作用与预期效果进行了评判,进而对地下厂房洞室群监测设计方案和支护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提出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监测与动态支护设计理念,并对其实施条件进行了阐述。主要研究成果及其
苏鹏云[8](2004)在《瀑布沟地下厂房优化设计和洞室群围岩稳定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地下厂房结构特点及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地下厂房洞室的合理布局、优化的喷锚支护方案和适合的施工开挖方式。对各种布置方案、支护措施、施工开挖程序采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对厂房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进行了分析论证。根据数值分析的论证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工程要求的实施方案,使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地下厂房洞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2)地下厂房三维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拟合; (3)地下厂房洞室布局和施工开挖方案合理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和洞室围岩稳定特性分析; (4)地下厂房洞室锚固支护分析方法研究和锚固支护条件下洞室围岩的稳定特性分析; (5)岩体三维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和施工及运行期的渗流场分布规律分析;根据排水廊道和灌浆帷幕布置,分析了渗流作用下洞室围岩稳定情况; (6)通过分析,对结构布置、开挖方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进行了综合评述。根据计算、分析成果,提出合理的技术建议,为实际工程提供了设计依据。
李仲奎,卢达溶,中山元,细见浩,孙建生[9](2003)在《三维模型试验新技术及其在大型地下洞群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几项新技术,包括高容重模型材料NIOS的采用、三维复杂地应力场的生成和监控技术、洞室群施工过程模拟中的隐蔽开挖技术和内窥监测等等。根据国内外文献查对,这几项技术在岩石力学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尚未见报道。目前,这些新技术已成功用于某超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施工仿真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并对设计方案起到有力的支持和验证作用。本项试验的成功,开辟了地下洞室工程三维试验研究的一条新途径,其成果可以应用于我国其他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的布置、设计和研究。
黄树洋[10](2000)在《二滩水电站尾水管的开挖与支护》文中指出尾水管工程是二滩地下厂房系统中处在关键线路上的项目之一 ,施工工期紧张 ,开挖和支护工程量较大 ,还时常伴有岩爆现象发生。着重介绍尾水管岩石开挖、支护及 1号、2号尾水管的岩爆及其处理措施
二、二滩水电站尾水管的开挖与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滩水电站尾水管的开挖与支护(论文提纲范文)
(1)高地应力区大型洞室锚索时效受力特征及长期承载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锦屏一级地下厂房预应力锚索支护系统 |
3 高应力区卸荷岩体-预应力锚索系统时效受力特征 |
3.1 卸荷岩体时效变形特征与机制 |
3.2 锚索时效受力特征与变化规律 |
4 基于现场实测的锚索结构风险评价 |
4.1 锚索风险等级探讨 |
4.2 锚索结构风险评价 |
4.3 风险因素与高应力腐蚀探讨 |
5 锚索时效受力特征数值模拟分析及对比验证 |
5.1 计算模型与蠕变参数反演 |
5.2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时效特征与验证 |
6 结论 |
(2)锦屏一级水电站动态施工过程中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岩体结构特征 |
2.5 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及物理力学参数 |
2.6 厂区围岩稳定性评价 |
2.6.1 支护后围岩破坏现象 |
2.6.2 厂房下游拱腰开裂现象 |
2.6.3 厂房洞室群围岩变形开裂特点 |
3 纵 0+31.7 断面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计算模型 |
3.2 分层开挖过程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3.2.1 位移分布特征 |
3.2.2 洞周围岩破裂区分布特征 |
3.2.3 锚杆锚索内力分布特征 |
3.3 与现有监测成果对比 |
3.3.1 变形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3.3.2 破裂区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3.3.3 锚杆锚索内力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纵 0+126.8 断面围岩稳定性分析 |
4.1 计算模型 |
4.2 分层开挖过程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4.2.1 位移分布特征 |
4.2.2 洞周围岩破裂区分布特征 |
4.2.3 锚杆锚索内力分布特征 |
4.3 与现有监测成果对比 |
4.3.1 变形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4.3.2 破裂区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4.3.3 锚杆锚索内力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地下厂房支护措施工程类比分析 |
5.1 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岩石支护 |
5.1.1 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概况 |
5.1.2 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围岩支护措施 |
5.1.3 二滩地下厂房围岩支护工程经验 |
5.2 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支护措施 |
5.2.1 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概况及地质条件 |
5.2.2 地下厂房支护措施 |
5.2.3 拉西瓦水电站围岩支护工程经验 |
5.3 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开挖与支护 |
5.3.1 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概况 |
5.3.2 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支护措施 |
5.3.3 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支护经验 |
5.4 基于工程类比分析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支护意见 |
6 总结与建议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主要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尾水调压室布设优化及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影响围岩稳定的工程因素 |
1.2.2 工程的关注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厂房洞室布置及体形选择 |
1.3.2 水力过渡过程对洞室布置的影响 |
1.3.3 复杂洞室的施工方案研究 |
1.3.4 锚索支护时机研究 |
1.3.5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运用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力过渡过程对厂房洞室群布置影响研究 |
2.1 国内地下厂房洞室布置及形式选择 |
2.1.1 国内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现状 |
2.1.2 洞室布置设计存在的问题 |
2.1.3 工程解决方案 |
2.2 厂房发电水力过渡过程要求 |
2.2.1 厂房稳定运行水力学要求 |
2.2.2 厂房水力过渡过程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
2.3 小湾工程厂房洞室布置及形式选择 |
2.3.1 工程概况及厂房布置 |
2.3.2 水力过渡过程要求对布置的影响 |
2.3.3 洞室布置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
2.3.4 洞室布置及形式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尾水调压室结构形式优化 |
3.1 设置调压室的必要性 |
3.1.1 调压室的功用及基本要求 |
3.1.2 调压室的基本形式 |
3.1.3 设置调压室的条件 |
3.1.4 设置调压室的必要性 |
3.2 不同形式尾水调压室的水力条件 |
3.2.1 长廊简单式尾水调压室 |
3.2.2 圆筒双室式尾水调压室 |
3.2.3 圆筒阻抗式尾水调压室 |
3.3 尾水调压室结构形式研究 |
3.3.1 水力条件影响分析 |
3.3.2 地质条件影响分析 |
3.3.3 洞室稳定影响分析 |
3.3.4 支护经济性影响分析 |
3.3.5 尾水调压室结构形式选择 |
3.4 新型尾水调压室结构在小湾工程运用 |
3.4.1 调压室结构形式比较 |
3.4.2 尾水调压室结构形式选择 |
3.4.3 水力设计 |
3.4.4 围岩稳定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尾水调压室施工方案研究 |
4.1 复杂洞室施工程序选择 |
4.1.1 施工交通的影响 |
4.1.2 围岩稳定的影响 |
4.1.3 施工程序选择 |
4.2 复杂洞室开挖与支护工程实践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喷锚支护设计 |
4.2.3 开挖支护施工 |
4.2.4 衬砌混凝土浇筑 |
4.2.5 小结 |
4.3 施工效果分析评价 |
4.3.1 围岩稳定分析 |
4.3.2 施工监测与分析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洞室锚索支护时机研究 |
5.1 支护时机研究现状 |
5.1.1 新奥法理论 |
5.1.2 最佳支护时机 |
5.1.3 支护结构选择 |
5.1.4 小结 |
5.2 实际工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5.2.1 施工程序与支护措施 |
5.2.2 数值分析成果 |
5.2.3 监测成果分析 |
5.2.4 存在的问题 |
5.3 锚索合理支护时机及支护力选择 |
5.3.1 合理支护时机选择 |
5.3.2 锚索合理支护力选择 |
5.3.3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工程施工期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 |
6.1 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在水电工程中的运用 |
6.1.1 水电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 |
6.1.2 水电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关键问题 |
6.1.3 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及安全评价系统设计 |
6.2 地下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 |
6.2.1 系统总体思路 |
6.2.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6.2.3 系统整体功能 |
6.3 地下工程施工期安全预警系统研究及工程运用 |
6.3.1 依托工程概况 |
6.3.2 地下洞室工程BIM模型建立 |
6.3.3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模块 |
6.3.4 安全监测信息管理模块 |
6.3.5 工程信息三维可视化管理与辅助分析模块 |
6.3.6 监测成果和数值计算成果对比模块 |
6.3.7 施工期结构安全实时仿真与反馈分析模块 |
6.3.8 施工期洞室围岩实时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块 |
6.3.9 洞室围岩安全预警及辅助决策模块 |
6.3.10 初期运用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刊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5)高地应力下硬岩弹脆塑性劣化本构模型与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部高地应力岩体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2 岩石类工程介质本构模型研究综述 |
1.2.3 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 |
1.2.4 岩土力学参数辨识研究概况 |
1.2.5 大型地下洞室数值仿真研究概况 |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总体思路 |
第二章 高地应力下硬岩弹脆塑性劣化本构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岩体脆性破坏与弹脆塑性模型 |
2.2.1 岩体脆性破坏特征 |
2.2.2 弹脆塑性模型 |
2.3 硬岩劣化本构模型 |
2.3.1 模型参数变化特征 |
2.3.2 RDM 模型本构方程 |
2.3.3 RDM 模型特征分析 |
2.4 劣化模型实例验证 |
2.4.1 室内三轴试验验证 |
2.4.2 拉西瓦现场试验洞松动圈对比 |
2.4.3 锦屏二级电站厂房探洞声波探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挖扰动下围岩应力及能量演化 |
3.1 引言 |
3.2 二次应力场的表述方法 |
3.2.1 一点应力状态描述 |
3.2.2 应力松弛系数 |
3.2.3 应力方向演化的主应力转动消散功描述 |
3.2.4 开挖扰动下围岩弹性应变比能描述 |
3.3 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辅助洞开挖过程中的应力重分布分析 |
3.3.1 锦屏工程简介 |
3.3.2 辅助洞连续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大小与方向演化 |
3.3.3 连续开挖过程中主应力转动消散功演化 |
3.3.4 连续开挖过程中围岩弹性比能演化 |
3.3.5 辅助洞开挖过程中工程现象对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位移增量和松动圈的岩体参数集成反分析 |
4.1 引言 |
4.2 参数智能反分析基本理论 |
4.2.1 岩体参数的敏感性分辨方法 |
4.2.2 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参数搜索方法 |
4.2.3 灰色关联度检验分析方法 |
4.2.4 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参数反演集成分析方法 |
4.3 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群围岩参数智能反分析 |
4.3.1 拉西瓦水电站工程简介 |
4.3.2 洞室群围岩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3 增量位移与松动圈数据提取 |
4.3.4 参数反演 |
4.3.5 反演结果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地应力下拉西瓦地下洞室群岩体力学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地下洞群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PFP 方法 |
5.2.1 基于认识论的PFP 方法基本原理 |
5.2.2 PFP 法阶段分析主要内容 |
5.3 拉西瓦地下洞室群工程前期研究及反馈改进 |
5.3.1 拉西瓦厂房工程特点及类比分析 |
5.3.2 洞群三维数值计算基础 |
5.3.3 洞室群前期开挖数值仿真分析 |
5.3.4 反馈改进措施 |
5.4 洞室群围岩力学行为分析及后续开挖稳定性预测 |
5.4.1 洞周应力场演化过程与特点 |
5.4.2 围岩能量场与主应力旋转消散功演化分析 |
5.4.3 洞周位移场演化过程与特点 |
5.4.4 围岩塑性区演化过程与空间分布 |
5.4.5 围岩稳定性总体评价与预测 |
5.5 后续开挖工程检验与成果应用 |
5.5.1 岩爆与围岩掉块破坏 |
5.5.2 围岩与砼张拉开裂破坏 |
5.5.3 围岩垮塌破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致谢 |
(6)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智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本构模型的研究概况 |
1.2.2 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的评价指标研究概况 |
1.2.3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方案的优化方法研究概况 |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总体思路 |
第二章 智能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粒子群优化算法基本理论 |
2.2.1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
2.2.2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 |
2.2.3 粒子群优化算法步骤 |
2.3 支持向量机理论 |
2.3.1 机器学习的基本问题 |
2.3.2 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
2.3.3 支持向量机及学习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地应力下硬岩本构模型参数智能辨识 |
3.1 引言 |
3.2 CWFS 本构模型简介 |
3.3 基于 PSO 的 CWFS 本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
3.3.1 方法实现步骤 |
3.3.2 工程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地应力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的合理评价指标研究 |
4.1 引言 |
4.2 岩爆的定义与破坏机理 |
4.3 岩爆判别指标研究进展 |
4.3.1 基于岩性的岩爆判别指标 |
4.3.2 基于现场情况的岩爆判别指标 |
4.3.3 基于断裂损伤力学、非线性科学、智能科学的岩爆判别新指标 |
4.4 能量释放率指标 |
4.4.1 能量释放率指标简介 |
4.4.2 平均能量释放率指标、塑性区体积指标对开挖步长的敏感性分析 |
4.5 局部能量释放率指标 |
4.5.1 局部能量释放率指标的原理与计算公式 |
4.5.2 工程算例分析 |
4.6 高地应力下地下洞群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的综合评价指标 |
4.6.1 高地应力下地下洞群稳定性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标 |
4.6.2 高地应力下地下洞群开挖与支护方案的综合优化指标与优化目标函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方案的智能优化综合系统 |
5.1 引言 |
5.2 支持向量机对洞群开挖支护方案与优化指标非线性关系的描述 |
5.3 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构造 |
5.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
5.4.1 原理与步骤 |
5.4.2 算例分析 |
5.5 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方案的智能全局优化方法 |
5.6 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方案的智能优化综合系统的构架与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
6.1 引言 |
6.2 工程概况 |
6.3 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6.3.1 计算范围与数值计算模型 |
6.3.2 初始应力场及边界条件 |
6.3.3 计算采用的本构模型 |
6.4 拉西瓦花岗岩岩体本构参数辨识 |
6.5 开挖与支护方案优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与优化函数 |
6.5.1 开挖与支护方案优化的多因素优化指标 |
6.5.2 开挖与支护方案的综合优化指标与优化目标函数 |
6.6 开挖台阶高度的比较优化分析 |
6.5.1 比较方案设计与综合优化指标 |
6.5.2 计算结果分析 |
6.7 毛洞开挖方案的全局优化研究 |
6.7.1 毛洞开挖方案的优化指标与样本设计 |
6.7.2 毛洞开挖方案的智能全局优化方法步骤 |
6.7.3 毛洞开挖方案的全局优化结果分析 |
6.7.4 最优毛洞开挖方案下的支护方案优化 |
6.8 开挖支护组合方案的全局优化研究 |
6.8.1 开挖支护组合方案的综合优化指标 |
6.8.2 构建支持向量机的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 |
6.8.3 开挖支护组合方案的智能全局优化方法步骤 |
6.8.4 开挖支护组合方案的全局优化结果分析 |
6.9 最优开挖支护方案的稳定性分析 |
6.9.1 能量释放的演化过程与分析 |
6.9.2 塑性破损区的演化过程与分析 |
6.9.3 洞周位移场的演化过程与分析 |
6.9.4 洞周应力场的演化过程与分析 |
6.9.5 初步结论与建议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监测与动态支护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地下工程支护技术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
1.4 预期的研究目标与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官地水电站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要 |
2.2 工程地质 |
2.3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第三章 有限元数值计算 |
3.1 计算工作内容 |
3.2 计算程序简介 |
3.3 地下厂房洞室群计算条件 |
3.4 开挖方案 |
3.5 结构离散 |
3.6 支护计算 |
3.7 计算范围初始地应力场回归分析 |
3.8 数值计算分析主要成果 |
第四章 原位模拟试验统计分析与预测预报 |
4.1 原位模拟洞试验成果简述 |
4.2 统计分析技术 |
4.3 统计分析的内容 |
4.4 统计模型 |
4.5 模拟洞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
4.6 模拟洞监测资料统计成果讨论 |
4.7 模拟洞围岩变形机理初探 |
第五章 地下厂房洞室群动态支护设计研究 |
5.1 地下厂房洞室群监测设计方案优化 |
5.2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综合评判 |
5.3 支护设计优化与动态支护设计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监测设计优化 |
6.2 地质岩性判断 |
6.3 围岩变形模拟试验与数值计算可靠性评价 |
6.4 洞室围岩支护作用效果评判 |
6.5 支护设计优化 |
6.6 动态支护设计与施工 |
6.7 动态支护方案的实施条件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瀑布沟地下厂房优化设计和洞室群围岩稳定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限元法在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
1.3 瀑布沟水电站工程概况 |
1.4 瀑布沟水电站设计过程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瀑布沟电站洞室群优化设计 |
2.1 厂房位置选择 |
2.2 厂房纵轴线调整 |
2.3 水轮机安装高程的调整 |
2.4 三大洞室间距调整 |
2.5 布置调整 |
2.6 排水系统 |
2.7 支护设计 |
第三章 围岩稳定分析的基本理论 |
3.1 三维初始应力场的反演计算方法 |
3.2 围岩稳定的分析方法 |
3.2.1 岩石和砼损伤破坏的本构方程 |
3.2.2 损伤判据和演化方程 |
3.2.3 三维损伤有限元分析方法 |
3.3 锚固支护分析方法 |
3.3.1 锚杆支护计算方法 |
3.3.2 砼喷层结构支护模拟计算 |
3.4 施工分期开挖优化评估方法 |
3.5 岩体三维渗流场分析方法 |
第四章 三维有限元计算成果及成果分析 |
4.1 初始地应力场的回归分析 |
4.1.1 回归方法 |
4.1.2 计算范围和单元剖分 |
4.1.3 初始地应力场的回归计算成果 |
4.2 典型机组段洞室群分期开挖和支护(方案一)稳定特性分析 |
4.2.1 计算条件和网格剖分 |
4.2.2 计算工况 |
4.2.3 分期开挖围岩塑性、开裂区分布规律 |
4.2.4 分期开挖洞周应力分布规律 |
4.2.5 分期开挖洞周锚杆应力分布规律 |
4.2.6 分期开挖洞周喷层应力 |
4.2.7 分期开挖洞周位移变化规律 |
4.3 典型机组段修正支护参数(方案二)洞室稳定特性分析 |
4.3.1 计算条件和支护参数 |
4.3.2 分期开挖围岩塑性、开裂区分布规律 |
4.3.3 分期开挖洞周应力分布规律 |
4.3.4 分期开挖洞周喷层、安全系数和锚杆、锚索应力分布规律 |
4.3.5 分期开挖洞周位移变化规律 |
4.4 洞室群三维岩体渗流场分析 |
4.4.1 渗流场计算网格 |
4.4.2 渗流场计算条件和工况 |
4.4.3 渗流场分析计算特征 |
4.5 地下厂房三维整体分期开挖和支护稳定特性分析 |
4.5.1 计算条件和网格剖分 |
4.5.2 三维整体计算围岩塑性开裂区分布规律 |
4.5.3 整体施工开挖过程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4.5.4 整体分析洞周喷层和锚杆、锚索应力分布规律 |
4.5.5 整体开挖洞周位移和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
4.6 岩体渗流场对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稳定影响的分析 |
4.7 结论与建议 |
第五章 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成果的应用 |
5.1 厂轴线确定 |
5.2 洞室间距确定 |
5.3 洞室群结构采用 |
5.4 洞室群开挖方式 |
5.5 排水设施布置 |
5.6 锚固支护参数的采用 |
5.7 围岩变形监测 |
5.7.1 变形监测 |
5.7.2 扬压力监测 |
5.7.3 应力应变监测 |
5.8 岩爆的预报和预防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9)三维模型试验新技术及其在大型地下洞群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新型模型材料NIOS |
3 离散化多主应力面加载和监控系统 |
4 三维洞室群开挖、支护模拟技术 |
5 三维洞室群试验的量测 |
6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三维模型试验[13~18] |
7 结论 |
四、二滩水电站尾水管的开挖与支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地应力区大型洞室锚索时效受力特征及长期承载风险分析[J]. 董志宏,丁秀丽,黄书岭,邬爱清,陈胜宏,周钟. 岩土力学, 2019(01)
- [2]锦屏一级水电站动态施工过程中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分析与评价[D]. 肖睿胤. 重庆大学, 2016(03)
- [3]尾水调压室布设优化及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 杨宜文. 武汉大学, 2014(07)
- [4]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新技术研究及应用[J]. 宁华晚,郑治,宋静. 贵州水力发电, 2010(01)
- [5]高地应力下硬岩弹脆塑性劣化本构模型与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D]. 江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7(04)
- [6]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智能优化研究[D]. 苏国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6(02)
- [7]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监测与动态支护设计研究[D]. 李文慧. 四川大学, 2005(03)
- [8]瀑布沟地下厂房优化设计和洞室群围岩稳定数值模拟分析[D]. 苏鹏云. 武汉大学, 2004(04)
- [9]三维模型试验新技术及其在大型地下洞群研究中的应用[J]. 李仲奎,卢达溶,中山元,细见浩,孙建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09)
- [10]二滩水电站尾水管的开挖与支护[J]. 黄树洋. 四川水力发电,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