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诗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现代诗,诗行,音乐性,新诗,诗情,台湾,新月。
现代诗派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14)在《论现代诗派的情韵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倡导的影响下,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激荡下,现代诗派登上了中国文坛,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绽放了自己的光彩,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以飨后人。(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4年01期)
李青峰[2](2014)在《试论“新月派”“现代诗派”诗歌的音乐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以来,新诗蓬勃发展,但新诗过于散文化,脱离了诗歌的本体。新月派和现代诗派在借鉴了中西方诗歌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诗进行了反拨,尤其在音乐性的探索上成绩斐然,对新诗音乐性探索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月派提出诗歌的"音乐美",现代诗派主要是强调音乐性"纯诗",他们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赵鹏[3](2014)在《新诗的现代主义转向:现代诗派中的唯美主义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诗派与唯美主义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诗派在中国兴起,正赶上唯美主义在海上文坛兴盛的时代,戴望舒、施蛰存、杜衡等都曾经从事过国外唯美主义思潮的译介工作。同时,现代诗派发展了早期象征派的纯诗理论,强调诗歌的情绪,注重诗歌朦胧美,这与唯美主义的诗学主张有着一致之处。另外,现代派诗人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观察、体验和想象都市,在诗歌中抒发都市生活的体验,表达现代人在都市中的失落和疲倦,反映出工业文明对人的心灵的异化。现代诗派从唯美主义式的对都市外在感官世界的描绘到都市人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新诗的现代主义转向。(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4年02期)
张伟涛,温兆海[4](2013)在《论现代诗派的寻梦者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诗派的形成和流变中,塑造出了独立的梦境文学世界。寻梦者系列包括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林庚等。文章从寻梦者视角,以戴望舒忧郁的冷梦,卞之琳深邃的哲学梦,何其芳、废名的田园梦与荒原梦的视角,解读现代诗派的诗歌理论和浓郁的人生情感。(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罗振亚[5](2012)在《不该被历史遗忘的“星辰”——1930年代现代诗派“小”诗人丛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诗派中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等"大"诗人,也有一些不为人注意却同样重要、个性鲜明的"小"诗人,如曹葆华擅做冷涩的生命沉思,吕亮耕的诗充满澄澈的古典风,陈江帆置身都市却寻找现代的田园情调,玲君的歌唱忧郁又婉约。正是这些"小"诗人和"大"诗人交相辉映,才共同支撑起了1930年代诗国银河的灿烂。(本文来源于《文学与文化》期刊2012年04期)
蓝棣之[6](2012)在《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辛笛》一文中研究指出辛笛是九人中的老大哥,30年代初期就开手写诗和翻译。关于他早期的诗作,有评论认为,那婉约的语调近于旧词,往往使用重复和发展两种结构方式,有不少旧诗词常见的词汇、意象和气氛。这个看法大致不错,但要看到,其表现方式和感受方式是西方现代派的。诗行之间跳跃快,开合起落幅度大,难以把握住(本文来源于《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期刊2012-10-01)
叶莉[7](2012)在《浅论叁十年代现代诗派》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十年代现代诗派以杂志《现代》为阵地兴起和发展起来,它的兴起和发展有内在和外在原因。现代派诗歌具有鲜明的"青春"型特征,是由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诗人个体的人格特点及遭遇共同造就的。在创作方法上,继承和转变之前的诗派的主张,用现代诗行表现现代情绪。(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2年09期)
郭伟[8](2012)在《隐喻视域下台湾“现代诗派”诗歌风格嬗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修辞学、诗学视角出发,以隐喻为切入点,对台湾"现代诗派"诗歌文本中的隐喻模式、隐喻的生成机制、隐喻类型、隐喻意象以及隐喻的本体与喻体双重视野之间的距离等因素进行的综合分析显示:台湾"现代诗派"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习染和反思过程大致经历了技法移植、西化质疑和传统内转等叁个时期。这叁个时期诗歌中的隐喻在共时层面上分别有着相对稳定的深层结构模式,即替代式、范畴错置式和虚实结合式,而在历时层面上则呈现出隐喻风格从夸饰性到抽象性最后向明喻化演变的轨迹。在这一演变历程中,隐喻以"纯粹语言学的否定性策略",不但实现了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一脉相承的"先锋精神",而且在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进行反思的同时,推进了台湾"现代诗派"不断走向艺术自律的过程。以此为基础,重新发掘出了杨炽昌及其所倡导的风车诗社对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锋性实验价值与贡献。(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杨庆博[9](2012)在《超脱与坚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现代诗派”的研究着作固然不少,但关注点多集中在作家作品、期刊杂志,以及中西诗学的影响研究这几个层面,对“现代诗派”诗人的群体精神层面的研究并不充分。而实际上,文学群体的精神活动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一系列观念上和创作上,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文学创作的走向,这就提供给我们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对“现代诗派”群体精神特质进行研究,既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该创作群体,也为考察其他诗人、流派、社团提供一个参照,进而有益于了解整个文学史。本文试图对“现代诗派”超脱与坚守的精神特质作一个充分考察,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分析“现代诗派”先锋性理论建构:对西方现代主义理论的汲取和唯美的“纯诗”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诗派”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二,分析彰显了“现代诗派”精神气质的诗作:作为超越外在世俗人生、憧憬人生理想媒介的“梦”之意象和“寻梦者”抒情形象,坚守现实家园、体现济世情怀的“荒原”意象和“独醒者”抒情形象,行走在暗夜、秉持坚韧人格的“夜”之意象和“夜行人”抒情形象,以及超脱宇宙人生的智慧诗。这些诗作的产生既源于“现代诗派”不同的人生体验,也源于他们不同的精神诉求。叁,分析“现代诗派”的文学史贡献和价值:融古化今的艺术贡献,上承新月诗派、初期象征诗派,下启九叶诗派的文学史价值。“现代诗派”特有的诗学理论造成了这派诗人群体超脱与坚守的精神特质,而这一特质又反作用于该诗歌群体的发展,对“现代诗派”诗人忧郁与感伤的情绪体验产生了直接作用。“现代诗派”超脱与坚守的精神特质既与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时代语境有关,也与这派诗人特殊的文学追求有关,这一特质反映出在特殊年代里,致力于纯文学追求的“现代诗派”矛盾而复杂的精神体验,对这派诗人整个30年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罗振亚[10](2011)在《中西艺术交汇处的卓然创造——论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诗派”》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诗派"是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晚唐五代诗词的影响与时代情绪浸润等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它表现的浊世哀音与出世奇想,或浓或淡地折射着时代的风云;象征意识与古典意象联姻,"隐"与"埋"的情思处理,散文美的自由诗体创造,使它在艺术上实现了中西合璧;它不无缺点,却标志着中国现代诗进入了独立自觉的创造阶段,成了当时诗坛的另一主流。(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1年01期)
现代诗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四以来,新诗蓬勃发展,但新诗过于散文化,脱离了诗歌的本体。新月派和现代诗派在借鉴了中西方诗歌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诗进行了反拨,尤其在音乐性的探索上成绩斐然,对新诗音乐性探索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月派提出诗歌的"音乐美",现代诗派主要是强调音乐性"纯诗",他们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诗派论文参考文献
[1].张慧.论现代诗派的情韵教学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4
[2].李青峰.试论“新月派”“现代诗派”诗歌的音乐性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3].赵鹏.新诗的现代主义转向:现代诗派中的唯美主义影响[J].当代文坛.2014
[4].张伟涛,温兆海.论现代诗派的寻梦者世界[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
[5].罗振亚.不该被历史遗忘的“星辰”——1930年代现代诗派“小”诗人丛论[J].文学与文化.2012
[6].蓝棣之.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辛笛[C].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2012
[7].叶莉.浅论叁十年代现代诗派[J].文学教育(下).2012
[8].郭伟.隐喻视域下台湾“现代诗派”诗歌风格嬗变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9].杨庆博.超脱与坚守[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0].罗振亚.中西艺术交汇处的卓然创造——论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诗派”[J].长江学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