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论文和设计-班希青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涉及骨外科骨伤观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包括观察框,观察框内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观察框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观察区,观察区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该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通过在观察框的内部开设有观察区,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拉伸拉环和辅助拉环,将覆盖在观察区顶部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打开,并通过观察片看清骨伤恢复情况,操作简单方便,大大地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且观察框通过两侧的绷带和辅助绷带进行连接,并通过上弧度垫和下弧度垫,进行卡位,避免佩戴时来回走动,造成观察框脱落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包括观察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框(1)内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2),所述观察框(1)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观察区(3),所述观察区(3)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卡槽(4)的内底壁设置有微型复位弹簧(5),所述微型复位弹簧(5)远离卡槽(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片(6),所述观察框(1)的表面设置有左转轴(7),所述左转轴(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杆(8),所述支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挡板(9),所述左挡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0),所述观察框(1)的表面设置有右转轴(11),所述右转轴(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杆(12),所述辅助支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右挡板(13),所述右挡板(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拉环(14),所述观察框(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带(15),所述左连接带(15)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绷带(16),所述绷带(16)远离左连接带(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17),所述观察框(1)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带(18),所述右连接带(18)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绷带(19),所述辅助绷带(19)远离右连接带(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魔术贴(20),所述观察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联动带(21),所述上联动带(21)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弧度垫(22),所述观察框(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联动带(23),所述下联动带(23)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弧度垫(24)。

设计方案

1.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包括观察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框(1)内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2),所述观察框(1)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观察区(3),所述观察区(3)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卡槽(4)的内底壁设置有微型复位弹簧(5),所述微型复位弹簧(5)远离卡槽(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片(6),所述观察框(1)的表面设置有左转轴(7),所述左转轴(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杆(8),所述支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挡板(9),所述左挡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0),所述观察框(1)的表面设置有右转轴(11),所述右转轴(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杆(12),所述辅助支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右挡板(13),所述右挡板(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拉环(14),所述观察框(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带(15),所述左连接带(15)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绷带(16),所述绷带(16)远离左连接带(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17),所述观察框(1)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带(18),所述右连接带(18)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绷带(19),所述辅助绷带(19)远离右连接带(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魔术贴(20),所述观察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联动带(21),所述上联动带(21)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弧度垫(22),所述观察框(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联动带(23),所述下联动带(23)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弧度垫(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框(1)表面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海绵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17)的表面设置有纽扣(25),且所述辅助魔术贴(20)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6),且所述纽扣(25)和凹槽(26)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度垫(22)和下弧度垫(24)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按摩球(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9)和右挡板(13)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垫(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框(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外科骨伤观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骨外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是创伤、脊柱外科的总称,是以诊疗各种类型断指、断掌、多指离断的再植、各种类型皮瓣移植、神经修复术、四肢先天性畸形、臂丛神经损伤及神经卡压的诊治的专业科室,科室骨创伤专业采用多种中西结合方法、开展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等各种骨科手术、如:骨不连、骨脊炎、关节置换术、颈椎病等的治疗。

但是目前的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存在着既保护骨伤伤口,又可进行观察,且可以佩戴移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包括观察框,所述观察框内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观察框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观察区,所述观察区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底壁设置有微型复位弹簧,所述微型复位弹簧远离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片,所述观察框的表面设置有左转轴,所述左转轴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挡板,所述左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观察框的表面设置有右转轴,所述右转轴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杆,所述辅助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右挡板,所述右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拉环,所述观察框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带,所述左连接带远离观察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绷带,所述绷带远离左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所述观察框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带,所述右连接带远离观察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绷带,所述辅助绷带远离右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魔术贴,所述观察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联动带,所述上联动带远离观察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弧度垫,所述观察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联动带,所述下联动带远离观察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弧度垫。

可选的,所述观察框表面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海绵垫。

可选的,所述魔术贴的表面设置有纽扣,且所述辅助魔术贴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纽扣和凹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上弧度垫和下弧度垫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按摩球。

可选的,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垫。

可选的,所述观察框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通过在观察框的内部开设有观察区,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拉伸拉环和辅助拉环,将覆盖在观察区顶部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打开,并通过观察片看清骨伤恢复情况,操作简单方便,大大地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且观察框通过两侧的绷带和辅助绷带进行连接,并通过上弧度垫和下弧度垫,进行卡位,避免佩戴时来回走动,造成观察框脱落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通过在观察框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块,可以有效地贴合患者,增强摩擦,防止佩戴过程中出现错位,导致观察片无法对准伤口位置,观察片的底部设置有微型复位弹簧,防止佩戴者进行运动时,将观察片挤压变形,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观察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观察框、2-凸块、3-观察区、4-卡槽、5-微型复位弹簧、6-观察片、7-左转轴、8-支杆、9-左挡板、10-拉环、11-右转轴、12-辅助支杆、13-右挡板、14-辅助拉环、15-左连接带、16-绷带、17-魔术贴、18-右连接带、19-辅助绷带、20-辅助魔术贴、21-上联动带、22-上弧度垫、23-下联动带、24-下弧度垫、25-纽扣、26-凹槽、27-按摩球、28-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包括观察框1,观察框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观察框1表面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海绵垫,观察框1内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2,观察框1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观察区3,观察区3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卡槽4的内底壁设置有微型复位弹簧5,微型复位弹簧5远离卡槽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片6,通过在观察框1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块2,可以有效地贴合患者,增强摩擦,防止佩戴过程中出现错位,导致观察片6无法对准伤口位置,观察片6的底部设置有微型复位弹簧5,防止佩戴者进行运动时,将观察片6挤压变形,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观察框1的表面设置有左转轴7,左转轴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杆8,支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挡板9,左挡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0,观察框1的表面设置有右转轴11,右转轴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杆12,辅助支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右挡板13,左挡板9和右挡板13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垫28,右挡板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拉环14,观察框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带15,左连接带15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绷带16,绷带16远离左连接带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17,观察框1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带18,右连接带18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绷带19,辅助绷带19远离右连接带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魔术贴20,魔术贴17的表面设置有纽扣25,且辅助魔术贴20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6,且纽扣25和凹槽26的形状大小相适配,观察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联动带21,上联动带21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弧度垫22,观察框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联动带23,下联动带23远离观察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弧度垫24,上弧度垫22和下弧度垫24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按摩球27,通过在观察框1的内部开设有观察区3,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拉伸拉环10和辅助拉环14,将覆盖在观察区3顶部的左挡板9和右挡板13打开,并通过观察片6看清骨伤恢复情况,操作简单方便,大大地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且观察框1通过两侧的绷带16和辅助绷带19进行连接,并通过上弧度垫22和下弧度垫24,进行卡位,避免佩戴时来回走动,造成观察框1脱落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观察框1不仅通过魔术贴17和辅助魔术贴20配合固定,还在通过纽扣25和凹槽26进行二次固定,防止脱落造成装置失去作用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使用时,通过在观察框1的内部开设有观察区3,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拉伸拉环10和辅助拉环14,将覆盖在观察区3顶部的左挡板9和右挡板13打开,并通过观察片6看清骨伤恢复情况,操作简单方便,大大地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且观察框1通过两侧的绷带16和辅助绷带19进行连接,并通过上弧度垫22和下弧度垫24,进行卡位,避免佩戴时来回走动,造成观察框1脱落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观察框1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块2,可以有效地贴合患者,增强摩擦,防止佩戴过程中出现错位,导致观察片6无法对准伤口位置,观察片6的底部设置有微型复位弹簧5,防止佩戴者进行运动时,将观察片6挤压变形,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471.3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99708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A61B 5/00

专利分类号:A61B5/00;A61H15/00

范畴分类:16C;

申请人:班希青

第一申请人:班希青

申请人地址:251704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桑落墅镇卫生院

发明人:班希青

第一发明人:班希青

当前权利人:班希青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骨外科用小部位骨伤观察装置论文和设计-班希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