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鑫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西冲镇大爬山小学,贵州盘县5535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179-01
摘要:利用小学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思维能力,联系教学实际探讨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维力培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题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思维能力。因此,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如何在应用题的直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1.我在教学中善于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在认识中产生问题。有时可以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时提出,有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提出,有时可以在练习中产生矛盾后提出。
2.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凡是能通过学生动脑,动手解决的,我尽量放手。课堂的设问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有适宜的难度,让学生想一下才能回答出来。学生思维受阻时,我给适当的点拨,达到更完善。
3.正确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正确的回答应当给以鼓励表扬,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补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回答有错误的学生,首先肯定他勇于活动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要指出错误,鼓励他继续努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在愉快的气氛中研究和学习。
4.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内容生动有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增强思维的乐趣。
二、运用直观教学,进行结构训练
应用题是由条件和问题两部分构成的,这是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二者缺一不可。小学生年纪幼稚,缺乏生活经验,对应用题中有关题材概念、术语、理解很有困难。在教学中,可采用直观、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来帮助学生概念的理解,表象的形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运用直观教学,联系实际,用浅显的实例揭示应用题的实质,对学生进行结构训练。
例如:(1).通过直观演示,理解应用题。如讲相遇问题应用题,我让学生到前面走一走,使学生理解了相对“同时”“相遇”“同向”“异向”等数学概念。又如学生对长方体“框架”这一概念不清,为讲清这一概念,我将身边的文具盒、教室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动手指、动口讲、再场观察说出长方体的边、顶点,进一步将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这样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次数学应用题中常用的线段图也是一种直观的手段,它使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显露出来,易于理清思路,正确解答。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用它来作为解答应用题的辅助手段,缩短了认识的过程。
例(2)教学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我们是这样进行的。要求“长春小学有学生460人,其中男生226人,女生有多少人?”在教学中,可让本班的男生站起来,请大家看一看还有多少人没有站起来。这样,让学生了解全班人数是由男生和女生组成的。通过现场活动,学生即可得出:总生数=男生数+女生数,男生数=总生数-女生数,女生数=总生数-男生数。这三个相关的数量关系。学生有了对题意形成的具体表象,也对“其中”一词的含义得以领悟,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通过分析说理、掌握方法、把握规律的训练
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说理能力,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新学应用题理解、掌握的程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题中数量关系主要指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如:修一条水渠,计划9天修270千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0千米,实际完成任务需要几天?如果用分析法,可以这样启发:要求实际完成任务需要几天?必须知道实际修路多少千米,前者是已知的,若想知道实际每天修多少千米,就应知道已知,根据已知条件已知给出路程和时间,分别是9天和270千米,能求出什么?要让学生回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速度,也就是计划每天修路的长度,这就是应用综合法来分析,一直推向所要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用题教学要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有条有理,把握规律,保证学生思维有序。
总之,应用题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采用灵活多变的练习方法,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解题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