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泛模型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模型,模糊,自适应,系统,变换器,矩阵,广义。
模糊泛模型控制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邢道奇,龚铭[1](2015)在《船舶航向模糊自适应云模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船舶航向云模型控制器驱动参数的自适应问题,将模糊自整定方法引入到云模型控制器设计中,设计了模糊自适应云模型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使船舶航向控制在动态和稳态上都具有较好的精度,超调量小、控制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船舶》期刊2015年03期)
郭志坚[2](2014)在《电液振动台的模糊无模型控制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液振动台力控系统具有功率质量大、出力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振动实验中,可以较好地跟踪给定激振波,更加准确地检测物体的疲劳寿命。高频振动不但能够明显地缩短试验周期,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电液伺服力控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时变和外部负载扰动会导致系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际中很难获得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使用传统的PID控制器不易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寻求一种合适的控制方法,来减小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和增大系统频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对于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时滞性的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它采用动态线性化方法,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律,虽然收敛速度较慢,但控制精度高,实际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普遍应用在不确定性系统中。针对电液振动台力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模糊无模型控制方法,以减小不确定参数对系统的影响。首先在MFAC对大惯性、不确定性系统适应性强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来解决MFAC跟踪速度慢的问题,结合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点,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然后利用Matlab/AMESim联合仿真,从不用角度对电液力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本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模糊无模型控制的响应速度很快,并能有效地减少试件上的输出误差,提高输出力的精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最后在半实物DSPACE实时仿真平台上,验证所采用控制方法的工程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郭志坚,于少娟,杨琛[3](2014)在《模糊无模型控制在大质量缸电液激振台的半实物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液伺服力控系统的大惯性、大滞后和高阶非线性、不确定性的特点,结合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对大惯性、大延迟适应性和模糊控制适应性强的优点,设计了模糊无模型控制器;并采用DSPACE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半实物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本无模型控制,模糊无模型控制器计算量小、响应速度快;并能够很好地消除试件上的输出误差,提高输出力的的精度,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段培永,吕红丽,冯俊娥,刘聪聪,李慧[4](2013)在《室内热舒适环境的模糊关系矩阵模型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非线性系统中多个输出不能解耦的控制问题,基于实际系统的采样数据,利用矩阵半张量积运算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型,得出一种新型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将传统模糊控制中的推理过程和模糊规则的建立转化成矩阵运算,有效避免了建模和控制的复杂性.将其应用于室内热环境舒适度控制系统中,基于室内外的温度、湿度等多个变量的采样数据对,给出具体的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过程,设计得出新型模糊控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控制,并且不需要进行多变量之间的解耦.(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3年02期)
贾宝柱,曹辉,马捷,李德珊[5](2012)在《混杂系统模糊切换多模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模型系统采用多个局部模型共同描述系统动态行为,局部模型依据设定的模糊规则进行切换。采用并行分布式补偿方法设计基于局部模型的局部控制器,局部控制器与局部模型共享相同的切换规则,全局系统开环及闭环Lyapunov稳定性条件表明,在保证该条件成立的对称正定矩阵存在时,能够获得全局稳定的切换序列。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建模及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王文超,郭丙君[6](2011)在《DC-DC变换器模糊变结构-广义通用模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DC-DC变换器强非线性,提出了一种FSMC-GCMC控制方法,以增强对DC-DC变换器系统的控制效果。通过广义通用模型方法将强非线性系统转化为标准叁阶线性系统并由此构成GCMC控制器。由于在DC-DC变换器参数改变情况下GCMC控制器将不能保持系统的线性特点,因此构造FSMC控制器,使用变结构控制增加系统的鲁棒性并利用模糊控制减少变结构控制的抖动并提高系统响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毛盾[7](2010)在《模糊滑模及通用模型控制在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发热量小、效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开关电源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线性电源,在家用电器,电子电器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C/DC变换器是现代高频开关电源最基本的构建,随着开关电源应用领域的扩大,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因为开关的作用,DC/DC变换器是一个时变、非线性的电路,传统的控制方法是通过建立其状态空间平均模型,根据经典的线性控制理论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控制器的设计。近年来,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智能控制,非线性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日益发展成熟,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较,这些先进控制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在DC/DC变换器传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将先进控制技术引入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中,以改善控制效果,提高变换器的性能,并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文所用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根据DC/DC变换器的典型控制策略,选择Cuk变换器为对象,推导出其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建立了电压型及电流型的控制方案,依据经典的控制理论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第二,在传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了DC/DC变换器的模糊控制方法。并且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将模糊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建立了模糊滑模控制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第叁,研究了DC/DC变换器的通用模型控制方法,通过RBF神经网络对被控对象的逆模型进行辨识,将辨识得到的逆模型嵌入通用模型控制器中。为了克服对象逆模型的辨识误差,将通用模型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提出了通用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12-09)
齐永亮,郭丙君[8](2008)在《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通用模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用模型控制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是过程一阶微分模型必须要有显式解。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模型的通用模型控制策略,将非线性过程模型应用逆系统的方法在控制算法中直接嵌入过程模型,从而保证了通用模型控制策略的可实现性。该控制器参数物理意义明显,整定方便,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仪表》期刊2008年12期)
齐永亮,郭丙君[9](2008)在《基于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广义通用模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义通用模型控制(GCMC)方法是一般模型控制(GMC)的改进,适用于相对阶大于1的复杂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该控制器参数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但鲁棒性不够强。将模糊控制与广义通用模型控制相结合,构成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从而加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08年04期)
钱承山,吴庆宪,姜长生,王玉惠[10](2007)在《空天飞行器再入姿态模糊切换多模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模型切换控制在切换边界处的不平滑性,提出了一种模糊切换多模型控制。将其输入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模糊区域以使区域边界模糊化,在各区域内设计局部T-S模型和控制器。根据所选定的变量将相应的区域控制器切换为全局控制器,由于控制器切换是在模糊了的区域边界处进行的,故保证了切换过程中系统状态轨迹的平滑性。利用该控制方案为空天飞行器设计了再入姿态飞行控制系统,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的仿真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7年11期)
模糊泛模型控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液振动台力控系统具有功率质量大、出力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振动实验中,可以较好地跟踪给定激振波,更加准确地检测物体的疲劳寿命。高频振动不但能够明显地缩短试验周期,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电液伺服力控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时变和外部负载扰动会导致系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际中很难获得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使用传统的PID控制器不易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寻求一种合适的控制方法,来减小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和增大系统频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对于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时滞性的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它采用动态线性化方法,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律,虽然收敛速度较慢,但控制精度高,实际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普遍应用在不确定性系统中。针对电液振动台力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模糊无模型控制方法,以减小不确定参数对系统的影响。首先在MFAC对大惯性、不确定性系统适应性强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来解决MFAC跟踪速度慢的问题,结合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点,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然后利用Matlab/AMESim联合仿真,从不用角度对电液力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本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模糊无模型控制的响应速度很快,并能有效地减少试件上的输出误差,提高输出力的精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最后在半实物DSPACE实时仿真平台上,验证所采用控制方法的工程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泛模型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邢道奇,龚铭.船舶航向模糊自适应云模型控制[J].船舶.2015
[2].郭志坚.电液振动台的模糊无模型控制方法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
[3].郭志坚,于少娟,杨琛.模糊无模型控制在大质量缸电液激振台的半实物仿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4].段培永,吕红丽,冯俊娥,刘聪聪,李慧.室内热舒适环境的模糊关系矩阵模型控制系统[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
[5].贾宝柱,曹辉,马捷,李德珊.混杂系统模糊切换多模型控制[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王文超,郭丙君.DC-DC变换器模糊变结构-广义通用模型控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
[7].毛盾.模糊滑模及通用模型控制在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
[8].齐永亮,郭丙君.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通用模型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8
[9].齐永亮,郭丙君.基于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广义通用模型控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8
[10].钱承山,吴庆宪,姜长生,王玉惠.空天飞行器再入姿态模糊切换多模型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