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精行俭德”的人格目标,他的生平事迹显现他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和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这三者构成了陆羽人生哲学的核心。陆羽的人生哲学影响了自唐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茶人和许多文人。
关键词:《茶经》;精行俭德;特立独行;逍遥自适
《茶经》是中国人文国学和自然国学中的重要典籍。因为《茶经》的诞生,饮茶成了内涵丰富的文化,研究茶的种植、制作成了一门系统的学科。
《茶经》只有7000余字,但内涵博大精深,不但告诉了我们唐以前中国人的种茶、饮茶历史和文化,还告诉了我们唐代的人如何种茶、采茶、制茶、煮茶、饮茶等,具有重要的史学、文化和科学价值,同时,作者陆羽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价值追求等,对后世茶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茶人学习的典范。
关于《茶经》及陆羽的研究已有许多论文和专著,如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等。本文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茶经》和有关陆羽事迹的记载结合起来,试着对《茶经》与陆羽的人生哲学做些探讨。
一、以“精行俭德”为人格目标
人格目标,就是人的品格追求,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追求,这是人生哲学中第一重要的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哲学问题。人类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人应该如何活着的问题,人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该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的问题。中国最早的儒家典籍《周易》就已开始在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虽然《周易》以探索自然天象阴阳变化规则为出发点,但最后的指向是讲做人,人应当追求什么样的品格,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应当如何和谐相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传》)[1](P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象传》)[1](P18),“谦:亨,君子有终”(《谦卦》)[1](P95),“随:元亨,利贞,无咎”(《随卦》)[1](P105)等。《周易》提出了人的一个完美人格、完美品格的形象概念,这就是“君子”。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对《周易》中提出的“君子”的品格做了更详细的阐述。孔子的学生所编辑的《论语》,实际上很多是记述孔子论述如何做“君子”,及“君子”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如何去培养、追求、形成这种品格,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论语》中记录了孔子40多次论述“君子”,即反复论述他所认为的一种理想人格。孟子作为孔子的再传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儒家思想发展得更加完善。孟子思想的核心同样是论述人格目标问题,即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品格和如何去追求这种品格,他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丈夫”品格,以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品格追求之道。孟子提出的“大丈夫”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最核心的要义,两千多年来,激励了众多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义而舍生取义。
陆羽,是一个有着独特品格追求的人,他著述 《茶经》,在字里行间肯定会表明他的人格追求,特别是茶叶乃一种品性高洁之物,他必然要对什么人适合饮茶,什么样的人最适合于体悟茶的高洁之性做出说明,同时,也就表明了他个人的人格目标。在《茶经》第一篇,即《一之源》,陆羽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关于这几句话的断句,有多种断法[2],但不管如何断句,“精行俭德”指的是对茶人品格的要求,或者说是茶人品格的目标,这是没有争议的。
关于“精行俭德”一词的由来和含义,一些学者做过研究,如竺济法先生曾写过《“精行俭德”考》,指出“俭德”一词最早出自于《周易·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文中的“俭”是收敛、约束之意。“德”指才华、力量。君子约束、隐蔽自己的才华、力量,可以避免灾难。另外,《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载:“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3]指有德者皆自俭朴而来,奢侈则是最大的罪恶之源。笔者在《论“茶圣”陆羽的人格魅力》一文通过检索 《四库全书》指出:在陆羽之前,尚无人将“精行”与“俭德”连在一块使用,但“精行”与“俭德”各作为单独的词汇使用还是有的,主要是在史书中用来描述人的品行,“俭德”一词的使用更多些。“精行”指人有好的品行,没有固定的具体标准;而“俭德”主要指人节俭的美德[4]。
PFP是因炎性症状引起面神经出现炎性反应,面神经会充血、肿胀,然后受骨性面神经管挤压,会出现嵌压性伤害,进而造成神经支配肌功能丧失。通常神经损伤度越大,面瘫就越重,治愈难度也越大,预后效果越不佳。当前关于PFP的发病原因和病机尚未完全明确,西医认为,在寒冷、炎症、病毒感染等影响到,导致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局部神经缺血、缺氧,最后变性致病[4]。难治性PFP就是经历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常规治疗,未见恢复或者显著恢复的面瘫,该类患者的神经损害层面较深,再加上身体素质较差,所以临床恢复困难。
二、以特立独行为个性追求
以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在现实世界中生存,这是人生哲学的重要问题。个性特征有着与生俱来的因素,比如与基因有关系、与血型有关系等;但更有着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和个人学养等的塑造。就陆羽而言,他的个性特征就是独立特行。
因为特立独行的个性,他能抛下对世俗的追求,乃至于有了他“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号泣而归”的舒放情怀的独特行为,有了他与李季卿表演茶艺时“衣野服”,及“与人晏处,意有所适,不言自去……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惧也”[6](P1341)的洒脱而不拘流俗的独特个性,有了他“上元初结庐於茗溪之湄”的独特生活。
所谓特立独行,这是一个自唐代以来文人们用来描述、形容和称赞一个人的行为、思维、志向、处世方式和行为方式独特,不随流俗,超越世俗,志行高洁,人格精神独立的个性特征。因而,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褒义词,最初是唐代韩愈在《伯夷颂》中赞美商末周初的伯夷:特立独行、豪杰之士、与日月同光、如泰山般高耸而巍峨[5](P705)!韩愈之后,文人们多用“特立独行”一词来形容人的志行与品格的高洁。
二是在与友人、文人高士的品茶、赏茶和论茶中逍遥自适。
据陆羽《陆文学自传》所自述,他原本是一个弃儿,被遗弃在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西湖的大堤上,被当地的智积禅师拾得而收养,在寺院长大,貌丑又口吃。这样一个儿童,按常理寺院肯定是他一生的港湾,他不可能有更多的想法,加之智积禅师一心想把他调教成一个佛门弟子,他的一生本注定为佛门弟子,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多少儒家文化熏陶的少年,竟然在九岁时就表现出不同常理的志趣,当智积禅师拿出佛书,要他好好习佛时,他竟然出乎预料地答道:“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6](P1341)他这样一个在寺院长大的少年,竟然认为学佛、成为佛门弟子是不孝!而要去学习与践行儒家的理论,儿童年代的陆羽就表现出了异乎常理的个性和志趣,敢想、敢干。当智积禅师罚他去做“贱务”:扫地、清洁厕所、清除墙上污泥、放牛,他小小年纪,在没有条件学文化的状态下,竟然“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6](P1341)。少年时代的陆羽表现出了特立独行的个性。
1962年1月天津市五一表厂更名为“天津手表厂”,同年底工厂迁入复康路新址,其工装设备、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都得到了提升。早在1961年3月天津表厂技术人员张凤鸣、温淑杰、江达生等设计出一款带秒表测时机构的计时码表机心,表厂定型为“ST3型”。到1963年12月表厂试制出该机心航空计时表样机32只,并通过轻工部和部队主管部门专家组的鉴定,该表定名为“304”航空表,是我国第一款装备空军飞行员的航空计时表(图09)。
当他经历了逃离寺院,经历了做戏子谋生,经历了在火门山邹夫子那里学习文化,经历了与竟陵司马崔国辅的交往,个性也基本定型了,他特立独行的个性表现在他的志向和情趣最终落到了茶上。在当时,饮茶在南方已成为普遍习尚,并正向北方传播,爱好上了品茶、以茶娱情者已不少。最初收养他的智积禅师就是一个爱茶者,是他启蒙了陆羽对茶的爱好,是他培养与熏陶了陆羽对茶的兴趣,教会了陆羽煮茶、品茶。他到了湖州之后结交的诗僧皎然给了他研究茶的许多帮助,但是,陆羽所处的时代,如陆羽般对茶痴迷、对茶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倒只有陆羽一人,他的志向与情趣可谓超越世俗或者说不同流俗。他本也可入朝为官,朝廷曾召他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若按世俗的观点,这应当是一条很好的生存之路,但他以对茶的情怀,超越了世俗的追求,喊出了“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个人追求。
上述分析假定一个养殖场提供的生鲜乳与一个加工厂的加工能力是相匹配的。而实践中,往往是一个加工厂收购加工多个养殖场的生鲜乳[注]200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修订)规定,在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乳品加工项目的加工能力应在日处理生鲜乳能力300吨及以上。。假定乳企日处理能力为300吨生鲜乳,需要配套的奶牛存栏量大约3万头,按照一个奶牛场平均存栏500头计算,需要60个养牛场。这时候,人力资本的计量和监督问题就更加突出。如果要实现买方合并,投资的边际成本会上升很快,从而扭曲投资激励[注]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中国乳企的自建牧场往往是万头牧场。。
三、以逍遥自适为生活态度
日本是世界上GPS观测网和地震台网分布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当前包括有1 200个GPS永久观测站的GeoNet、有84个宽带地震台站的F-Net、有1 000个强震观测台站的K-NET、有777个高灵敏度地震台站(井下安装)的 Hi-Net,以及与 Hi-Net台站同址布设的KiK-Net。在 KiK-Net的每个台站,装配有两台强震观测仪,分别装在地表和井下(见数据与来源一节)。同时对其他数据,如InSAR数据,也进行采集,但本文未作进一步的讨论。尽管如此,在2011年东北MW9.0地震发生后,从这些观测台网获得了空前数量的地震动数据,为评估不同观测仪器获得的地震动的一致性提供了理想的机会。
一是在考察茶、研究茶、欣赏茶、采茶中逍遥自适。
皎然,陆羽的好友,著名的诗僧,他描述过陆羽的采茶,那种独往独来的采茶生活,在皎然的笔下是很美很逍遥的。皎然在《访陆处士羽》一诗中写道:“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相见,归鸿自翩翩。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7](P3262)弄春泉、尝春茗,翩翩归鸿、悠悠钓船,多美多逍遥的境界!
唐代中后期的著名诗人皇甫冉写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一诗,描写了陆羽考察茶、品茶的逍遥自适:“采茶非采绿,层层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7](P1003)这首诗展现了陆羽采茶的美和快乐,在远离尘世山野间,春风和暖,走上一层层的山崖,当太阳高照时背着满筐的茶叶,沿着旧时走向山寺的路,有时还住宿在山野人家。这是一种孤独的美、远离尘世的美,与山林、茶叶为伴的美,没有一点俗世的气息。这种生活对于普通人而言会认为没有味道,但对陆羽而言却是逍遥自适、快乐其中。
唐代中后期诗人皇甫曾(皇甫冉之弟)写有《送陆鸿渐山人采茶》一诗,同样是描写陆羽在山野中研究茶、采茶的逍遥自适:“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7](P783)重重叠叠的山峰、一丛丛静静生长的香茗等待着逃尘离俗的客人,陆羽在大山中踽踽独行,进入那茶树生长的大山深处,山中的雾气和清晨的朝霞都羡慕那独行的陆羽,那期待中的山中寺院还在那幽远的山中,饥饿时在山野泉水边石上草草吃上一点。静寂的夜晚、想念山外的朋友时,只有听听敲击石头的回声。这是一种孤寂的美、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这也太孤独了,苦行僧似的,没有尘世的欢乐与忧愁,除了孤寂、空寂之外,只有那不会言语的树木了,哪有美?但对一个爱茶人、一个爱大自然的人来说,这种境界是一种非常美的境界,一种逍遥自适的境界。
陆羽的一生,考察过中国大部分的茶区,在考察、研究、欣赏和采茶、品茶中感到快乐、感到美好、感到满足,所以,陆羽的一生在考察茶、研究茶、欣赏茶和采茶中逍遥自适,他以这种方式、这种生活态度度过他的人生。
陆羽的《茶经》并没有多少文字显现他有多特立独行的个性,虽然他提出的“精行俭德”也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他特立独行的个性,但是相关的记载更清楚地展现了他特立独行的个性,表现在:一是志趣的超俗、高洁,二是行为的洒脱、不拘流俗。
陆羽在上元初年(760年)24岁时定居湖州之后,与湖州的文人皎然、颜真卿、张志和等许多友人和文人高士饮茶、品茶、论茶,过着逍遥自适的生活。
关于陆羽在《茶经》中所说“精行俭德”的具体含义,因《茶经》上下文没有更多的解释或事例说明,那就只有靠后人去体会了。笔者认为,陆羽所说“精行俭德”是指茶人应当具备的品德、品格;根据陆羽个人的学识、修养、情趣和个性特征,这四个字不仅内含了儒家思想,内含了孔子、孟子等所提出的理想人格,而且融合了释道思想。陆羽少年时代就爱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浸染;又与佛家结缘,受佛家思想影响;而个人情趣又显示出对道家思想的爱好。所以,对于茶人应有的品格,他既没有直接用儒家语言去表达,也没有直接用佛家和道家的语言去表达,而是用了很精妙的“精行俭德”四个来表达,既合儒,亦合佛道的要求。儒家的“君子”人格,合乎“精行”;佛家的不偷盗、不邪淫、不杀生等佛徒行为规范,合乎“精行”;道家的顺其自然、上善若水的思想引导,也合乎“精行”。而“俭德”同样是合乎三家的要求,无论“俭德”是指节俭的美德,还是指低调、不张扬。所以,笔者认为“精行俭德”应当是指人的品德、品行高洁而不低俗,有节俭的品德和品行,还有内敛乃至低调的处世特性与行事风格,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只有具有这些品德与品行、情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出茶是那样的美,从茶树、茶叶、茶园到采茶、品茶等都是那么美。陆羽的一生,其行为、其品德、其志趣等,便是“精行俭德”的最好阐释。
最令茶人陶醉与向往的境界莫过于皎然所写的《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7](P3269)秋天山中僧院,篱笆外黄色的菊花开着,两位品茶大师在品着茶,茶香飘散寺院里,世间的俗人们多以酒为乐,他们岂能了解这秋天中菊花为伴、茶香飘散的品茶境界是多美妙?这种品茶审美生活岂能不令茶人向往?再如皎然所写的《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欲赏芳菲不待晨,忘情人访有情人。西林可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这情景与这情趣,谁能说不美?谁说不逍遥?
脑卒中也叫做脑血管意外,也就是脑血管病变和突发病变引发的全脑功能障碍或者局限性障碍,持续时间如果超过二十四小时会导致死亡,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问题,有效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重获社会和生活能力。
四、结语
陆羽的“精行俭德”的人格追求、特立独行的个性风格、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等人生哲学对后世茶人和文人都影响很大。
生活态度是生活哲学的重要方面,是人生哲学的贯彻落实。《茶经》中没有多少文字显现陆羽的生活态度,但他的友人对他的描述及他与他人的诗歌酬唱,展现了他的逍遥自适。
陆羽之后的茶人和许多文人都是以陆羽的“精行俭德”的人格追求、特立独行的个性风格和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等人生哲学为标杆,将三者融合在个人人生哲学中,如苏轼作《叶嘉传》,通过称赞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容貌似铁,资质刚劲”,“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风味德馨”等,表达自己的品格追求和人生态度乃至于个性趋向。再如明代的朱权,是一个傲然脱俗的高士,他通过《茶谱》表达了自己品格追求和个性倾向,开篇描述了一幅超世俗的境界:“挺然而秀,郁然而茂,森然而列者,北园之茶也。泠然而清,锵然而声,涓然而流者,南涧之水也。块然而立,晬然而温,铿然而鸣者,东山之石也。癯然而酸,兀然而傲,犷然而狂者,渠也。”这实际上是朱权在表达个人的志向、个人的情趣、个人的情怀,不仅仅是“精行俭德”的人格追求,同样表明他特立独行、不流于世俗的生活态度,他期望在茶中,达到“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的境界。
明代的那些爱茶文人群体,更是将陆羽的人生态度化为自己人生的具体行动,他们别出心裁地创设了各种舒放性灵的自由茶境,许次纾在《茶疏》中创设:“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棼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明窗净几、洞房阿阁、宾主款狎、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谈品茶的幽趣和雅趣追求时说:“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晚明名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记载江南人品茶:“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泄水、几片闲云。”如此品茶,既“精行俭德”,又特立独行和逍遥自适。
一千多年来,陆羽的人生哲学直接影响着中国茶人和文人,这是陆羽人生哲学所具有的经久魅力。
通常,一次啪啪啪中男生会释放约2亿枚精子,能抵达卵细胞附近参与顶体反应的只有几百个而已。当精子进入输卵管接近卵子时,这些酶被释放出来,将放射冠和透明带溶解,从而开辟出一条直达卵细胞的通道。
(本文为第二届茶道哲学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
陆羽雕像(转引自https://image.so.com)
注释:
继续完善和优化医疗技术的相关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物质激励与科室、医务人员自身发展之间高度统一、相互协调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科室和医务人员投身于医疗技术创新的革命浪潮之中。
本文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陈彬潘等编《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可以看出,对高校部门决算数据应用于管理的措施认识比较一致,但区外高校强调全方位提供数据源,而区内高校则认为有针对性地提供数据更有成本优势和效果,这也是是否落实全员预算,全员执行原则的一个反映。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蔡定益.“精行俭德”一词研究综述[J].农业考古,2009,(5).
[3]竺济法.“精行俭德”考[J].农业考古,2006,(5).
[4]施由明.论“茶圣”陆羽的人格魅力[C]//杨金土主编,李广德编审.陆羽·《茶经》与湖州——纪念陆羽诞辰1280周年征文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5](唐)韩愈.伯夷颂[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6册)·畿辅通志(卷一○四)·颂·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唐)陆羽.陆文学自传[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33册)·文苑英华(卷七九三)·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全唐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On Tea Classics and Life Philosophy of Lu Yu
Shi Youming
Abstract:Lu Yu presented hispersonality goal of “pursuing practicality,frugality and virtue” in his book Tea Classics.His maverick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unfettered and comfortable life attitude showing from his life stories consisted of the core of Lu Yu’s life philosophy.And Lu’s life philosophy has inserted much influence on many Chinese tea masters and literati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Key words:Tea Classics;pursuing practicality,frugality and virtue;maverick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unfettered and comfortable life attitude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5(2019)05-0172-05
施由明,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和中国茶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郭玉芳
标签:陆羽论文; 特立独行论文; 品格论文; 逍遥论文; 人生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隋论文; 唐论文; 五代哲学(581~960年)论文; 《农业考古》2019年第5期论文;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