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底线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伦理,底线,诚信,价值,主体性,廉洁自律,幼儿教师。
底线伦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肖峰[1](2019)在《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在网络中的行为是否文明,影响着网络空间是否风清气正;青年的文明网络行为必须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规范和引导,而守法意识、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素养意识就是建构青年网络文明行为的八种意识。它们在对青年网络行为的导引上集合而成为一个从底线伦理通过基准意识提升到担当精神的层级系列,也形成网络文明水平得以进步的阶梯或"进阶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闫瑞峰[2](2019)在《底线伦理与新时代领导干部政治底线的自我管控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底线伦理关乎领导干部的德行和道德实践的根本,它以某些基本行为规范或约束为原则,是相关行为界限的伦理根据。从政治伦理学的视角来看,领导干部提高自身底线伦理水平,是权力主体的内在管控机制要求。中西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底线伦理主要表现为节制思想,而节制伦理思想要求新时代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自我管控能力和约束机制,通过多重实践路径,做到守住政治底线,防止权力的任性和无限蔓延。(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江艳[3](2018)在《底线伦理的基本特征与研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底线伦理是公共生活领域中人人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底线伦理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和层次性等基本特征。从理论上看,强化底线伦理研究,能够弥补底线伦理研究不足,有助于完善现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道德资源;从实践上看,强化底线伦理研究,有助于加强和凸显底线伦理教育,提高人的底线伦理意识,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35期)
江艳[4](2018)在《底线伦理视角下“被让座”悖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让座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一种常见道德现象,而"被让座"悖论是一种底线伦理困境,因其"让座"行为并非是具有德性的结果。消解"被让座"伦理悖论是当前伦理学界的重要任务,主要可以从确定合理的伦理底线、增强道德主体的道德行动能力、考量道德情境的具体性等理论路径来对"被让座"悖论进行逻辑解悖。(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30期)
沈海平[5](2018)在《守护社会底线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基本常识是,人不只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更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在塑造着社会,同时反过来也被社会所塑造。然而,社会并非大量个人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社会成员之间既通过分工、协作、交换而形成复杂的相互依赖和支持的网(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8-08-22)
林柯言[6](2018)在《当代中国公民底线伦理的危局与忧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民道德不断受到冲击,社会上很多道德乱象愈演愈烈。这些乱象不仅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当下的道德现实警示我们,底线伦理正在呈现"后退"之现象。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底线伦理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追本溯源。深化对底线伦理基本问题的研究,提出从基于公民自身道德,及国家法治建设的高度着手,拓宽公民底线伦理实现的路径,为重建公民道德伦理底线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18期)
艾春花[7](2018)在《底线伦理:传统伦理的现代性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底线伦理是一种强调基本义务的普遍主义伦理,不同于精英主义的传统伦理,它基于人性的有限性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从而在行为要求、价值目标、人的本质预设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改变。现代社会重提底线伦理既有历史的审视,更有现实的关照。一方面传统伦理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更加凸显加强传统伦理现代性转化的必要性。而实现这一转化有赖于为己之学向人人之学、私德向公德、圣人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冯璇坤,刘春雷[8](2018)在《底线伦理视域下幼儿教师道德行为的失范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底线伦理即社会基本道德与个人行为基本规范,是道德问题得以化解的重要伦理基础,具有普遍性、最低适度性、他律性。学前教育阶段屡禁不止的虐童事件正僭越底线伦理,部分幼儿教师道德失范,陷入道德"知情意行"的迷途。幼儿教师道德行为可通过制度正义对底线伦理的规范、社会程序对底线伦理的维护、个人价值对底线伦理意识的唤醒这叁大途径进行体系重构。(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8年05期)
陈月[9](2018)在《底线伦理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学业诚信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提升大学生诚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本文基于底线伦理的视域对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问题进行相关研究。鉴于底线伦理是社会所有成员都需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基础性道德义务,其以现实社会的世俗道德为基础对大学生提出力所能及的基础性道德行为或义务要求,其相关的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底线伦理视域出发总结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的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并将底线伦理思想运用于学业诚信教育中去,以期改善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基于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现状,本研究从底线伦理视域对诚信问题进行探究,以A省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从学业诚信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以及道德行为五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全文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在于解读底线伦理以及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的理论基础。借鉴何怀宏教授所着《良心论》中第叁章有关诚信的内容和《底线伦理》中相关内容,并结合底线伦理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底线伦理”的内涵;结合诚信研究的成果,对“诚信”、“学业诚信”和“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的内涵进行解读。第二部分对底线伦理与学业诚信的关系进行探微。在厘清底线伦理和学业诚信的相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两者的内在关系及契合点。第叁部分对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A省五所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发放自行编制的《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的现状调查问卷》,借助统计软件SPSS24.0从大学生学业诚信的总体状况、各维度现状、不同背景变量下的比较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对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调查数据结果,从底线伦理视域对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分析,深入分析造成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可能原因。第五部分从底线伦理视域初步提出改善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对策。吸收和借鉴底线伦理思想中有关诚信的理论,基于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可行性对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0)
高维峰[10](2017)在《底线伦理与青少年伦理底线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青少年深受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迷失现象。如何正确认识与把握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提升其伦理底线的有效途径,是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们首先阐述了底线伦理的含义、要求与层次,然后探析了当代青少年伦理底线教育的桎梏,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可供选择的教育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7年33期)
底线伦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底线伦理关乎领导干部的德行和道德实践的根本,它以某些基本行为规范或约束为原则,是相关行为界限的伦理根据。从政治伦理学的视角来看,领导干部提高自身底线伦理水平,是权力主体的内在管控机制要求。中西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底线伦理主要表现为节制思想,而节制伦理思想要求新时代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自我管控能力和约束机制,通过多重实践路径,做到守住政治底线,防止权力的任性和无限蔓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线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J].中国青年研究.2019
[2].闫瑞峰.底线伦理与新时代领导干部政治底线的自我管控路径[J].领导科学.2019
[3].江艳.底线伦理的基本特征与研究价值[J].新西部.2018
[4].江艳.底线伦理视角下“被让座”悖论研究[J].法制博览.2018
[5].沈海平.守护社会底线伦理[N].检察日报.2018
[6].林柯言.当代中国公民底线伦理的危局与忧思[J].法制博览.2018
[7].艾春花.底线伦理:传统伦理的现代性转化[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
[8].冯璇坤,刘春雷.底线伦理视域下幼儿教师道德行为的失范与重构[J].教育评论.2018
[9].陈月.底线伦理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学业诚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8
[10].高维峰.底线伦理与青少年伦理底线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