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诊断性测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学诊断性测验,难度,信度,效度
诊断性测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经兰,黄玉花[1](2013)在《八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更好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编制了八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结果:分测验的难度分布在0.640~0.994之间;鉴别度平均指数在0.47~0.62之间。克龙巴赫ɑ系数在0.614~0.744之间;内容效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编写。结构效度通过因素分析来验证,分测验解释测验的总变异都达到了50%以上。结论:本测验具有适宜的难度和良好的区分度,鉴别度优良;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内部一致性高,测量标准误较小;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来看较理想,各测量指标表明测验达到了测量学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3年36期)
刘经兰,黄玉花,肖承志[2](2014)在《数学诊断性测验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发挥考试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中学生数学学习态度量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为评估工具,对实验班进行5个月的诊断性测验干预。结果表明:诊断性测验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水平。(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4年03期)
刘经兰,黄玉华[3](2013)在《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对考试的诊断研究已引起当前学者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的研究都为诊断性测验的编制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也从不同层面为诊断性测验的编制提供了借鉴。但这些研究提出的理论比较局限,不够精准,实践性欠佳,因此未能被广泛推广应用。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研究并不多,国内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台湾;国外数学诊断性测验的年级跨度从幼儿园到初中,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学;总体来看,我国诊断性测验的编制研究还比较薄弱、零散,对于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3年19期)
黄玉花[4](2013)在《八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更好的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编制了八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本测验有选择、填空、计算叁种题型,采用团体施测形式,适用于七年级末、八年级、九年级初学生。结果:1.分测验的难度分布在0.640~0.994之间;平均鉴别度指数在0.47~0.62之间。2.克龙巴赫ɑ系数分布在0.614~0.744之间。3.内容效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编写。结构效度通过因素分析来验证,分测验解释测验的总变异都达到了50%以上。结论:1.本测验具有适宜的难度和良好的区分度,鉴别度优良;2.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内部一致性高,测量标准误较小;3.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来看较理想。各测量指标表明测验达到了测量学要求。研究方法:在南康市南水中学八年级随机选取两个自然班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作为实验班,有53名学生;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有59名学生。对实验班进行诊断性测验干预。通过两个班数学成绩,数学学习态度量表、数学学习策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回收有效样本112份。研究结果:1.干预前,实验班与对照班七年级期末数学成绩(P>0.05)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数学态度(P>0.05)没有显着差异;学习策略(P>0.05)没有显着差异;2.干预后,实验班数学成绩显着提高,t=-5.685,且P<0.001;对照班数学成绩没有显着提高。实验班数学态度显着提高,t=-3.933,且P<0.001;情感成分上(P>0.05)没有显着差异;认知成分显着提高,t=-2.572,且P<0.05;行为成分显着提高,t=-3.430,且P<0.01;对照班数学态度及各维度前后比较均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班数学元认知显着提高,t=-2.037,且P<0.05;数学认知策略提高显着,t=-2.582,且P<0.05;资源管理利用提高非常显着,t=-3.764,且P<0.01;学习策略显着提高,t=-2.758,且P<0.05;对照班学习策略及各维度均没有显着提高。研究结论: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发现,数学诊断性测验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数学学习态度、数学学习策略水平。能作为中学数学测评的有效工具加以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3-04-01)
曾玲艳,袁丹洪[5](2010)在《提高分类准确率的诊断性测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纸笔测验只给被试提供一个测验分数,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不仅给出了被试的测验分数,还估计了被试的能力。但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探索,认知诊断评价(CDA)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揭示个人在所测知识领域的详细信息,对个体进行补救,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知识状态改进教学,对教、学双方都有指导作用。传统的测验构建方法没有考虑可达矩阵,导致分类准确率不高,本文提出将可达矩阵与认知诊断信息指标相结合的选题策略,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模式判准率和平均边际判准率都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0年12期)
李峰,余娜,辛涛[6](2009)在《小学四、五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规则空间模型,以小学四、五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为例,探索了认知诊断理论背景下诊断性测验的编制方法。研究发现,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编制的诊断性测验具备优良的信效度,尤其在结构效度上具有突出优势。应用该测验对1059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诊断测验的结果显示:在整体上,学生对整数、初级运算与应用掌握得较为巩固,对量、统计、规律、高级运算掌握较差;在发展趋势上,量、统计、规律、高级运算是四、五年级之间进步最快的属性。(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09年03期)
马福军[7](2009)在《诊断性测验在化学单元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教学诊断作为诊断性评价的工具,其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具有相应的有效性,均不失为可信的诊断。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诊断结果的评价分析,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化学实验和演算技能的熟练程度,探明学生可能存在的各种学习障碍,确认现有教学方法特点对(本文来源于《青海教育》期刊2009年06期)
余嘉元[8](2006)在《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诊断性测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课程改革中诊断性测验正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进行诊断性测验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规则空间模型将认知心理学和教育测量理论相结合,它首先对所要考查的属性进行梳理,并编制出包含这些属性的测验题目。然后根据学生对于题目的作答情况,将他们在规则空间中划归为不同的类别,从而诊断出各类学生的认知缺陷。(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06年05期)
刘荣娇[9](2004)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诊断性测验是诊断性评价的工具。本研究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以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诊断性测验编制的普遍原理、方法、步骤及要求。本研究对中小学各科诊断性测验的编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于发挥诊断性评价改进教学,更好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4-09-01)
刘经兰,戴海琦[10](2003)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诊断性测验是诊断性评价的工具。本研究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诊断性测验编制的方法和步骤,在详细制定了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目标体系的基础上编制出《小学四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并获取了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证据。本研究对中小学各科诊断性测验的编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所编测验对于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弥补教学不足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03年03期)
诊断性测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更好地发挥考试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中学生数学学习态度量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为评估工具,对实验班进行5个月的诊断性测验干预。结果表明:诊断性测验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诊断性测验论文参考文献
[1].刘经兰,黄玉花.八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刘经兰,黄玉花,肖承志.数学诊断性测验的实验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3].刘经兰,黄玉华.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2013
[4].黄玉花.八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与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5].曾玲艳,袁丹洪.提高分类准确率的诊断性测验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
[6].李峰,余娜,辛涛.小学四、五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
[7].马福军.诊断性测验在化学单元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教育.2009
[8].余嘉元.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诊断性测验研究[J].教育探索.2006
[9].刘荣娇.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10].刘经兰,戴海琦.小学四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与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