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式风扇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式风扇,包括风扇组件、照明组件和座体,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风扇罩和风扇外壳,所述照明组件包括LED灯板,所述风扇罩设置在风扇壳体底部,所述风扇设置在风扇罩和风扇壳体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座体和风扇外壳连接,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灯外壳,所述LED灯板呈环形、设置在灯外壳内,所述灯外壳环绕在风扇外壳的外周、并且互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照明组件设置在风扇组件的外周,并且照明组件与风扇组件连接而有机结合,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又便于安装,而且风扇组件和照明组件能范围一致地为使用者吹风和照明,同时照明组件的设置不会对风扇组件造成影响,两者都能独立地正常工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台式风扇,包括风扇组件(1)、照明组件(2)和座体(4),所述风扇组件(1)包括风扇(11)、风扇罩(12)和风扇外壳(13),所述照明组件(2)包括LED灯板(21),所述风扇罩(12)设置在风扇外壳(13)底部,所述风扇(11)设置在风扇罩(12)和风扇外壳(13)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座体(4)和风扇外壳(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2)还包括灯外壳(25),所述LED灯板(21)呈环形、设置在灯外壳(25)内,所述灯外壳(25)环绕在风扇外壳(13)的外周、并且互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台式风扇,包括风扇组件(1)、照明组件(2)和座体(4),所述风扇组件(1)包括风扇(11)、风扇罩(12)和风扇外壳(13),所述照明组件(2)包括LED灯板(21),所述风扇罩(12)设置在风扇外壳(13)底部,所述风扇(11)设置在风扇罩(12)和风扇外壳(13)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座体(4)和风扇外壳(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2)还包括灯外壳(25),所述LED灯板(21)呈环形、设置在灯外壳(25)内,所述灯外壳(25)环绕在风扇外壳(13)的外周、并且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灯外壳(25)内的控制板(22),所述控制板(22)与LED灯板(2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2)还包括接线座(23),所述接线座(23)的一端与风扇外壳(13)连接、并且与风扇外壳(13)内的空间连通,所述接线座(23)的另一端则与灯外壳(25)连接、并且与灯外壳(25)内的空间连通,所述控制板(22)的导线通过接线座(23)引出到风扇外壳(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灯外壳(25)底部的灯罩(24),所述灯外壳(25)包括靠近风扇外壳(13)的第一外壳(253)和远离风扇外壳(13)的第二外壳(254),所述灯罩(24)包括由内向外间隔布置的内罩(241)和外罩(242),所述内罩(241)和外罩(242)的底端之间封闭、而顶端之间敞口,所述内罩(241)的内周壁与第一外壳(253)的外周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罩(242)的外周壁与第二外壳(254)的内周壁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53)的外周壁和内罩(241)的内周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412),所述第一外壳(253)的外周壁和内罩(241)的内周壁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2412)配合的第一凹槽(2532);所述第二外壳(254)的内周壁和外罩(242)的外周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421),所述第二外壳(254)的内周壁和外罩(242)的外周壁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2421)配合的第二凹槽(25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53)的周壁和内罩(241)的周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定位柱(2411),所述第一外壳(253)的周壁和内罩(241)的周壁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定位柱(2411)配合的定位凹槽(2531)。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外壳(13)上设置有插接柱体(133),所述灯外壳(25)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55)和位于第一支撑架(255)下方的第二支撑架(256),所述第一支撑架(255)上设置有第一插接槽(2551),所述第一插接槽(2551)由第一支撑架(255)的底面向上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二支撑架(256)上设置有第二插接槽(2561),所述第二插接槽(2561)由第二支撑架(256)的顶面向下凹陷而形成,所述插接柱体(133)卡紧在内第一插接槽(2551)和第二插接槽(2561)之间的空间内,从而使得灯外壳(25)和风扇外壳(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体(13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由风扇外壳(13)向灯外壳(25)方向延伸的锯齿(1331),多个锯齿(1331)在插接柱体(133)的外周壁上周向间隔的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架(255)内、位于第一插接槽(2551)周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容置槽(2552),所述容置槽(2552)的凹陷方向与第一插接槽(2551)的凹陷方向一致,每个容置槽(2552)设置有弹簧(2553)和定位球(2554),所述弹簧(2553)使得定位球(2554)保持卡入到插接柱体(133)的相邻的两个锯齿(133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外壳(13)内设置有为风扇组件(1)和照明组件(2)供电的电源(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台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4)包括转动连接头(41)、连接臂(42)和底座(43),所述连接臂(42)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头(41)与风扇外壳(1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43)连接,与电源(3)连接的电源线(31)穿过连接臂(42)和底座(43)延伸到底座(43)外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尤其是一种台式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风扇和灯多数都是独立使用的,即风扇的功能只是在天热的时候用来防暑降温,而灯独立用作照明设备。对于台式风扇和台灯,如用于学生学习的场合等,要同时摆放台式风扇和台灯,但在使用时由于桌面上的空间有限,因此会影响其他用品的摆放。

为此,已有了一些将台式风扇和台灯结合的装置,如申请号为201020289504.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台扇,包括电机、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叶片、台扇底座以及连接台扇底座与电机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LED灯。但这种台扇,风扇和LED灯的设置事实上是独立的结构,风扇和灯覆盖的范围难以很好地同时满足同一个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台式风扇,使得风扇和照明灯具有机结合,覆盖范围重叠,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台式风扇,包括风扇组件、照明组件和座体,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风扇罩和风扇外壳,所述照明组件包括LED灯板,所述风扇罩设置在风扇壳体底部,所述风扇设置在风扇罩和风扇壳体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座体和风扇外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灯外壳,所述LED灯板呈环形、设置在灯外壳内,所述灯外壳环绕在风扇外壳的外周、并且互相连接。

为便于控制LED灯板,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灯外壳内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LED灯板电连接。

为避免控制板的导线影响风扇的运转,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一端与风扇外壳连接、并且与风扇外壳内的空间连通,所述接线座的另一端则与灯外壳连接、并且与灯外壳内的空间连通,所述控制板的导线通过接线座引出到风扇外壳内。

为便于灯罩和灯外壳的拆装,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灯外壳底部的灯罩,所述灯外壳包括靠近风扇外壳的第一外壳和远离风扇外壳的第二外壳,所述灯罩包括由内向外间隔布置的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和外罩的底端之间封闭、而顶端之间敞口,所述内罩的内周壁与第一外壳的外周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罩的外周壁与第二外壳的内周壁可拆卸连接。

灯罩和灯外壳的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周壁和内罩的内周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周壁和内罩的内周壁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周壁和外罩的外周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周壁和外罩的外周壁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

为便于在灯罩和外壳安装时定位而使得安装操作便捷,所述第一外壳的周壁和灯罩的周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外壳的周壁和灯罩的周壁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凹槽。

为便于风扇外壳和灯外壳的连接,所述风扇外壳上设置有插接柱体,所述灯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位于第一支撑架下方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由第一支撑架的底面向上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由第二支撑架的顶面向下凹陷而形成,所述插接柱体卡紧在内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之间的空间内,从而使得灯外壳和风扇外壳连接。

为避免灯组件相对风扇组件转动,所述插接柱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由风扇外壳向灯外壳方向延伸的锯齿,多个锯齿在插接柱体的外周壁上周向间隔的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位于第一插接槽周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凹陷方向与第一插接槽的凹陷方向一致,每个容置槽设置有弹簧和定位球,所述弹簧使得定位球保持卡入到插接柱体的相邻的两个锯齿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外壳内设置有为风扇组件和照明组件供电的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包括转动连接头、连接臂和座体,所述连接臂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头与风扇外壳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线穿过连接臂和底座延伸到底座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照明组件设置在风扇组件的外周,并且照明组件与风扇组件连接而有机结合,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又便于安装,而且风扇组件和照明组件能范围一致地为使用者吹风和照明,同时照明组件的设置不会对风扇组件造成影响,能使得两者都能独立地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风扇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风扇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的风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风扇的风扇外壳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风扇的风扇罩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风扇的LED灯板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风扇的灯罩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风扇的灯外壳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风扇的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风扇的灯外壳和风扇组件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一种台式风扇,包括风扇组件1、照明组件2、电源3和座体4。

风扇组件1包括风扇11、风扇罩12和风扇外壳13,风扇罩12设置在风扇外壳13的底部,风扇11设置在风扇罩12和风扇外壳13之间的空间内。照明组件2包括LED灯板21、控制板22、接线座23、灯罩24和灯外壳25,其中,LED灯板21和控制板22设置在灯罩24和灯外壳25之间,接线座23设置在风扇外壳13和灯外壳25之间。电源3设置在风扇外壳13内,座体4与风扇外壳13连接。

风扇外壳13包括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第一壳体131呈中空圆柱形,第一壳体131的顶部镂空、底部开口,第一壳体131的顶部可由外周向中间向上弯曲延伸,第二壳体132由第一壳体131顶部中间向上延伸,第二壳体132中空、并且底部开口,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一体成型。风扇11设置在第一壳体131内部,风扇罩12设置在第一壳体131的底部。

结合图5和图6,第一壳体131的周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311,连接槽1311由第一壳体131周壁的底面向上延伸呈倒置的L型。风扇罩12的周边设置有连接柱121,连接柱121由风扇罩12的周边径向向外延伸,连接槽1311的横向延伸部分设置有限位凸起1312。由此,当将风扇罩12与风扇外壳13连接时,将风扇罩12的连接柱121与风扇外壳13的连接槽1311对准,使得连接柱121由内侧向外插入到连接槽1311纵向延伸部分,然后将风扇罩12向上推,使得连接柱121抵接到连接槽121纵向延伸部分的顶部,最后将风扇罩12在横向上旋转,使得连接柱121进入到连接槽121的横向延伸部分直至得在连接槽121横向延伸部分的端部和限位凸起1312之间,从而完成风扇罩12和外壳13的连接。需要拆卸时,只要反向旋转风扇罩12即可。这种连接结构,使得风扇罩12可方便地拆装,从而便于维修、清洁风扇11。

照明组件2的灯外壳25设置在风扇外壳13的外周,灯罩24设置在灯外壳25的内部,优选的,设置在灯外壳25的底部。LED灯板21呈环形,设置在灯罩24和灯外壳25围成的空间内,其径向尺寸与灯外壳25的径向尺寸适配。控制板22也设置在灯罩24和灯外壳25围成的空间内,与LED灯板21电连接,优选的,位于LED灯板21的上方。灯外壳25外侧设置有按键26,灯外壳25上开设有按键孔251,按键孔251与控制板22对应,使得按键26可从按键孔251穿过而与控制板22相对应,以便按压按键26来使得控制板22控制LED灯板21进行相应的操作。照明组件2的接线座23的一端与灯外壳25连接、并且与灯外壳25内部的空间连通,另一端则与风扇外壳13连接、并且与风扇外壳13内部的空间连通。由此,可将控制板22的导线通过接线座23引出到风扇组件1内、而又不影响风扇11的运转。

结合图7~图9,LED灯板2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1,灯外壳2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柱252,第一安装孔211和第一安装柱252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灯罩24为透明材质制成,包括内罩241和外罩242,内罩241和外罩242呈中空圆柱形、并且内外间隔布置,两者的底端之间封闭、而顶端之间敞口。灯外壳25包括第一外壳253和第二外壳254,第一外壳253与风扇外壳13的第一壳体131适配,也呈中空圆柱形,设置在风扇外壳13的第一壳体131的外周,第二外壳254设置在第一外壳253远离风扇外壳13一侧,由第一外壳253的顶部向下、逐渐远离第一外壳253延伸。上述的按键26设置在第二外壳254上。

灯罩24的内罩241的内周壁与灯外壳25的第一外壳253的外周壁可拆卸连接。第一外壳253的周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2531,定位凹槽2531由第一外壳253的周壁的底面向上凹陷而形成,灯罩24的内罩24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定位柱2411,定位柱2411与定位凹槽2531配合,由此在灯罩24和灯外壳25安装时,可将定位柱2411和定位凹槽2531对准而完成灯罩24和灯外壳25的定位。第一外壳25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532,第一凹槽2532由第一外壳253的外周壁向内凹陷而形成,内罩24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412,第一凸起2412由内罩241的内周壁向内突起而形成,第一凸起2412可卡入到第一凹槽2532内。

外罩242的外周壁与灯外壳25的第二外壳254的内周壁可拆卸连接。第二外壳254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2541,第二凹槽2541由第二外壳254的内周壁向外凹陷而形成,灯罩24的外罩24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421,第二凸起2421由外罩242的外周壁向外突起而形成,第二凸起2421可卡入到第二凹槽2541内。

通过上述定位柱2411和定位凹槽2531的配合、第一凸起2412和第一凹槽2532的配合、第二凸起2421和第二凹槽2541的配合,从而完成灯罩24和灯外壳25的连接。上述的定位凹槽2531、定位柱2411、第一凸起2412、第一凹槽2532、第二凸起2421和第二凹槽2541优选的均可为四个、并且在周向上均匀间隔布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只要互相配合的结构在数量、形状、尺寸和间隔上匹配即可。定位凹槽2531和定位柱2411的位置可互换,第一凸起2412和第一凹槽2532的位置可互换,第二凸起2421和第二凹槽2541的位置可互换。

再结合图5、图9和图10,风扇外壳13的第一壳体13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柱体133,插接柱体133由第一壳体131的外周壁径向向外延伸,呈圆柱形,并且在插接柱体13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由风扇外壳13向灯外壳25方向延伸)的锯齿1331,多个锯齿1331在插接柱体133的外周壁上、周向间隔的布置。灯外壳25的第一外壳253的周壁上开设有插接孔2533,以便插接柱体133穿过。第一外壳253的插接孔2533的外侧、第二外壳254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55,第一支撑架255上设置有第一插接槽2551,第一插接槽2551由第一支撑架255的底面向上凹陷而形成,优选的,第一插接槽2551呈半圆柱形。第一支撑架25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56,第二支撑架256上设置有第二插接槽2561,第二插接槽2561由第二支撑架256的顶面向下凹陷而形成,优选的,第二插接槽2561呈半圆柱形。第一插接凹槽2551和第二插接凹槽2561配合,将插接柱体133卡紧在内。第二支撑架256位于第二插接槽2561两侧的位置设置有凸耳2562,凸耳256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563,第二外壳254内、凸耳256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柱2542。

为便于灯组件2相对风扇组件1转动,以便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图1中所示为在纵向上转动),灯外壳25的第一支撑架255内、位于第一插接槽2551的两侧(周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容置槽2552,容置槽2552的凹陷方向与第一插接槽2551的凹陷方向一致,每个容置槽2552设置有弹簧2553和定位球2554,定位球2554与插接柱体133的周面抵接,定位球2554可卡入到插接主体133的相邻的两个锯齿1331之间。弹簧2553的一端与定位球2554抵接、另一端则与容置槽2552远离插接柱体133的一端抵接,由此使得定位球2554保持与插接柱体133抵接而卡入到两个相邻锯齿1331内的趋势。需要时,可以手动施加力到灯外壳25上,将其相对风扇组件1转动,转动灯外壳25使得定位球2554卡入到另外两个相邻的锯齿1331之间即可再次实现定位。

再参见图7,LED灯板21上形成有缺口212,缺口212由LED灯板21内侧向外凹陷而形成,缺口212凹陷的长度与插接主体133插入到灯外壳25内的长度适配。缺口212用于避让风扇外壳13和灯外壳25的安装结构(上述的两个支撑架和插接柱体)。

由此,当风扇组件1和照明组件2进行安装时,将风扇外壳13的第一壳体131上的插接柱体133插入到灯外壳25的第一支撑架255的第一插接槽2551内,然后将第二支撑架256与第一支撑架255对准,同时第二安装孔2563和第二安装柱2542对准,使得插接柱体133容置在第一插接槽2551和第二插接槽2552构成的空间内,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孔2563和第二安装柱2542连接,使得插接柱体133和第一插接槽2551和第二插接槽2552压紧;而后再将灯罩24与灯外壳25连接即可。

电源3设置在风扇组件1的风扇外壳13的第二壳体132内,风扇11的导线、照明组件2的导线(通过接线座23)分别与电源3连接。

座体4包括转动连接头41、连接臂42和底座43,转动连接头41包括转动套411、转动芯412和旋钮413,转动套411与风扇组件1的风扇外壳13的第二壳体132的侧面连接,转动套411包括圆柱形的套主体4111,以便设置旋钮413。套主体4111内呈中空,在套主体4111的周壁上开设有沿着周壁的周向延伸的转接孔4112。转动芯412呈圆柱形,穿过转接孔4112插入在套主体4111内。连接臂42的一端与转动芯412连接,另一端与底座43连接。连接臂42与转动芯412连接处与转接孔4112对应。旋钮413设置在套主体4111的轴向一端、并且与套主体4111连接固定,旋钮413具有旋转轴4131,旋转轴41穿过套主体4111和转动芯412,从而将转动芯412定位,旋转轴4131与转动芯412转动连接,从而旋转轴4131的设置可以避免转动芯412相对转动套411发生相对旋转以外的运动。通过操作旋钮413即可使得转动套411和转动芯412相对转动。由于转接孔4112具有一定的弧度,因此,转动芯412相对转动套411具有一定的旋转角度,从而可调节风扇组件1(同时带动照明组件2)相对座体4的角度,以便满足使用中的实际需求。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4131呈横向,由此风扇组件1和照明组件2在竖向旋转。转动连接头41的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底座43包括上盖431、下盖432和配重块433,配重块433设置在上盖431和下盖432之间,可保持台式风扇放置在桌面等台面上时整体的平衡,避免其倾倒。连接臂42呈中空,与电源3连接的电源线31(未示全)可穿过连接臂42和底座43延伸到底座43外部而与外部电源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43为固定夹,以便使得台式风扇可夹装在床头等。

设计图

一种台式风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9383.5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925243U

授权时间:20200110

主分类号:F04D25/08

专利分类号:F04D25/08;F04D29/40;F04D29/00;F21V33/00;F21V15/02;F21Y103/33;F21Y115/10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宁波众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众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899 浙江省宁波市保税区国际发展大厦2607A室

发明人:翟艺泉;蒋辉

第一发明人:翟艺泉

当前权利人:宁波众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代理人:姚娟英;林辉

代理机构:33102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台式风扇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