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川魔芋病害与抗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周涛[1](2016)在《“楚魔花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魔芋新品种“楚魔花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块茎、叶柄、叶片和芽作为外植体时的组织培养情况,寻找出表现最好的组培接种材料。同时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下,最适宜于魔芋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增殖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组合,建立了“楚魔花1号”的快速繁殖体系。为下一步魔芋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现已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采用魔芋的块茎为外植体,最好的消毒方法为:首先用0.1%的吐温-20溶液震荡8min,然后用75%酒精浸泡30s,再用无菌水清洗3次,每次冲洗1min,最后用0.1%HgCl2溶液浸泡12min,无菌水清洗5次,每次冲洗1min。2.以魔芋块茎为外植体,在切割外植体时,在0.5g/L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中进行,能降低魔芋组织培养时外植体的褐变,褐变率为50%。3.芽的诱导率在4种外植体中最高,为78.26%,因而是本试验中最好的接种材料。4.初代培养中,以块茎为外植体,最适宜于魔芋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1.5mg·L-1NAA+1.5mg·L-16-BA,诱导率为83.62%。5.以块茎为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01mg/L NAA+2.0mg/L6-BA,诱导率96.15%,增殖系数3.1。6.以块茎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生根的较适宜培养基是MS+0.5mg/L NAA,生根率94%,平均根长4.6cm,最长根长6.2cm。7.栽基质采用1:1的珍珠岩:腐植土,组培苗的成活率最高,为73.33%。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加快楚魔花1号的繁殖,以及魔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有积极的意义。
蔡夏燕[2](2015)在《中药蛇六谷栽培技术及抑菌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建立适合我省魔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建立蛇六谷中提取葡甘聚糖的最佳工艺;3.通过蛇六谷水煎剂中不同组分的提取,检测最佳抑菌效果的组分;4.通过剂量-效应、时间-效应的分析,筛选抗肿瘤效果较好的萃取组分。方法1.单因素多水平法设定不同种植播期,密度,种芋大小和套种方式,记录各自物候期,株高,出苗率和小区产量等性状,分析栽培条件。2.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量葡甘聚糖含量,考察每个因素的影响,再用正交实验法制定提取葡甘聚糖的最佳工艺。3.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对蛇六谷水煎剂依次进行萃取后分为四个组分,并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各个组分的抑菌活性,找出最佳活性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4.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各萃取组分,对胃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的变化,比较各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结果1.在试验范围内,对四个因素分别研究,最佳播期是4月20日;最佳种芋大小为100g;最佳密度选择2000株/亩;最佳遮阴度为一行魔芋三行玉米。2.随着固液比的增加提取率也逐渐增大,在固液比60:1时提取率最大,随后提取率略有减小;随着浸提时间的增加,KGM提取率也随之增加,3h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很缓慢;在30℃~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相应增加,40℃后提取率急剧下降。3.各组分的抑菌活性强度为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水组分。抑菌活性最强的是石油醚组分。4.蛇六谷水煎剂石油醚萃取组分、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人胃癌细胞MKN45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蛇六谷水组分、水煎剂正丁醇萃取组分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MKN45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且与培养时间无关。结论1.对于播期,密度,种芋大小,遮荫度四个因素中,种芋大小和密度的影响最大。通过选择适当的种芋,播期和密度,提高遮阴度等办法可以最大提高生产效益。2.采用正交实验对这三个因素进行考察,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时间再次是固液比;提取KGM最佳体系为:固液比60:1,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40℃。3.抑菌活性部位极大可能性在石油醚组分之中,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mg/mL。4.蛇六谷水煎中抗肿瘤的活性部位在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之中。
张燕,徐美恩,张翔,杨发明,秦梅,杨华[3](2014)在《云南省魔芋生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田间调查统计和多年试验分析,总结云南省魔芋生产,并针对生产提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晓芸[4](2013)在《魔芋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技术》文中认为我国是魔芋的发源地之一,魔芋资源非常丰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魔芋产区,研究表明,魔芋是自然界中唯一大量含有葡甘聚糖的特种经济作物。葡甘聚糖具有可食性、胶凝性、成膜性、稳定性等40余种特殊理化特征,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医药业、日用化工、轻纺印染、电子工业、石油钻探、建筑业、环保行业和饲料工业等行业。魔芋作为药品和食品利用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是魔芋产业的兴起仅有20余年,不过发展速度很快,精粉产量迅速超过日本,占据了 90%的欧美市场份额,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魔芋原料生产国。但由于全国魔芋净作加上间套作程度不高,魔芋病虫害(软腐病)严重。虽然近年来我国魔芋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国内市场的缺额仍高达20万吨/年。同时,国际上对魔芋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魔芋精粉价格已由2000年的1.8万元/吨上涨至2012年的6.5万元/吨。因此,发展魔芋种植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福建省魔芋制品产业处于全国前列,但是作为魔芋适种区,福建省内魔芋资源却十分缺乏,80%靠外省供应,魔芋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是福建省魔芋产业链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福建省内推广栽培种植白魔芋、花魔芋等品种资源较好的魔芋,能有效地带动全省魔芋种植业的发展,极大地缓解全省魔芋资源紧缺的问题。魔芋是宁化县重要的农副土特产品,尤其是在宁化县安远乡种植历史悠久,居全县之冠。近年来,随着魔芋行情的持续走高,加上政府部门的推广,农民从原有的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转向较大面积的规模化种植魔芋,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魔芋生产环节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魔芋种芋数量少且质量不高,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普及不到位,导致魔芋病害日趋严重,高发时产量损失30%-80%,甚至绝收,使得农民遭受极大的损失,影响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宁化县乃至于福建省主要种植的魔芋种均为花魔芋,从研究对比结果看,与花魔芋同为全国主要栽培品种的白魔芋,其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强,抗病虫害能力更强,且白魔芋的葡甘聚糖含量、黏度在魔芋属中居于榜首,褐变相对较轻,加工制品的色泽洁白,品质最佳,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青睐,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为此,本文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高值化栽培技术、规范化基地建设、高效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加工技术五方面切入,对宁化县白魔芋引种、繁育、栽培、推广、防病、综合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建立适应宁化县情的白魔芋高效种植和加工技术,为福建省其他地区引种白魔芋提供初步依据,并通过白魔芋食品综合加工技术的,有效促进宁化魔芋产业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生态高值化目标。
解松峰,崔鸣[5](2012)在《陕南贫困山区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指出陕南贫困山区是全国魔芋种植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含硒丰富,适宜魔芋生长。魔芋产业发展具有生态环境、生产、品质、研发和品牌的优势,但依然存在基础性研究较低、品种选育缓慢、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魔芋产业;加强优质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强化富硒魔芋品牌建设等,以促进陕南贫困山区村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及魔芋产业稳健发展。
徐文果,黄廷祥,陈志雄,车宏志,赵庆云,谢世清[6](2010)在《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魔芋(Amorphophallus sp.)属天南星科魔芋属耐荫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蒟蒻,四川称灰草,云南称花麻蛇。魔芋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栽培简单,是一种加工、食用、药用及工业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它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功能,而且在医药和纺织工业上有着十分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1]。
滕彩珠[7](2008)在《魔芋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初步应用》文中认为本研究将DNA分子标记技术(ISSR标记和AFLP标记)用于魔芋的遗传研究,优化了有关的反应条件,完善了适用于魔芋遗传育种研究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魔芋DNA分子标记技术体系。ISSR和AFLP标记首次在魔芋研究中应用。所用的材料分为两部分,30份魔芋材料和13份魔芋材料。1利用ISSR技术对30份魔芋种质资源进行DNA多态性分析。这30份资源是从云南省各地广泛收集来的,经过了初步的分类学鉴定,其中既有野生种材料(6份),也有大面积种植的5个种: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16份),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 (5份),西盟魔芋(Amorphophallus krausei) (1份),甜魔芋(Amorphophallus dunnii) (1份),株芽魔芋(Amorphophallus guripingensis) (1份)。从6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扩增基因组DNA,共获116条带,其中102条为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平均提供10.55个标记信息。UPMG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30份魔芋种质资源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都比较大,各样品间的相似系数为0.65-0.95,各魔芋样品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甜魔芋和花魔芋以及西盟魔芋和株芽魔芋的关系比较近,野生魔芋分别聚在花魔芋、白魔芋和甜魔芋中,同一种的聚在一起,其中白魔芋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甜魔芋聚类于花魔芋中,西盟魔芋和株芽魔芋聚在一起,说明甜魔芋和花魔芋以及西盟魔芋和株芽魔芋的关系比较近。白魔芋聚为两大类,这两类之间差异较大,说明白魔芋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并且它与花魔芋的关系较近。野生的魔野24 (样品27)与甜魔芋聚在一起,所以野生的魔野24也应属于甜魔芋;野生魔芋30 (样品22)、野生魔芋1 (样品23)、野生魔芋2 (样品24)和野生魔芋4 (样品26)一起聚类于花魔芋中,应属于花魔芋。野生魔芋3 (样品25)聚类于白魔芋中,应属于白魔芋。这几个野生样品的分子聚类的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的结果是完全吻合的。2利用AFLP技术对13份魔芋种质资源进行DNA多态性分析。这13份品种包括花魔芋、白魔芋、西盟魔芋和珠芽魔芋。从10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112条带,其中64条为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平均提供56个标记信息。这13份魔芋种质资源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都比较大,各样品间的相似系数为0.48-0.77。UPMG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魔芋资源的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西盟魔芋和株芽魔芋的关系比较近,平均相似系数为0.68,白魔芋和花魔芋的关系比较近,平均相似系数为0.64。花魔芋中除花魔芋1、花魔芋2和花魔芋9之外的聚为一类,白魔芋聚为第二类,珠芽魔芋聚为第三类,西盟魔芋聚为第四类。花魔芋1、花魔芋2和花魔芋9与西盟魔芋的相似系数分别高达0.77、0.72和0.68,所以这三个花魔芋资源和西盟魔芋的遗传关系应该很近,所以它们是否属于花魔芋值得进一步研究。在花魔芋中,来自巴东的花魔芋3和花魔芋8没有聚在一起,其它的材料也没有区域性分布。这说明魔芋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很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魔芋是以无性繁殖为主,不同地区之间基因交流是很困难的,所以就形成了各自的遗传多态性。本研究成果为魔芋优良品种选育、新品种保护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奠定了分子标记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初步研究了魔芋种间和种内的亲缘关系,为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要基因的图位克隆等提供了先进有效的研究手段。此研究将对魔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刘好霞[8](2007)在《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是刘佩瑛、陈劲枫于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为中国特有,是我国魔芋作物的主栽种之一,其自然分布区主要在我国金沙江河谷地带,四川省西南部及云南省北部等地区。白魔芋为葡甘聚糖型魔芋的品质最佳种,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但遗憾的是,该种属小型种,植株矮小,收获的球茎小且根状茎过分发达,导致单株球茎产量很低,严重影响着产量的提高;并且近年来种源短缺、种质退化问题也比较严重,大大制约了白魔芋产业的发展。所以新品种的选育及优良品种的扩大繁殖势在必行。多倍体育种是作物优质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对白魔芋进行多倍体育种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提高白魔芋产量和效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本试验在活体条件下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白魔芋种子和根状茎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研究,同时在优化了离体快繁体系的基础上,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秋水仙素掺入固体培养基的混培法对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进行了多倍体诱变育种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以白魔芋球茎为外植体建立和完善了魔芋离体快繁体系,为秋水仙素结合离体培养诱导多倍体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白魔芋球茎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诱愈率可达93.3%,最优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分化率达到96.7%。长期继代培养过程中6-BA浓度采用2.0mg/L、1.0mg/L交替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在培养基中添加5g/L活性碳和1g/L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有效延后外植体的褐变,降低褐变率。当不定芽长3cm左右时切下转入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中,一周后开始生根,生根率达100%。将已展叶的生根组培苗移栽到蛭石:牛粪=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84.0%。2.在活体条件下,以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种子和滴液处理根状茎顶芽,结果表明种子浸泡法的加倍效果好于根状茎顶芽滴液法。种子浸泡法以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72h的诱导效果最好,在拥有38.3%的出苗率基础上达到了最高的加倍频率,为21.7%;顶芽滴液法以0.40%处理5d的加倍频率最高,为20.0%。根尖染色体制片结果显示获得的多倍体植株多为嵌合体材料,活体条件下最终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种子48h诱导得到。3.在离体条件下,秋水仙素掺入固体培养基混培法处理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表明,该法可以有效提高秋水仙素的诱变频率,提高成活率和繁殖系数。不定芽以高浓度、短时间的处理组合加倍效果好,100mg/L处理5d的加倍频率达23.5%;愈伤组织对秋水仙素较敏感,高浓度、长时间的处理导致成活率和不定芽分化率降低,混培法处理愈伤组织以40mg/L处理10d的加倍频率最高,为23.3%。4.研究了二甲基亚砜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诱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二甲基亚砜后,植株外部形态变异率提高了1.3%~10.1%,多倍体的诱导频率提高了8.3%~25.2%。说明在秋水仙素溶液中添加2%的二甲基亚砜能显着提高秋水仙素的加倍效果,降低嵌合体的发生率。5.对诱导的四倍体白魔芋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植株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发现,四倍体叶柄粗壮、叶片宽大肥厚、叶形指数变小,充分体现了形态器官的巨大性。白魔芋四倍体叶色更加浓绿,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及其保卫细胞体积明显增大,为二倍体的1.23~1.45倍;而气孔密度下降,仅为二倍体的68%。因此,白魔芋植株外部形态特征和气孔密度可以作为鉴定多倍体与二倍体的重要性状特征。6.对诱导形成的白魔芋同质四倍体与二倍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类型由中部着丝点(m)、近中部着丝点(sm)及近端部着丝点(st)染色体组成,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26=16m+8sm+2st,四倍体的为2n=4x=52=32m+16sm+4st。二倍体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2.29,四倍体为2.36,均在2~4之间;二倍体的平均臂比值为1.71,四倍体的为1.62;两者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均占染色体组的23.08%,均属“2B”核型。因此可以认为试验获得的白魔芋四倍体植株是由二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直接加倍产生的同源四倍体。
罗晓玲,余显荣,周海波[9](2006)在《凉山州魔芋概况和发展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凉山州魔芋生产状况、种植效益、制约因素、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魔芋生产的发展思考。
周燚[10](2006)在《苏云金芽胞杆菌AHL内酯酶功能及其抗魔芋软腐病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苏云金芽胞杆菌AHL内酯酶的抗病功能和其本身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调控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苏云金芽胞杆菌中AHL内酯酶的抗病活性检测 通过对苏云金芽胞杆菌不同菌株的抗病活性进行检测,发现各菌株之间对大白菜软腐病菌SCG1的致病性抑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从抗病活性较高菌株H38和H42中克隆aii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AHL内酯酶也能较强抑制大白菜软腐病菌SCG1的致病作用。另外,对这种蛋白的潜在防治对象进行调查时发现植物病原细菌中除了黄单胞杆菌中AHL信号较弱外,其余菌株均有较强的AHL信号存在;在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中没有检测到AHL信号分子。 2 抗病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的田间应用 利用抗病工程菌株BMB686和BMB3439于2003年、2004年及2005年连续3年对魔芋新区与老区进行灌根防治试验,同时以化学农药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抗病工程菌株在老区的相对防效可达32—40%,在新区的相对防效可达40—45%;化学农药在魔芋软腐病发病盛期的最高相对防效只有50%左右,绝大部分化学农药的相对防效为40%或更低。 3 aiiA基因的改造及转化花魔芋 依据魔芋的密码子偏爱性改造aiiA基因,构建转化花魔芋的双元载体,利用优化的花魔芋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转化花魔芋,潮霉素标记的合适筛选压前期为22.5mg/L,后期为37.5mg/L,抗性苗经PCR检测确定该基因已成功转化到花魔芋中。 4 AHL内酯酶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调控功能研究 苏云金芽胞杆菌中以下生理现象与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有关:1)在LB培养基中,提高AHL内酯酶的表达量会缩短细菌的代时;当在LB培养基中添加体积比为2%或4%的乙醇时,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代时会随着AHL内酯酶的表达量提高而大大延长。2)在37℃培养时,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与苏云金芽胞杆菌黑色素的产量呈正相关。3)在swarming评价盘中于28℃恒温保湿条件下培养48h后,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与细菌的swarming能力呈负相关。4)AHL内酯酶的表达水
二、陇川魔芋病害与抗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陇川魔芋病害与抗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楚魔花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一 文献综述 |
1 魔芋概述 |
2 魔芋产业发展 |
2.1 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
2.2 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问题 |
2.3 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前景 |
2.4 促进魔芋产业发展的措施 |
3 魔芋育种进展 |
3.1 国外魔芋育种进展 |
3.2 国内魔芋育种进展 |
4 魔芋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重要意义 |
4.1 魔芋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
4.2 魔芋组织培养的意义 |
4.3 魔芋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二 试验内容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1.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案 |
2.1 不同外植体的选择及其制备 |
2.2 初代培养过程中的灭菌方法 |
2.3 不同抗氧化剂对楚魔花1号外植体褐变控制效果试验 |
2.4 不同配比的培养基诱导魔芋愈伤组织的效果试验 |
2.5 不同配比的培养基诱导魔芋不定芽分化效果试验 |
2.6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诱导魔芋不定芽生根效果试验 |
2.7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组合诱导花魔芋不定芽生根的效果 |
3 调查记录指标和方法 |
3.1 调查记录时期 |
3.2 调查记录指标 |
三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魔芋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 |
2 不同消毒方法对楚魔花1号外植体褐变的影响 |
3 不同抗氧化剂浸泡预处理对魔芋组培苗褐变的影响 |
4 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魔芋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5 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魔芋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影响 |
6 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魔芋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7 不同移栽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效果的比较 |
8 小结 |
8.1 外植体的选择 |
8.2 消毒灭菌方法的筛选 |
8.3 抗氧化剂的筛选 |
8.4 初代培养的培养基的筛选 |
8.5 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组合诱导花魔芋愈伤组织分化成芽的效果 |
8.6 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8.7 不同基质对魔芋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四 讨论 |
1 楚魔花1号外植体的选择 |
2 外植体的消毒灭菌 |
3 抗氧化剂对褐变的抑制 |
4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楚魔花1号愈伤组织的效果 |
5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楚魔花1号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效果 |
6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NAA诱导楚魔花1号生根的效果 |
7 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2)中药蛇六谷栽培技术及抑菌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蛇六谷栽培技术研究 |
一、主要栽培因素对魔芋性状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二) 实验方法 |
1. 不同播期试验设计 |
2. 不同种植密度试验设计 |
3. 不同大小种芋试验设计 |
4. 不同套种方式试验设计 |
5. 田间管理 |
6. 研究内容 |
7. 产量性状取样调查 |
(三) 实验结果 |
1. 不同播期对生育期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
2. 不同密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
3. 不同密度对株高的影响 |
4. 不同大小种芋块茎增重比较 |
5. 不同套种方式小区产量增重比较 |
6. 不同处理点的产量结构及种植效益比较 |
(四) 分析与讨论 |
(五) 小结 |
二、蛇六谷中葡甘聚糖含量的提取研究 |
(一)仪器与试药 |
1. 仪器 |
2. 试药 |
(二) 实验方法 |
1. 蛇六谷样品制备流程 |
2. 蛇六谷粗粉的制备 |
3. 葡甘聚糖的含量测定 |
4.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
(三) 实验结果 |
1. 单因素考察 |
2. 正交试验结果 |
(四) 分析与讨论 |
(五) 小结 |
第二部分 蛇六谷水煎剂各萃取组分抑菌试验 |
一、革兰氏染色法鉴定菌种 |
(一) 仪器与试药 |
1. 仪器 |
2. 试药 |
(二) 实验方法 |
1. 涂片 |
2. 固定 |
3. 染色 |
4. 干燥 |
5. 镜检 |
(三) 实验结果 |
(四) 分析和讨论 |
(五) 小结 |
二、牛津杯法抑菌实验 |
(一) 仪器与试药 |
1. 供试菌种 |
2. 培养基 |
3. 试剂 |
4. 试药 |
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二) 实验方法 |
1. 蛇六谷水煎剂的制备 |
2. 水煎剂不同组分萃取 |
3. 菌种活化 |
4. 牛津杯法抑菌实验 |
5.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三) 实验结果 |
1. 三种溶剂的抑菌结果 |
2. 各组分对三种菌种的抑菌效果 |
3. 各组分对三种菌的抑菌圈大小统计 |
4. 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
(四) 分析与讨论 |
(五) 小结 |
第三部分 蛇六谷水煎剂不同萃取组分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的影响 |
一、仪器与试药 |
(一) 实验材料 |
1. 材料 |
2. 试药 |
3. 培养基及试剂 |
(二) 主要仪器及设备 |
二、实验方法 |
(一) 细胞复苏 |
(二) 细胞传代 |
(三) 细胞冻存 |
(四) MTT法 |
三、实验结果 |
(一) 不同浓度蛇六谷各萃取组分对MKN细胞增殖的影响 |
(二) 不同浓度蛇六谷各萃取组分对MKN细胞增殖的形态学观察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3)云南省魔芋生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省魔芋区域分布和生产情况 |
1.1 魔芋资源及区域分布 |
1.2 魔芋生产情况 |
1.2.1 花魔芋生产情况。 |
1.2.2 白魔芋生产情况。 |
1.2.3 谢君魔芋 (珠芽红魔芋) 生产情况。 |
1.2.4 珠芽黄魔芋生产情况。 |
2 适宜范围 |
3 耕作模式 |
3.1 种植节令 |
3.2 种植模式 |
4 主要栽培品种 |
4.1 花魔芋品种 |
4.1.1 楚魔花1号。 |
4.1.2 富源花魔芋。 |
4.1.3 丽江花魔芋。 |
4.2 白魔芋品种 |
4.2.1 金江1号。 |
5 栽培技术 |
5.1 合理布局、选择环境 |
5.2 实行间作轮作 |
5.3 选地整地、土壤处理 |
5.3.1 选地。 |
5.3.2 整地。 |
5.3.3土壤处理。 |
5.4 选用良种、种芋处理 |
5.4.1 选用良种。 |
5.4.2 种芋处理。 |
5.5 种芋分级、合理密植 |
5.6 施足底肥、适期播种 |
5.6.1 施足底肥。 |
5.6.2 适期播种。 |
5.7 种后覆盖、保湿防草 |
5.8 水肥管理、杂草防除 |
5.8.1 水分管理。 |
5.8.2肥料管理。 |
5.8.2 杂草防除。 |
5.9 病虫害防治 |
5.9.1 病害。 |
5.9.1.1 软腐病。 |
5.9.1.2 白绢病。 |
5.9.1.3 叶枯病。 |
5.9.1.4 轮纹斑病。 |
5.9.2 虫害。 |
5.1 0 适时收挖、安全贮藏 |
5.10.1 商品芋收挖及存放。 |
5.10.2 种芋收挖及存放。 |
(4)魔芋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魔芋种植现状 |
1.3.1 我国魔芋的起源、分布、分类 |
1.3.2 国外魔芋种植资源的研究 |
1.4 本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
1.4.1 白魔芋常规快繁技术 |
1.4.2 白魔芋栽培技术体系建立 |
1.4.3 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 |
1.4.4 白魔芋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
1.4.5 白魔芋综合加工技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魔芋一般特征的研究 |
2.1 魔芋生产发育过程 |
2.1.1 幼苗期 |
2.1.2 换头期 |
2.1.3 球茎膨大期 |
2.1.4 球茎成熟期 |
2.1.5 生长周期中各器官的生长 |
2.2 花魔芋与白魔芋的形态特征 |
2.3 魔芋的功能及应用 |
2.3.1 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 |
2.3.2 魔芋的生物活性 |
2.3.3 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 |
2.3.4 魔芋葡甘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 |
第三章 白魔芋种植的快繁技术 |
3.1 我国魔芋的种植现状 |
3.1.1 魔芋育种工作的现状 |
3.1.2 魔芋软腐病的防治现状 |
3.2 快繁技术理论基础 |
3.2.1 芽培养 |
3.2.2 鳞片培养 |
3.2.3 叶柄切段培养 |
3.2.4 根状茎和球茎培养 |
3.2.5 种子培养 |
3.3 MS培养基母液的制备 |
3.3.1 贮备液Ⅰ:大量元素 |
3.3.2 贮备液Ⅱ:微量元素 |
3.3.3 贮备液Ⅳ:铁盐 |
3.3.4 贮备液Ⅳ:有机物 |
3.3.5 贮备液Ⅴ:激素 |
3.3.6 贮备液Ⅵ |
3.3.7 无菌水 |
3.3.8 蔗糖 |
3.3.9 琼脂 |
3.4 魔芋培养基的制备 |
3.4.1 培养基中各种物质的用量 |
3.4.2 配制方法 |
3.4.3 分装 |
3.4.4 灭菌 |
3.4.5 保存 |
3.5 白魔芋组织培养成苗的流程及关键技术 |
3.6 白魔芋规模化组织培养 |
第四章 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与栽培采收技术 |
4.1 白魔芋种植基地的建设 |
4.1.1 基地选择 |
4.1.2 白魔芋种植基地规划 |
4.1.3 白魔芋种植基地开垦 |
4.1.4 白魔芋种植基地生态建设 |
4.2 白魔芋种植的栽培采收技术 |
4.2.1 种植时期选择 |
4.2.2 种植方法选择 |
4.2.3 基肥施用 |
4.2.4 播种 |
4.2.5 选地、耕作 |
4.2.5.1 栽种 |
4.2.5.2 田间管理 |
4.2.6 采收 |
4.2.7 贮藏 |
第五章 推广种植与栽培模式选择 |
5.1 种植地区环境条件 |
5.1.1 温度 |
5.1.2 光照 |
5.1.3 水分 |
5.1.4 土壤 |
5.1.5 茬口 |
5.2 宁化县生态气候条件 |
5.2.1 热量充足.雨量丰沛,满足白魔芋生长所需热量和水分条件 |
5.2.2 夏天酷暑、高温危害较轻 |
5.2.3 冬无严寒,满足球茎贮藏和宿地越冬的需要 |
5.2.4 阴雨多,湿度大,为白魔芋提供适宜其生育的生态环境 |
5.2.5 风速较小,不易倒伏 |
5.2.6 宁化县不利于白魔芋生长的气候因素 |
5.3 栽培模式 |
5.3.1 根状茎两年促成栽培模式 |
第六章 白魔芋病虫害防治 |
6.1 主要病害及防治 |
6.1.1 魔芋软腐病 |
6.1.2 魔芋白绢病 |
6.1.3 其他病害 |
6.2 主要虫害及防治 |
6.3 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七章 白魔芋综合加工技术 |
7.1 白魔芋初加工技术 |
7.1.1 白魔芋干片加工技术 |
7.2 白魔芋精粉加工技术 |
7.2.1 白魔芋精粉的分类 |
7.2.2 白魔芋精粉加工的分类 |
7.2.3 白魔芋精粉加工方法 |
7.2.4 白魔芋精粉标准 |
7.2.5 白魔芋精粉的贮藏 |
7.3 白魔芋主要加工机械 |
7.4 传统魔芋食品及加工工艺 |
7.4.1 魔芋传统食品分类 |
7.4.2 传统魔芋食品制作工艺 |
7.5 新技术新工艺 |
7.5.1 可溶性膳食纤维 |
7.5.2 魔芋可溶可食薄膜 |
7.5.3 高纯度魔芋葡甘聚糖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陕南贫困山区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陕南贫困山区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
1.1 魔芋资源分布 |
1.2 魔芋种植概况 |
1.3 魔芋研究与开发 |
1.4 陕南山区魔芋品质与品牌 |
2 陕南贫困山区魔芋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地方种质资源调查及区域划分研究不足 |
2.2 魔芋基础性研究依然较低 |
2.3 魔芋品种选育缓慢 |
2.4 魔芋无性繁殖技术较低 |
2.5 魔芋栽培技术欠缺 |
2.6 魔芋农业资金投入比重低 |
2.7 魔芋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 |
3 陕南贫困山区魔芋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3.1 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魔芋产业 |
3.2 加强优质魔芋种植基地建设 |
3.3 注重产品开发 |
3.4 强化富硒魔芋品牌建设 |
3.5 加强三级产业协会组织和市场建设 |
3.6 积极开展魔芋组培及快繁研究 |
(6)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
2 制约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2.1 缺乏支持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
2.2 企业拉动力不够 |
2.3 种植水平低、效益差 |
3 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优势 |
3.1 气候资源优势 |
3.2 土地资源优势 |
3.3 良种优势 |
3.4 技术优势 |
4 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对策 |
4.1 统一思想, 树立信心 |
4.2 合理规划, 稳步发展 |
4.3 典型引路, 样板驱动 |
(7)魔芋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魔芋的研究现状 |
1.1.1 魔芋生物学研究 |
1.1.2 魔芋的栽培与品种改良 |
1.1.3 魔芋病害的研究 |
1.1.4 魔芋葡甘聚糖研究 |
1.1.5 魔芋的药用价值研究 |
1.2 遗传标记技术的研究和利用 |
1.2.1 形态标记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蛋白质标记 |
1.2.4 DNA 标记 |
1.3 分子标记的应用 |
1.3.1 绘制品种(系) 的指纹图谱 |
1.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的来源 |
2.2 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总DNA 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3.2 对30 份材料的ISSR 分析 |
2.3.3 对13 份材料的AFLP 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魔芋总DNA 的提取 |
3.2 30 份魔芋材料的ISSR 标记结果分析 |
3.2.1 ISSR 引物的筛选及其对30 份魔芋材料的扩增结果 |
3.2.2 ISSR 的聚类结果 |
3.3 13 份魔芋材料的AFLP 标记结果分析 |
3.3.1 AFLP 引物的筛选及其对13 份魔芋材料的扩增结果 |
3.3.2 AFLP 的聚类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30 份魔芋材料的聚类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4.2 13 份魔芋材料的聚类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4.3 分子标记的比较 |
符号缩写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白魔芋的生产和研究现状 |
1.2 魔芋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重要意义 |
1.2.1 魔芋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1.2.2 魔芋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分化机理的研究 |
1.2.3 魔芋组织培养的意义 |
1.3 魔芋育种研究进展 |
1.3.1 日本魔芋育种研究进展 |
1.3.2 中国魔芋育种研究进展 |
1.3.3 魔芋育种研究展望 |
1.4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
1.4.1 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
1.4.2 植物多倍体的形成途径 |
1.4.3 多倍体的鉴定和育种材料的选择利用 |
1.4.4 多倍体的应用 |
1.4.5 多倍体育种前景展望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3.3 试验方法 |
3.3.1 离体快繁体系的优化 |
3.3.2 多倍体的诱导 |
3.3.3 多倍体的鉴定 |
3.3.4 嵌合体的分离和纯合四倍体的获得 |
3.3.5 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白魔芋离体快繁体系的确立 |
4.1.1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球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1.2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 |
4.1.3 不同附加物对愈伤组织褐变的影响 |
4.1.4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4.1.5 不同栽培基质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 白魔芋多倍体诱导的结果和分析 |
4.2.1 种子浸泡法的诱导效果 |
4.2.2 根状茎顶芽滴液法的诱导效果 |
4.2.3 二甲基亚砜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效果的影响 |
4.2.4 混培法处理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
4.2.5 混培法处理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 |
4.3 白魔芋多倍体的鉴定 |
4.4 嵌合体的分离和纯合四倍体的获得 |
4.5 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比较 |
4.6 叶片气孔特征观察 |
4.7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白魔芋组织培养的探讨 |
5.2 多倍体诱导方法的探讨 |
5.3 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处理材料的影响 |
5.4 二甲基亚砜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效果的影响 |
5.5 嵌合体的分离问题 |
5.6 关于核型的问题 |
5.7 多倍体的进一步鉴定 |
5.8 白魔芋多倍体育种发展的前景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图 |
(9)凉山州魔芋概况和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凉山州魔芋生产状况 |
2 魔芋种植效益 |
2.1 社会效益 |
2.2 经济效益 |
3 制约凉山州魔芋规模化生产的因素 |
3.1 种源缺乏 |
3.2 农民科技素质低 |
3.3 魔芋软腐病、地下害虫的危害 |
3.4 良繁体系不健全 |
3.5 科技投入不足 |
4 凉山州魔芋生产的优势 |
4.1 自然气候优势 |
4.2 品牌优势 |
4.3 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 |
4.4 种植技术完善,鲜竽产量提高 |
4.5 龙头企业的培育 |
5 发展魔芋生产的思考 |
5.1 坚持合理布局 |
5.2 确立合理种植模式 |
5.2.1 庭院种植模式 |
5.2.2 魔芋—玉米套作方式 |
5.2.3 魔芋—疏林作物间套 |
5.3 准备充足种源 |
5.4 加强技术培训 |
5.5 推广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
5.6 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
5.7 发展订单农业 |
(10)苏云金芽胞杆菌AHL内酯酶功能及其抗魔芋软腐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细菌群体感应调节系统 |
1.1.1 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群体感应调节系统 |
1.1.3 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群体感应调节系统 |
1.1.4 感知细菌种间的群体感应调节系统 |
1.1.5 细菌群体感应调节系统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
1.2 AHL信号分子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
1.2.1 降解 AHL信号分子的内酯酶 |
1.2.2 降解 AHL信号分子的酰胺酶 |
1.2.3 AHL信号分子的其它降解方式 |
1.3 魔芋软腐病 |
1.3.1 魔芋概述 |
1.3.2 魔芋用途 |
1.3.3 魔芋软腐病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与质粒 |
3.1.2 PCR引物 |
3.1.3 培养基 |
3.1.4 试剂 |
3.1.5 各种抽提液 |
3.1.6 仪器 |
3.1.7 供试植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核酸水平操作 |
3.2.2 重组质粒的转化 |
3.2.3 大肠杆菌转化子的快检 |
3.2.4 蛋白的SDS-PAGE |
3.2.5 aii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3.2.6 aiiA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 |
3.2.7 苏云金芽胞杆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3.2.8 苏云金芽胞杆菌黑色素测定 |
3.2.9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乙醇耐受性测定 |
3.2.10 细菌代时的计算 |
3.2.11 苏云金芽胞杆菌Swarming motility测定 |
3.2.12 细菌AHL内酯酶活性测定 |
3.2.13 软腐病菌致病性测定 |
3.2.14 试验地选择与小区设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AHL内酯酶的抗病功能 |
4.1.1 苏云金芽胞杆菌抗病活性的检测 |
4.1.2 aii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4.1.3 大肠杆菌表达AHL内酯酶的活性检测 |
4.1.4 真菌与细菌中AHL信号分子的检测 |
4.1.5 抗病工程菌BMB686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效 |
4.1.6 抗病工程菌BMB3439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效 |
4.2 aiiA基因转化魔芋研究 |
4.2.1 花魔芋愈伤组织形成与植株再生条件研究 |
4.2.2 农杆菌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3 农杆菌介导的魔芋转化系统 |
4.3 苏云金芽胞杆菌中AHL内酯酶的功能 |
4.3.1 苏云金芽胞杆菌中AHL内酯酶不同表达水平菌株的构建 |
4.3.2 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耐受乙醇的影响 |
4.3.3 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对苏云金芽胞杆菌黑色素产量的影响 |
4.3.4 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对苏云金芽胞杆菌群游的影响 |
4.3.5 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对苏云金芽胞杆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6 AHL内酯酶的表达水平对aiiA两侧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4.4 苏云金芽胞杆菌中AI-2信号分子的检测 |
4.4.1 AI-2信号分子合成酶的检测与克隆 |
4.4.2 AI-2信号分子的检测 |
5 讨论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生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四、陇川魔芋病害与抗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楚魔花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D]. 周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2]中药蛇六谷栽培技术及抑菌抗肿瘤研究[D]. 蔡夏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3]云南省魔芋生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张燕,徐美恩,张翔,杨发明,秦梅,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3)
- [4]魔芋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技术[D]. 黄晓芸.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5]陕南贫困山区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及对策建议[J]. 解松峰,崔鸣.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06)
- [6]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徐文果,黄廷祥,陈志雄,车宏志,赵庆云,谢世清. 长江蔬菜, 2010(13)
- [7]魔芋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初步应用[D]. 滕彩珠.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8]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D]. 刘好霞. 西南大学, 2007(06)
- [9]凉山州魔芋概况和发展思考[J]. 罗晓玲,余显荣,周海波.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 [10]苏云金芽胞杆菌AHL内酯酶功能及其抗魔芋软腐病研究[D]. 周燚.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