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人才工作。他在福建工作时曾提出“知、举、用、待、育”的五字“人才经”,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特别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人才强省战略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近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目标,全力打造“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构筑“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战略高地,集聚天下英才共同建设新福建,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奋力使福建成为人才强省、创新强省、发展强省。
一 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营造新时代党管人才大格局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是实现赶超目标、加快新福建建设的战略资源,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福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创新创业生态,力争使福建人才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首先,“游之”则是学习山水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地方的美丽风景,就马上用“所见即所得”方式把所看到的风景机械地描绘到画稿中,这不是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方法,我们首先要学会“游之”。作为学习山水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第一阶段,我们在山水之间行走,游历,是贴近自然,了解自我的过程和方式。也是一种学习,一种状态,一种抒发。其中承载着对自然的妙悟,也是对“本我”的一种再现,是让人沉醉于其中的过程。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出台了《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福建省深化闽台人才交流合作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特别是省委制定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瞄准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任务,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整合人才政策资源,为支撑“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形成政策优势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新福建人才建设行动纲要(2018—2022年)》即将出台,以形成简洁明了、务实管用的人才一揽子政策为导向,坚持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解放和增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优化科学合理、运行顺畅的人才机制。努力完善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目前,全省专技人才总量达252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600.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2.6万人。
着力提升精准引才、柔性引才、以才引才的工作实效。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建立系统化、常态化、有竞争力的引才工作机制,精准高效发展壮大全省高层次人才资源总量。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机制,建设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精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采取顾问指导、技术联姻等方式,引进“周末工程师、候鸟人才”;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与集聚人才相结合;组织赴海内外开展综合式、集约式、团队式的人才推介会统一宣传推介,积极吸引在外闽商回乡创业,实现人才、技术、资本、项目回流,构建政府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引进格局。
服务两岸共同家园建设的福建责任。福建积极贯彻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等一系列惠及台胞的举措,营造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良好环境。服务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两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做好台湾人才在闽服务,解决好台湾人才在闽工作、生活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台湾人才享受大陆居民待遇项目清单,建设台湾人才来闽驿站,提供来闽对接和落地前后的系列配套服务,不断增强他们对祖国大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多渠道引导、激励、支持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发展,2018年“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再度启动,该计划自2015年9月启动实施以来,共帮扶和支持80个台湾青年创业项目在福建落地,评选出了25名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有力助推台湾青年来闽创新创业创造。
二 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合“近者悦,远者来”人才高地的政治政策优势
当前,全国各地、境内外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福建只有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平台优势、生态优势,才能以政治优势感召人,以平台优势吸引人,以生态优势留住人,建设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的战略高地,共同搭建人才发展创新驱动平台,真正用人才为新福建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伊匹单抗是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Robert等[6]进行的帕博利珠单抗对比伊匹单抗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随机控制Ⅲ期研究发现,在278例使用伊匹单抗组中,结肠炎和垂体炎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结肠炎发生率为8.2%。1例有2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死于心脏骤停,被归因于伊匹单抗免疫性结肠炎导致的腹泻和代谢失衡。
新福建的生态优势。全省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省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更加持续优化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全省上下紧扣“生态美”持续深化生态省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塑造“高颜值”的自然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全国领先优势,正转化为吸引留住新兴产业和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强大磁场。
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德国政府的成功经验,高收入群体自己承担自己的养老责任,而低收入群体则能够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积极参与到个税递延保险的发展过程中,这样不但能够让个税递延保险发展能够使更多的目标人群得到优惠,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个税递延保险创新过程中政府对于社会民生的重视程度,由此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持续念好新时代的“人才经”。“知”就是识别人才,福建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以扎实作风选作风扎实的人,以建设新福建的“高颜值”检验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举”就是荐纳人才,福建着力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深入开展蹲点调研、一线考核,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和比较择优,重视选拔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用”就是量才授任,福建坚持以“用”为导向,选拔干部坚持实践标准,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待”就是尊重和爱惜人才,福建各级各部门用心用情做好人才工作,在搭建平台、优化服务、营造环境上下功夫,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育”就是培养人才,福建进一步完善干部的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着力构建干部日常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新机制,为建设新福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妈坐在医院走廊上哭得快要虚脱,爸咆哮着:“你就是妇人之心!丫头的命比啥都重要!能活着就行!她没人要我们养她!”我在病床上哭成了泪人。
6.NLRP3炎症小体组分及效应分子蛋白表达检测:取胰腺组织,应用裂解液提取蛋白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IL-1β、pro-IL-1β蛋白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兔抗鼠NLRP3、ASC、caspase-1、IL-1β、pro-IL-1β抗体均购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有限公司,工作浓度分别为1∶200、1∶200、1∶500、1∶300、1∶300,最后ECL发光,X片曝光、显影、定影、扫描,以目的条带与内参条带灰度值比表示相对表达量。
新福建的政治优势。福建这一方红土地曾占据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大批革命先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此展开了“风展红旗如画“的伟大革命斗争。福建也是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省份,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近18年,始终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极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激励着全省上下坚定信仰、砥砺前行,奋力成为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生”。福建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感召了大量愿意追寻革命前辈和习近平总书记成长足迹的高校引进生,选择福建、扎根福建、建设福建。例如2012年从清华引进福建的博士生党帅来闽之前曾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对他来宁德工作给予了鼓励和肯定。
三 突出“知、举、用、待、育”人才经,培育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创新创业创造环境
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提出“知、举、用、待、育”的五字“人才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成为新时代新福建做好组织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智慧指南。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按照五字“人才经”的要求,着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引育并举、闽台交流,促进形成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使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新福建的平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福建发展,先后三次来闽考察指导工作,亲自为福建擘画未来,提出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和“四个切实”的重要要求。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2万亿元,增长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位居全国第6位。福建致力在深化改革上先行先试,大力营造富有活力的发展生态。通过发挥全国少有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多区叠加”的改革开放优势,打造一批产业人才聚集程度高、创新创业活跃、转化效益显著的主阵地;深入推进的“放管服”改革,5激发市场活力,破解发展难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使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亦建立经验复制推广机制,充分发挥改革典型示范效应。值得注意的是,福建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建设重要理念和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致力打造数字中国建设的示范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已成功举办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正加强峰会成果转化运用,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站在新起点上阔步前进的新福建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无与伦比、宽广恢弘的发展平台。
持续塑造人才引力场。围绕建设新福建和推动赶超发展,实施重点产业精准引才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提升省“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5年内全省计划支持100个产业领军团队,评价认定1000名特级人才、10000名高层次人才;同时树立全球引才理念,抓住海外留学人员加速回流机遇,建设海外引才引智组织机构,拓展海外人才联系渠道,形成多层面、立体式的引才工作网络体系。坚持不求所有、只求共赢,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新福建建设中来。2017年,“院士专家八闽行”、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海外引智等活动在项目对接方面成效突出,已促成49个院士专家项目在我省签约落地,其中院士项目2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遍地开花,仅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已达197家,合作研发课题项目600多个,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通道的福建举措。探索成立福建省人才集团,构建市场化的人才项目投融资平台,引领人才服务向纵深拓展。由党委政府搭台,顺畅人才资本对接渠道,搭建人才项目资本对接高端平台,破解人才资本对接难题。2018年投洽会期间,第五届“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如约亮相,紧贴厦门市“十二条千亿产业链”建设,展会突出成果展示、项目推介、产品发布、资本对接、人才交流五大主体功能,还提前与俄罗斯、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项目进行对接,专门策划了“一带一路”展示专区。2018年,省政府下发《关于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加快建设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全链条、市场化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努力做到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拓宽技术转移通道、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等三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设福建省人才科技资本运营平台,建造招才引智流水线、一站式对接服务窗口、打造人才科技资本快速流入我省的“高速公路”。
持续深化拓展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福建对台优势明显,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肩负重大责任。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加快厦门、平潭人才特区建设,推进两岸共同家园建设。努力造就在闽台资企业人才高地,深入实施台湾引才“百人计划”,鼓励台湾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来闽投资创办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园区。2017年,全省申报台湾人才引进聘用支持的有36家单位159人,申请台湾人才实习实训支持有3家单位67人,申请创业启动支持项目有19个。106家在闽台资企业回到台湾重金招聘1767位台湾人才,这是近二三十年来,大陆台资企业首次如此大规模地回台招贤纳士。
四突出“创新是第一动力”,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言之切切,“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福建省委、省政府突出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和人才发展保障机制。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服务人才,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宿感获得感幸福感,努力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增强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实效的福建作为。2017年11月9日,我省发布《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系统性优化我省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环境,拓展创新创业创造覆盖广度,提升创新创业创造科技内涵,增强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实效,让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政策环境成为吸引人才的磁石。目前,我省出台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创造的政策措施,推出“互联网+人社服务”新模式,并持续搭建针对创新创业创造者的孵化平台。截至2017年底,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总数达165家,孵化面积261万平方米,各类众创空间达500多家,众创空间孵化总面积达85万平方米。
持续提升育才质量。对于现有存量人才,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实施“八闽英才”培育计划和补齐民生短板的人才计划。探索实施院士后备人才、特级人才培育、雏鹰计划等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加大选拔培养支持力度,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人才效益转化支持体系和强有力的人才发展载体,推动存量人才向更高一级层次人才发展。同时,加强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专技人才、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乡村“土专家”。近五年来,全省共有3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人当选“两院”院士,4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02人(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厚植引才聚才的良好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福建省委、省政府持续营造识才聚才的制度环境,健全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设立“八闽人才工作伯乐奖”,重奖在人才工作上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地区和单位,营造重视人才工作、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持续优化育才用才的工作环境,加强政治引领和吸纳,加强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省情研修,增强认同感和向心力,畅通专家建言献策渠道,搭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提升人力资源综合服务;持续完善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认真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注重提高各类优秀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解决专家人才的生活实际问题;持续形成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积极宣传福建的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创造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时代风尚。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研究者提出要预防或阻止侵害行为,员工首先需要能够界定欺负或侵犯行为,并且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应对。Macintosh(2006)[23]提出员工若受到侵害,需要向工会、EEOC、老板、律师等提交正式与非正式的投诉,以防止侵害行为再次发生。受侵害员工也要能够自我保护和获得支持,比如获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获得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同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同事的支持有时能有效防止侵害行为重复发生。
五 突出“新时代、新福建、新篇章”,扩张“人才福建周”品牌的“蝴蝶效应”
“人才福建周”是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年度人才工作项目。通过“人才福建周”活动精准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来闽创新创业创造,以福建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气度广纳天下英才,助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用人才打造新时代建设新福建的新引擎。特别是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人才福建周”活动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把福建的引才引智工作推向新高度。
省校合作达到新水平。福建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建设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省校合作。从2012年开始,省委出台了引进生政策,先后从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选拔引进了6批两百多名毕业生到福建工作,其中清华有104人。博士、硕士到岗后先到乡、村工作1年,让引进生在基层接受锻炼,在基层增长才干。2017年福建引进生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校友们汇报了在福建工作、生活的整体情况,表达了对福建发展的信心和对母校教育培养的感恩。
引才力度往纵深发展。2017年底,福建省组团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人才福建周”活动,进行专题推介宣讲、供需见面、现场对接,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开展福建省博士后站点博士后招收工作。福建省引进生工作始于2012年,从2018年开始在原有党政类、国企类引进生基础上增加科研类、卫生医疗类、规划建筑类引进生,科研类引进生用人主体为省属高校,战略性选拔培养未来科研领军人才。活动中共有福建省创新型企业、高技术企业和重点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等27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3000多个岗位需求信息,充分体现了福建求贤若渴、延揽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人才福建周”扩及台港澳造就引才常态化。自2014年起连续四年入台举办“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年会”,这是深化闽台人才项目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共同家园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促成一大批人才引进和项目合作,吸引台湾机构入驻我省自贸区、产业园区,有效促进了两地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创新成果、管理与技术经验的互补共享,为两岸广大人才和专业机构拓展了发展空间。福建省2017年首届海峡博士人才交流合作会在福州举行,10位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成功大学等台湾高校的博士毕业生与福建1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进行了对接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2018年第二届海峡博士人才交流合作对接会上,成功邀请27位博士人才来闽对接。从2018年起每年一次在香港举办“人才福建周”活动,探索在港澳“飞地式引才”模式。
“人才福建周”品牌蕴藏丰富内涵。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才福建周”品牌推动人才引进从量变到质变,带动整个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产生“蝴蝶效应”,同时更加丰富了这个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人才福建周”品牌蕴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新实践,蕴藏着新时代新福建新篇章的人才战略新作为,蕴藏着新福建“多区叠加”战略平台人才高地的新活力,蕴藏着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省份的新动能,蕴藏着“一带一路”建设下福建探索引才用才的新路径,蕴藏着以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目标的新动力。
责任编辑/钟兆云
标签:人才论文; 福建论文; 台湾论文; 工作论文; 福建省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福建党史月刊》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