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论文_朱云昊,汤卫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线性,调节器,神经网络,渐近,稳定性,观测器,摄动。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论文文献综述

朱云昊,汤卫红[1](2018)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QR即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其对象是现代控制理论中以状态空间形式给出的线性系统,而目标函数为对象状态和控制输入的二次型函数。LQR的最优解可以写成统一的解析表达式,且可导致一个简单的状态反馈控制律。线性二次型控制理论已成为反馈设计系统的一种重要工具,其特点是:为多变量反馈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分析方法;它可以适应于时变系统;它可以处理扰动信号和测量噪声问题;它可以处理有限和无限的时间区间。在处理可精确数学描述的对象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研究无人机的自动飞行控制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导航》期刊2018年06期)

杏建军,于洋,王祎,郑黎明,陈子昂[2](2016)在《基于改进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近地轨道编队卫星鲁棒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编队卫星在近地空间复杂力学环境特别是地球非球形摄动作用下构型易发散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改进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编队卫星构型控制方法。该方法先估计近地空间编队卫星构型设计时由未建模摄动力引起的误差最大有界范围,再利用误差最大有界范围的二范数改进经典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方法,提高经典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器在控制编队卫星构型时的鲁棒性。为评价改进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一种鲁棒性强弱的量化评判标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经典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方法的鲁棒性,增强编队卫星控制方法对各种不确定项的抵御能力。(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赵寿华,毛永乐,许翠翠,陈阳生[3](2016)在《基于自适应观测器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高性能伺服系统谐振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机械传动装置的限制,高性能伺服系统在高速正反转和快速定位等动态控制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谐振。采用考虑传动装置弹性的电机-负载双惯量机械模型,研究伺服系统的机械谐振抑制技术。以电机转速作为系统广义输出,建立基于双惯量机械模型的参考自适应观测器,实现负载惯量、负载转速和扭力矩的估计。基于观测器的估计状态和参数,设计速度环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来抑制双惯量系统中的机械谐振。为了验证观测器和LQR的有效性,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并在基于TMS320F28335DSP的平台上进行相关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表明自适应观测器能够较为精确地估计系统的参数和状态,同时也表明基于LQR的状态反馈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传动系统中的机械谐振。(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雷泷杰,陈瑞华,霍鹏飞,陈超,张文博[4](2016)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的滚转角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跟踪滚转角指令的控制方法复杂并存在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算法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将引信滚转通道运动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写成状态空间描述的形式,再判断引信滚转通道运动的状态空间描述是否满足LQR控制算法的应用条件,最后应用LQR控制算法得到最优控制律。仿真表明,基于LQR控制算法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与传统的双闭环PID控制方法相比,控制精度高,调节时间短。(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邹旭岩,宋荣方[5](2014)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对黏弹性阻尼器参数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黏弹性阻尼器(VED)对结构减震控制的局限性,采用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力学模型,对VED的参数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LQR的最优控制算法,提出一种以VED控制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去逼近最优控制下结构振动响应的VED参数优化的新方法。通过对一个加入VED的3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动力响应数值分析,得出结论。方法相对简单,所提出的VED参数优化方法能够使结构动力响应得到有效的控制,控制效果与采用最优控制算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上述方法优化VED参数,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虽然无法达到全状态最优增益反馈控制力的主动控制效果,但经过优化后的动力反应逼近最优控制算法的结果。该方法为VED在结构减震控制方面取得更好的减震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09期)

陆明科,揭贵生,王恒利,阳习党,朱威[6](2013)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叁相逆变器积分状态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叁相电压型逆变器动态和稳态性能,基于内模原理设计了积分控制状态反馈的控制器,并运用了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理论来解决控制参数的问题。为使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理论能够应用于跟踪问题,对控制结构进行了灵活变换,利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理论的方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最优化整定。仿真及430 kW实验样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3年07期)

王晓军,邵惠鹤[7](2006)在《基于输入整形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桥式起重机这一类不完全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控制方案,有机地结合了鲁棒输入整形技术以及线形二次型调节器(LQR).该方案中,结合起重机模型的特点,采用LQR控制器来同时实现小车的定位以及消除负载的残留振荡.输入整形技术采用频域的零点配置方法设计多峰鲁棒输入整形器用来进一步减小负载的瞬时振荡,保障安全作业;所设计的混合方案在结构上简单实用,适合实际应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良好性能.和基本的LQR控制进行比较,该方案可同时实现小车的定位以及消除负载的残留振荡,并可有效地减小负载的瞬时振荡,体现了良好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胡即明,楼旭阳,金凯鹏[8](2005)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基于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方法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问题中的应用,针对控制工程中的无限时间LQR问题,提出了神经网络PID控制整定方法,从而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适应寻优。同时,考虑了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渐近稳定性问题。最后,运用MATLAB仿真实现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05年11期)

楼旭阳,崔宝同[9](2005)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基于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方法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问题中的应用,针对控制工程中的无限时间LQR问题,提出了神经网络PID控制整定方法,从而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适应寻优。同时,考虑了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渐近稳定性问题。最后,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期刊2005-11-01)

张兴华[10](2004)在《矢量控制神经网络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一种矢量控制神经网络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将感应电机模型近似成五阶线性时变系统,以此来设计线性二次型状态反馈控制器,并由神经网络来表示状态反馈增益与转速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感应电机的控制。系统无需自适应算法就可获得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调节器可获得优良的动、静态调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04年01期)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编队卫星在近地空间复杂力学环境特别是地球非球形摄动作用下构型易发散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改进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编队卫星构型控制方法。该方法先估计近地空间编队卫星构型设计时由未建模摄动力引起的误差最大有界范围,再利用误差最大有界范围的二范数改进经典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方法,提高经典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器在控制编队卫星构型时的鲁棒性。为评价改进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一种鲁棒性强弱的量化评判标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经典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方法的鲁棒性,增强编队卫星控制方法对各种不确定项的抵御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论文参考文献

[1].朱云昊,汤卫红.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研究[J].现代导航.2018

[2].杏建军,于洋,王祎,郑黎明,陈子昂.基于改进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近地轨道编队卫星鲁棒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6

[3].赵寿华,毛永乐,许翠翠,陈阳生.基于自适应观测器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高性能伺服系统谐振抑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6

[4].雷泷杰,陈瑞华,霍鹏飞,陈超,张文博.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的滚转角控制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6

[5].邹旭岩,宋荣方.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对黏弹性阻尼器参数的优化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6].陆明科,揭贵生,王恒利,阳习党,朱威.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叁相逆变器积分状态反馈控制[J].电网技术.2013

[7].王晓军,邵惠鹤.基于输入整形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及其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

[8].胡即明,楼旭阳,金凯鹏.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J].应用科技.2005

[9].楼旭阳,崔宝同.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C].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2005

[10].张兴华.矢量控制神经网络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J].电气自动化.2004

论文知识图

天棚阻尼器控制原理图引入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后的电机...引入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后的扭转...基于数学模型的Simulink仿真结果图基于线性二次调节器关节角更新方法的...定常增益调节器作用下各参数变化

标签:;  ;  ;  ;  ;  ;  ;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论文_朱云昊,汤卫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