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妇女妆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妆饰,妇女,吐鲁番,土家族,敦煌,服饰,佛教。
妇女妆饰论文文献综述
仵婷[1](2017)在《吐鲁番晋唐时期妇女妆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吐鲁番考古中所见大量关于妇女装饰及妆饰的实物,是研究古代社会妇女生活的重要资料。在隋唐长安及其周围地区墓葬中保留下来的关于妇女妆饰品的文物及壁画资料都属于贵族的奢华品,而在吐鲁番盆地,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古人留存下来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资料,有很多是对平民生活的反映。晋至唐时代,吐鲁番妇女已使用了发辫、假发及假髻,也使用了网帻。出土的干尸、陪葬俑、石窟壁画中遗存了很多女性发式,特别是各种髻的图像学资料,为研究唐灭高昌后中原与西域在各方面的相互交流、影响提供了丰富资料。在发型上不断追求变化与创新,使得女性的发式富于变化而别致。其装饰发式所用发饰实用性强且造型精美,有多种材质及类型的实物出土。有适用于贵族的发饰,也有适用于普通民众的发饰。吐鲁番的晋唐墓葬中尚未出现梳背实物;通过对比可知,晋唐时代的梳子与篦子是单独使用的,但是之后的回鹘高昌时代,梳篦合体,一物两用。女子面部的妆饰从内容上可分为傅粉、涂胭脂、额黄、花钿、妆靥、画眉、点唇等,吐鲁番晋唐墓地中出土了已经氧化的胭脂胡粉的实物、画眉的原料和眉笔墨棒等工具,在壁画中也可见妇女面部的额黄和花钿。同样,唇妆原料和工具也有发现,而出土文书中还记载了香料在东西商贸中经过吐鲁番。这些妇女面妆呈现出了以物饰面、大胆豪放、奇“妆”盛行、风格迥异、浓妆艳抹、色彩鲜艳等特点。吐鲁番石窟中耳环的几种类型在敦煌莫高窟中都有出现,且时代晚于莫高窟。耳坠形式多样,回鹘高昌王后与贵族妇女所戴耳坠独具特色,体现出身份高低的差异;蒙古族供养人妇女的耳坠吸收了耳钉的佩戴方式。吐鲁番石窟中出现了簪珥样式,时代较莫高窟簪珥样式为晚,而克孜尔石窟中尚未见到簪珥样式。唐代为大一统的国家,对外开放,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空前繁荣,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妇女的妆饰品。另外,从文物保护与技术修复的角度来讲,研究妇女化妆品,特别是头部的装饰,有助于文物修复人员在修复残损泥俑、木俑时,更加精准地把握俑的面部颜料及色彩布局。(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杨小丹[2](2016)在《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查阅借鉴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等因素,探讨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总所周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妇女生活方面的影响。佛教对妇女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佛教文化熏陶下而创作的一系列妆饰,包括妆面、发型,创作出了“额黄妆”、辽“佛妆”、“螺髻”“飞天髻”等一系列“佛妆”。本文将通过梳理零星的史料,以探清“佛妆”的真实面貌,追寻“佛妆”的源与流。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本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意义。本文第二章对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与佛教造型艺术进行梳理,论述了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概括,简单介绍了佛教传入时间、佛教在中国兴旺繁荣的原因和佛教东传对中国社会、文化、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对早期佛教造型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分析,阐述了佛教造型艺术的起源和佛教造型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佛教造型艺术特征“叁十二相、八十种好”与“圣人异相”思想。本文第叁章就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审美变迁的影响展开论述,这部分主要分为叁个方面展开,一是大乘佛教男女平等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意识觉醒的影响。二是妇女妆饰的审美变迁,从“素妆”走向“彩妆”。叁是“叁十二相”与“圣人异相”思想对妇女审美观的影响。本文第四章,就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佛妆”展开阐述和分析,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分为面妆和发型两大部分。面妆部分,首先论述和分析了“额黄妆”,从佛教造型艺术、黄色崇拜、诗词记载等方面还原、丰富“额黄妆”的形象特征,并分析了“额黄妆”的两种妆饰手法。其次对辽“佛妆”进行论述,并比较分析了“额黄妆”与辽“佛妆”的异同点。发型部分,简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妇女发型的演变,并对“螺髻”、“飞天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6-03-01)
孟祥叁,张琳琳[3](2016)在《浅论唐朝妇女妆饰》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朝因众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所表现出的文化特点与其他朝代显得格外不同,我们依照五官归类为底妆部分、眼妆部分、唇彩部份及其他妆饰部分。唐朝妇女们的底妆依白粉与胭脂运用顺序的不同,归纳成叁大形式:"檀晕妆"、"桃花妆"、"飞霞妆"。依其色彩简单区分为"白妆"与"红妆"。眉、眼部分统称为"眼妆",唐代的眉式花样变化繁杂,从唐人画作与考古数据显示,当时流行的样式先后计有十五、六种之多。在唇彩部份唐代女子承袭以往一直用"娇小浓艳"的标准,作为点唇式样和美感意识的主流。其他妆饰部分如面靥的周围,饰以各种花卉,俗称"花靥"。唐朝妆饰异彩纷呈及令人惊艳,从侧面展现了唐朝经济政治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当时的世界水平。(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6年03期)
胡琼,何枰凭[4](2014)在《馨香秀色——清代长沙妇女妆饰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沙,自古就是一座崇尚妆饰的城市。长沙历代妆饰文化,整体上具有清秀素雅、追求创新的特点。从长沙市博物馆藏数量颇多的妆饰文物可以看出,清代长沙民众日常妆饰具有四个特点:一、朴素而清新;二、大量应用翡翠小件;叁、追求局部的艳丽;四、吸收了明清贵族妆饰的精美之处,并化繁为简,化大气奢华为小巧精致,以适用于民间。清代,长沙确立了湖南省会的地位,成为连按中原与两广、西南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商贸繁华,物资云集,清代长沙民众的日常妆饰状况,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代长沙的物资流通情况,以及长沙人的生活状况和审美倾向。清代长沙妇女妆饰文化应是清代中南地区城市妆饰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来源于《城市记忆的变奏——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3-2014)》期刊2014-11-22)
刘静,苏文宁[5](2014)在《汉代妇女妆饰风尚钩沉》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处于春秋战国到魏晋的过渡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服饰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关键阶段,因此对汉代妇女妆饰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将系统阐述汉代妇女妆饰的风尚,并分贵族与平民两种妇女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15期)
谢娇[6](2011)在《唐代妇女的妆饰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妇女的妆饰呈现出多元化,富丽妩媚的文化特色,文章通过七个步骤叙述了唐代妇女面部的化妆技巧,表现了唐代妇女的自我价值观与审美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14期)
何潇[7](2010)在《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央集权分崩离析;传统礼教急遽解体。它既是一个充满人生痛苦的年代,又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大动荡大变化的年代。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大时代背景,促使了魏晋妇女妆饰的独特性和时代性。本文试图另辟蹊径,选择妆饰这一视角再一次探寻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风貌及其表象之下的文化原因。本文将从魏晋妇女的服饰,包括魏晋妇女的服装形制、魏晋妇女服装纹样及其文化内涵来论述魏晋妇女的妆饰审美诉求。(本文来源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卢秀文[8](2009)在《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饰黄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七》一文中研究指出妇女妆饰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最直观的表征,因而它也是成为区别性别、年龄、身份、等级、贵贱的重要标志。所以中国妇女妆饰从周代开始,日趋复杂,仅面部化妆就有多种表现形式,节庆有浓妆,日常有简妆。出生、成年,婚礼、丧礼等四大礼仪,各有不同的化妆法。不同等级的妇女妆饰也有区分,公主、贵妇浓妆艳抹花满面,服装华贵;贫家妇女多化简妆,衣着简朴。贵贱的区分,年龄和性别的区别,在妆饰上都有所(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2009年00期)
陈孝荣[9](2009)在《独特的土家妇女妆饰》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儿生得一枝花"是对土家族妇女的赞美。而在现实生活里,土家族妇女也非常注重妆饰自己,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服饰文化。土家族妇女很注意头发的装饰。民歌唱道:阿妹头发二尺八,梳个盘龙插鲜花。姑娘没出嫁前,喜欢将头发梳成一条独辫子,辫梢扎着彩色布条,吊在背(本文来源于《民族大家庭》期刊2009年01期)
卢秀文[10](2009)在《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饰黄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七》一文中研究指出妇女妆饰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最直观的表征,因而它也是成为区别性别、年龄、身份、等级、贵贱的重要标志。所以中国妇女妆饰从周代开始,日趋复杂,仅面部化妆就有多种表现形式,节庆有浓妆,日常有简妆。出生、成年,婚礼、丧礼等四大礼仪,各有不同的化妆法。不同等级的妇女妆饰也有区分,公主、贵妇浓妆艳抹花满面,服装华贵;贫家妇女多化简妆,衣着简朴。贵贱的区分,年龄和性别的区别,在妆饰上都有所(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十一辑)》期刊2009-02-01)
妇女妆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查阅借鉴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等因素,探讨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总所周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妇女生活方面的影响。佛教对妇女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佛教文化熏陶下而创作的一系列妆饰,包括妆面、发型,创作出了“额黄妆”、辽“佛妆”、“螺髻”“飞天髻”等一系列“佛妆”。本文将通过梳理零星的史料,以探清“佛妆”的真实面貌,追寻“佛妆”的源与流。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本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意义。本文第二章对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与佛教造型艺术进行梳理,论述了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概括,简单介绍了佛教传入时间、佛教在中国兴旺繁荣的原因和佛教东传对中国社会、文化、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对早期佛教造型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分析,阐述了佛教造型艺术的起源和佛教造型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佛教造型艺术特征“叁十二相、八十种好”与“圣人异相”思想。本文第叁章就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审美变迁的影响展开论述,这部分主要分为叁个方面展开,一是大乘佛教男女平等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意识觉醒的影响。二是妇女妆饰的审美变迁,从“素妆”走向“彩妆”。叁是“叁十二相”与“圣人异相”思想对妇女审美观的影响。本文第四章,就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佛妆”展开阐述和分析,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分为面妆和发型两大部分。面妆部分,首先论述和分析了“额黄妆”,从佛教造型艺术、黄色崇拜、诗词记载等方面还原、丰富“额黄妆”的形象特征,并分析了“额黄妆”的两种妆饰手法。其次对辽“佛妆”进行论述,并比较分析了“额黄妆”与辽“佛妆”的异同点。发型部分,简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妇女发型的演变,并对“螺髻”、“飞天髻”进行了深入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妇女妆饰论文参考文献
[1].仵婷.吐鲁番晋唐时期妇女妆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2].杨小丹.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D].福州大学.2016
[3].孟祥叁,张琳琳.浅论唐朝妇女妆饰[J].赤子(上中旬).2016
[4].胡琼,何枰凭.馨香秀色——清代长沙妇女妆饰文化[C].城市记忆的变奏——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3-2014).2014
[5].刘静,苏文宁.汉代妇女妆饰风尚钩沉[J].兰台世界.2014
[6].谢娇.唐代妇女的妆饰技巧[J].科技信息.2011
[7].何潇.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8].卢秀文.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饰黄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七[J].唐史论丛.2009
[9].陈孝荣.独特的土家妇女妆饰[J].民族大家庭.2009
[10].卢秀文.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饰黄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七[C].唐史论丛(第十一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