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腕戴设备,包括底壳,底壳上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充电柱,充电柱包括头部和柱体;头部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柱体的底端用于与智能腕戴设备的电路板连接,柱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凹槽内设置通孔,充电柱的头部设置于凹槽内,柱体通过螺纹紧固于通孔内;凹槽的内壁、通孔的内壁与充电柱之间填充有密封层。上述智能腕戴设备,充电柱的柱体上设置螺纹,可以通过螺丝批头等工具打入表盘壳体中的通孔内,充电柱与壳体结合紧密,防水可靠性高,并且在凹槽和通孔内设置密封层,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密封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腕戴设备,包括表盘和底壳,所述底壳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充电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包括头部和柱体;所述头部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所述柱体的底端用于与智能腕戴设备的电路板连接,所述柱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凹槽内设置通孔,所述充电柱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柱体通过螺纹紧固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凹槽的内壁、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充电柱之间填充有密封层。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腕戴设备,包括表盘和底壳,所述底壳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充电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包括头部和柱体;所述头部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所述柱体的底端用于与智能腕戴设备的电路板连接,所述柱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凹槽内设置通孔,所述充电柱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柱体通过螺纹紧固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凹槽的内壁、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充电柱之间填充有密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通过密封胶点胶在所述凹槽内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的头部上设置有槽结构,用于将所述充电柱拧入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的头部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头部的中心区域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所述槽结构为外十字槽型,沿所述头部的上表面的外侧区域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的头部为凸台形状,所述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壳平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为金属材质,所述充电柱外表面设置有镀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充电柱的柱体底端与所述弹片对应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锥度,其上侧直径大于下侧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阶段智能设备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智能设备层出不穷,现有的智能设备除无线充电技术外,大多数都是使用充电座等充电设备,通过可通电的金属充电柱与智能设备进行联通充电。但是由于对智能设备的防水等级越来越高,充电柱的装配势必会增加相应的防水结构,如密封圈进行防水,这样不但给生产线的组装增加了工序,延长了组装生产时间,而且组装好的充电柱防水结构也有一定比例的失效风险,导致产品防水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性能好的智能腕戴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腕戴设备,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充电柱,所述充电柱包括头部和柱体;所述头部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所述柱体的底端用于与智能腕戴设备的电路板连接,所述柱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凹槽内设置通孔,所述充电柱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柱体通过螺纹紧固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凹槽的内壁、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充电柱之间填充有密封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层通过密封胶点胶在所述凹槽内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柱的头部上设置有槽结构,用于将所述充电柱拧入所述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柱的头部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头部的中心区域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所述槽结构为外十字槽型,沿所述头部的上表面的外侧区域开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柱的头部为凸台形状,所述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壳平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柱为金属材质,所述充电柱外表面设置有镀金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充电柱的柱体底端与所述弹片对应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具有锥度,其上侧直径大于下侧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智能腕戴设备,充电柱的柱体上设置螺纹,可以通过螺丝批头等工具打入表盘壳体中的通孔内,充电柱与壳体结合紧密,防水可靠性高,并且在凹槽和通孔内设置密封层,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腕戴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腕戴设备中充电柱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壳100;凹槽110;
充电柱200;头部210;槽结构211;柱体2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智能腕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包括底壳100,底壳100上设置凹槽110,凹槽110内设置有充电柱200。其中,充电柱200包括头部210和柱体220。头部210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柱体220的底端用于与智能腕戴设备内的电路板(未示出)连接。柱体2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凹槽110内设置通孔,充电柱200的头部210设置于凹槽110内,柱体220通过螺纹紧固于通孔内。凹槽110的内壁、通孔的内壁与充电柱200之间填充有密封层(未示出)。
上述的智能腕戴设备,省去了密封圈,在充电柱200的柱体220上设置螺纹,可以通过螺丝批头等工具打入表盘壳体中的通孔内,充电柱200与壳体结合紧密,防水可靠性高;并且在凹槽110和通孔内设置密封层,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密封性能。
具体地,密封层通过密封胶点胶在凹槽110内形成。密封胶的要求为承受260℃以上温度后还可以实现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充电柱200的头部210上设置有槽结构211,用于使用螺丝批头等工具将充电柱200拧入通孔内固定。
充电柱200的头部210上表面为平面,便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如图2所示,头部210的中心区域A用于与充电设备接触点连接。槽结构211为外十字槽型或工字槽型,沿头部210的上表面的外侧区域B开设。
充电柱200的头部210为凸台形状,头部210的上表面与底壳100平面平齐或略低于表盘壳体平面。在佩戴时可以避免充电柱200直接接触皮肤,降低皮肤过敏的风险。充电柱200的头部210与凹槽110的内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密封胶密封所述间隙,同时密封胶还填充于通孔内,保证密封效果。
为了便于安装,凹槽110具有锥度,其上侧直径大于下侧直径,带有锥度的凹槽110方便安装充电柱200。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柱200为金属材质,充电柱200外表面设置有镀金层,能够提高导电柱的导电性能。
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片,充电柱200的柱体220底端与弹片对应抵触,实现与电路板的电连接。柱体220底端也为平面,增大与弹片的接触面积。弹片采用贴覆或者焊接的方式与电路板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835.8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231727U
授权时间:20190809
主分类号:G04G 17/08
专利分类号:G04G17/08;G04G17/04;H05K5/02
范畴分类:31A;
申请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205 山东省潍坊市综合保税区玉清东街以南高新二路以东潍坊综合保税区爱德乐轻工产品加工基地1、3、5号车间
发明人:刘翔翔;何翌锋
第一发明人:刘翔翔
当前权利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潇
代理机构:37101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螺纹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