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转染pH敏感脂质体的优化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基因转染pH敏感脂质体的优化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一、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1](2019)在《β ARKct脂质体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心外科手术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发病率突破2‰,新生儿先心病的发病率高,约50%的危重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于1岁以内死亡,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多复杂心血管疾病的患儿,经心外科手术得以延长生命、减轻病痛[1,2]。随着CPB(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不断改进,CPB在冠脉旁路移植等高难度高复杂的心外科手术中,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心外科重症手术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CPB技术显着降低了重症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是心血管手术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CPB技术对心肌组织反复断血再灌注的操作特点,使得其在辅助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同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ury,MIRI),造成严重的心肌顺应性减低,甚至有些患者诱发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凶险性并发症的发生[2,3,4,5]。随着临床技术的更新,低温心脏停搏液在临床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CPB后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问题,得到了显着的改善,然而,CPB后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射血分数降低等心功能受损现象,严重降低了手术疗效,给患儿造成了严重影响。CPB后约7%的成人可出现缺血性透壁性心梗,约10%的成人出现左室收缩功能障碍[6,7]。儿童的心肌组织结构与成熟心肌差别巨大,儿童心肌组织的肌原纤维发育不完全,心肌组织收缩能力较成年人差,未成熟心肌组织的室壁张力较成年人高,心脏的顺应性差,兴奋性高,依赖糖酵解供能,能量利用率低,对应激的适应能力也不如成熟心肌。CPB手术的患儿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程度较成人严重。由于临床常用的心肌停搏液等心肌组织保护方法,其研发和设计主要针对成熟心肌,不适用于儿童心肌组织,未成熟心肌在能量产生利用及兴奋耦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8,9]。因此,针对小儿未成熟心肌的特点,我们迫切寻求一种缓解CPB后未成熟心肌损伤的方法,旨在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切实增强手术疗效。以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kinase2,GRK2)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在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中均取得了许多成果,GRK2即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 1(β-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l,βARK1),研究发现,抑制GRK2的表达能提高缺血缺氧心肌组织β AR的密度和敏感性[10],能够增强心肌组织的收缩能力,鉴于上述因素,其在心肌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功效。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抑制剂βARKct即GRK2阻断剂,能够通过调节心脏舒缩过程中相关蛋白和分子的表达[11],发挥保护心肌组织有效舒缩目的,在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前景广阔。将βARKct转染至人类心肌细胞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功能,βARKct水平与缺血缺氧后心功能改善程度正相关[12,13]。课题组前期实验证实,以腺病毒为载体将βARKct转染至CPB猪心肌组织中,能够抑制GRK2的表达,增加βI-AR的密度,显着增强成熟心肌的心功能。然而,作为异种蛋白,机体对腺病毒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细胞免疫,进而对腺病毒装载的基因治疗产生抵抗[14]。腺病毒载体心肌局部组织高浓度的应用,对注射部位心肌组织损伤严重,且腺病毒载体有潜在的致突变性[15],β ARKct对CPB后未成熟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尚无报道。鉴于幼稚心肌的发育不全性,腺病毒对幼稚心肌组织局部损伤较成熟心肌更加严重,其潜在的致突变性对幼稚心肌的远期损伤不可估量;且作为生物载体,腺病毒制剂的储存运输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临床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试想,能否研发一种更加有效的药物载体,利用其缓释稳定的特性,减轻局部高浓度腺病毒对心肌组织的毒副作用,在尽可能发挥药物最大功效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优化药物的治疗效应,同时,更加深入地探讨βA RKct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纳米脂质体(Lipid nanoparticles,LNPs)是一种双层的磷脂结构,能够分别在其内水相和双层磷脂膜之间包封亲水性和疏水性的药物。脂质体结构特殊,能够装载大量药物,众所周知,因为脂质体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作为常用的药物载体,其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应用已经非常成熟[16,17]。然而,普通的脂质体在体内容易被清除,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难以保障。对脂质体的研究中心发现,长循环纳米脂质体(Long Circulation Lipid nanoparticles,LC-LNPs),是一种经特定聚合物修饰的,在机体免疫方面具有较低免疫原性的复合脂质体,其载药安全性已被广泛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长循环纳米脂质体有独特的理化性质,特定聚合物与脂质体结合,在脂质体的表面,产生了一层特殊的化学性修饰保护膜,该保护膜为亲水性,亲水的特性,能够延长脂质体的体循环时程,降低血液清除率[17,18],其稳定性、长效性、高效性在基因载体中优越性明显,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能够切实保护所装载药物不被机体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代谢,具有缓释、装载效率高等明显特征[19],是未来基因载体的重要研究方向。目的:1、研发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复合物βARKct-CMD-LPNs,旨在避开生物载体的弊端,研发一种方便运输储藏的稳定载体,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药物生物学功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药物的用药量,尽最大努力减少目的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以提高药物的药效,优化药物。2、研究βARKct-CMD-LPNs对CPB后幼稚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对幼稚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3、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模仿体内心肌缺血缺氧的过程,通过多层面,多角度更加深入地探讨βARKct-CMD-LPNs对缺氧再复氧后大鼠心肌细胞具体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构建普通脂质体,利用化学方法对构建的脂质体进行修饰,使其理化性质更加优越,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构建长循环,具有靶向载药功能的纳米脂质体复合物βARKct-CMD-LPNs。针对CPB后MIRI错综复杂的机制,构建猪体外循环CPB模型,观察纳米脂质体复合物βARKct-CMD-LPNs对CPB后未成熟猪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形态及功能方面的改善作用;通过CPB后血液指标及对心肌组织的实验室检查,初步分析βARKct-CMD-LPNs对CPB后幼稚猪心肌保护作用的原理。构建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模型,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评价复合物βARKct-CMD-LPNs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同时,利用westernblot法对多种蛋白进行检测,将多条信号传导通路进行并行检测评估,多途径进一步深入分析,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通路和损伤后的治疗靶点,以期为实现βARKct-CMD-LPNs从细胞水平分子机制到大动物模型的转化提供重要的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撑。1、构建CMD-LPNs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载体,通过将纳米技术与基因转染技术衔接,利用薄膜透析法,将聚合物葡聚糖与油胺发生化学反应,修饰到普通脂质体上,装载目的基因,合成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βARKct-CMD-LPNs纳米脂质体复合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粒径大小及分布、Zeta电电位、透射电镜等方法对上述研发物进行表征,对其生物利用性能进行评估,成功研发出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复合载体,更有利于目的基因的装载,在达到最大可能发挥药物生物学功效的同时,尽最大程度上减少目的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药效。2、构建幼稚猪CPB模型,通过βARKct-CMD-LPNs处理,观察ARKct-CMD-LPNs对CPB后猪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形态及功能方面的改善作用,确认βARKct-CMD-LPNs对CPB后猪心脏的保护作用;通过βARKct-CMD-LPNs处理,分析CPB后猪血液及组织学指标,研究猪体内激素水平、心肌损伤程度、受体水平、能量通路的保护和改善作用;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共同探讨β AR的表达情况;评估βARKct-CMD-LPNs在凋亡通路、炎性通路、能量通路等方面的作用。3、按照要求,制作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模型,造模成功后,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Elisa法测LDH、TNF-α、IL-1、MDA、ROS、SOD等炎性因子及活性氧族的浓度,评估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后的损伤程度,同时,评价各组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研究各组心肌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Western blot法评估凋亡相关蛋白β-Foxo1/Casβase3,自噬相关蛋白Foxo 1/LC的表达情况;评估GRK2、β-Foxo 1/Foxo 1蛋白表达量的关系。数据统计,综合分析,评估βARKct-CMD-LPNs对心肌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通过对多种信号通路的分析,进一步明确βARKct-CMD-LPNs的保护机制,为实现βARKct-CMD-LPNs从细胞水平分子机制到大动物模型的转化提供重要的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撑。结果:1、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粒径电位、透射电镜等方法对βARKct-CMD-LPNs纳米脂质体复合物表征后发现,新构建的复合物理化性质明确,其红外吸收光谱在1680-1750cm处,可发现C=O特异性吸收波峰,我们推断,葡聚糖完成了羧基化反应。其电位约-20mV,CMD各分子层之间电负性,适度的静电排斥以及空间位阻效应,保证该复合物之间不易聚集,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脂质体的粒径比较均一,呈正态分布趋势,大约在90nm左右,合成的脂质体测包封率基本能够大于90%,满足药典的基本要求。该复合物于低温冰箱中长期储存后发现其粒径及电位基本保持不变,且该复合物在血清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通过上述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所研发的βARKct-CMD-LPNs复合物成功,达到药典的要求。2、βARKct-CMD-LPNs复合物对CPB后猪心功能有保护作用。实验证实:βARKct-CMD-LPNs复合物预防性应用能够增加CPB后幼稚猪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容积,心功能的多项指标得到了显着改善。同时,βARKct-CMD-LPNs复合物预防性应用能够调控CPB后多项激素的分泌情况,维持能量代谢通路,增加β受体的密度和反应性,保护心肌组织,同时,能够减少凋亡的发生,保护心肌组织。H-E染色、电镜实验结果证实CPB后猪心肌组织及细胞结构发生了严重的损伤,大量心肌细胞凋亡;实验证明,通过预防性应用βARKct-CMD-LPNs复合物,CPB后猪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明显缓解,凋亡细胞数量减少,心肌组织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RT-PCR法证实:CPB后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猪心肌组织β1-AR、β2-AR数量减少,SERCA2a/RYR2表达减少,GRK2表达显着增加,βARKct-CMD-LPNs复合物预防性应用,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略降低,猪心肌组织β1-AR数量恢复,SERCA2a/RYR2表达增加,GRK2表达略下降。3、体外H9C2心肌细胞培养后,证明脂质体复合物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缺氧再复氧后,损伤加重,心肌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较正常明显增多,心肌细胞损伤严重,βARKct-CMD-LPNs组心肌细胞炎性因子分泌少,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轻。Western blot证明,缺血缺氧复氧组载体对照组、缺血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指标Caspase3、p-Foxo 1表达明显增加,βARKct-CMD-LPNs组Caspase3、p-Foxo1的表达较上述两组下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缺氧复氧组载体对照组、缺血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相关指标LC3-I1、Foxo1表达明显增加,βARKct-CMD-LPNs组LC3-Ⅱ、Foxo 1的表达较上述两组下调。结论:1、βARKct-CMD-LPNs纳米脂质体复合物的良好理化性质及血清稳定性的特征,有利于目的基因的装载,在达到最大可能发挥药物生物学功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药物的毒性作用,从而优化药物的治疗效应。该复合物的研发成功,为药物的装载提供了基因脂质体联合的新颖思路,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2、βARKct-CMD-LPNs预防性应用,可显着改善CPB后幼稚猪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切实提高了心肌组织的舒缩功能,降低了过度凋亡的发生,对幼稚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保护作用效果显着,同时,提高β1-AR的密度和敏感性,从而实现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3、实验证实,βARKct-CMD-LPNs复合物预防性应用,对大鼠源性H9C2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模型的保护作用明显,多种实验结果证实,该复合物的心肌保护作用,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对幼稚心肌的保护作用。Foxo1对GRK2的转录有正向调控作用,βARKct-CMD-LPNs复合物可能通该调控作用发挥心肌细胞的保护功效。

何淑芳[2](2019)在《肝癌治疗siRNA脂质纳米载体的设计及其高效递送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达35万,约占全球新增病例的一半。临床中,大部分诊断发现的肝癌已处于中晚期,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传统的阿霉素、氟尿嘧啶等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治疗肝癌时存在选择性低、毒副作用严重以及耐药性等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基于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RNA,siRNA)的基因治疗技术可以特异性高效沉默特定致癌基因的表达,能够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裸露的siRNA十分不稳定,易被血清中的核酸酶降解。此外,其分子量大、亲水性强且荷负电的特性,导致其无法直接穿过细胞膜,需要借助纳米载体进行体内递送。在各种siRNA递送载体中,非病毒载体由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备受青睐。近年来,虽然有络绎不绝的siRNA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但是绝大部分的药物受阻于Ⅰ-Ⅱ期。直至2018年8月,全球首个siRNA药物Onpattro被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siRNA类药物正式走向临床应用的里程碑。据siRNA类药物的临床试验报告可知,限制siRNA类药物临床转化的两大最主要因素是其体内的siRNA递送效率及脱离靶组织问题。随着近年来siRNA递送载体的快速发展,目前而言,siRNA递送载体的高效性主要取决于其克服细胞屏障的能力,而解决脱离靶组织问题则主要依靠其肿瘤靶向能力和消除脱离靶组织后副作用的能力。对此,本文设计并构建了两种新型的基于脂质的siRNA递送系统,用于实现siRNA的高效递送并解决其脱离靶组织问题。针对提高siRNA递送效率并消除脱离靶组织后副作用的问题,本文首先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具有相转变性能的脂质液晶纳米粒用于高效克服siRNA递送过程中的细胞屏障,同时利用合成致死效应消除了纳米载体脱离靶组织后的副作用。该脂质液晶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及促细胞摄取的能力。被细胞摄取进入内涵体后,该脂质液晶纳米粒可在内涵体酸性环境下利用其组成分子的水解性能发生相转变,该相转变过程可以进一步促使其与内涵体膜发生高效的膜融合并高效释放内容物。此外,该脂质液晶纳米粒是利用siRNA的水溶性对其进行包载的,自身不具有强正电性。因而,在进行内涵体膜融合时,该脂质液晶纳米粒可以快速与siRNA完成解离并直接将游离的siRNA分子递送进入细胞质当中,最终克服细胞屏障并实现siRNA的高效递送。此外,我们以CDK1-siRNA(cyclin-dependent kinase 1-siRNA)作为治疗药物,利用其与肝癌之间的合成致死关系,分别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实现了高效的CDK1基因沉默,显着性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及其异位移植瘤的生长,且不对肝永生化细胞产生影响。我们利用该种新型脂质液晶纳米粒的相变性能巧妙地解决了大部分基于脂质的siRNA递送载体所面临的递送效率低及脱离靶组织后副作用的问题。但是,由于脂质液晶纳米粒的表面未经任何修饰,仍然存在肿瘤靶向性差的缺陷,无法全面解决纳米载体的脱离靶组织问题。对此,本文设计并制备了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以期在实现siRNA高效递送以及消除脱离靶组织后副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纳米载体对肿瘤的靶向性,全面克服siRNA纳米载体的脱离靶组织问题。该杂合型外泌体囊泡是以肝癌细胞Sk-hepl来源的外泌体为基础,依次经破膜、反复离心去除内容物、并与DPPC(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杂合得到的。其中,外泌体膜的应用可以使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继承外泌体天然的核酸递送行为及其“归巢”性能,而加入DPPC磷脂进行杂合则可以提高囊泡的稳定性。该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可以通过电穿孔的方式实现对siRNA的高效包载及保护,且具有卓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巨噬细胞对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摄取以及炎症因子检测的实验,说明了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在体内的长循环以及克服血液清除的能力;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器官分布结果则说明了其在肿瘤部位良好的“归巢”靶向性。进一步对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胞内命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在进入母细胞的内涵体后的命运与外泌体几乎一致,可经胞内囊泡分选途径被递送至高尔基体中,有效避开溶酶体途径对递送载体及siRNA的降解。最后,我们同样以包载了 CDK1-siRNA的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在细胞水平、动物水平的基因沉默效率及抗肿瘤药效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经由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递送的CDK1-siRNA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均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以有效沉默CDK1基因的表达,在展现出显着的抗肿瘤效果的同时对正常的肝细胞及组织不具有毒性。至此,本文针对非病毒siRNA递送载体存在的递送效率低及脱离靶组织问题,依次设计并制备了脂质液晶纳米粒和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实现了 siRNA的高效递送并克服了 siRNA递送载体的脱离靶组织问题,并最终实现了肝癌的安全高效治疗。本文为基于脂质的siRNA递送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siRNA类药物用于肝癌治疗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刘晶晶[3](2019)在《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文中认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普遍的种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NSCLC的诊疗方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临床治疗现状仍不乐观。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 disodium,PMX)是新型的多靶点抗叶酸药物,能阻碍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进而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PMX能明显增长NSCLC患者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然而,PMX半衰期较短,静脉注射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的时间有限,且该药物本身不具备肺部靶向特性,会导致血液学毒性和肝肾功能障碍等毒副作用。脂质体作为抗癌药物递送系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具有如下优势:(1)在体内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2)可增长药物滞留时间,具有缓释性;(3)具有EPR效应,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4)可包封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5)表面可被靶向因子修饰,提高靶向效率。阳离子脂质体除了具备上述特点外,还可以增加粘附性,防止纤毛运动与巨噬细胞吞噬,另外还可以利用正负电荷吸引主动靶向到肺部,具有肺靶向特性。为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其在肺部的聚集浓度,延长PMX作用时间,本课题以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脂质膜材,以硬脂胺(Stearylamine,SA)为调节电荷的阳性成分,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SA-PMX-Lips),并进行了体内外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培美曲塞二钠普通脂质体(PMX-Lips)的制备及表征、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体外释放及初步安全性评价、药物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研究。1.PMX-Lips的制备及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PMX含量,方法学研究显示该方法符合测定要求。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MX-Lips,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筛选,筛选出了最优的处方及工艺。然后通过重现性试验,验证最佳处方和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最优处方及工艺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所制备的脂质体PMX-Lips的平均粒径为(180.4±2.4)nm,电位为(-5.17±0.29)mV,包封率为(58.29±1.24)%,载药量为(7.37±0.36)%,pH值为(6.69±0.17)。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PMX-Lips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均匀,无黏连。2.SA-PMX-Lips的制备及表征用SA修饰PMX-Lips,在PMX-Lips的制备处方及工艺的基础上,制备SA-PMX-Lips。以粒径、电位和包封率为筛选指标,确定了最优的SA用量,重现性试验表明该处方工艺稳定可靠。所制备的SA-PMX-Lips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均匀,无黏连。SA-PMX-Lips平均粒径为(219.7±4.97)nm,电位为(22.2±0.52)mV,包封率为(92.39±1.94)%,载药量为(9.15±0.07)%,PMX-Lips的pH值为(8.65±0.07),能够满足静脉注射要求。3.体外释放及初步安全性评价采用UV检测PMX在释放介质中的含量,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适于测定。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实验,在不同时间点测定PMX溶液(PMX-Sol)、PMX-Lips和SA-PMX-Lips的累积释放百分率,绘制释放曲线,然后对三组制剂药物体外释放情况进行数学模型的拟合。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PMX-Sol相比,PMX-Lips和SA-PMX-Lips释放相对缓慢。PMX-Sol组6小时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百分率达到(97.59±1.00)%,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48小时仅释放78%左右。三种制剂的体外释放过程均符合Weibull方程。然后对PMX-Lips和SA-PMX-Lips进行了初步安全性评价,通过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发现,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的各组织病理切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PMX-Lips和SA-PMX-Lips对各组织器官无损伤,初步判定安全性良好。4.药物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PMX在体内的含量,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以PMX-Sol为对照,尾静脉注射PMX-Lips和SA-PMX-Lips,给药后分别于设定时间点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血浆、心、肝、脾、肺、肾,测定其中的药物含量。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始终高于PMX-Sol组。将PMX包封在脂质体内后,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的平均滞留时间(MRT)比PMX-Sol组分别增加了 2.29倍和5.14倍,表明将PMX制备成为脂质体后,延长了作用时间。另外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PMX-Sol组的1.71倍和2.91倍,表明将PMX制备成为脂质体后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治疗效果,且SA-PMX-Lips的效果优于PMX-Lips(SA-PMX-Lips的生物利用度是PMX-Lips的1.70倍)。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的包裹改变了药物的组织分布状况,提高了在脾中的分布,降低了在心脏和肾脏的分布。另外SA-PMX-Lips组在肺中的浓度始终高于PMX-Sol组和PMX-Lips组,SA-PMX-Lips组在肺中的AUC是PMX-Sol的2.47倍,是PMX-Lips的1.94倍,表明脂质体经硬脂胺修饰后可显着增加肺部的靶向效率,对于提高PMX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本课题成功制备了 SA-PMX-Lips,并系统地进行了体内外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制剂符合实验预期,希望能为PMX的有效递送和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天琪[4](2018)在《共递送多柔比星与基因的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由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单一治疗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治疗需求,多种策略联合治疗则应运而生。近年来,化学基因联合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化学基因联合治疗可联合不同治疗机制,具有增强肿瘤治疗效果,降低化疗药物的给药剂量,降低毒副作用等优势。然而,由于化疗药物与基因药物理化性质的差异,构建适宜的共递送系统成为两者联合应用的重要挑战之一。有效的共递送载体需要具备化疗药物和基因药物的共装载能力,并且根据联合治疗的需求将化疗药物与基因药物分别靶向递送至各自靶细胞内,从而发挥最优的联合治疗效果。核壳结构的纳米载体具有较强的结构层次性和可控释药特性,在化疗与基因药物共递送载体的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为满足化学基因联合治疗的不同给药需求,本课题构建两种核壳结构的纳米载体,采用不同的药物装载方式以实现化疗药物与基因的同一靶细胞共递送(肿瘤细胞)和异靶细胞逐级递送(肿瘤细胞和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而促进了协同治疗效果的发挥。肿瘤细胞共递送载体具备肿瘤微环境酶和pH双重敏感的特征,有利于提高肿瘤细胞共递送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基因与化疗药物异靶细胞共递送载体具有逐级靶向递送的特征,首先将基因与药物共递送至肿瘤组织,再分别递送至各自靶细胞。由于化疗药物与基因共递送载体首次用于异靶细胞共递送,因此对该载体的异靶细胞逐级递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化疗药物与基因异靶细胞共递送载体的设计和研究奠定基础。此外,将异靶细胞共递送载体用于肿瘤化学免疫联合治疗,探讨共递送策略和混合递送策略在化学免疫联合治疗中抗肿瘤效果及免疫调节效果的差异,为化学免疫联合治疗的载体选择提供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双敏感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共递送多柔比星与质粒DNA至肿瘤细胞的研究第一章设计合成新型载药阳离子聚合物DOX-HBA-PEI(DHP),核磁氢谱和红外图谱确证材料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HP中DOX载药量为13.90±1.87%(DOX/DHP)。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显示,在释放48 h时,pH 7.4 PBS中DOX累积释放百分率为30.1±1.4%,而在pH 5.0条件下,48 h后DOX累积释放百分率为66.4±0.5%,显着高于pH 7.4条件下的释放量(p<0.01),DHP具有pH敏感的释药特征。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与PEI相比,HP的IC50明显降低(p<0.01),表明对PEI表面氨基进行修饰有利于降低PEI毒性。而DHP在HepG2 和 B16 细胞中的 IC50 分别为 0.12±0.01 μg/mL 和 0.36±0.25 μg/mL,说明化学修饰不影响化疗药物发挥作用。新型载药材料为双敏感靶向共递送纳米载体的组装奠定基础。第二章利用静电吸附作用构建双敏感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首先通过新型载药材料DHP与DNA静电吸附组装形成共载化疗药物与基因的内核DHP/DNA(DDN),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当DHP与DNA质量比大于30:16时可以形成内核。以内核体外转染效率和粒径、电位、PDI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DDN的最优处方为DHP与DNA质量比为30:4,粒径为77.83±12.96nm,电位为22.6±2.86mV,分散性较好。再将荷正电的内核DDN与荷负电的生物相容性大分子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通过静电吸附组装成双敏感靶向共递送纳米载体HA/DDN(HDDN),通过粒径电位考察确定HDDN最优处方为HA与DNA质量比为70:8,粒径为148.3±3.88nm,电位为-18.1±2.03mV,形态圆整。HDDN稳定性好,能避免DNA被酶和血浆成分降解,且具有透明质酸酶敏感的解聚特征。第三章选择CD44受体表达阳性的HepG2和B16细胞系和CD44受体表达阴性的NIH3T3细胞系作为细胞模型,用细胞摄取实验考察HDDN的肿瘤细胞靶向能力,细胞摄取结果表明,在B16和HepG2细胞中DDN与HDDN的细胞摄取率达到70%,但在NIH3T3细胞系中,HDDN的摄取率低于DDN(p<0.05),而且在NIH3T3细胞系中HDDN的摄取率均低于在HepG2细胞和B16细胞,表明HDDN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入胞机制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HDDN通过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入胞。采用MTT法考察HDDN的体外细胞毒性,在HepG2细胞和B16细胞系中,HDDN的IC50分别为13.88±1.77μg/mL和3.68±0.56μg/mL,HDDN均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在转染剂量下,DDN在无血清转染的转染效率显着高于含血清转染(p<0.05)而HDDN在含血清和无血清条件下转染效率相当(p>0.05),表明HA的修饰能有效保护DNA确保转染效率。HDDN能成功将DOX和pEGFP有效共递送至同一肿瘤细胞内,说明该载体具备共递送化疗药物与基因至同一靶细胞的能力。第二部分异靶点逐级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共递送多柔比星与siRNA用于化学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第四章为实现异靶点逐级靶向,分别合成肿瘤微环境靶向材料CMCS-PEG-NGR(CPN)和 M2 型 TAMs 靶向材料 MPITC-PEI(MPEI),合成新型载药材料CMCS-DOX-PEG-NGR(CDPN),通过核磁氢谱对上述材料进行结构确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DPN中DOX的含量为16.48%,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DPN的等电点为6.53。第五章成功构建异靶点逐级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CDPN/MPEI/siRNA(CDMPR)共递送DOX和siRNA至异靶细胞(肿瘤细胞和M2型TAMs)。首先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制备M2型TAMs靶向内核MPEI/siRNA(MPR),通过凝胶电泳确定当MPEI与siRNA质量比大于1:1时可装载siRNA,以粒径、电位、PDI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内核MPR最优处方为MPEI与siRNA质量比2:1,粒径为62.3±1.4nm,电位为27.1±2.2mV,形态圆整分散均匀。再将内核与肿瘤组织靶向载药外壳(CDPN)通过静电吸附组装形成CDMPR,考察不同CDPN与siRNA质量比的CDMPR粒径电位及分散性,筛选出CDMPR最优处方为CDPN与siRNA质量比8:1,粒径为168.5±1.0nm,电位为-9.0±2.3mV,纳米粒形态较为圆整。CDMPR有良好的血浆稳定性和抗核酸酶能力,可有效保护siRNA避免其被酶和血浆成分降解,由于外壳CDPN的电荷翻转作用具有pH敏感解聚特征,体外释放结果表明,pH6.5条件下48 h DOX的累积释放百分率达到52.92%±0.83%,较pH7.4(48 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17.95%±0.77%)相比均显着提高(p<0.01),具有pH敏感的释药特征。而siRNA在pH7.4条件下释放量显着低于pH6.5(p<0.01),表明siRNA在体循环中不容易被释放。第六章细胞摄取实验考察内核MPR的M2型RAW264.7靶向性,结果显示修饰甘露糖的MPR具有特异性靶向M2型RAW264.7细胞的能力,而未修饰甘露糖的PR细胞摄取不具有表型特异性。在不同pH条件下的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在pH6.5条件下外壳CDPN脱落,暴露内核促进内核入胞,而pH7.4条件下CDMPR入胞较少。采用Transwell模型建立M2型RAW264.7细胞与Hepa1-6细胞共培养模型,在该模型上进行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Cy3-siRNA从1h开始入胞,并持续存在于M2型RAW264.7细胞内,表明CDMPR可将Cy3-siRNA靶向递送至M2型RAW264.7细胞内;在Hepa1-6细胞中,DOX的红色荧光从4 h开始出现到12 h逐渐增强,而未发现siRNA的绿色荧光,表明DOX可被CDMPR递送至肿瘤细胞,而Cy3-siRNA不会被递送至肿瘤细胞。将CDMPR用于肿瘤化学免疫联合治疗中,CDMPR具有在Hepa1-6细胞系中有浓度依赖的细胞毒性和转染siRNA的能力。体外转染后RAW264.7细胞中IKKβ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CDMPR对M2型RAW264.7细胞重极化的影响,与未修饰甘露糖的PR组相比,MPR和CDMPR组中M2型RAW264.7细胞量减少(p<0.05),CDMPR组的M1型RAW264.7细胞量较PR组明显增加(p<0.01),结果表明CDMPR具有促进M2型RAW264.7细胞向M1型重极化的效果。第七章建立Hepa1-6荷瘤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上对CDMPR的体内递送过程进行评价。肿瘤组织药物分布实验结果显示,CDMPR到达肿瘤组织后是先被M2型TAMs摄取,随后M2型TAMs作为药物储库将DOX释放出来,DOX再被肿瘤细胞摄取,而siRNA仅仅内摄于M2型TAMs不会被再次释放。小鼠活体成像实验结果表明CDMPR具有肿瘤组织特异性靶向共递送的能力。在Hepa1-6荷瘤小鼠上对CDMPR用于肿瘤化学免疫联合治疗进行体内药效评价和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及免疫因子的相关评价,较单独化疗和混合给药相比,CDMPR组瘤体积、M2型TAMs的含量均降低(p<0.05),M1型TAMs的含量增加(p<0.05),免疫抑制因子TGF-p1和IL-10含量降低(p<0.05),免疫激活因子IFN-y和IL-12含量升高(p<0.05),表明CDMPR组具有最优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和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呈现一定程度的免疫激活状态。各组织器官的HE染色结果表明,CDMPR体内初步安全性良好。

王玥[5](2018)在《新型大分子基因载体的构建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有效低副作用的癌症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安全有效的基因输送载体是其临床应用的关键。基因输送载体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阳离子脂质体、阳离子聚合物以及无机纳米颗粒。其中,树枝状大分子具有结构精确、尺寸可控、表面官能团丰富等特点,是一种独特的阳离子聚合物型基因载体。聚酰基硫脲(PATU)树枝状大分子是本实验室自主设计、高效合成的表面具有大量双键、内部含有抑瘤活性基团的树枝状大分子,硫脲基团的降铜作用是目前被证实的抑瘤机制之一。拟从“协同治疗”角度,构建自身具有抑瘤作用的树枝状大分子基因载体,利用PATU非直接杀伤肿瘤的抑瘤机制克服大多数药物-基因共输送体系存在的严重细胞毒性影响基因表达的问题,以期达到协同治疗效果最大化。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巯基-烯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不同代数的N,N二甲基半胱胺修饰的 PATU(PATU-DMCA)。第二代-第五代(G2~G5)PATU-DMCA 在低N/P比条件下均能够有效包载DNA形成粒径(60~100)nm,电势(10~20)mV的纳米颗粒。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上,各个代数的PATU-DMCA无血清荧光素酶(Luci)转染效率优于传统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一个数量级,而有血清转染效率与其相当。HeLa细胞上亚细胞分布情况表明PATU-DMCA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质子海绵效应”实现溶酶体逃逸,这对于发挥转染活性是非常有利的。在HeLa腹腔瘤模型中,G4 PATU-DMCA表现出与PAMAM相当的体内Luci转染效率,而其包载TRAIL治疗基因后的治疗效果显着(p<0.001),抑瘤率为54.9%。本实验条件下,PATU-DMCA载体组没有表现出抑瘤活性,而PATU-DMCA/TRAIL复合物没有发挥协同治疗效果。从前期工作中PATU-PEG降铜过程分析,可能原因是肿瘤部位结合蛋白中的铜比血清铜蓝蛋白的铜难夺取,且形成的PATU-DMCA/Cu络合物可能无法快速代谢。阳离子脂质体/聚合物在非病毒载体中占有主导地位,而较低的转染效率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问题。基于正负静电作用形成的阳离子型载体/核酸纳米复合物热力学上非常稳定,导致难以有效释放核酸。除此之外,阳离子型载体不可避免地易吸附血浆蛋白,导致转染效率降低。对此,大量研究致力于表面遮蔽层及细胞微环境响应性设计减少蛋白吸附以及加快核酸胞内释放,而在非阳离子型载体设计方面的尝试较少。论文第二部分利用siRNA 3’末端二醇结构与苯硼酸之间的硼酸酯键作用设计了非正负电荷作用的siRNA输送体系。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反应合成得到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羟甲基苯硼酸(PEG-PBO)嵌段共聚物,PEG-PBO可以与siRNA自组装形成粒径90nm的交联体系,进一步加入Ca2+和HPO42-离子得到CaP核-PEG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其中PEG遮蔽层可以有效控制CaP生长。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具有高达94%的包载效率,低细胞毒性,且中性pH条件下可以保持高稳定性。在多种细胞系中,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表现出优于Lipo2000的绿色荧光蛋白/荧光素酶基因沉默效率和BCL-2 mRNA下调作用。同时,包载BCL-2 siRNA治疗基因的纳米复合物在细胞水平具有显着促凋亡效果且可以有效提高化疗药物吉西他滨/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内吞抑制剂实验表明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主要以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到达内涵体/溶酶体。在酸性内涵体/溶酶体中,pH敏感的硼酸酯键发生断裂,核壳结构迅速分解,从而钙离子迅速溶解,导致溶酶体渗透性膨胀破裂,siRNA释放到细胞质中发挥后转录沉默活性。尝试将PEG-PBO/siRNA/CaP体系应用于体内基因输送,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物血浆清除速度快,无法在肿瘤部位蓄积,导致体内几乎没有沉默效果。纳米复合物在葡萄糖缓冲溶液中的粒径迅速增大的实验结果推测,纳米复合物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后,血液中的糖类物质的二醇结构会竞争络合PEG-PBO,导致纳米颗粒很容易散开,很快被肝脏、肾脏清除代谢。同时,羟甲基苯硼酸与CaP纳米颗粒之间具有强吸附作用,因此,PEG-PBO也可以作为CaP、DNA共沉淀体系的稳定剂,所形成的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粒径为200 nm左右,电势为(-6~-4)mV。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有血清培养基中,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对HeLa和A549细胞几乎没有毒性。当Ca2+/HPO42-为20时,纳米复合物的荧光素酶转染效率达到最大值,其无血清值与PEI相当,有血清值是PEI的100~1000倍。与大多数阳离子载体不同,纳米复合物在有血清条件下的转染效率高于无血清转染值,表现出一定的抗血清性。这一特点在PEG-PBO/siRNA/CaP体系也有体现。体外稳定性实验表明PEG-PBO/DNA/CaP纳米颗粒在48h内粒径有所增大,其稳定性差于具有硼酸酯键络合作用的siRNA输送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论文对两种新型大分子基因载体—聚酰基硫脲和PEG-PBO稳定化的CaP纳米颗粒—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但在发挥聚酰基硫脲本身抑瘤活性和提高稳定性方面,两个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

姚瑶[6](2016)在《pH敏感脂质体共递送索拉非尼和VEGF-siRNA用于协同抑制肝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依赖于许多遗传或者表观遗传学的变化,过程极为复杂。随着对于肿瘤分子生物学认知的扩展,人类在肝癌早期的诊断治疗以及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和手段等领域取得显着进展。考虑到单一药物或者手段难以达到足够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将抗癌药物与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联用的方式备受瞩目。siRNA可通过在细胞质中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引起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效应,进而抑制细胞周期、增殖、血管生成或者其他细胞通路的进程,对于治疗特定类型肿瘤具有良好潜力。将药物与siRNA联用可使两者到达相同靶细胞发挥协同作用、抑制肿瘤发展。非病毒纳米载体为药物与siRNA联用提供了优良的平台,研究热点在于将两者装载于同一载体中进行共递送。构建共递送载体的挑战在于将理化性质截然不同的药物和siRNA以较高的包封率进行装载,载体在体循环中保持稳定并在肿瘤部位实现定位释放发挥作用。脂质体作为最成功的纳米载体之一已经过多个临床研究证实。脂质体可同时装载亲水和疏水药物,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放大生产的能力。因此,本课题采用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es, CL)作为载体,包裹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Sorafenib, Sf),得到载Sf阳离子脂质体Sf-CL,继而通过静电作用与siRNA结合,形成Sf与siRNA共装载的阳离子复合物SiSf-CL。为实现药物和siRNA在肿瘤部位的定位释放,将在生理条件下(pH 7.4)带负电的pH敏感材料O-羧甲基壳聚糖(O-carboxymethyl-chitosan, CMCS)吸附到共装载药物和siRNA的SiSf-CL上,获得pH敏感Sf和siRNA共载脂质体CMCS-SiSf-CL。课题选择VEGF-siRNA作为治疗基因,制备共装载VEGF-siRNA和Sf的pH敏感脂质体,期望通过两者共递送达到协同抑制VEGF表达,从而增强对肝癌的治疗效果,为肝癌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索拉非尼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建立SfHPLC含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Sf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要求。采用溶解-高速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Sf,以HPLC测定脂质体中Sf含量和包封率。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Sf阳离子脂质体Sf-CL,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Sf与DOPE摩尔比,Cholesterol与DOPE摩尔比,DOTAP与DOPE摩尔比等三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到最优处方Sf与DOPE摩尔比为1:6.5,Cholesterol与DOPE摩尔比为1:2,DOTAP 与 DOPE摩尔比为1:3。三批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90.36%+0.63%,载药量为5.19%+0.035%,粒径为147.0+2.2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35士0.027,Zeta电位为33.5±1.7 mV,同法制得的空白阳离子脂质体CL的粒径为122.5+2.6nm,PDI为0.104±0.006,Zeta电位为38.0±2.1 mV。CL和Sf-CL形态圆整,分散性良好。2.pH敏感共载索拉非尼和siRNA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首先将Sf-CL与Cy3-siRNA按照CL与siRNA不同质量比孵育后得到Sf与siRNA共载阳离子脂质体SiSf-CL。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激光粒度仪筛选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当CL/siRNA质量比为20:1时,siRNA可被完全压缩,粒径为164.5±3.1 nm,Zeta电位为16.5±2.6 mV。将SiSf-CL与CMCS按照CMCS与siRNA不同质量比孵育后得到CMCS修饰的共载阳离子脂质体CMCS-SiSf-CL,最佳处方CMCS/siRNA质量比为3.8:1,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200.1±7.9 nm和-10.6±1.0 mV。制得的CMCS-SiSf-CL可在12h内保护siRNA不被血清降解,4 h内保护siRNA不被RNA酶降解;在37℃、10%血浆溶液中孵育120 min粒径无明显变化;在4℃冰箱放置28天粒径无明显变化,表明CMCS-SiSf-CL具备定的生物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MCS的pH敏感性,其在pH 6.24处滴定曲线出现平台期。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CMCS-SiSf-CL 和 CMCS-Sf-CL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CMCS-SiSf-CL 和 CMCS-Sf-CL在pH 7.4释放介质中72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6.08%±3.19%和31.75%士2.09%,在pH 6.5释放介质中72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4.52%±2.16%和40.78%±4.07%,说明CMCS修饰的载体具备一定的pH敏感性(P<0.05)。3.pH敏感共载索拉非尼和siRNA脂质体的siRNA体内外分布和索拉非尼抗肿瘤能力研究以HepG2细胞作为体外实验模型考察载体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考察Cy3-siRN A在HepG2细胞内不同pH条件下的细胞摄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pH 6.5条件下CMCS-SiSf-CL的细胞摄取率(58.18%+12.83%)为pH 7.4条件下摄取率(27.69%±4.10%)的2.1倍(P<0.05),且与pH 7.4条件下的阳离子复合物SiSf-CL (55.49%±8.47%)以及商品化Lipofectamine-2000/siRNA复合物(66.93%+2.52%)的摄取率相当,表明在模拟肿瘤微酸性环境的条件下,CMCS可发生电位逆转从载体表面完全脱落,暴露出的SiSf-CL可有效入胞,而游离siRNA几乎不能被细胞摄取,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相符合。采用MTT法考察Sf作用于HepG2田胞24 h后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空白载体CMCS-CL无明显细胞毒性,游离Sf, Sf-CL, CMCS-Sf-CL, CMCS-SiSf-CL对于HepG2的细胞毒性均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相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so值分别为12.16±181μM,7.80±1.48μM,11.82±0.38 μM,11.44±0.83μM,空白载体CMCS-CL无明显细胞毒性。采用Cy5-siRNA考察载体在肿瘤区域的蓄积情况。小动物成像和肿瘤组织冰冻切片结果表明CMCS-SiSf-CL可有效递送siRNA至肿瘤部位,而游离siRNA无肿瘤分布。采用荷H22肿瘤昆明小鼠模型考察Sf载体的抑瘤能力,尾静脉注射4.5 mg/kg的游离Sf,Sf-CL,CMCS-Sf-CL以及空白载体CL和CMCS-CL,每三天给药一次,给药周期19天(总共给药6次)。结果显示,相对于生理盐水组,Sf-CL和 CMCS-Sf-CL可显着抑制肿瘤生长(P<0.01),且CMCS-Sf-CL与游离Sf存在差异(P<0.05),表明Sf-CL和CMCS-Sf-CL可将Sf递送至肿瘤发挥抑制作用。HE染色图片显示给药后小鼠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病理学改变。4.pH敏感共载索拉非尼和siRNA脂质体体内外共递送研究以Cy3-siRNA和Coumarin 6代替siRNA和Sf,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CMCS修饰Cy3-siRNA/Coumarin 6共载脂质体在二维培养HepG2细胞中的荧光分布。结果表明,CMCS修饰共载脂质体在pH 7.4和pH 6.5条件下均能将模型药物递送入胞,pH 6.5条件下的共递送能力高于pH 7.4条件下的共递送能力。入胞的Cy3-siRNA在3h即能从溶酶体逃逸。构建体外三维培养HepG2肿瘤球模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共载脂质体在肿瘤球中渗透情况。孵育5h后结果显示,pH 6.5条件下CMCS修饰共载脂质体可递送至肿瘤球内部约107.8 mm处,pH 7.4条件下CMCS修饰共载脂质体可渗透至肿瘤球内部约84 mm,而在同一深度Z轴扫描中,pH 6.5条件下肿瘤球断层面的叠加荧光强度明显高于pH7.4条件下的荧光强度,证明CMCS修饰共载脂质体在模拟肿瘤微酸性条件下中能实现良好的肿瘤球渗透能力。体内共递送实验以Cy5-siRNA代替siRNA,小鼠肿瘤组织冰冻切片结果表明,CMCS修饰Cy5-siRNA/Coumarin6共载脂质体可将两者成功递送至肿瘤部位。5.pH敏感共载索拉非尼和VEGF-siRNA脂质体体外抑制肝细胞癌研究以VEGF-siRNA为治疗基因,考察载体在高表达VEGF的HepG2细胞中的抑制能力。以Realtime PCR筛选并确定VEGF-siRNA的转染剂量为100 nM。固定Sf终浓度28μM, siRNA终浓度100 nM,比较各组单载或者共载载体对于HepG2细胞VEGF基因水平的沉默作用(48 h)。结果显示,游离VEGF-siRNA组、游离Sf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84%±33.04%和78.31%士18.18%,基因沉默效果较低;pH 7.4条件下单载Sf组CMCS-Sf-CL,单载VEGF-siRNA组C MCS-Si-CL,共载VEGF-siRNA和Sf阳离子脂质体组SiSf-CL, pH敏感共载VEGF-siRNA和Sf脂质体组CMCS-SiSf-CL组VEGF mRNA表达量分别为73.12%±14.99%,68.93%±3.91%,35.29%±12.77%,66.31%士5.56%,即与游离基因和单载载体相比,共载载体可发挥一定的基因沉默作用(P<0.05),并且在模拟肿瘤微酸性pH 6.5条件下,CMCS-SiSf-CL组的VEGF mRNA表达量为38.41%±2.72%,低于pH 7.4条件下的表达量(P<0.05),进一步表明CMCS修饰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在肿瘤微酸性条件下CMCS可脱落,暴露阳离子SiSf-CL,促进入胞,将siRNA和Sf释放到细胞质中发挥基因沉默作用。Western Blot结果与Realtime PCR趋势基本一致。利用MTT法分别考察各给药组对于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f对HepG2细胞活力具有抑制作用,VEGF-siRNA在转染过程中对于细胞活力几乎没有影响。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除游离VEGF-siRNA和CMCS-NCsi-CL,其他各给药组均能引起细胞早期凋亡,并且SiSf-CL和pH6.5条件下CMCS-SiSf-CL的细胞凋亡率更高(分别为38.59%和36.16%)。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Sf和VEGF-siRNA联用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综上,CMCS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能有效共装载Sf和siRNA,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可借助EPR效应被动靶向到肿瘤组织,将Sf和siRNA共递送至肿瘤区域,实现肿瘤微环境的定位释放,提高Sf和siRNA的入胞能力和抗肿瘤能力,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良好,为共递送载体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肖亚男[7](2016)在《Sorafenib/Gd和Sorafenib/Ceramide共载脂质体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肝细胞癌简称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分别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和第三位,且近年来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我国是HCC的高发大国,全球每年新发HCC患者中50%以上都发生于中国,HCC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担。目前,治疗HCC的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如肝切除和肝移植、放射治疗、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和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及系统性药物治疗。索拉非尼(sorafenib, SF)是世界上首个被批准的靶向治疗药物。一方面,它可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又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等受体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从而达到双重抑瘤效果,成为目前HCC治疗的一线用药。但SF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约8.43%),在药物治疗和代谢方面个体差异性较大,且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厌食、高血压、皮肤毒性等,这些因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药剂手段提高SF对HCC的治疗效果,成为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联合治疗是临床广泛接受的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联合治疗方式可实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及克服多药耐药等目的。在肿瘤的联合治疗中,常用组合方式有:药物和药物联用、药物和基因联用、药物和示踪剂联用及药物和增敏剂联用等。本课题基于联合治疗原则,以SF为模型药物,脂质体为共载纳米体系,分别构建了共载SF和钆(gadolinium, Gd)的脂质体(SF/Gd-liposomes)以及共载SF和神经酰胺(ceramide, CE)的脂质体(SF/CE-liposomes),分别从MRI示踪联合化疗和药物与增敏剂联用两方面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以期提高SF对HCC的治疗效果。课题制备了两种共载脂质体,并对其体内外药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在HC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一、索拉非尼脂质体中药物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HPLC法测定索拉非尼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采用离心-过滤法分离未包封在脂质体中的游离药物。二、索拉非尼-马根维显共载脂质体的实验研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SF/Gd-liposomes;马尔文粒径仪测定粒径和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钆浓度;HPLC法测定SF包封率和载药量;动态膜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行为;SF/Gd-liposomes不同时间粒径变化考察制剂初步稳定性;MTT法考察SF/Gd-liposomes的体外细胞毒性;磁共振仪考察脂质体的体外显影能力和在H22荷瘤小鼠的体内显影能力;考察SF/Gd-liposomes在H22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活性;溶血实验和组织切片实验对SF/Gd-liposomes体内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SF/Gd-liposomes粒径为180±7.0 nm,电位为-7±1.0mV, PDI为0.20,形态圆整,均为球形或类球形,钆浓度为181±5.0mg/L, SF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6±2.0)%和(4.3±0.1)%;10 d内SF/Gd-liposomes在4℃和25℃条件下粒径均基本不变;SF/Gd-liposomes中SF释放具有明显缓释效果,60 h释放量约为50%,Gd能够快速且完全释放,12 h即能释放100%,有利于更好的同时发挥示踪和治疗的效果;与游离SF溶液相比,SF/Gd-liposomes的细胞毒性较小(p<0.05),在细胞水平上安全性高;在体外MRI实验中SF/Gd-liposomes相比于Magnevist(?)显影能力较弱,两者体外弛豫率分别为3.2 mM-1s-1和4.5 mM-1s-1;但在体内H22荷瘤小鼠的MRI实验中与Magnevist(?)相比,SF/Gd-liposomes由于EPR效应表现出较长的显影时间、较强的显影强度和较好的肿瘤蓄积能力;H22荷瘤小鼠的体内药效实验中,与游离SF溶液相比,SF/Gd-liposomes具有高效低毒的效果;初步体内安全性评价中,SF/Gd-liposomes体外无溶血现象,且用药后主要组织器官无明显损伤迹象。三、索拉非尼-神经酰胺共载脂质体的实验研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SF/CE-liposomes; MTT法筛选两种药物的最佳联用比例;马尔文粒径仪测定粒径和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HPLC法测定SF包封率和载药量;动态膜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行为;不同时间粒径变化考察SF/CE-liposomes的初步稳定性;MTT法考察SF/CE-liposomes体外协同抗肿瘤效果;H22荷瘤小鼠考察体内协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CE和SF联用摩尔比在1:2时,表现为最小的IC50值和CI值,因此两药最佳联用比为1:2;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SF/CE-liposomes粒径为173.8+4 nm,电位为-14.4+1mV, PDI为0.123,形态圆整,均为球形或类球形,SF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9.6±2.0)%和(3.98±0.1)%;30 d内SF/CE-liposomes在4℃条件下粒径基本不变,初步稳定性良好,12 h内在pH 7.4 PBS、细胞培养基和10%血浆-生理盐水溶液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SF/CE-liposomes中SF释放具有明显缓释效果,60 h释放量约为50%,且CE的加入不会影响SF的释放;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除最小浓度外,SF/CE-liposomes(IC50=11.5±0.44)与游离SF溶液(IC50=13.09±1.49)或SF-liposomes (IC50=22.67±3.90)相比,在其他各实验浓度下均表现出较强的毒性,细胞生存率和IC50值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两者在体外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肿瘤效果;H22荷瘤小鼠体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SF/CE-liposomes的抗肿瘤率最好,明显高于SF和CE单独给药组(p<0.05),说明SF/CE-liposomes在体内仍然具有良好的协同抗肿瘤效果。综上所述,本课题基于联合治疗原则,分别从MRI示踪联合化疗和药物与增敏剂联用两方面,设计了SF/Gd-liposome和SF/CE-liposome两种共载脂质体,并对载体的理化性质、体外释放、体内外药效学及其他相关药剂学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的SF/Gd-liposomes安全有效,可用于实现HCC治疗的实时监测和治疗效果的及时反馈,同时实现药物体内递送过程和组织分布的可视化。制备的SF/CE-liposome能够通过SF和CE的协同治疗作用,最终提高抗肿瘤效果。制备的两种制剂与其他实验组相比,均表现出良好的肿瘤蓄积能力,较好抑瘤效果和较低的毒副作用,表明这两种制剂在HCC治疗中极富应用潜力。

王明芳[8](2015)在《基于CMCS/PEI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的制备和评价》文中认为纳米技术在共递送化疗药物和基因治疗恶性肿瘤中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改善了药物递送过程中稳定性低、溶解度小、选择性差等问题。然而有效推动共递送基因和化疗药物纳米载体走向临床仍需不断努力。pH敏感共递送药物和基因纳米载体以其可控释药的优势成为近年研究热点。pH敏感共递送抗癌药和基因纳米载体可简单利用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酸性环境实现药物和基因可控递送,从而降低毒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肿瘤微环境pH敏感共递送化疗药物和基因纳米载体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到达酸性肿瘤组织后,外壳pH敏感性脱落,暴露功能化内核并被肿瘤细胞摄取,增加胞内有效药物浓度,提高抗肿瘤效果;内吞体/溶酶体pH敏感纳米载体进入细胞内吞体/溶酶体后,在酸性pH诱导下可迅速释放药物,到达胞内可控释药目的。然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更为精确控制药物释放以及增加胞内有效药物浓度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利用肿瘤微环境pH(6.0~7.0)低于正常组织pH(7.4),内吞体/溶酶体pH(4.5~6.5)低于胞浆pH(7.4),设计一种在肿瘤微环境和溶酶体/内吞体酸性环境中程序性响应地双pH敏感共递送药物和基因纳米载体可实现药物和基因更为精确控制释放并增加胞内有效药物浓度。本课题采用功能集成组装技术构建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以期实现化疗药物和基因更为可控地递送。选取目前最为有效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 PEI)作为内核材料共递送化疗药物DOX和基因。采用内吞体/溶酶体pH响应性裂解腙键连接DOX和PEI,合成了胞内pH敏感载药材料DOX-PEI (DP)。O-羧甲基壳聚糖(O-carboxymethyl-chitosan, CMCS)生物相容性良好,且CMCS在pH高于7.0时荷负电而在pH低于6.5时荷正电。基于此,合成了以NGR为靶向因子的肿瘤微环境pH敏感材料CMCS-PEG-NGR(CPN)。基于以上功能化DP和CPN,可组装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CPN/DP/pDNA (CPN/DPD, CDPD)。DP作为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可有效压缩荷负电的pDNA分子形成DP/pDNA复合物(DPD),实现药物和基因的共同装载。制备的内吞体/溶酶体pH敏感共递送DOX和pDNA纳米载药DPD, DPD内核表面带正电荷,在生理条件下(pH 7.4)吸附荷负电CPN,形成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CPN/DPD (CDPD)。 CDPD经给药后将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到达肿瘤部位后,NGR介导转胞吞作用在肿瘤组织蓄积。肿瘤微环境pH诱导CPN由负电荷逆转为正电荷并从CDPD表面脱落(第一重pH敏感),暴露DPD内核。DPD表面正电荷可有效促进细胞摄取作用,进入肿瘤细胞的DPD输送到内吞体/溶酶体,经内吞体/溶酶体酸性pH诱导,腙键断裂并迅速释放DOX(第二重pH敏感),由于PEI“质子海绵”效应产生溶酶体逃逸作用,PEI/pDNA和DOX释放进入胞浆,并发挥相应抗肿瘤作用。实验中以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pDNA为模型基因,考察CDPD在模拟肿瘤微环境pH和内吞体/溶酶体pH条件下CPN响应性脱落以及DOX和pDNA程序释放。探究CDPD作为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可能性,为进一步抗肿瘤研究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探究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优势并提高胞内有效药物和基因浓度,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利用TAT肽作为一种经典阳离子细胞穿透肽,以PEG共同连接TAT和PEI,合成了具有促进穿细胞膜作用材料PEI-PEG-TAT (PPT)。同时选定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质粒(plasmi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s, pTRAIL)为治疗基因。采用DP和PPT掺和压缩制备胞内pH敏感的促细胞摄取PPT/DP/pTRAIL (PDT),制备的PDT内核包裹CPN后形成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双促进的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CPN/PDT (CPDT)。以期待制备的CPDT除具有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特性实现更为可控药物和基因释放外,到达肿瘤组织后由于NGR介导转胞吞作用在肿瘤部位蓄积(第一重促进作用),肿瘤组织pH诱导CPN脱落后暴露的PDT内核由于TAT介导穿细胞膜(第二重促进作用),增加胞内有效药物和基因浓度。实验过程中对PPT促进细胞摄取PDT能力进行考察并确定最优处方,对PDT体外抗增殖作用进行考察,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分析TRAIL蛋白表达。为双pH敏感共递送载体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综上所述,本课题主要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纳米载体作为共递送载体可能性以及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纳米载体共递送化疗药物DOX和治疗基因pTRAIL体外抗肿瘤效果。为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 DOX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OX在pH 5.0和pH 7.4的PBS中含量,并对方法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快速且专属性好,在pH 5.0和pH 7.4的PBS中,DOX浓度在0.05-1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A)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规定。2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构建和评价功能化材料的合成是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构建的基础。本课题合成DP和CPN,核磁图谱验证结构。基于功能化DP和CPN,采用功能集成组装技术构建胞内pH敏感DPD和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CDPDo选定DP/pDNA最优质量比为25:4制备DPD,同时选定CPN/pDNA最优质量比为25:8制备CDPD。DPD和CDPD外观形态圆整,呈球形和类球形。DPD和CDPD平均粒径分别为80.0±4.2 nm和137.4±2.7 nm,Zeta电位分别为23.59±2.59 mV和8.25±2.43 mV。体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储存条件下DPD比CDPD纳米粒稳定性好,DPD和CDPD纳米粒在4℃条件下储存一周后平均粒径分别增加了约33.35 nm和83.02 nm,在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CDPD比DPD稳定性好,DPD和CDPD在37℃与含10% FBS的DMEM孵育24 h后平均粒径分别增加了约226.48 nm和36.6 nm。体外摄取实验结果表明,CDPD纳米在CD13阳性A549中摄取率(92.49±2.28%)要高于其在CD13阴性HepG2细胞中摄取率(67.82±0.07%,p<0.05)。不同pH条件下体外转染实验结果发现,pH值从7.4降低到6.0,CDPD在HepG2细胞上转染效率逐渐增高,表明在模拟肿瘤微环境pH条件下(pH 6.0),CPN可从CDPD纳米粒表面完全脱落。脱落CPN外壳的DPD内核在模拟内吞体/溶酶体环境中(0.1 M的pH 5.0 PBS)孵育4h后,可完全释放DOX并保护pDNA免受破坏。共递送实验结果表明,CDPD到达肿瘤部位后暴露DPD内核并有效共递送DOX和pDNA进细胞。3双促进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pTRAIL纳米载体的构建和评价为进一步验证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优势,并提高胞内有效药物浓度,杀死肿瘤细胞。合成了促进穿细胞膜PPT,并选定pTRAIL为治疗基因。采用DP和PPT掺和压缩pTRAIL制备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双促进的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pTRAIL纳米载体内核PPT/DP/pTRAIL(PDT)。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PPT. DP和C6-SANH-PEI材料具有相似的压缩基因能力,均能够在质量比为25:16时将pTRAIL完全压缩。选定最优处方为混合材料与pTRAIL质量比为25:4,混合材料中PPT占30%。制备的PDT外观圆整,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80.29±3.66 nm。与游离DOX以及只载pTRAIL纳米载体(PPT/C6-S ANH-PEI/pTRAIL, PCT)比较,PDT能够显着提高在HepG2和A549细胞上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同时Western Blot分析实验结果显示,PDT能够很好地转染HepG2细胞,提高蛋白表达量。因此制备的双促进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pTRAIL纳米载体CPN/PDT (CPDT)具备肿瘤细胞内外双重敏感的同时,也具肿瘤部位和肿瘤细胞双重促进作用,因此CPDT除以一种更为可控的方式释放药物和基因,还可有效增加胞内药物浓度,提高抗肿瘤效果。综上,本课题构建的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CDPD实现肿瘤细胞内外双重pH敏感,以一种更为可控的方式释放DOX和基因。为验证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纳米载体的优势并提高胞内药物浓度,制备的双促进双pH敏感CPDT在具备肿瘤细胞内外pH敏感的同时,还可发挥双重促进作用,提高有效胞内药物浓度,并发挥抗肿瘤作用,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肖瑶[9](2015)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修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修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OX26-αCT-LP),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评价,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αCT-LP),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巯基化后的OX26通过与膜材料中的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2000-Mal)连接,制得OX26-αCT-LP。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形态;粒径分析仪考察其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及Zeta电位;超滤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以FITC-αCT和αCT-LP为对照组,采用FITC荧光标记测定αCT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OX26-αCT-LP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结果以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了小粒径的αCT-LP,对影响包封率的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优处方:胆固醇与卵磷脂比例为1:3、FITC-αCT浓度为11.67μg.mL-1、磷脂浓度为6.67 mg.mL-1。巯基化后的OX26与脂质体中的马来酰亚胺基功能团连接制得的OX26-αCT-LP呈球形和类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6.3±5.36)nm,多分散系数为(0.094±0.006),Zeta 电位为(-23.17±1.14)mV,包封率为(56.82±1.18)%;在pH7.4的PBS缓冲液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拟合方程为lnln[1/(1-Q)]=0.5345lnt-1.452(R=0.9867):SD 大鼠尾静脉给药后,OX26-αCT-LP 和 αCT-LP 均符合二室模型,OX26-αCT-LP组T1/2β为(263.75±10.05)min,是 FITC-αCT 组的 1.29倍;CL 为(0.00045±0.00002)μg· kg-1/ng·mL-1/min,是 FITC-αCT 组的 0.57 倍;AUC0→∞为(155825.1±8009.8)ng.min.mL-1,是 FITC-αCT 组的 1.73 倍。与 FITC-αCT 相比,OX26-αCT-LP血浆清除率明显降低、半衰期显着延长。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的OX26-αCT-LP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体外释放缓慢,药动学考察结果显示体内消除显着减缓,体内循环时间显着延长。

朱源[10](2014)在《辛香料活性成分微囊化及其高效生物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辛香料最早的国家之一,辛香料不仅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同时具有多种显着的药理作用,在历史上药食兼用的辛香料数不胜数。我国辛香料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现代民族药物学、流行病学、现代药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独具特色的各类辛香料在疾病防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对辛香料的开发利用主要还集中在保香、稳定等领域,对辛香料活性成分的微囊化及高效生物利用研究较少。由于辛香料特殊的理化性质,许多溶解度差、刺激性大、生物利用度低的活性成分难以发挥其疗效,为解决辛香料活性成分高效生物利用的相关瓶颈问题,探讨辛香料活性成分的微囊化工艺,本文以辛香料活性成分辣椒碱为研究对象,将现代药剂学、食品科学和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在辣椒碱纳米制剂、长效载体构建、新型微囊化工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考察了辣椒碱微囊化创新制剂的体内高效生物利用并进行了初步活性评价。第一章辛香料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对辛香料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现代微囊化制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充分调研了具有药理活性的辛香料活性成分的现代制剂开发现状,就辛香料活性成分的纳米制剂、长效控释载体及静电纺丝微囊化新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本文研究对象,即辣椒碱的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与构想,为本论文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辣椒碱体外检测方法、提纯工艺及其基本性质研究为辣椒碱微囊化制剂的研究奠定处方前基础,从辣椒碱样品体外检测方法建立与验证、辣椒碱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与表征以及辣椒碱溶解度与体外抑瘤效果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建立了准确、简便的体外样品检测方法,对提纯工艺的研究保证了辣椒碱的来源与物质基础,辣椒碱基本性质的评价为辣椒碱微囊化制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辣椒碱体外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了HPLC测定体外样品中辣椒碱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该方法专属性好,线性范围1.200μg·mL-1(n=5,r=0.9998);样品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样品回收率均在98.2%-100.9%之间。2、辣椒碱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采用乙醚萃取,大孔树脂、硅胶柱、C8柱三级纯化工艺,制备了纯度大于98%的辣椒碱单体;采用LC-MS对单体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辣椒碱单体性状为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18H27NO3。ESI-MS:[M+Na]+=328,[2M+Na]+=633,分子量为305。13C-NMR、1H-NMR进一步确定了单体结构。3、辣椒碱基本性质测定:平衡溶解度法测定了辣椒碱原料药和标准品在双蒸水、pH1.2盐酸溶液、pH4.5磷酸盐缓冲液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结果显示,辣椒碱在各种pH水体系中溶解度均不超过50μg·.mL-1,属于难溶性化合物。自制的辣椒碱溶解度与辣椒碱标准品相似。MTT法考察了辣椒碱原料药的体外抑瘤效果,以人胃癌细胞SGC、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为研究对象,72小时体外抑瘤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碱体外抑制SGC和U251的IC50分别为52.97μg·.mL-1和27.54μg·.mL-1。第三章基于脂质纳米给药系统的辣椒碱纳米制剂研发及其体内高效生物利用研究与活性评价构建了辣椒碱微乳、脂质体、胶束纳米制剂,优化了处方工艺,考察了辣椒碱纳米制剂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形态特征、初步稳定性、体外释药特征等体外性质;建立了辣椒碱在大鼠血浆、小鼠血浆和脏器中的检测方法,以口服和注射给药方式,考察了辣椒碱纳米制剂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和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特性;研究了辣椒碱纳米制剂大鼠口服灌胃后胃黏膜刺激性;以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了辣椒碱脂质体的体内抗氧化活性。1、辣椒碱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评价:三相图法优化了辣椒碱微乳的最佳处方,薄膜分散法制备了辣椒碱脂质体,构建了载有辣椒碱的磷脂-胆酸钠-聚维酮三元纳米混合胶束。辣椒碱微乳的平均粒径为53.5±1.6nm,多分散性指数为0.126±0.074,Zeta电位为-6.8±0.6mV。辣椒碱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52.2±1.3nm,多分散性指数为0.105±0.049,Zeta电位为-41.5±2.7mV。辣椒碱纳米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5.8±0.3nm,多分散性指数为0.097±0.037,zeta电位为-37.7±2.67mV;透射电镜形态考察结果显示,辣椒碱三种纳米制剂均呈类球形均匀分布,大小与粒径分布所测结果一致;辣椒碱微乳、辣椒碱脂质体、辣椒碱胶束的总包封率分别为85.3±1.1%、81.9±2.4%、90.9±1.8%;初步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碱纳米制剂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含药量、包封率和平均粒径等主要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透析法研究辣椒碱纳米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三种纳米制剂均显着加速了药物的释放,与原料药释药行为不同的是,三种纳米制剂均表现出在pH7.4磷酸盐介质中的释药速度慢于pH1.2盐酸溶液和蒸馏水体系。2、辣椒碱纳米制剂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与胃黏膜刺激性研究:辣椒碱纳米制剂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注射给药后,与原料药相比,Tmax和t1/2无显着变化,而纳米制剂体内Cmax、AUCo-2h显着提高。与原料药相比,辣椒碱微乳、辣椒碱脂质体和辣椒碱胶束的AUC0-2h分别提高至147.1%、240.1%和152.1%。口服给药后,与原料药相比,纳米制剂体内Cmax无明显提高,但Tmax、 t1/2、MRT、AUC0-24h均显着增加,药物体内半衰期延长,体内作用时间增加,辣椒碱微乳、辣椒碱脂质体和辣椒碱胶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达到263.8%、334.9%和241.9%。辣椒碱纳米制剂胃黏膜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料药组和对照组比较后,口服辣椒碱纳米制剂没有明显观察到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空泡化,辣椒碱纳米制剂对胃黏膜无明显损伤,可显着降低辣椒碱的口服胃部刺激性。3、辣椒碱纳米制剂小鼠体内组织分布与抗氧化活性研究:辣椒碱纳米制剂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实验表明,纳米制剂改变了辣椒碱的体内分布特征。与原料药相比,三种纳米制剂均降低了药物在肾脏的蓄积,增加了肝脾的被动靶向效果;无论是注射给药还是口服给药,微乳制剂均在各个实验点有相对稳定的脑部分布;口服给药与注射给药分布特征的最大区别在于,口服给药后辣椒碱在肺部的蓄积显着增加,而微乳和胶束体系可显着降低口服给药后辣椒碱在肺部的蓄积。辣椒碱脂质体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碱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氧化效果,而经过脂质体微囊化后其体内抗氧化活性大大提高,二者均显着降低了小鼠血浆和肝脏中MDA含量,提高了SOD、GSH-Px和T-AOC的活性。第四章基于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辣椒碱长效制剂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分散法制备了载有辣椒碱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以SEM形态考察为指标,考察了影响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形态特征的因素,优选了最佳处方工艺,XRD、FT-IR验证了羟基磷灰石结构的形成。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包载法制备了两种载有辣椒碱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考察了两种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和大鼠口服药动学性质。1、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表征:采用SEM考察了干燥方式、制备工艺、共沉淀剂种类及浓度、前驱体浓度、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形貌特征的影响,最终采用超声波辅助分散法制备了粒径50nm左右的类球形羟基磷灰石纳米粒。采用FT-IR、XRD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进行了结构表征。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呈弱结晶结构,在25.9。、31.8。等处有明显的特征衍射峰,基本无杂峰,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纯度较高、粒径较小。红外光谱符合羟基磷灰石的结构特征。2、载药羟基磷灰石纳米粒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采用浸渍法和包载法制备了载有辣椒碱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体外释药行为考察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延缓了药物在体外各种介质中的释药速度,包载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阻滞作用更强,浸渍法制备的载药纳米粒释药行为与原料药更加接近。载药羟基磷灰石纳米粒显示出较为明显的长效作用,极大的延长了辣椒碱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浸渍法制备的载药羟基磷灰石纳米粒8小时内释药行为与原料药相似,8小时后维持较低浓度的平稳释药;包载法制备的载药羟基磷灰石纳米粒达峰时间达24小时,相对生物利用度较原料药和浸渍法制备的载药纳米粒显着提高。第五章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辣椒碱微囊化新工艺研究及其体内外初步评价采用静电纺丝法,以聚维酮K30为载体制备了辣椒碱静电纺丝微囊化物,通过SEM观察微囊化物形态特征,确定最佳工艺参数;XRD表征辣椒碱在微囊化物中的存在形式;考察辣椒碱微囊化物的体外释药特性,考察口服辣椒碱微囊化物后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1、辣椒碱微囊化物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采用SEM考察不同处方辣椒碱-聚维酮静电纺丝微囊化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最佳工艺为:纺丝电压10KV、纺丝液流速0.8mL.h-1、针头内径0.9mm、接收距离10cm。XRD结果显示,辣椒碱静电纺丝微囊化物XRD图谱中药物结晶峰消失,辣椒碱以无定形态存在于载体中。辣椒碱静电纺丝微囊化物体外释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碱在pH1.2介质中释药最慢,72小时累积释药率达89.4%;在蒸馏水中72小时累积释药95.7%;在pH7.4介质中释药最快,48h累积释药率达100%。辣椒碱静电纺丝微囊化物体外释药速度显着增加,12小时内pH1.2盐酸溶液、pH7.4磷酸盐缓冲液和水中的累积释药率分别达到75.3%、82.5和76.2%,大大高于原料药的约20%,且优于辣椒碱脂质体和辣椒碱胶束制剂。2、辣椒碱静电纺丝微囊化物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经过静电纺丝微囊化后,辣椒碱大鼠体内Cmax、MRT和AUCo-24h均有显着提高。但Tmax无变化,t1/2增加,但远低于辣椒碱纳米制剂口服后半衰期的增加程度。与原料药相比,辣椒碱-PVP静电纺丝微囊化物大鼠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达219.8%,低于辣椒碱三种纳米制剂。

二、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β ARKct脂质体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βARKct载体(pARKct-CMD-LPNs)构建及表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βARKct-CMD-LPNs预防性应用对CPB后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βARKct-CMD-LPNs对缺氧复氧H9C2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外文论文

(2)肝癌治疗siRNA脂质纳米载体的设计及其高效递送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部分 引言
    1 肝癌及RNA干扰
    2 siRNA类药物用于肝癌治疗所面临的挑战
        2.1 递送载体的高效肿瘤靶向性
        2.2 高效地促细胞摄取及突破内涵体-溶酶体屏障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克服纳米载体的系统清除的问题
        3.2 增加肿瘤细胞对纳米载体的摄取
        3.3 实现高效内涵体逃逸
        3.4 递送载体与siRNA分离
    4 本课题的提出
第2部分 肿瘤细胞内高效转染的siRNA脂质纳米载体设计
    第1章 脂质液晶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新型类磷脂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2 脂质液晶纳米载体及对照组的制备
        2.3 粒径随超声时间变化测定
        2.4 纳米粒的相变性能表征
        2.5 纳米粒的载药比测定及处方筛选
        2.6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研究
        2.7 纳米粒的安全性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类磷脂材料DC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3.2 脂质液晶纳米载体及对照组的制备
        3.3 脂质液晶纳米粒的粒径随超声时间变化
        3.4 纳米粒的相变性能表征
        3.5 纳米粒的载药比测定及处方筛选
        3.6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研究
        3.7 细胞水平安全性研究
        4 本章小结
    第2章 脂质液晶纳米粒的胞内递送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纳米粒的促细胞摄取研究
        2.2 药物分布状态的考察
        2.3 纳米粒的促药物递送能力研究
        2.4 纳米粒克服胞内递药屏障过程的实时监测
        2.5 膜融合度检测
        2.6 纳米粒克服内涵体屏障的模拟实验
        2.7 计算机建模及能量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纳米粒的促细胞摄取研究
        3.2 药物分布状态的考察
        3.3 纳米粒的促药物递送能力研究
        3.4 纳米粒克服胞内递药屏障的过程
        3.5 膜融合度检测
        3.6 纳米粒克服内涵体屏障的模拟实验
        3.7 计算机建模及能量计算
        4 本章小结
    第3章 脂质液晶纳米粒的细胞水平转染效率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水平给药
        2.2 基因沉默效率考察
        2.3 细胞周期检测
        2.4 细胞凋亡率检测
        2.5 细胞活力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因沉默效率考察
        3.2 细胞周期检测
        3.3 细胞凋亡率检测
        3.4 细胞活力检测
        4 本章小结
    第4章 脂质液晶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药效学评价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荷瘤裸鼠模型建立及肿瘤体积计算
        2.2 实验分组及给药剂量
        2.3 肿瘤基因沉默效率研究
        2.4 抗肿瘤生长药效评估
        2.5 肿瘤形态及病理切片评估
        2.6 纳米粒的免疫原性研究
        2.7 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肿瘤基因沉默效率
        3.2 抗肿瘤生长药效评估
        3.3 肿瘤形态及病理切片评估
        3.4 纳米粒的免疫原性研究
        3.5 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研究
        4 本章小结
第3部分 肿瘤组织归巢靶向的siRNA脂质纳米载体设计
    第5章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制备及表征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及对照组的制备
        2.2 处方比例摸索
        2.3 膜融合情况考察
        2.4 外泌体蛋白易位情况考察
        2.5 粒径、电位表征
        2.6 形貌表征
        2.7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稳定性考察
        2.8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安全性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示意图
        3.2 处方比例摸索
        3.3 膜融合情况考察
        3.4 外泌体蛋白复制情况考察
        3.5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粒径、电位表征
        3.6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形貌表征
        3.7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稳定性考察
        3.8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安全性考察
        4 本章小结
    第6章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载药性能考察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载药
        2.2 载药比的测定
        2.3 载药前后粒径、电位的表征
        2.4 不同生理环境下的药物释放
        2.5 药物抗核酸酶降解能力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载药比的测定
        3.2 载药前后粒径、电位的变化
        3.3 药物释放量考察
        3.4 药物抗核酸酶降解能力考察
        4 本章小结
    第7章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生物体内高效递送的机制研究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各制剂的荧光标记
        2.3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生物相容性考察
        2.4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归巢靶向性考察
        2.5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转染机制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单核巨噬细胞对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摄取
        3.2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归巢靶向性
        3.3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转染机制
        4 本章小结
    第8章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体内外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水平基因沉默效率考察
        2.2 细胞凋亡率考察
        2.3 细胞活力考察
        2.4 荷瘤裸鼠模型建立及肿瘤体积计算
        2.5 实验分组及给药剂量
        2.6 动物水平基因沉默效率考察
        2.7 脂质杂合型外泌体囊泡的抗肿瘤药效评估
        2.8 主要器官及肿瘤的病理学切片考察
        2.9 体内免疫原性考察
        2.10 肝功能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细胞水平基因沉默效率
        3.2 细胞凋亡率
        3.3 细胞活力变化
        3.4 动物水平基因沉默效率
        3.5 肿瘤生长抑制
        3.6 荷瘤裸鼠生存曲线
        3.7 荷瘤裸鼠体重变化曲线
        3.8 主要器官及肿瘤的病理学切片结果
        3.10 肝功能检测
        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培美曲塞二钠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1 实验试药与仪器
        1.1 试药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PM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1.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1.3 精密度试验
        2.1.4 方法回收率试验
        2.1.5 提取回收率试验
        2.2 PMX-Lips的制备
        2.2.1 制备方法的选择
        2.2.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2.3 基本处方及工艺
        2.2.4 处方工艺单因素考察
        2.2.5 重现性试验
        2.3 PMX-Lips理化性质的表征
        2.3.1 外观性状以及微观形态观察
        2.3.2 粒径及电位分布
        2.3.3 包封率及载药量
        2.3.4 pH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PM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3.1.2 标准曲线的建立
        3.1.3 精密度试验
        3.1.4 方法回收率试验
        3.1.5 提取回收率试验
        3.2 PMX-Lips的制备
        3.2.1 制备方法的选择
        3.2.2 处方工艺单因素考察结果
        3.2.3 重现性试验
        3.3 PMX-Lips理化性质的表征
        3.3.1 外观性状以及微观形态观察
        3.3.2 粒径及电位分布
        3.3.3 包封率及载药量
        3.3.4 pH的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1 实验试药与仪器
        1.1 试药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SA-PMX-Lips的制备
        2.1.1 基本处方及工艺
        2.1.2 硬脂胺用量的筛选
        2.1.3 重现性试验
        2.2 SA-PMX-Lips理化性质的表征
        2.2.1 外观性状以及微观形态观察
        2.2.2 粒径及电位分布
        2.2.3 包封率及载药量
        2.2.4 pH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SA-PMA-Lips的制备
        3.1.1 硬脂胺用量的筛选
        3.1.2 重现性试验
        3.2 SA-PMX-Lips理化性质的表征
        3.2.1 外观性状以及微观形态观察
        3.2.2 粒径及电位分布
        3.2.3 包封率及载药量
        3.2.4 pH的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体外释放及初步安全性评价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1.1 试药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体外释放实验
        2.1.1 释放介质的选择
        2.1.2 体外释放实验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
        2.1.3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2.1.4 体外释放模型拟合
        2.2 初步安全性评价
    3 实验结果
        3.1 体外释放实验
        3.1.1 体外释放实验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
        3.1.2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3.1.3 体外释药动力学模型拟合
        3.2 初步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药物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研究
    1 实验试药与仪器
        1.1 试药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血浆和组织中PMX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2.1.1 样品预处理
        2.1.2 色谱条件
        2.1.3 专属性试验
        2.1.4 标准曲线的建立
        2.1.5 精密度试验
        2.1.6 提取回收率试验
        2.2 药物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研究
        2.2.1 动物实验方案
        2.2.2 血浆和各组织中PMX含量的测定
        2.2.3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2.2.4 靶向性评价
    3 实验结果
        3.1 血浆和组织中PMX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3.1.1 专属性试验
        3.1.2 标准曲线的建立
        3.1.3 精密度试验
        3.1.4 提取回收率试验
        3.2 药物动力学研究
        3.2.1 PMX在血浆中的浓度测定结果
        3.2.2 药动学参数
        3.3 组织分布研究
        3.3.1 PMX在各组织中的浓度
        3.3.2 肺中药物浓度变化
        3.3.3 靶向性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共递送多柔比星与基因的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肿瘤的化学基因联合治疗
        1. 肿瘤的化学治疗
        2. 肿瘤的基因治疗
        3. 肿瘤的化学基因联合治疗
    二、化疗药物与基因共递送纳米载体
        1. 聚合物复合物
        2. 脂质体
        3. 胶束
        4. 树枝状体
        5. 无机纳米粒
    三、核壳结构的共递送纳米载体
    四、课题设计
第一部分 双敏感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共递送多柔比星与质粒DNA至肿瘤细胞的研究
    第一章 新型载药材料的合成及性质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设备
        3. 细胞培养
        4. 溶液的配制
        4.1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
        4.2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6.5)
        4.3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5.0)
        4.4 连接缓冲液(pH 6.0)
        二、实验方法
        1. 材料合成
        1.1 HP的合成
        1.2 DHP的合成
        2. DOX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3. DHP中DOX载药量测定
        4. pH敏感的DOX释放实验
        5. 体外细胞毒性
        三、实验结果
        1. 材料合成
        1.1 HP的合成
        1.2 DHP的合成
        2. DOX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3. DHP中DOX载药量测定
        4. pH敏感的DOX释放实验
        5. 体外细胞毒性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双敏感靶向共递送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初步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设备
        3. 细胞培养
        4. 质粒的抽提
        5. 细菌的培养
        6. 溶液配制
        二、实验方法
        1. DDN的制备
        2. DDN中DHP与DNA质量比的考察
        3. DDN体外转染实验
        4. DDN最优处方的理化性质考察
        5. HDDN 的制备
        6. HDDN中HA与DNA质量比的考察
        7. HDDN最优处方的理化性质考察
        8. 肝素提取实验
        9. 抗核酸酶稳定性考察
        10. 血浆稳定性考察
        11. 透明质酸酶敏感性考察
        三. 实验结果
        1. DDN的制备
        2. DDN体外转染实验
        3. DDN最优处方的理化性质考察
        4. HDDN的制备
        5. HDDN最优处方的理化性质考察
        6. 肝素提取实验
        7. 抗核酸酶稳定性考察
        8. 血浆稳定性考察
        9. 透明质酸酶敏感性考察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敏感靶向共递送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的体外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设备
        3. 细胞
        4. 溶液配制
        二、实验方法
        1. 细胞表面CD44受体表达
        2. 细胞毒性实验
        3. 体外转染实验
        4. 细胞摄取实验
        5. 内吞抑制实验
        6. CD44受体介导入胞机制实验
        7. 体外共递送实验
        三、实验结果
        1. 细胞表面CD44受体表达
        2. 细胞毒性实验
        3. 体外转染实验
        4. 细胞摄取实验
        5. 内吞抑制实验
        6. CD44受体介导入胞机制实验
        7. 体外共递送实验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一部分 小结
第二部分 异靶点逐级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共递送多柔比星与siRNA用于化学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
    第四章 新型靶向载药材料的合成与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设备
        3. 溶液的配制
        3.1 0.5 M NaOH溶液
        3.2 0.5 M HCl溶液
        3.3 1.0 M NaOH溶液
        3.4 0.1 M HCl溶液
        二、实验方法
        1. CPN的合成
        2. CAD的合成
        3. CDPN的合成
        4. MPEI的合成
        5. 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6. CDPN中DOX载药量测定
        7. CDPN等电点的测定
        三、实验结果
        1. CPN的合成
        2. CAD的合成
        3. CDPN的合成
        4. MPEI的合成
        5. 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6. CDPN中DOX载药量测定
        7. CDPN等电点的测定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异靶点逐级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的构建及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设备
        3. 溶液配制
        3.1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
        3.2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6.5)
        3.3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5.0)
        二、实验方法
        1. MPR的制备
        2. MPEI与siRNA质量比的考察
        2.1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2.2 凝胶电泳阻滞实验
        2.3 不同质量比MPR的理化性质考察
        3. MPR最优处方的理化性质
        4. CDMPR的制备
        5. CDPN与siRNA质量比的考察
        5.1 凝胶电泳阻滞实验
        5.2 不同质量比CDMPR的理化性质考察
        6. CDMPR最优处方的理化性质考察
        7. 电荷翻转实验
        8. 肝素提取实验
        9. 抗核酸酶稳定性考察
        10. 血浆稳定性考察
        11. 不同pH值PBS中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2. 不同pH值PBS中siRNA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3. 体外释放实验
        三. 实验结果
        1. MPR的制备
        2. CDMPR的制备
        3. MPR与CDMPR最优处方的理化性质表征
        4. 电荷翻转实验
        5. 抗核酸酶稳定性考察
        6. 血浆稳定性考察
        7. 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8. siRNA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9. 体外释放实验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异靶点逐级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的体外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设备
        3. 细胞
        4. 溶液配制
        4.1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
        4.2 0.1 M磷酸盐缓冲液(PBS,pH 6.5)
        4.3 细胞实验用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0.01 M)
        4.4 10× SDS-PAGE电泳缓冲液
        4.5 5%浓缩胶
        4.5 8%分离胶
        4.6 10×转膜缓冲液
        4.7 10×TBS缓冲液
        4.8 TBST缓冲液
        4.9 封闭液
        二、实验方法
        1. 体外摄取实验
        1.1 MPR摄取实验
        1.2 CDMPR的pH敏感摄取实验
        2. 异靶点靶向摄取实验
        3. 体外药效实验
        4. IKK β表达检测
        5. 巨噬细胞极化实验
        三、实验结果
        1. 体外摄取实验
        2. 异靶点靶向实验
        3.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4. IKKβ表达检测
        5. 巨噬细胞极化实验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异靶点逐级靶向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的体内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设备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肿瘤组织药物分布实验
        2. 小鼠活体成像实验
        3. 体内药效实验
        4. 肿瘤组织HE染色、Ki67染色及TUNEL染色
        5. 体内巨噬细胞极化实验
        6. 细胞因子检测
        7. 初步安全性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肿瘤组织药物分布实验
        2. 小鼠活体成像实验
        3. 体内药效实验
        4. 肿瘤组织HE染色、Ki67染色及TUNEL染色
        5. 体内巨噬细胞极化实验
        6. 细胞因子检测
        7. 初步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新型大分子基因载体的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基因治疗发展近况
    1.2 基因输送技术
        1.2.1 物理输送
        1.2.2 病毒载体输送
        1.2.3 非病毒载体输送
    1.3 基因输送过程及屏障
    1.4 刺激响应性载体设计
        1.4.1 pH响应性载体
        1.4.2 氧化响应性载体
        1.4.3 还原响应性载体
        1.4.4 酶响应性载体
    1.5 基因联合治疗
    1.6 新型聚酰基硫脲树枝状大分子
    1.7 羟甲基苯硼酸相关性质
        1.7.1 羟甲基苯硼酸与二醇键合作用
        1.7.2 羟甲基苯硼酸与磷酸钙吸附作用
    1.8 课题的提出
        1.8.1 PATU树枝状大分子基因载体
        1.8.2 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羟甲基苯硼酸(PEG-PBO)稳定化的磷酸钙基因输送体系
第二章 聚酰基硫脲树枝状大分子基因载体的构建及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细胞系及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质粒的扩增与提取
        2.3.2 树枝状大分子基因载体的合成
        2.3.3 PATU-DMCA/D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2.3.4 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测定
        2.3.5 纳米复合物的凝胶阻滞电泳实验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复合物形态
        2.3.7 细胞毒性实验
        2.3.8 纳米复合物的荧光素酶基因转染
        2.3.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复合物的亚细胞分布
        2.3.10 腹腔移植瘤体内转染实验
        2.3.11 腹腔移植瘤体内抑瘤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N,N二甲基半胱胺修饰的聚酰基硫脲(PATU-DMCA)的高效合成
        2.4.2 纳米复合物的凝胶阻滞电泳结果
        2.4.3 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
        2.4.4 纳米复合物的形态表征
        2.4.5 纳米复合物细胞水平转染效率
        2.4.6 细胞毒性考察
        2.4.7 纳米复合物的亚细胞分布
        2.4.8 腹腔移植瘤的体内转染实验
        2.4.9 腹腔移植瘤体内抑瘤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H敏感的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羟甲基苯硼酸稳定化的磷酸钙纳米颗粒用于siRNA输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细胞系及实验动物
        3.2.4 工作培养液
        3.2.5 siRNA序列
    3.3 实验方法
        3.3.1 PEG-PBO的合成
        3.3.2 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3.3.3 纳米粒径及Zeta电势测定
        3.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复合物形态
        3.3.5 siRNA包载效率测定
        3.3.6 D-核糖在不同pH条件下的动态键合
        3.3.7 定性茜素红(ARS)取代实验
        3.3.8 PEG-PBO/siRNA/CaP纳米颗粒不同pH条件下粒径稳定性
        3.3.9 体外基因沉默实验
        3.3.10 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3.3.11 细胞毒性实验
        3.3.12 体外凋亡测定
        3.3.13 亚细胞分布
        3.3.14 内吞抑制剂对细胞内吞影响
        3.3.15 体外破溶酶体能力考察
        3.3.16 体内荧光素酶沉默效率考察
        3.3.17 血浆清除动力学研究
        3.3.18 组织分布
        3.3.19 PEG-PBO/siRNA/CaP纳米颗粒在葡萄糖缓冲溶液中的粒径稳定性
        3.3.20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EG-PBO的合成与表征
        3.4.2 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3.4.3 可逆硼酸酯键在不同pH下的形成与分解
        3.4.4 GFP、LUCI基因沉默效率
        3.4.5 PEG-PBO以及PEG-PBO/siNC/CaP细胞毒性考察
        3.4.6 利用RT-PCR在mRNA水平考察沉默效率
        3.4.7 PI染色考察PEG-PBO/siBCL-2/CaP促凋亡作用
        3.4.8 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的内吞途径研究
        3.4.9 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的溶酶体转运过程
        3.4.10 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破内涵体/溶酶体能力考察
        3.4.11 PEG-PBO/siRNA/CaP纳米复合物体内沉默效率考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羟甲基苯硼酸稳定化的磷酸钙纳米颗粒用于DNA输送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细胞培养
    4.3 实验方法
        4.3.1 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4.3.2 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测定
        4.3.3 透射扫描电镜观察纳米复合物形态
        4.3.4 纳米复合物凝胶阻滞电泳实验
        4.3.5 纳米复合物的体外细胞转染
        4.3.6 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细胞毒性
        4.3.7 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稳定性考察
        4.3.8 其它处方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Ca~(2+)/HPO_4~(2-)比的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粒径分布
        4.4.2 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的TEM图
        4.4.3 不同Ca~(2+)/HPO_4~(2-)比的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的凝胶电泳
        4.4.4 不同Ca~(2+)/HPO_4~(2-)比的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的转染效率
        4.4.5 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4.4.6 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的稳定性
        4.4.7 PEG-PBO/DNA/Ca/ATP纳米复合物相关研究
        4.4.8 Mg~(2+)对PEG-PBO/DNA/CaP纳米复合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补充材料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6)pH敏感脂质体共递送索拉非尼和VEGF-siRNA用于协同抑制肝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sIRNA与药物联用
        1. 将siRNA和药物分别装载于不同载体联合用药
        2. 将siRNA与药物装载于同一载体联合给药
    二、sIRNA与药物共载载体
        1. 脂质体/脂质纳米粒
        2. 阳离子聚合物/胶束
        3. 无机纳米粒
    三、肿瘤定位释放
        1. 定位释放策略
        2. pH刺激响应策略
    四、课题设计
第一章 索拉非尼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索拉非尼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1.2 色谱条件
        1.3 专属性实验
        1.4 检测限和定量限
        1.5 标准曲线的建立
        1.6 精密度考察
        1.7 回收率实验
        2.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2.1 索拉非尼在0.4%吐温-80 PBS溶液中饱和溶解度的确定
        2.2 回收率测定
        2.3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计算
        3. Sf-CL的制备和处方筛选
        3.1 处方单因素考察
        3.2 Sf与DOPE比例
        3.3 Cholesterol与DOPE比例
        3.4 DOTAP与DOPE比例
        3.5 最优处方验证及理化性质
    三、实验结果
        1. 索拉非尼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结果
        1.1 索拉非尼检测波长的确立
        1.2 专属性考察
        1.3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1.4 标准曲线的建立
        1.5 精密度考察
        1.6 回收率考察
        2. 包封率测定方法考察结果
        1.1 索拉非尼在0.4%吐温-80 PBS溶液中饱和溶解度
        1.2 加样回收率考察结果
        3. 处方单因素考察
        3.1 Sf与DOPE比例考察
        3.2 Cholesterol与DOPE比例考察
        3.3 DOTAP与DOPE比例考察
        3.4 最优处方验证和理化性质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章 pH敏感索拉非尼和siRNA共载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
        3. 溶液的配制
    二、实验方法
        1. SiSf-CL的制备
        2. CMCS-SiSf-CL的制备
        3. 处方考察
        3.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制备
        3.2 激光粒度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
        3.3 SiSf-CL最优处方的确定
        3.4 CMCS-SiSf-CL最优处方的确定
        4. 最优处方理化性质考察
        5. 初步稳定性考察
        5.2 血清中稳定性
        5.3 抗核酸酶降解能力
        5.4 血浆稳定性
        5.5 存储稳定性
        6. CMCS pH敏感实验
        7. 索拉非尼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7.1 体外释放方法学建立
        7.2 不同pH释放介质中标准曲线测定
        7.3 不同pH释放介质中精密度测定
        7.4 不同pH释放介质中回收率测定
        7.5 pH敏感释放测定
    三、实验结果
        1. SiSf-CL的制备
        2. CMCS-SiSf-CL的制备
        3. 最优处方理化性质考察
        4. 初步稳定性考察
        4.1 血清中稳定性
        4.2 抗核酸酶降解能力
        4.3 血浆稳定性
        4.4 存储稳定性
        5. CMCS pH敏感性测定
        6. CMCS-SiSf-CL体外释放
        6.1 体外释放方法学考察
        6.1.1 不同pH释放介质中标准曲线测定
        6.1.2 不同pH释放介质中精密度测定
        6.1.3 不同pH释放介质中回收率测定
        6.2 不同pH释放介质中索拉非尼体外释放行为测定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章 pH敏感索拉非尼和siRNA共载脂质体的siRNA体内外分布和索拉非尼抗肿瘤能力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
        3. 实验细胞
        4.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细胞摄取实验
        2. 细胞毒性实验
        3. 活体成像观察
        4. 肿瘤组织冰冻切片
        5. Sf体内抗肿瘤能力评价
        6. 组织切片观察
    三、实验结果
        1. 细胞摄取考察
        2. 细胞毒性考察
        3. siRNA肿瘤蓄积考察
        4. Sf体内抗肿瘤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章 pH敏感索拉非尼和siRNA共载脂质体体内外共递送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
        3. 实验细胞
        4.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体外二维培养细胞共递送实验
        2. 胞内命运和溶酶体逃逸
        3. 体外三维肿瘤球形成实验
        4. 体外三维肿瘤球渗透实验
        5. 体内肿瘤组织共递送实验
    三、实验结果
        1. 体外二维培养细胞pH敏感共递送实验
        2. 胞内过程和溶酶体逃逸
        3. 体外三维肿瘤球形成实验
        4. 体外三维肿瘤球渗透实验
        5. 体内肿瘤组织共递送实验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五章 .pH敏感索拉非尼和VEGF-siRNA共递送脂质体体外抑制肝细胞癌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仪器
        3. 溶液的配制
        3.1 10×SDS-PAGE电泳缓冲液
        3.2 5%浓缩胶
        3.3 10%分离胶
        3.4 10×转膜缓冲液
        3.5 转膜缓冲液
        3.6 10×TBS缓冲液
        3.7 TBST缓冲液
        3.8 封闭液
        4. 实验细胞
    二、实验方法
        1. 细胞VEGF基因水平表达测定
        1.1 siRNA转染剂量筛选
        1.2 实验分组和转染
        1.3 总RNA提取
        1.4 cDNA第一链合成
        1.5 Realtime PCR测定
        2. 细胞内VEGF蛋白水平测定
        3. 细胞毒性考察
        4. 细胞凋亡实验
        5. 细胞周期实验
    三、实验结果
        1. 细胞VEGF基因水平表达测定
        2. 细胞内VEGF蛋白水平测定
        3. 细胞毒性考察
        4. 细胞凋亡考察
        5. 细胞周期考察
    四、讨论
    五、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Sorafenib/Gd和Sorafenib/Ceramide共载脂质体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肝细胞癌HCC治疗的研究现状
    二、肿瘤联合治疗的方案设计
        1. 常用联合治疗组合方式
        2. 纳米共载体系用于肿瘤联合治疗
    三、MRI示踪联合化疗的研究
    四、神经酞胺在联合用药中的应用
    五、课题设计
        1. 索拉非尼-马根维显共载脂质体的实验研究
        2. 索拉非尼-神经酞胺共载脂质体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索拉非尼脂质体中药物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实验仪器
    二、试验方法
        1 索拉非尼脂质体体外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索拉非尼浓储液的配置
        1.2 检测波长的确定
        1.3 色谱条件的选择
        1.4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的测定
        1.5 标准曲线的建立
        1.6 精密度考察
        1.7 方法回收率考察
        1.8 加样回收率考察
        2. 索拉非尼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2.1 离心-滤膜过滤法测定包封率
        2.2 离心-滤膜过滤法方法回收率测定
        2.3 离心-滤膜过滤法加样回收率测定
    三、结果
        1 索拉非尼脂质体体外药物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结果
        1.1 检测波长确定结果
        1.2 色谱条件的确定
        1.3 最低检测量和最低定量限的测定结果
        1.4 标准曲线的制备结果
        1.5 精密度考察结果
        1.6 方法回收率考察结果
        1.7 加样回收率考察结果
        2. 离心-滤膜过滤法测定索拉非尼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学考察
        2.1 离心-滤膜过滤法方法回收率结果
        2.2 溶解-超速离心法加样回收率结果
    四. 讨论
    五、本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钆共载脂质体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实验仪器
        3. 细胞和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索拉非尼/钆共载脂质体的制备
        1.1 SF/Gd-liposomes制备工艺
        1.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1.3 单因素考察
        1.4 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
        2. SF/Gd-liposomes理化性质评价
        2.1 外观形态观察
        2.2 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测定
        2.3 样品重现性考察
        2.4 脂质体中钆浓度测定
        3. SF/Gd-liposomes初步稳定性考察
        4. SF/Gd-liposomes体外释放考察
        4.1 色谱条件
        4.2 标准曲线的建立
        4.3 SF在PBS(0.01M,pH=7.4,含0.5% Tween80)中的精密度考察
        4.4 SF在PBS(含0.5% Tween80)中的回收率考察
        4.5 SF/Gd-liposomes体外释放度测定
        5. SF/Gd-liposomes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6. SF/Gd-liposomes体外MRI评价
        7. SF/Gd-liposomes体内MRI评价
        8. SF/Gd-liposomes体内药效学评价
        9. SF/Gd-liposomes体内安全性初步评价
        9.1 溶血实验
        9.2 组织切片实验
    三、结果与分析
        1. SF/Gd-liposomes的制备
        1.1 单因素考察结果
        1.2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
        2. SF/Gd-liposomes理化性质评价
        2.1 SF/Gd-liposomes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钆浓度的测定
        2.2 样品重现性考察
        3. SF/Gd-liposomes稳定性初步考察
        4. SF/Gd-liposomes体外释放考察
        4.1 标准曲线的建立
        4.2 SF在PBS(含0.5% Tween80)中的精密度考察
        4.3 SF在PBS(含0.5% Tween80)中的回收率考察
        4.4 SF/Gd-liposomes体外释放度测定
        5. SF/Gd-liposomes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6. SF/Gd-liposomes体外MRI评价
        7. SF/Gd-liposomes体内MRI评价
        8. SF/Gd-liposomes体内药效学评价
        9. SF/Gd-liposomes体内安全性初步评价
        9.1 溶血实验
        9.2 组织切片实验
    四、讨论
    五、本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索拉非尼/神经酰胺共载脂质体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SF/CE最佳联用比例筛选
        1.1 细胞毒性实验
        1.2 联用协同指数评价
        2. SF/CE-liposomes的制备
        2.1 SF/CE-liposomes制备工艺
        2.2 DSPE-MPEG2000含量考察
        3. SF/CE-liposomes理化性质评价
        3.1 外观形态观察
        3.2 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测定
        3.3 样品重现性考察
        4. SF/CE-liposomes初步稳定性考察
        4.1 不同分散介质中的稳定性
        4.2 初步稳定性考察
        5. SF/CE-liposomes体外释放考察
        6. SF/CE-liposomes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7. SF/CE-liposomes体内药效学评价
    三、结果与分析
        1. SF/CE最佳联用比例筛选结果
        1.1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1.2 联用协同指数评价结果
        2. SF/CE-liposomes的制备
        3. SF/CE-liposomes理化性质评价
        3.1 SF/CE-liposomes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测定
        3.2 样品重现性考察
        4. SF/CE-liposomes初步稳定性考察
        4.1 不同分散介质中的稳定性
        4.2 初步稳定性考察
        5. SF/CE-liposomes体外释放考察
        6. SF/CE-liposomes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7. SF/CE-liposomes体内药效学评价
    四、讨论
    五、本部分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 全文结论
    二. 创新点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中文综述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CMCS/PEI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的制备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pH敏感纳米载体
    二、共递送基因和药物纳米载体
    三、pH敏感共递送基因和药物纳米载体
    四、本课题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 DOX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
        2 仪器
        4 试剂配制
    二、实验方法
        1 DOX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2 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DOX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的制备和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主要仪器
        3 质粒
        4 细胞
        5 细菌培养
        6 试剂配制
    二、实验方法
        1 材料合成
        2 DP中DOX载药量计算
        3 DP的pH敏感性DOX释放
        4 DP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5 内吞体/溶酶体pH敏感DPD制备
        6 肿瘤微环境和内吞体/溶酶体双pH敏感CDPD制备
        7 考察影响纳米粒组装因素
        8 考察不同材料/pDNA质量比转染性能
        10 考察不同C6-SANH-PEI/pDNA质量比体外细胞毒性
        11 DPD和CDPD理化性质考察
        12 不含DOX的DPD和CDPD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13 考察DPD和CDPD体外稳定性
        14 NGR介导细胞摄取作用
        15 研究CPN在模拟酸性肿瘤微环境中响应性脱落
        16 考察内吞体/溶酶体pH敏感DPD程序性释药行为
        17 考察不同pH条件下CDPD共递送行为
        18 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材料合成
        2 DP中DOX载药量的计算
        3 pH敏感性DOX释放
        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5 考察材料与pDNA质量比
        6 考察不同材料与pDNA质量比载体转染性能
        7 考察不同C6-SANH-PEI/pDNA质量比纳米粒体外细胞毒性
        8 DPD和CDPD理化性质考察
        9 不含DOX的DPD和CDPD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10 考察DPD和CDPD体外稳定性
        11 NGR介导细胞摄取
        12 研究CPN在模拟酸性肿瘤微环境中响应性脱落
        13 考察内吞体/溶酶体pH敏感DPD选择性释药行为
        14 考察不同pH条件下CDPD共递送行为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双促进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pTRAIL纳米载体的制备和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试剂与药品
        2 主要仪器
        3 质粒
        4 细胞
        5 细菌培养
        6 试剂配制
    二、实验方法
        1 材料合成
        2 制备PDT
        3 考察影响纳米粒组装因素
        4 考察不同材料/pTRAIL质量比复合物粒径及转染性能
        5 考察不同PPT含量的PDT促进摄取作用
        6 考察PDT理化性质
        7 考察PDT体外抗肿瘤效果
        8 Western Blot分析TRAIL蛋白表达
        9 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合成PPT
        2 考察影响纳米粒组装因素
        3 考察不同材料/pTRAIL质量比复合物粒径及转染性能
        4 考察不同PPT含量PDT促进细胞摄取性能
        5 考察最优处方制备的PDT理化性质
        6 考察PDT体外抗肿瘤效果
        7 Westem Blot分析TRAIL蛋白表达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9)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修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OX26-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的制备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药品与试剂
        (二) 实验仪器
        二、方法与结果
        (一) αCT-LP体外浓度的测定方法
        1. 神经毒素的FITC标记
        2. FITC-αCT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二) OX26-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的制备
        1. 制备方法
        2. 粒径控制研究
        3. 单因素考察
        4.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剂处方工艺
        5. 优化的处方
        6. OX26-αCT-LP的制备
        三、分析与讨论
        (一) 粒径的控制
        (二) 影响包封率的因素
        1. 胆固醇与卵磷脂比例
        2. DSPE-PEG_(2000)的量
        3. 磷脂浓度
        4. 成膜时间
        (三) OX26-αCT-LP的制备
        四、小结
    第二部分 OX26-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的性质考察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药品与试剂
        (二)实验仪器
        二、方法与结果
        (—)OX26-αCT-LP的外观形态
        (二)OX26-αCT-LP的平均粒径和Zete电位
        (三)OX26-αCT-LP的包封率
        (四)OX26-αCT-LP的体外释放
        (五)OX26-αCT-LP的免疫电镜染色
        三、分析与讨论
        (一)OX26-αCT-LP的外观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
        (二)OX26-αCT-LP的包封率
        (三)OX26-αCT-LP的体外释放
        四、小结
    第三部分OX26-αCT-LP大鼠体内药动学研宄
        一、实验材料
        (―)实验药品与试剂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动物
        二、方法与结果
        (一)FITC-aCT体内分析方法学考察
        1.荧光测定条件
        2.标准曲线的绘制
        3.精密度试验
        4.回收率试验
        5.稳定性试验
        (二)药动学试验
        1.给药方案及血样采集
        2.血药浓度测定
        3.数据处理
        三、分析与讨论
        (一)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二)药动学数据分析
        四、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辛香料活性成分微囊化及其高效生物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辛香料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1 前言
    2 食用辛香料活性成分药学研究进展
        2.1 FSSPI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1.1 抗氧化作用
        2.1.2 抗肿瘤作用
        2.1.3 抗菌作用
        2.1.4 抗炎作用
        2.1.5 免疫调节作用
        2.1.6 其他药理活性
        2.2 FSSPI的现代微囊化制剂研究进展
        2.2.1 脂质体技术
        2.2.2 微乳技术
        2.2.3 环糊精包合技术
        2.2.4 纳米粒给药技术
        2.2.5 固体分散技术
    3 辛香料活性成分研究展望
    4 本论文研究对象、设计思路与构想
        4.1 论文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及立项依据
        4.2 论文设计思路与构想
        4.3 本论文所获基金项目支持
第二章 辣椒碱体外检测方法、提纯工艺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一) 辣椒碱纳米制剂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HPLC法测定纳米制剂中辣椒碱的含量
        2.1.1 色谱系统与色谱条件
        2.1.2 方法学验证
    (二) 辣椒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辣椒碱的提取、分离、纯化步骤
        2.2 辣椒碱的纯度鉴定
        2.3 辣椒碱的结构鉴定
        2.3.1 LC-MS分析
        2.3.2 ~(13)C-NMR、~1H-NMR分析
    (三) 辣椒碱溶解度及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辣椒碱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2 辣椒碱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四) 讨论
    (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脂质纳米给药系统的辣椒碱纳米制剂研发及其体内高效生物利用研究与活性评价
    前言
        1 微乳(microemulsion)
        2 脂质体(Liposome)
        3 三兀混合纳米胶束(Polymeric Mixed Micelle)
    (一) 辣椒碱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评价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辣椒碱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评价
        2.1.1 辣椒碱微乳的处方工艺优化
        2.1.2 辣椒碱微乳体外性质评价
        2.2 辣椒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评价
        2.2.1 辣椒碱脂质体的制备
        2.2.2 辣椒碱脂质体体外性质评价
        2.3 辣椒碱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评价
        2.3.1 辣椒碱纳米胶束的制备
        2.3.2 辣椒碱纳米胶束体外性质评价
    (二) 辣椒碱脂质纳米制剂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及胃黏膜刺激性评价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辣椒碱的含量
        2.1.1 色谱系统与色谱条件
        2.1.2 大鼠血浆标准溶液的配制
        2.1.3 大鼠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
        2.1.4 方法学验证
        2.2 辣椒碱纳米制剂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
        2.2.1 动物实验方法
        2.2.2 药动学数据
        2.3 辣椒碱纳米制剂大鼠胃黏膜刺激性实验
    (三) 辣椒碱脂质纳米制剂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及组织脏器中辣椒碱的含量
        2.1.1 色谱系统与色谱条件
        2.1.2 小鼠血浆及组织标准溶液的配制
        2.1.3 小鼠血浆及组织样品预处理方法
        2.1.4 方法学验证
        2.2 辣椒碱纳米制剂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2.2.1 动物及药物准备
        2.2.2 组织分布实验方法
        2.2.3 小鼠血浆及组织样品预处理
        2.2.4 组织分布实验结果
    (四) 辣椒碱脂质纳米制剂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
        2.2 样品收集及处理
        2.3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
    (五) 讨论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辣椒碱长效制剂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质考察
        2.1.1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制备工艺
        2.1.2 SEM考察影响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形貌特征的因素
        2.1.3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结构表征
        2.1.4 载药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评价
        2.2 载药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大鼠口服药动学性质研究
        2.2.1 动物实验方法
        2.2.2 药动学数据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辣椒碱微囊化新工艺研究及其体内外初步评价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静电纺丝工艺
        2.2 辣椒碱-PVP静电纺丝微囊化物形态观察
        2.3 辣椒碱-PVP静电纺丝微囊化物XRD表征
        2.4 辣椒碱-PVP静电纺丝微囊化物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2.5 辣椒碱-PVP静电纺丝微囊化物大鼠生物利用度研究
        2.5.1 动物实验方法
        2.5.2 药动学数据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一、全文总结
    二、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四、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β ARKct脂质体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明. 山东大学, 2019(02)
  • [2]肝癌治疗siRNA脂质纳米载体的设计及其高效递送机制的研究[D]. 何淑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9(07)
  • [3]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D]. 刘晶晶. 山东大学, 2019(09)
  • [4]共递送多柔比星与基因的核壳结构纳米载体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D]. 王天琪. 山东大学, 2018(02)
  • [5]新型大分子基因载体的构建与评价[D]. 王玥. 浙江大学, 2018
  • [6]pH敏感脂质体共递送索拉非尼和VEGF-siRNA用于协同抑制肝癌的研究[D]. 姚瑶. 山东大学, 2016(03)
  • [7]Sorafenib/Gd和Sorafenib/Ceramide共载脂质体实验研究[D]. 肖亚男. 山东大学, 2016(01)
  • [8]基于CMCS/PEI双pH敏感共递送DOX和基因纳米载体的制备和评价[D]. 王明芳. 山东大学, 2015(02)
  • [9]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修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D]. 肖瑶.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10]辛香料活性成分微囊化及其高效生物利用研究[D]. 朱源. 江苏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基因转染pH敏感脂质体的优化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