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
湖南省安乡县安宏乡卫生院415617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果胶铋、自拟胃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果胶铋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胃镜及HP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检测治疗组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明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果胶铋联合自拟胃炎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更显著,优于单用西药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果胶铋治疗。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指慢性胃黏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主要由于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过度吸烟、过度精神刺激等因素所致,也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治疗效果较差。为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般资料选取2006年-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入组标准如下[1]:(1)自觉胃脘部胀痛不适,或有嗳气泛酸,纳少嘈杂等症状;符合中医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型的胃痈或痞满。(2)纤维胃镜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为慢性胃炎。(3)快速尿激酶实验,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共入组172例,男114例,女58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35岁,病程1-6年。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7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阿莫西林1.5g/d、泮托拉唑80mg/d、果胶铋0.4g/d治疗,同时口服自拟胃炎汤(黄芪20g、白术15g、香附10g、白芍30g、木香12g、砂仁9g、党参15g、甘草10g、吴茱萸10g、佛手10g、柴胡15g、枳壳10g、干姜10g)每日一剂,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1.5g/d、泮托拉唑80mg/d、果胶铋0.4g/d。观察4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药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胃镜以及HP检测。
1.3疗效判断标准[2]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灸症有所减轻。无效:主要症状及胃镜复查无明显变化,也未恶化。胃镜检查判断标准:治愈:胃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或浅表性糜烂基本愈合。有效:胃黏膜充血、水肿或浅表性糜烂减轻。无效:胃黏膜充血、水肿或浅表性糜烂无改变。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4周末,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36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分别为14例,20例,22例,16例,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尚未完全阐明慢性胃炎的病因,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长期反复剌激及易感体质有效,尤其是HP感染为最常见原因[3]。慢性浅表性胃炎HP检出率57.6%[4]。阿莫西林对HP、抑制胃酸分泌等西药,并不能完全解险症状和根治本病,且长期采用西药会产生副作用和耐药性。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症”范畴。它的发生多因脾胃虚弱,运化不良;情志失和,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反胃;寒温失调,浊气阻塞于胃;饮食不节,醇烟辛辣不厌,生冷滋腻无忌,胉胃升降失调,运化失司等因素导致本病[5]。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情志及饮食因素对其影响尤为重要。胃居中焦,与脾相表里,主要腐熟水谷,以通降为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其气以升为健[6]。肝主疏泄,脾胃升降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失于肝气条达。《素间?宝命全形论》篇云:“土得木而达”。中西医治疗共奏治病求本、扶正袪邪,协调阴阳、理气、调和脾胃功效,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好。
结果显示,治疗4周末,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检查、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果胶鉍联合自拟胃火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更显著,优于单用西药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果胶鉍治疗。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120.
[2]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慢性胃炎的中西药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3.
[3]刘文忠.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
[4]蔡光生,赵玉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81.
[5]杨思澎,陈贵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分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35-243.
[6]叶任高,陆在英,谢毅,等,内科学等,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