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头部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滑动安装有两组头部固定板,两组所述头部固定板的内侧连接有两组缓冲板,现有技术中在给儿童吸痰时,大多数是直接将吸痰器伸入到儿童的喉咙中吸痰,但是小孩子若是不配合则不方便插吸痰管,而在特殊的情况下,若是不能抽出痰液会对儿童产生生命威胁,本实用新型两组齿条分别与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故齿轮在转动的时候,两组齿条的滑动方向相反,使头部固定板可以完成张开与闭合的动作,固定板上安装有弹簧棘爪,弹簧棘爪与其中一组齿条可拆卸连接,将头部固定板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弹簧棘爪即可固定齿条,方便操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头部固定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件(1)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两侧滑动安装有两组头部固定板(3),两组所述头部固定板(3)的内侧连接有两组缓冲板(4),所述固定板(2)上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两组头部固定板(3)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通过弹簧绳子(5)连接有嘴部张开器(6),所述嘴部张开器(6)上可拆卸连接有卫生棉布(7)。
设计方案
1.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头部固定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件(1)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两侧滑动安装有两组头部固定板(3),两组所述头部固定板(3)的内侧连接有两组缓冲板(4),所述固定板(2)上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两组头部固定板(3)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通过弹簧绳子(5)连接有嘴部张开器(6),所述嘴部张开器(6)上可拆卸连接有卫生棉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板(3)与缓冲板(4)之间通过缓冲弹簧(8)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8)连接在头部固定板(3)以及缓冲板(4)的四个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4)的外侧面嵌入设有弧形凹槽(9),所述弧形凹槽(9)内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条(11)以及齿轮(12),所述齿条(11)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齿轮(12)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板(2)的中间位置,两组所述齿条(11)分别与齿轮(12)的两侧啮合连接,且两组齿条(11)分别与固定板(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上安装有弹簧棘爪(13),所述弹簧棘爪(13)与其中一组齿条(11)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棉布(7)为扁平的套筒结构,且卫生棉布(7)套在嘴部张开器(6)的夹板前端,所述嘴部张开器(6)为螺旋扩张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块(10)的表面通过弹性绳连接有枕席(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科吸痰器。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
现有技术中在给儿童吸痰时,大多数是直接将吸痰器伸入到儿童的喉咙中吸痰,但是小孩子若是不配合则不方便插吸痰管,而在特殊的情况下,若是不能抽出痰液会对儿童产生生命威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科吸痰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吸痰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给儿童吸痰时,大多数是直接将吸痰器伸入到儿童的喉咙中吸痰,但是小孩子若是不配合则不方便插吸痰管,而在特殊的情况下,若是不能抽出痰液会对儿童产生生命威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头部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滑动安装有两组头部固定板,两组所述头部固定板的内侧连接有两组缓冲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两组头部固定板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弹簧绳子连接有嘴部张开器,所述嘴部张开器上可拆卸连接有卫生棉布。
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板与缓冲板之间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连接在头部固定板以及缓冲板的四个角之间。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外侧面嵌入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海绵块。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条以及齿轮,所述齿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齿轮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板的中间位置,两组所述齿条分别与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且两组齿条分别与固定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弹簧棘爪,所述弹簧棘爪与其中一组齿条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卫生棉布为扁平的套筒结构,且卫生棉布套在嘴部张开器的夹板前端,所述嘴部张开器为螺旋扩张器结构。
优选的,所述海绵块的表面通过弹性绳连接有枕席。
1、本实用新型两组齿条分别与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故齿轮在转动的时候,两组齿条的滑动方向相反,使头部固定板可以完成张开与闭合的动作,固定板上安装有弹簧棘爪,弹簧棘爪与其中一组齿条可拆卸连接,将头部固定板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弹簧棘爪即可固定齿条,方便操作;
2、本实用新型缓冲板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头部固定板夹伤儿童,对头部进行固定之后,可以使用嘴部扩张器张开儿童的嘴部,然后插入吸痰管,防止儿童因为不配合而影响医生的诊断治疗;
3、本实用新型缓冲板起到缓冲的作用,且缓冲板与头部固定板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故儿童的头部可以小范围晃动,不会因为过紧而感到压迫。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中:1头部固定件、2固定板、3头部固定板、4缓冲板、5弹簧绳子、6嘴部张开器、7卫生棉布、8缓冲弹簧、9弧形凹槽、10海绵块、11齿条、12齿轮、13弹簧棘爪、14枕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头部固定件1,头部固定件1包括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两侧滑动安装有两组头部固定板3,两组头部固定板3的内侧连接有两组缓冲板4,固定板2上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两组头部固定板3传动连接,固定板2通过弹簧绳子5连接有嘴部张开器6,嘴部张开器6上可拆卸连接有卫生棉布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用两组头部固定板3对儿童的头部进行固定,缓冲板4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头部固定板3夹伤儿童,对头部进行固定之后,可以使用嘴部扩张器6张开儿童的嘴部,然后插入吸痰管。
头部固定板3与缓冲板4之间通过缓冲弹簧8固定连接,缓冲弹簧8连接在头部固定板3以及缓冲板4的四个角之间,缓冲板4起到缓冲的作用,且缓冲板4与头部固定板3之间通过缓冲弹簧8连接,故儿童的头部可以小范围晃动,不会因为过紧而感到压迫。
缓冲板4的外侧面嵌入设有弧形凹槽9,弧形凹槽9内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0。
传动装置包括齿条11以及齿轮12,齿条11的数量为两组,齿轮12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板2的中间位置,两组齿条11分别与齿轮12的两侧啮合连接,且两组齿条11分别与固定板2滑动连接,两组齿条11分别与齿轮12的两侧啮合连接,故齿轮12在转动的时候,两组齿条11的滑动方向相反,使头部固定板3可以完成张开与闭合的动作,固定板2上安装有弹簧棘爪13,弹簧棘爪13与其中一组齿条11可拆卸连接,将头部固定板3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弹簧棘爪13即可固定齿条11,方便操作。
卫生棉布7为扁平的套筒结构,且卫生棉布7套在嘴部张开器6的夹板前端,嘴部张开器6为螺旋扩张器结构,螺旋扩张器为医用扩阴器结构,通过螺旋杆的旋转可以使扩张器张开撑大,通过卫生棉布7的设置,提高嘴部张开器6的卫生性。
本实用新型儿科吸痰器为一个整体,可以对儿童的头部进行固定,撑开儿童的嘴巴,既可以防止儿童的头部扭动,又可以防止儿童不配合张嘴,在固定好儿童头部和撑开儿童嘴巴后,可以插入吸痰的管子进行吸痰的操作,吸痰负压以及收集痰液的瓶子可以放在固定板2上。
海绵块10的表面通过弹性绳连接有枕席14。
本实用新型两组齿条11分别与齿轮12的两侧啮合连接,故齿轮12在转动的时候,两组齿条11的滑动方向相反,使头部固定板3可以完成张开与闭合的动作,固定板2上安装有弹簧棘爪13,弹簧棘爪13与其中一组齿条11可拆卸连接,将头部固定板3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弹簧棘爪13即可固定齿条11,方便操作,缓冲板4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头部固定板3夹伤儿童,对头部进行固定之后,可以使用嘴部扩张器6张开儿童的嘴部,然后插入吸痰管,防止儿童因为不配合而影响医生的诊断治疗,缓冲板4起到缓冲的作用,且缓冲板4与头部固定板3之间通过缓冲弹簧8连接,故儿童的头部可以小范围晃动,不会因为过紧而感到压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702.X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695911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A61M1/00
专利分类号:A61M1/00;A61B1/24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第一申请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申请人地址: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荆州街136号
发明人:李海欧;吴清玲
第一发明人:李海欧
当前权利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代理人:王新爱
代理机构:1163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儿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