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偏振模色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振,色散,光纤,阈值,测量,色度,小波。
偏振模色散论文文献综述
杨延嵩,宫浩栋,陈鹏[1](2019)在《基于偏振模色散的光域补偿技术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导致通信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这就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长途传输的骨干网络还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光纤通信网络。光纤网络因光纤本身所拥有的巨大带宽,非常适合用于传输巨大的数据量。大量的数据传输,就需要高速率的光纤传输网络,但是传输速率不是能任意提高的,当传输速率越来越高时,就会开始受到光纤中的色散的影响。当传输速率达到40Gbit/s以上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已经不可忽略,并且会对速率的提高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对于现有的高速光纤网络,偏振模色散已经发展成为下一代高速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制约因素。文中研究了高速率传输条件下的光纤色散问题,分析了高速率情况下偏振模色散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在光域对偏振模色散进行补偿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2019年第二十叁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7)
楚亚磊[2](2019)在《光纤色度色散及偏振模色散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AI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这对于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容量、传输质量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通信系统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未来光网络必定朝着大容量、高速率方向发展。目前城域网和骨干核心网信道速率已达1OOGb/s,长度长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的影响不可忽略,准确地测量CD、PMD值有助于研究降低色散影响的方法,进而科学有效地对光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构建;在接入网中,4G网络的分布式基站将基带处理单元(BBU)和远端射频模块(RRU)之间距离拉大,使得色散的影响加大;此外,近年来超低损耗光纤等新型光纤不断涌现,在光纤光缆制造过程中,也必须准确地测量其色散值。因此,研究分析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优化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优化CD和PMD测量系统的问题,研究了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传统测量方法,通过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的调制相移法测量色散,将奇异值分解去噪与固定分析仪法结合测量偏振模色散,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改进传统的调制相移法测量CD方案,利用双鉴相器结构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单鉴相器一个电压对应两个相位的相位模糊问题,并与相位追踪与补偿技术结合,优化了测量方案。2.选择合适的模块搭建了CD测量实验平台,测量数据利用相关算法进行处理,将结果与商用测量仪器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3.研究分析奇异值分解(SVD)去噪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有效阶数的方法,解决了奇异值分解去噪算法中需依靠工程经验确定阶数的弊端。利用SVD处理固定分析仪法(FA)的实验数据,有效地消除了系统中的噪声,使极值计数更为精准,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4.搭建了 PMD测量方案的测量平台,将测量结果与FTB-5500仪器的测量结果以及经巴特沃斯滤波器去噪后的测量结果作比较,证明了该测量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噪声,提高测量精度。5.制作了光纤CD/PMD测量样机,其中CD测量波长范围1520nm-1660nm,最小步进波长0.1nm,不确定度为0.2 ps;PMD测量波长范围1520nm-1660nm,不确定度为0.01ps。对于填补我国在光纤色散/偏振模色散测量仪器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1)
沙宇洋[3](2019)在《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算法研究及设备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目前,光纤通信因为具有超高速、低误码、高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已成为信息最主要的传输方式和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其中,光纤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迄今为止,光纤偏振模色散的形成、矢量表示、主态模型、测量方法等理论方面的研究已基本完善;但是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一直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商用偏振模色散测量仪都存在体积较大、造价昂贵、对测量环境要求高等缺点,无法完美地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本文对偏振模色散产生原理、经典偏振模色散测方法以及常用的信号处理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使用去噪算法提升偏振模色散测量精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完成了以下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针对使用固定分析仪法测量光纤偏振模色散容易到受噪声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实验优化方案。i)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算法提升固定分析仪法测量光纤偏振模色散精度的实验方案(FA-WD)。文中介绍了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原理和不同类型小波基函数的特性,并对阈值函数、分解层数、基函数的选择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则。搭建实验平台,将FA-WD与其他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FA-WD在单模光纤中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为2.27%,低于固定分析仪法所得到的最大误差。此外,FA-WD测量单模光纤的标准差为0.02,优于固定分析仪法测量结果0.41的标准差,证明提出的FA-WD测量方案在结果的准确率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ii)提出了一种使用傅里叶分析法提升固定分析仪法测量光纤偏振模色散的实验方案(FA-FFT)。FA-FFT使用光谱信号自身概率分布特性,利用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去噪及重构,有效的缓解了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不同类型、不同长度的光纤进行测试,单模光纤的测试最大误差为2.66%。测量结果说明FA-FFT可以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快速、准确、稳定地获得光纤偏振模色散的测量值。2.针对市场上现有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仪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成本低、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的偏振模色散测量样机研制方案。该方案借助上文中所提出FA-FFT测量方法具有的计算量小、实验流程简单、实验器材模块化程度高等特点,将FA-FFT方案进行工程化。测试结果证明,所研制的实验样机与常用偏振模色散测量仪相比,可以在精度、准确度、测量速度等指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将制造成本缩减为原来的30%。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出来FA-WD和FA-FFT两种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案有效的克服了使用固定分析仪法测量光纤偏振模色散时噪声所引入的误差,提升了测量的精度,为之后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所研制的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样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相关仪器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5)
沙宇洋,席丽霞,张晓光,唐先锋,张文博[4](2018)在《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偏振模色散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定分析仪法在测量光纤偏振模色散时会引入误差、降低测量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的去噪方案,以提升固定分析仪法的测量精度。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流程,并详细讨论了小波阈值、阈值函数、基函数以及分解层数的选取原则及方案。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与常用的傅里叶变换法及商用的偏振模色散测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且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长度的测试光纤样本均适用。以商用仪器的测量结果为参考,本方案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为2.27%,该数据表明本方案显着提升了固定分析仪法测量偏振模色散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8年11期)
张金辉,励强华,于程程[5](2018)在《温度对双芯布拉格光纤光栅二阶偏振模色散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了一种对称结构的双芯光纤,写入对称的光栅,形成双芯布拉格光纤光栅.实验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射谱线和二阶偏振模色散(PMD)随波长变化曲线,分析了二阶PMD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实验表明,二阶PMD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增加两峰中心波长的漂移程度相同,其他因素无明显变化,二阶PMD中心波长峰值随温度增加成线性向长波长方向漂移.研究结果对双芯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孟令飞,刘世龙,祖学锋[6](2018)在《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光纤通信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干扰因素,其中起到重要约束作用的便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偏振膜色散。为了进一步发展这种快速的光纤通信系统,本文对偏振膜色散进行了探讨,明确偏振膜色散在通信设备中的地位,探讨了光纤中偏振膜色散的补偿技术,并提出了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14期)
宋中波[7](2018)在《偏振模色散测量及主态的产生与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不断提高,单模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问题日益突出,由偏振模色散引起的光信号的脉冲展宽,造成了传输信号的码间串扰,严重影响了传输质量。由于PMD随时间随机变化,具有统计特性,这就对偏振模色散的补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详细研究了光纤偏振模色散产生的原理与测量方法,对各种光纤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偏振模色散数据,与标准仪器测量值一致。2.针对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的邦加球法测量周期长,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对邦加球测量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套由Labview程序控制的动态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实现了偏振模色散的快速自动测量,提升了光纤偏振模色散系数测量精度,精度达到了 0.1 ps/√km。3.为了实现基于主态传输法的偏振模色散补偿,设计了一套产生稳定的偏振主态的实验系统,其中偏振主态产生系统使光信号在光纤的偏振主态方向传播,而偏振态稳定系统使得主态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排除环境干扰,实现光信号在偏振主态方向上的稳定传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抑制光纤中偏振模色散效应。(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朱永琴,田二林[8](2018)在《基于光环形器的光传送网通信偏振模色散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光传送网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偏振模色散对传输信号质量的影响,采用将光环形器置于光传送网光放大器前端的方法,对光传送网通信传输中的偏振模色散效果进行了仿真。经过偏振模色散抑制后,传输眼图具有更加明显的张开状态,系统的传输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光传送网中存在的偏振模色散,有效改善了信号的质量。结果表明,从添加光环形器前后补偿偏振模色散的误比特率计算结果发现,误比特率的效率提高了约1倍,光环形器对光传送网通信的偏振模色散现象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该方案对不同传输速度的偏振态光信号延迟进行等效补偿,最终实现补偿偏振模色散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金陶乾[9](2018)在《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速率的需求日益提升,光纤通信系统一直向着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偏振模色散(PMD)成为制约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PMD的精确测量在光通信系统性能评价、光纤的制备以及光器件的制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PMD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时域法与频域法两类,其中,固定分析仪法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PMD测量方法。本文针对PMD测量问题,研究分析了多种PMD测量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固定分析仪法的PMD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与巴特沃斯滤波方法的去噪方案,实现了 PMD精确测量。论文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1.研究了 PMD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具体分析比较了干涉法、固定分析仪法、庞加莱球法、琼斯矩阵法等多种PMD测量方法。2.设计了基于固定分析仪法的偏振模色散测量系统,选取光源模块、起偏器、偏振控制器、被测光纤、检偏器、与输出信号接收模块搭建测量系统。3.分析了基于固定分析仪法的测量系统输出信号特征,研究了极值计数法与傅里叶变换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选取极值计数法作为数据处理方法。4.分析了测量系统的噪声性质,研究了多种去噪方法,提出了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及巴特沃斯滤波方法的两种去噪方案与算法,在弱模耦合场景和随机模耦合场景下,测量并分析了去噪方案的误差与精确度,达到了差分群时延误差低于2.0%,实现了精确测量。(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1-09)
潘潘[10](2018)在《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案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据型业务发展的需求,光通信系统正朝着高速率、更加灵活的调制格式、高频谱利用率及动态可重构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增加,光通信系统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带宽资源也越来越紧张,为了保证系统在多信道和高效率情况下可靠有效运行并指导光纤生产商制造出符合市场的产品以及帮助运营商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改造,必须在光网络中比较关键的位置对各个光通道信号的色度色散(CD)、偏振模色散(PMD)等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因此,研究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产生原因、机理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实验测量方案以实现对光纤链路中CD和PMD的测量,这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国外知名厂商已经生产出来了相关检测设备,但价格都比较昂贵,国内生产该类设备的厂商匮乏,需要加大对CD和PMD测试设备的研究和制造。本文首先对常用的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对各个测量方法在实验操作难易度、使用的主要仪器和测量精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对调制相移法测量色度色散和固定分析仪法测量偏振模色散的实验方案进行重点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在调制相移法测量色度色散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搭建了实验系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使实验测量方案更具有实用性,通过市场调研,选择了相关仪器的替代模块,实现了系统的模块化并采用相关算法对模块化实验系统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将测得的结果与基于实验室仪器搭建的实验系统和商用仪器CD400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进而验证了基于模块化实验系统测量色度色散的可行性。(2)搭建了固定分析仪法(FA)测量PMD的实验系统,为了消除噪声对该实验测量方案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滤波方法,最终选择了经验模态分解自适应滤波法(EMD)对测量信号进行处理。详细地阐述了 EMD滤波法消除FA测量PMD实验方案中噪声的原理及过程,实验对比了经验模态分解自适应滤波和维纳滤波两种滤波方案的测量结果,并与商用偏振模色散测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不同种类、长度的光纤使用EMD滤波法能够提升固定分析仪法测量偏振模色散实验方案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1-06)
偏振模色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AI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这对于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容量、传输质量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通信系统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未来光网络必定朝着大容量、高速率方向发展。目前城域网和骨干核心网信道速率已达1OOGb/s,长度长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的影响不可忽略,准确地测量CD、PMD值有助于研究降低色散影响的方法,进而科学有效地对光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构建;在接入网中,4G网络的分布式基站将基带处理单元(BBU)和远端射频模块(RRU)之间距离拉大,使得色散的影响加大;此外,近年来超低损耗光纤等新型光纤不断涌现,在光纤光缆制造过程中,也必须准确地测量其色散值。因此,研究分析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优化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优化CD和PMD测量系统的问题,研究了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传统测量方法,通过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的调制相移法测量色散,将奇异值分解去噪与固定分析仪法结合测量偏振模色散,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改进传统的调制相移法测量CD方案,利用双鉴相器结构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单鉴相器一个电压对应两个相位的相位模糊问题,并与相位追踪与补偿技术结合,优化了测量方案。2.选择合适的模块搭建了CD测量实验平台,测量数据利用相关算法进行处理,将结果与商用测量仪器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3.研究分析奇异值分解(SVD)去噪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有效阶数的方法,解决了奇异值分解去噪算法中需依靠工程经验确定阶数的弊端。利用SVD处理固定分析仪法(FA)的实验数据,有效地消除了系统中的噪声,使极值计数更为精准,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4.搭建了 PMD测量方案的测量平台,将测量结果与FTB-5500仪器的测量结果以及经巴特沃斯滤波器去噪后的测量结果作比较,证明了该测量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噪声,提高测量精度。5.制作了光纤CD/PMD测量样机,其中CD测量波长范围1520nm-1660nm,最小步进波长0.1nm,不确定度为0.2 ps;PMD测量波长范围1520nm-1660nm,不确定度为0.01ps。对于填补我国在光纤色散/偏振模色散测量仪器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振模色散论文参考文献
[1].杨延嵩,宫浩栋,陈鹏.基于偏振模色散的光域补偿技术的设计研究[C].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2019年第二十叁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2019
[2].楚亚磊.光纤色度色散及偏振模色散测量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3].沙宇洋.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算法研究及设备研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沙宇洋,席丽霞,张晓光,唐先锋,张文博.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偏振模色散测量[J].中国激光.2018
[5].张金辉,励强华,于程程.温度对双芯布拉格光纤光栅二阶偏振模色散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6].孟令飞,刘世龙,祖学锋.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8
[7].宋中波.偏振模色散测量及主态的产生与稳定[D].北京交通大学.2018
[8].朱永琴,田二林.基于光环形器的光传送网通信偏振模色散抑制[J].激光技术.2018
[9].金陶乾.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10].潘潘.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案的实验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