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丁烯二酸糠醇甲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防腐剂,反丁烯二酸糠醇甲酯,抑制作用
丁烯二酸糠醇甲酯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宁正祥[1](2006)在《反丁烯二酸糠醇甲酯对酵母和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合成了一种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化学防腐剂--反丁烯二酸糠醇甲酯,并对其抗酵母和霉菌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对酵母和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生长曲线测定表明它可以有效延迟啤酒酵母和黑曲霉的生长,显着降低它们的最终生长量,而且效果明显优于常用防腐剂苯甲酸钠,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防腐剂。(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06年05期)
战宇,宁正祥[2](2006)在《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为母体设计合成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CMF),并对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合成试验表明:以摩尔比为1∶2的马来酸酐与肉桂醇在95℃醇解反应2~4 h后加入异构化催化剂,90℃转型反应4 h后,添加6倍摩尔质量的甲醇,在90℃恒温反应4 h,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产率较高。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CMF对皮肤无致敏性。抗菌活性试验表明: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不但杀菌谱广,而且有效作用浓度低,在食品加工、保藏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战宇,郑成[3](2005)在《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为母体合成对皮肤无致敏性的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CMF)。合成实验表明:顺丁烯二酸酐与肉桂醇等摩尔混合,90℃反应2.5h后加入异构化催化剂在90℃反应4h转型,甲酯化反应以甲醇与桂醇单酯的摩尔比为6:1,在90℃恒温反应4h得率较高。抗菌活性实验表明: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不但杀菌谱广,而且有效作用浓度低。在食品加工、保藏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05年04期)
战宇[4](2003)在《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及在荔枝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加工保藏为先。食品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食品的防腐保鲜。研究广谱、高效、低毒的食品防腐保鲜剂,对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实用价值。食品防腐剂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富马酸二甲酯分子中含有的二个等价的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抗菌活性功能域,但因富马酸二甲酯潜在的皮肤过敏毒性而禁止使用。研究如何利用富马酸分子中的高效抗菌母体结构而又不产生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反丁烯二酸为母体,利用桂醇基作为远离抗菌活性中心的疏水性残基增强抗微生物代谢性,与甲醇经酯化反应合成出一种新的食品防腐剂-丁烯二酸桂醇甲酯。论文同时对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抑菌活性及在荔枝常温保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路线为:首先以顺丁烯二酸酐与肉桂醇反应生成顺丁烯二酸桂醇单酯,经转型反应后再进行甲酯化制取丁烯二酸桂醇甲酯。桂醇甲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以摩尔质量比为1:2 的马来酸酐与肉桂醇在95℃醇解2~4h 制取顺丁烯二酸肉桂醇单酯,加入复合转型催化剂在85℃~90℃下反应2.5~3.0h 转型后,添加6 倍摩尔质量的甲醇,以3% 1.25:1 的BF3 和HCl 混合液作为酯化催化剂,90℃恒温反应4h 合成。酯化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含量是制约合成产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通过流加硫酸来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分。除水剂硫酸的总用量为3%,在酯化反应进行0.5h~3.0h 之间流加,桂醇甲酯的合成产率随硫酸流加次数的增多而增大。当硫酸流加次数达到7 次时,桂醇甲酯的合成产率可达87.6%。转型产物丁烯二酸桂醇单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经甲酯化反应后,丁烯二酸桂醇甲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实验还发现,随桂醇单酯甲酯化反应的进行,晶体形态由针形簇状逐渐转变为片状并聚集成块。桂醇甲酯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8nm。合成产物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表明其组成为富马酸二甲酯、丁烯二酸桂醇甲酯和丁烯二酸二桂醇酯。对合成产物采用溶剂法重结晶后,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含量可达到90%以上。对丁烯二酸桂醇甲酯抑菌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桂醇甲酯的抑菌活性不受环境酸碱条件的影响,在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的pH 条件下,能够协同环境对微生物的生长发挥更有效的抑制作用;当使用浓度增大至0.075%以上时,桂醇甲酯的(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03-03-01)
丁烯二酸糠醇甲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为母体设计合成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CMF),并对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合成试验表明:以摩尔比为1∶2的马来酸酐与肉桂醇在95℃醇解反应2~4 h后加入异构化催化剂,90℃转型反应4 h后,添加6倍摩尔质量的甲醇,在90℃恒温反应4 h,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产率较高。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CMF对皮肤无致敏性。抗菌活性试验表明: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不但杀菌谱广,而且有效作用浓度低,在食品加工、保藏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丁烯二酸糠醇甲酯论文参考文献
[1].李妍,宁正祥.反丁烯二酸糠醇甲酯对酵母和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
[2].战宇,宁正祥.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英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
[3].战宇,郑成.反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广州化工.2005
[4].战宇.丁烯二酸桂醇甲酯的合成及在荔枝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