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城头镇石沟小学山东枣庄277212
摘要:我们国家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向来非常重视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的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带来了很大成效,尤其是城市中。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比较大,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农村和城市也有一些区别,出现了城乡的德育失衡的现象。有些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和办法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地区开展得并不是很顺利,甚至陷入了困境。文章简要阐述了农村小学德育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策略,希望给相关老师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实践困境对策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挑战,对于农村的小学来说挑战更大。因为现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农村里面留守儿童在增多。另外,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是一个挑战。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控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网络垃圾文化的毒害和误导。此外,不良的风气也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虽然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建设,但是一些现行的德育教育的模式和政策,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地区还是不好开展,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很多农村小学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陷入了困境的局面。
一、我国农村小学德育中的困境
1.德育教师缺乏。我们国家农村的面积比较大,在农村的小学里面缺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很多人觉得德育教育非常简单,谁都可以上。在我们国家很多农村里面的德育教育是由班主任来负责的。班主任的事情比较多,再加上有些班主任可能不是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的,从而导致德育工作不够专业化。
2.德育教材内容偏向城市。我们国家的德育教材在不断改进,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但是现在德育教育的内容偏向城市,对于农村考虑得比较少,有些例子和农村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现在我们国家注重新农村的建设,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一些新农村生活中的例子。有一些德育实践课程,在农村根本开展不起来,受到了阻碍。对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情况关注比较少。
3.德育课程被侵占。现在农村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还是应试教育,老师就非常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以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程教学为主,而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是很重视,德育教育课程随时都为主科让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教育被忽视了。觉得小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他们的思想品德或者是行为习惯都无关要紧。
4.德育经费不足。农村中很多学校,并没有充足的德育教育实践经费,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展开和推进。即使有专业的老师,他们的待遇也非常差,这样就打击了德育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有些德育老师甚至出现转行的现象,不利于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提高。
二、我国农村小学德育开展对策
1.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我们要注重德育老师队伍的建设,在农村小学中,招聘专业的德育人才是十分必要的。要到正规学校去招聘受过专业训练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学校任职。另外也要注重现有老师的建设,选择那些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充当小学生的德育老师。要提高德育老师的待遇,另外也要增强对农村小学德育老师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术素养,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2.联系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教育不是漂浮在云端、脱离现实的说教,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学生的农村生活开展教育。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在德育教材中不光要有城市生活的例子,也要有农村生活中的例子,尤其是新农村的例子,相关的教材要增加对现在的留守儿童、农村父母离异等情况的关注,教导这些孩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避免发生极端思想。
3.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学。对于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来说,老师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想法不同,另外不同的学生个性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老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的小学生,他们是特殊的群体,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等,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疏导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探索德育实践教学新模式。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开拓创新是时代赋予各行各业的必要任务。因此,在农村小学开展德育实践工作的时候,作为老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现实的生活,利用当地的资源鼓励小学生积极乐观,走出校门,体验生活,了解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了解当地的特色,向模范人物学习,讲诚信,讲道德,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思想品德。
总体来看,关爱农村小学生,及时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十分迫切而必要,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要着力加强德育老师的队伍建设,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90。
[2]张建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胡金木变革中的小学德育课程的文本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51-56。